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基:中國小提琴的「挖礦大師」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林耀基:中國小提琴的「挖礦大師」

  林耀基有一串長長的頭銜,然而唯一被他身邊的人們反覆強調的身份是:一個好老師

  本刊記者/楊涵舒 文/李邑蘭

  3月22日上午,一場沙塵暴剛剛過去,北京的天空藍得透明。八寶山的空曠使初春的風顯得格外凜冽。殯儀廳外,幾個年輕的女學生眼眶紅腫。這是中央音樂學院林耀基教授的追悼儀式。兩首小提琴曲——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馬斯奈的《沉思》,取代了傳統哀樂,在廳內迴蕩。

  吳祖強、杜鳴心、劉詩昆、盛中國……廳內廳外,晃動著不少國內音樂界泰鬥的身影。他的好友、學生紛紛從國內國外趕回,知名小提琴演奏家薛偉一直守在遺體前。

  近三十年來,林耀基的學生們在世界各大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40餘項。第一位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的中國大陸小提琴家胡坤、中國小提琴學會秘書長童衛東、著名小提琴家柴亮、薛偉、徐惟聆、劉揚、李傳韻……他們都是他的學生。

  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特聘教授林耀基被同行稱作教學上的「挖礦大師」,曾擔任十多個國際小提琴大賽的評委,他的大師課已講到國際眾多音樂學院。

  2009年3月16日夜裡,由於在臨睡前服用了過量的降糖藥,林耀基教授在睡夢中靜靜辭世。72歲的他此前身體狀況並不算太差,這一消息令身邊友朋都嘆息「太突然了」。

  「一個好老師」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美國環球弦樂愛好者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林耀基有一串長長的頭銜,然而被他身邊的人們反覆強調的身份是:一個好老師。

  同儕盛中國說:作為政協委員的林耀基「可真沒好好開過會」,學生劉霄說:作為教研室主任的林耀基「其實不大管事兒」。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校園裡,「對搞行政沒什麼興趣」的林耀基常常騎著他那輛二八大自行車從琴房下路過,聽到學生的琴聲有問題,擱下自行車就上琴房。從學生的音樂或技巧問題說起,一講就是半晌或一天。

  他的學生都能回憶起林老師很多細節,而在14歲的郭晨心裡,林老師和別的老師的最大不同是:「他講的每句話你全都聽得懂,而且每句都很經典。」

  「內心歌唱率兩手,兩手順從跟著走,基本要求勻準美,膽大心細精益求。」「快弓如順風,慢弓似逆風,不快不慢像和風。」林耀基編了很多這樣的口訣。並且在他授課時,他會哼唱著、手舞足蹈或者使用各種比喻和描述。比如用紡紗時的抽絲來形容小提琴的運弓,用杯子和水來形容琴曲的硬和軟的流動,用玉淵潭秋天的銀杏樹林來形容聖·桑作品的感覺,想方設法地使學生領悟。

  「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夠讓學生少走彎路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國內(小提琴教授)在教學方面,綜合來說好像還沒有人能超過他。」著名作曲家、年屆80的杜鳴心老人評價說。

  正是這種「林氏教學法」,讓他在國內小提琴教育界的地位無人能及。

  在一般的西方古典音樂愛好者中,林耀基這個名字不算響亮。而國內的小提琴學習者們,可能無人不知這位「金牌教練」的大名。

  林耀基曾在生前幾次談起自己夭折的小提琴大師夢,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情緒激動。「學琴很晚」的林耀基14歲自己背著家裡,開始在馬思聰的學生溫瞻美那裡學習小提琴。儘管基礎不好,他的天分仍然被當時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馬思聰看中並招收。可在莫斯科學習時,他感覺到了水平的差距,「我覺得不行,沒法跟人家比」。加上老師揚格列維奇的勸說,他最終選擇轉向了小提琴教學之路。

  「他(林耀基)不是演奏家,而是教育家。」 著名作曲家、《紅色娘子軍》《春天的故事》等經典樂曲的作者之一杜鳴心一言以蔽之。

  揚格列維奇的學生

  1960年留蘇的林耀基等人,屬於新中國成立後培養起來的第一代音樂人。杜鳴心回憶:中央音樂學院1950年成立後,從1953年開始,每年向蘇聯派遣一批音樂留學生。目的很明確——參加國際音樂大賽。

  「那個年代選拔的標準包括很多政治因素的考察,比如說家庭出身啊、社會背景啊、是否黨員啊等等。」直到60年代中蘇關係漸趨緊張之後,1964年中國才基本停止向蘇聯派遣留學生。

