真的是「大師帶飛」!首位老師小提琴家寧峰巧用一客生煎來上課

2020-12-13 新民晚報

昨天晚上,著名小提琴家寧峰下了飛機,飯也沒吃,直接趕到了黃浦區青少年藝術活動中心,他知道早就等候在那裡的幾位小朋友,特地為他帶來了自己最愛吃的小楊生煎。不過,他捧著熱氣騰騰的生煎,只吃了幾口,便放下了,不是因為沒有醋,而是因為作為「大師帶飛計劃」的第一位老師,他要開始上課了。

圖說:同學們在認真聽課 官方圖

點點滴滴教得仔細

先介紹一下什麼是「大師帶飛計劃」。顧名思義,就是頂級音樂大師帶著青少年音樂愛好者一起飛。這項活動是由上海音樂藝術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上海東寶文化運營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的;而邀請小提琴家寧峰開設大師班,在演出前一天進行「演前講授」,是實施這項計劃的生動形式之一。接下來,就看看寧峰老師是如何帶著小朋友一起飛的——

一共5位青少年琴手有幸和寧峰老師面對面,最小的只有5歲。他們聽說寧峰老師愛吃小楊生煎,為表達尊師之情,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熱氣騰騰的那一幕。雖說收下了「見面禮」,寧峰上起課來可絕不會「吃人嘴短」。因為小朋友第二天都要上課,寧峰第二天也要演出,這節課原本只安排了半小時,結果寧老師生生地把半個小時的課,「拖」成了一個半小時。

面對小朋友,寧老師從譜架的高度開始教起,「不要擋住臉呀!」圍繞在鋼琴的距離、位置也有講究。「舞臺上,要自信。我們該做紅花的時候,一定要展現自己;該做綠葉的時候,也要懂得襯託。」寧老師還叫小朋友們不要光顧著拉琴,也要有眼神的交流……一招一式,寧峰都不厭其煩言傳身教。他說,「我問幾個問題。這裡有幾個好吃的生煎,誰回答的好,我就給誰吃。」

圖說:寧峰拿著生煎鼓勵同學們 官方圖

下課了,同學們依依不捨地拉著寧峰拍照。寧峰和幾個「小不點」說:「你們要答應我,一輩子不離開小提琴,我就和你們合影。」「小不點」似懂非懂地答應著,「嗯,好的。」琴緣,就是這樣,在好的老師引領下,懵懵懂懂間開始了。

期待更多名家「帶飛」

為了讓更多青少年有機會得到音樂大師的精點,除了寧峰這樣「演前講授」的形式之外,10月20日晚將在上交演藝廳舉行的「梅蒂斯鋼琴弦樂五重奏音樂會」前,來自立陶宛的一些著名演奏家們,將與上音和上音附中學生組成的「東平四重奏」進行「暖場」演奏,並在演出後對這些學生的表演進行專業點評。這是「中外大師帶飛計劃」的第二種形式。上海進行的這項「中外大師帶飛計劃」,也得到了遙遠的「南澳弦樂名家五重奏」的支持,已來函預約上音附中和黃浦區青少年藝術活動中心、徐匯中學學生弦樂團、平和中學學生交響樂團的孩子們,屆時進行同臺演出,從而成為實施「中外大師帶飛計劃」的第三種形式。

圖說:同學們在演奏 官方圖

上海有著實施「中外大師帶飛計劃」豐厚資源和眾多形式。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曾在上海帶領千名青少年小提琴學生齊奏;什洛莫·敏茨曾在東藝帶領三百多位上海青少年小提琴手齊奏拉赫馬尼諾夫的《練聲曲》。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米沙·麥斯基在新落成的上交音樂廳帶領上音劉大海教授訓練的50位青少年大提琴學生齊奏。事後,米沙.麥斯基既熱情讚賞上海演藝機構甘於投入,藉助來演大師帶動青少年音樂人才成長的舉措,甚至細膩地用中英文把所有與他同臺的青少年大提琴學生的姓名印入節目冊,這對孩子們將來求學、工作都會有用。同時,他也誠懇指出上海在這方面與國外先進做法的一些差距,例如,他在日本就曾一次帶領500名青少年大提琴學生同場演奏。他希望上海樂界演藝界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門,能更重視「中外大師帶飛」工作,讓更多青少年音樂學生、音樂人才,獲得與大師面對面、零距離接觸,甚至同臺演奏的好機會。他說,至少上海國際藝術節每年都會有幾十臺中外名家名團來演,如果能動員、安排這些名家名團都來「帶飛」,總有一天,會促成中國更多的未來大師湧現,讓上海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藝術素養提升得更快。