  從1953年第一批留蘇的吳祖強與李德倫、郭淑珍開始,這些留蘇學生回國後,成為新中國音樂界主要的專業創作和教學人士。這些音樂學院的特聘教授們即使已經高齡退休,到現在還是都堅持親自帶幾名學生,保留著一種淳樸的教育者風範。

  1949年後,國民政府建立的南京國立音樂院上海分院改編成為上海音樂學院。南京國立音樂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燕京大學音樂系等7家音樂院系的師生則集合成為中央音樂學院。在當時,這兩所學校幾乎就代表了國內西方古典音樂藝術的全部力量。

  1950~1956年,中國小提琴的開拓者、音樂大師馬思聰擔任了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當時國內的總體水平確實不算很高,很快就有包括作曲、演奏、理論等各個專業的蘇聯專家到學院來任課一到兩年。把一些比較高深的技巧、理論帶給了我們。」杜鳴心告訴記者,當時從院系設置、理論教材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基本上是完全從(前)蘇聯複製而來。不論是從國統區的南京國立音樂院來的音樂教員,還是解放區來的華北大學音樂系師生,「幹部人員的成分雖然很複雜,都在(前)蘇聯專家的教學體系中,形成了比較統一的風格。」

  1960年和林耀基一同赴蘇的,除了同樣學習小提琴的盛中國,還有學習豎琴的左因、學習鋼琴的劉詩昆和李民鐸。林耀基師從於莫斯科音樂學院的著名音樂教育家尤因·揚格列維奇。北京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梁大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林耀基老師不但把揚格列維奇的那一套教學方法全都學會了,還有自己的創新。」

  揚格列維奇教學很有意思,跟老林一樣,話不多,但是都是關鍵的,拉的時候,他就喊「容易一點,容易一點」,輕鬆一點,一拉得慢的時候,就「安靜一點,安靜一點」,進入意境當中去。在前蘇聯的同學、國際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回憶:他一喊,老林一拉,就會了。拉巴赫的時候,他也不喊,就跟你做動作。

  除了在教學方式上的相似之處,另一處巧合是,林耀基和他的老師揚格列維奇都沒有上過舞臺。盛中國說:「老林是很多名曲都能拉,他(揚格列維奇)只會拉蘇聯的一個歌曲,《在遙遠的地方》,但是教出了很多一流的演奏家。好老師的成果,是能解決問題。」

  林耀基生前回憶在蘇聯受到的影響時說:「我記得大衛·奧依特拉赫說,他聽過中國小提琴家的演奏,感覺不錯,但基本功不行。如果不解決基本功問題,就出不了人才。這話對我觸動很大。我不但仔細琢磨揚格列維奇給我上課的內容,還觀摩他給其他學生上課,我在總結小提琴都有哪些基本功,用什麼方法讓學生能正確地掌握。我現在的教學,就是這種精神的延續。」

  小提琴如何在中國「沙漠」上傳播

  林耀基的學生劉霄認為,從蘇聯沿襲而來的,除了對基本功的重視,還有強調國際大賽的習慣。27歲的他去年剛獲得第二屆「帕拉天奴」國際作曲比賽演奏比賽第一名。

  注重技術上的打磨——和像國內其他領域一樣,對國際比賽大獎的重視,讓中國的小提琴學生們現在在國際比賽上拿獎並不困難,但卻在國際上得到「在音樂理解上比較被動、保守」的評價。

  幾年前有媒體曾經用背靠背的採訪,對比音樂大師帕爾曼和林耀基對於小提琴和國際大獎賽的看法。與林耀基「我的學生得了十幾個金牌,這也算是圓了我一個夢」的激情相比,帕爾曼曾經強調,學習小提琴最重要的是能被音樂所感染,並說:我從不鼓勵我的學生參加比賽,會出現很多不公平。

  談起這種對比,劉霄顯得有些激動。他記得林耀基老師生前也說過,在中國教小提琴,有點「旱地拔蔥」的意思。他打了個比喻:這就像體育的「舉國體制」。要在幾乎完全沒有西方古典音樂氛圍的中國「沙漠」上來傳播小提琴,只能首先通過少數人在國際大賽上獲獎,躋身國際一流舞臺,來帶動整個中國小提琴界的信心。

  「在一些外國人看來,中國小提琴教育裡對比賽的重視可能顯得有點『偏激』,但是這就是古典音樂發達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對話。古典藝術家、古典藝術觀眾,他們大批大批的都有。可是在中國沒有這個土壤,如果不得獎,誰理你啊!這是讓中國小提琴先在國際上立足最有效的方式。」 ★

  「林耀基的成就不在於他教出了一個兩個出類拔萃的學生,而是他根據中國學生的特點形成的這一套教學方法,能批量地把很多學生教得很有成績。」

  ——俞麗拿,代表上海音樂學院、專程來北京參加了追悼儀式,她從事了近50年小提琴表演和教學,曾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在國內最早的演奏者。

  「經常開玩笑時會說:在國內現在最有名的這些小提琴家裡,我可能是唯一一個不是林老師學生的。」

  ——呂思清,國際著名小提琴家。

相關焦點

  • 林耀基:永不停歇的「採礦大師」
    在中國音樂界,人們把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林耀基稱作「採礦大師」。從1980年起,他的學生不斷在世界級小提琴比賽中獲獎,光金牌就拿了13枚。小提琴界獲國際大獎的中國學生,90%是他調教出來的。學生的弓子沒用好,他說,應該讓弓子「滑翔」,就像打撞球,球進洞了,竿子不能進去;學生的節奏快了,他告訴學生:「累了可以喘口氣,你是可以在音樂裡面休息的」;學生在表演中出了小動作,他又說:「把多餘的都去掉,人越活多餘的東西越多,膽固醇啦、脂肪啦……」林耀基師從中國第一代小提琴大師馬思聰。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前蘇聯小提琴家揚格列維奇就預言:林耀基將給中國的小提琴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
  • 中國小提琴教父——林耀基先生使用的練琴口訣
    林耀基是廣州臺山縣人,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傑出的音樂教育家。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196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後赴前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
  • 華為視頻·藝視界|「天才小提琴家」唐韻琴聲再現,動情演繹
    12月15日,華為視頻攜手iartschool愛藝術+聯合打造的藝視界·大師課第六期杭州圓滿舉辦,為浙江工業大學的師生們獻上了一場優雅浪漫的冬日音樂大師課。當許多影視公司和活動向他發出邀請時,他選擇了繼續專心研修小提琴,他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為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的關門弟子,踏實學業。唐韻對音樂獨特的理解和勤奮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讚譽。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先生曾對他的演奏發出感嘆:又是一位小提琴天才的誕生!
  • 亞洲小提琴王子高參代言CHRISTINA小提琴開啟行業先河
    亞洲小提琴王子高參代言CHRISTINA小提琴開啟行業先河新篇章 近日,在「高參&christina代言音樂會」活動上,CHRTISTINA提琴正式宣布國際小提琴大師高參先生成為CHRISTINA全球品牌形象大使。
  • 小提琴混搭電聲樂隊 《搖滾卡農》重解經典名曲
    一場名為《搖滾卡農》的瘋狂小提琴交響演奏會,將於6月9日亮相北大百年講堂。小提琴演奏、古典名曲、搖滾與流行的編配手法,這便是「搖滾卡農」的創意概念。據悉,音樂會的所有曲目都是出品方委約捷克作曲家專門為小提琴量身打造的。
  • 讓藝術之歌在生命中綻放——小提琴演奏家楊照慈|導師面對面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楊照慈老師,讓我們跟隨楊老師學藝的腳步,一同走進她一絲不苟、執著堅韌的音樂之路。2004年至2007年受學校委派在中央音樂學院代培,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2012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師從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陳允教授。2007年至2009年與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和西安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作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擔任小提琴獨奏,全國巡演共三十餘場。
  • [名家大師課]本周小提琴大師阿卡多和明茨在中國的小提琴大師課真的不該錯過!!
    一般舉辦master class的老師都是在其專業領域裡的知名權威,不是隨便去個人叫一堆學生堆在一起上課就叫master class。本月9月21-22日香港和9月25日深圳有兩場小提琴master class,那真可是以真正的大師來上課的大師課!
  • 林耀基教授談弓弦的接觸點問題
    換言之,弓子的運弓始終要抓住這個點,要用馬尾勾住弦,弓抓不住這個點,就無從談小提琴的發音,只有有了這個點,才有了弓子運行的線,運弓的軌道。可見,這個「點」是多麼的重要。那麼,這個點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對初學者而言,這個點的位置在碼子與指板之間的中點處(不是絕對的)。從運第一弓開始,就要抓住這個點,使運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前後來回滑(弓子運行不直所造成的),這可以說是絕對的。
  • 9月26日 國際一流小提琴邀請賽將在音樂成都啟幕