大師和少年一起飛,大師曾經也是少年,少年也能成為大師!(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相關焦點

  • 克服重重困難回國,小提琴家寧峰履行了在上交駐團的諾言
    「上海交響樂團絕對是世界頂尖的,我站在樂隊中間,聽著樂隊在後面演奏,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我被深深打動了,那是生理自然的反應。」和上海交響樂團排練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家寧峰這樣形容和樂團合作的感受。每一個新樂季,上交都會請一位音樂家駐團,今年,樂團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寧峰。
  • 寧峰10日與ThomasHoppe合作帶來二重奏音樂會
      早報文娛專訊 8月10日,寧峰將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與ThomasHoppe合作,舉行二重奏音樂會。  作為優秀的華人小提琴家之一,旅居於德國柏林的寧峰近年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的舞臺上均有著使人印象深刻的演奏,並頻頻受邀與國際頂尖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 大師的弦妙不可言 全球唯一「大滿貫」小提琴家到廈門音校開大師班...
    小提琴有三大國際頂級賽事:波蘭維尼奧夫斯基青少年國際小提琴比賽、義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和德國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黃濱是目前為止唯一在這三大賽事中奪魁的小提琴家,被樂迷們稱為「大滿貫」小提琴家。  黃濱還以三次在舞臺上演奏名琴「大炮」而聞名,這把琴是義大利國寶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生前的最愛。據說,全世界有機會超過一次使用「大炮」的小提琴家屈指可數。
  • 全球唯一「大滿貫」小提琴家到廈門音校開大師班辦音樂會
    黃濱說,她和廈門音校有很深的淵源,她4歲開始跟隨郭淑敏學琴,郭淑敏後來在廈門音校任教,大約十年前,黃濱就曾來過音校。去年底,黃濱在廈門音校開過大師班,「音校學生們極高的音樂天賦和綜合素質及老師們的敬業」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音校校長譚筱英說,黃濱當時就表示,期待今後有更多和音校交流的機會。
  • 北京國際音樂節為「後浪」搭臺 十位「90後」「00後」小提琴家演繹...
    今年的音樂節無疑是創辦23年來最特殊的一屆,演出內容高度濃縮,線下內容向線上轉移,更重要的是受制於海外疫情的影響,本屆音樂節第一次出現沒有外籍音樂家參與的情況。這在音樂節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而這樣一屆特殊的音樂節卻給中國本土音樂家提供了舞臺。
  • [名家大師課]本周小提琴大師阿卡多和明茨在中國的小提琴大師課真的不該錯過!!
    道理很簡單,良好的學習方法一定是兼收並蓄的學習方法。首先固定跟隨一個適合自己並對自己負責的好老師學習,建立基本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然後多聽和多看別的學習者如何學習和練習,看看別的老師有什麼東西與自己的老師教的不一樣,對自己有啟發。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儘快學會獨立思考和培養自學能力。老師永遠是輔導員和學習的檢查者和校對者。教與學的關係不是填鴨子,老師填,學生是鴨子,如果是這樣學,那就完蛋了。
  • 和饅頭相比,上海的生煎泛著一股「小資」的味道
    這段描寫間接對生煎很是推崇,但也許有點時代錯謬,生煎在《胡雪巖》書中故事背景的19世紀60年代比較大的可能還沒有出現,一般認為,生煎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生煎,是生煎饅頭(『sangjimoedhou)的簡稱,詞典解釋為用油煎熟的一種小包子,肉餡,這個定義對於了解生煎的人來說實在有點隔靴搔癢。
  • 上海最出名的生煎老字號,8元一客十年不漲價,肉餡抱團湯多味香
    說起上海的特色小吃,人人都會想到生煎包,因為上海的生煎包真的很出名,在當地有非常多的生煎包店,而且上海人也愛吃生煎,所以生煎包也成為上海小吃的一大代表了。相傳在一百多年前,生煎包出現於上海的茶館,因為深受人們的喜歡,後來走出茶館,變成街邊小吃,於是火遍上海的大街小巷。
  • 專訪小提琴家寧峰:把紙上的音符在手中變活
    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開幕音樂會上,知名小提琴家寧峰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了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緊接著,他又與鋼琴家黃秋寧合作了全套的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常年活躍於國際舞臺的寧峰,對音樂始終懷著一種謙遜與敬畏。
  • 小提琴家張樂:有一點苦,帶一點甜
    「小提琴演奏追求這種音色:有一點苦,帶一點甜。你聽《辛德勒的名單》,不是那麼悲,實際上有點甜,充滿希望。甜與苦交錯,用味覺來比喻,就像黑巧克力。」對小提琴家張樂來說,小提琴不僅是他的靈魂伴侶,也是助他悟道的工具,讓人不斷地思索、不斷地進步、不倦地提升,雖然只用到4根手指,裡面卻藏著古典音樂所有的高貴。
  • 最近一周上海生煎訂單超10萬!一客生煎「品」出信心和人氣
    在附近久事商務大廈中一家公司工作的王小姐是大壺春的常客,從上周開始,她又恢復了和小姐妹每周兩次到大壺春堂吃的慣例,「剛復工時,我們主要是帶飯,後來隨著疫情逐漸緩解,我們開始叫外賣,現在每周都會到大壺春的店裡來吃。生煎,還是堂吃味道好。」王小姐說,「與疫情前相比,外地遊客明顯減少了。
  • 物理老師帶板磚上課走紅,網友:學好物理秒變「功夫大師」
    6月3日,雲南一位物理老師帶板磚上課,在課堂上表演「徒手劈磚」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只見這位老師拿起一本物理教材當作「武功秘籍」,隨後喊倒計時「3、2、1」,板磚應聲而斷,一劈兩半。把圍觀的學生都驚呆了!
  • 《第五人格》監管者小提琴家天賦怎麼點 小提琴家天賦加點分享
    下面小編就整理了關於第五人格中監管者小提琴家的天賦加點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一下吧! >>&g... 第五人格中監管者中小提琴家的天賦怎麼加點?想必很多新手小夥伴還不太清楚要怎麼加點?
  • 「琴房白求恩」感動師生 滬首位外籍大學系主任獻演音樂廳 -吳夷...
    兩年前,他接受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李聰邀請,回國執教鋼琴專業,成為滬上首位外籍大學系主任。在今晚舉行的「海倫鋼琴」第四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師演奏比賽開幕式音樂會上,他將與浙江交響樂團聯袂獻演上海音樂廳,演奏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協奏曲專場,他就是上師大教授吳夷。  最開始,吳夷作為外聘教師來到上師大。
  • 上海早餐文化之生煎饅頭
    前邊講過了經典的鍋貼,這回要講一講和鍋貼一口鍋裡出場,卻比鍋貼還要火爆的經典早點心:生煎,這傢伙故事更精彩。上海早點心中的生煎饅頭,絕對屬於老少皆宜,深受喜愛的美食。據說用粵語或滬語來念古詩詞是最有韻味的。百度百科上的介紹稱,生煎饅頭是流行於中國上海、蘇州及其他江南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亦稱生煎包,類似於鍋貼和臺灣常見的「水煎包」,為煎熟了的有餡饅頭。傳統的生煎饅頭餡料通常使用豬肉,現在為了增加賣點吸引顧客,會有蝦仁、蟹粉、小龍蝦肉等新口味的生煎。
  • 在雪梨覓得上海綠楊邨和生煎小籠,一解鄉愁
    走進店來也真的不大,緊緊地擺了幾張臺子。自從來了澳洲,饞生煎的時候,總會心心念念:如果雪梨也有小楊生煎就好了。結果,它真的來了一剛!兩點準時放客。店面很小,建議外帶。廚房更小,後續的等食時間略長。辣油和醋是統統配好的。
  • 阿衰爆笑漫畫:阿衰上課睡覺夢見了什麼?一拳打飛老師!
    阿衰爆笑漫畫:阿衰上課思考事情就是思考不出來,於是喊道:令狐小蔥!小衝衝過來說道:來也!什麼事情?阿衰爆笑漫畫:阿衰問道:大糞的糞字怎麼寫?小衝說道:就在嘴邊上··········怎麼就是出不來?阿衰聽完暈倒在桌子上!老師上課講到:在非洲有很多的野豬,他們的形態···········阿衰卻在睡覺,老師對阿衰吼道:喂!阿衰!
  • 林耀基:中國小提琴的「挖礦大師」
    近三十年來,林耀基的學生們在世界各大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40餘項。第一位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的中國大陸小提琴家胡坤、中國小提琴學會秘書長童衛東、著名小提琴家柴亮、薛偉、徐惟聆、劉揚、李傳韻……他們都是他的學生。  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特聘教授林耀基被同行稱作教學上的「挖礦大師」,曾擔任十多個國際小提琴大賽的評委,他的大師課已講到國際眾多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