    資料圖片  未來小提琴大師巔峰對決  國際藝術大師匯聚蓉城,組成強大的評委陣容。,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小提琴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室內樂協會理事。  198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教授。畢業後考入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任第二小提琴首席至1999年6月。1999年7月調入中央音樂學院任小提琴教師,進入音樂學院後,一直跟隨我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學習小提琴教學。
  • 刻在心裡的旋律——小提琴演奏家顏柯|導師面對面
    導師面對面 顏 柯中國音樂家協會室內樂學會理事中國愛樂樂團第二小提琴副首席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導師199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黃曉芝教授學習小提琴。1998年就讀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教授。在校期間,曾擔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副首席、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隨團赴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1998年參加亞洲青年交響樂團夏令營,擔任樂團副首席,隨團出訪過瑞士、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義大利等多個國家。
  • 最後一位世紀大師隕落,一個小提琴黃金時代的逝去
    文 | 高潔7月9日,美國眾多小提琴相關媒體、網頁刊登消息及紀念文章,92歲的羅桑德大師因肺炎在美國辭世,至此,最後一位世紀大師隕落,這意味著小提琴演奏的黃金時代告一段落。大師耐心地解釋道。「弱」出來的個性羅桑德大師曾經說過,來自中國的小提琴家中,目前紐約愛樂樂團最年輕的小提琴手李澤宇是他最喜愛的學生之一。因為他的演奏細膩典雅,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
  • 如何培養專業小提琴演奏人才?
    屏幕另一邊,德國比勒菲爾德愛樂樂團惟一的中國演奏員、第一小提琴終身職位獲得者袁融正在就新領會的右手持弓體驗,向黃老師請教。線上指導助力國外學子袁融介紹,德國樂團法定暑假即將結束,一旦疫情穩定,樂團將在8月底恢復排練及與觀眾間保持距離的演出活動。
  • 3分鐘學會小提琴A音的音準校對,這方法才能準確!
    ( 本文出自--樂塵小提琴課堂,喜歡樂塵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收藏、分享!)學小提琴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小提琴頓弓和連頓弓技巧講解林耀基小提琴教學,對立統一律,2種關係的運用,值得學習!
  • 國際提琴製作大師來泰興市黃橋鎮開展小提琴製作培訓
    (記者 段聖呈)3月28日,國際提琴製作大師、中央音樂學院提琴製作研究中心創始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鄭荃——小提琴製作大師班在黃橋開課,來自全市的近50名小提琴製作人聽取專題講座。鄭荃教授對部分製作人的作品進行了點評。
  • 小提琴大師薛偉講「樂」
    此次活動由揚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揚州晚報、和昌地產(集團)聯合主辦,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國際小提琴大師薛偉,將登上講堂,為你講演「音符」是如何成為「音樂」的。薛偉25歲即被聘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常年活躍於國際音樂舞臺。
  • 曹氏| 廣東音樂小提琴與廣府制琴大師曹樹堃(廣府人雜誌報導)
    這些琴頭雕刻出來非常別致,增加了小提琴的特色氣質。曹樹堃倚古創新,大膽取捨,雕琢出流暢有序的龍頭樣式,使琴頭既富有生氣和中國特色,又與小提琴的整體風格相互協調。這款造型全新演繹的中國流派廣東音樂小提琴,為弓弦樂器發展史增添新篇,也為世界文化寶藏增添中國特色內容。
  • 世界小提琴大師裡昂首度來新疆 奉上古典樂盛宴
    近日,享譽世界的德國著名小提琴大師、曾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30年的——裡昂•斯佩雷來到新疆。12月14日,他將聯袂新疆愛樂樂團奏響「柏林之聲音樂會」,屆時,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的激昂旋律,將讓新疆古典樂迷們感受到真正具有古典主義韻味的經典之作。    據了解,此次「柏林之夜音樂會」將帶給觀眾很多驚喜。音樂上半場沒有指揮,由裡昂•斯佩雷會帶領樂團拉琴。
  • (小提琴家長心聲分享)我為什麼帶孩子參加HKIVS暑期大師班?
    據說中國當前有1000多萬小提琴選手,我認為周圍八成以上小提琴學童都是在一種被動的情況下進入小提琴課程學習的,真正有興趣的並不太多,興趣能持久下去的更少了。我女兒是8歲時開始學的,說實話真得有點晚了。之前我們讓她嘗試過鋼琴、拉丁舞、跆拳道、輪滑等幾種興趣,都不太能堅持。    我個人認為女孩子這一生至少要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