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基教授談弓弦的接觸點問題

2022-01-08 黃佳音幼兒小提琴教育

弓弦接觸點,這個「點」是有深刻含義的。首先,這是個運弓發力的集中點,或者說是發音的集合點;第二個理解是,運弓的依靠,沒有這個點就無法確定弓子的位置,運弓就無所適從二第三個理解是,確定運弓的軌道,即由這個點出發,在一個平面內所形成的直線(弓弦始終垂直)。換言之,弓子的運弓始終要抓住這個點,要用馬尾勾住弦,弓抓不住這個點,就無從談小提琴的發音,只有有了這個點,才有了弓子運行的線,運弓的軌道。可見,這個「點」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這個點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對初學者而言,這個點的位置在碼子與指板之間的中點處(不是絕對的)。從運第一弓開始,就要抓住這個點,使運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前後來回滑(弓子運行不直所造成的),這可以說是絕對的。原因很簡單,馬尾沒有抓住弦,就不能使弦真正有規律振動,發出的聲音就不乾淨,傳不遠。初學者要達到這個點的要求,一般離不開老師或家長在旁邊的指導,或者藉助一面鏡子,鏡子的用法要恰當,不是面對(琴頭)著鏡子,而是整個琴體要與鏡子平行,是人的右臂對著鏡子,人是側著站的。這樣,才能通過鏡子確定弓弦是否始終垂直的關係。

林耀基教授講,小提琴良好的發音,首先要做到三個平行。一是上面所講琴體與鏡面的平行;二是弓子與琴碼平行(與弦垂直);三是琴弦與地面平行。並強調這是基礎的基礎。

以上所言,只是弓弦接觸點的一個方面,只是對初級階段的學習者而言。在演奏家的實際演出中,弓弦接觸點是經常變化的,這個變化不是指上文所談到的弓子來回前後滑動,而是指根據音樂中發音的要求,如強、弱、快、慢以及音色的感情色彩等等,有意識地使弓弦接觸點靠指板或靠碼子。

弓弦接觸點變化引起的音量、音色變化遵循如下規律:音量強,音色鏗鏘明亮的要靠近碼子,反之,要靠指板;』漫弓、半弓要靠碼子,反之,弓走快的,分弓要靠指板。弓弦接觸點根據音樂要求的變化而變化,是小提琴發音技巧之一,對一位專業演奏者而言,是必須掌握的。弓弦接觸點的穩定性與弓弦接觸點變化的技巧全面地反映了弓弦接觸點的理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小提琴教父——林耀基先生使用的練琴口訣
    林耀基先生總能從最平常的生活中拈出各種比喻,把事情說得通透而有趣。在他看來,無論多高深的問題,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而他也會再習慣性總結成獨特的「林氏口訣」,運用到教學裡。一加一等於二;弓被抓緊,弓弦分家,重量是多少? 一減一等於零。
  • 林耀基:中國小提琴的「挖礦大師」
    這是中央音樂學院林耀基教授的追悼儀式。兩首小提琴曲——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馬斯奈的《沉思》,取代了傳統哀樂,在廳內迴蕩。  吳祖強、杜鳴心、劉詩昆、盛中國……廳內廳外,晃動著不少國內音樂界泰鬥的身影。他的好友、學生紛紛從國內國外趕回,知名小提琴演奏家薛偉一直守在遺體前。  近三十年來,林耀基的學生們在世界各大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40餘項。
  • 林耀基:永不停歇的「採礦大師」
    有人說,林耀基是「冠軍教授」。中央音樂學院一間普通的琴房裡,林耀基正在給他的學生上課。整個暑假,他基本上沒有休息。在出席若干活動、積極準備將在青島舉行的國際小提琴大賽的同時,他還要抽出時間給學生上課。琴房壁上懸掛著幾幅書法作品,牆邊靠著書桌,看上去更像是書房。林耀基坐在沙發裡,隨著琴聲揮舞雙手。「你要學會欣賞音樂」,他對學生說,「要從容,在音樂裡呼吸」。
  • 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戲曲學院將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
    圖為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海報2020年正值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和中國戲曲學院(簡稱「國戲」)聯合主辦的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將於12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
  • 譚正興隨筆:成交流程設計接觸點打造教程2
    大家好,我是譚正興隨筆 在上一篇文章分享了成交流程設計中的接觸點打造的核心 回顧下上篇文章的分享點是接觸點打造的核心心法是重量感
  • 初學小提琴常見的幾個問題及解決辦法,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自己身體上的限制。比如手指短了,手指細了,手大了等等等等,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用個人身體的特殊性去解決問題。比如同一手指換弦,我的建議就是用不同的手指按原本用同一手指按的兩個音。其次才應考慮器材裝備上的問題,畢竟小提琴還是應該「以人為本」,「個別問題應該個別處理」。
  •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戲曲學院攜手舉辦弓弦藝術節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戲曲學院近日聯合舉辦「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圍繞「戲樂共生·交輝共榮」的主題,通過品牌音樂會、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展示中國弓弦藝術發展的輝煌歷程和豐碩成果。
  • 《魔獸世界懷舊服》合適的弓弦任務怎麼做 可以提供給你一根手杖來...
    《魔獸世界懷舊服》合適的弓弦任務怎麼做 可以提供給你一根手杖來製作上古之弓時間:2020-08-17 12:29   來源:九遊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獸世界懷舊服》合適的弓弦任務怎麼做 可以提供給你一根手杖來製作上古之弓 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某些任務一定有些疑問,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中合適的弓弦任務的任務攻略
  • 【資本市場看中國】劉焱:把握「接觸點」 講好「品牌故事」
    近期,在國際在線開展的「資本市場看中國」系列專訪中,國際在線的記者就企業品牌故事、企業影響力等話題專訪了北京樸睿鉑爾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樸睿鉑爾」)創始人兼執行長劉焱,劉焱通過對「接觸點」及「品牌故事」等概念的獨特解讀,分享了公司創立8年以來的實踐和經驗。
  • 中央音樂學院王振山教授:桃李滿天下的他教你如何成為好「伯樂」
    中央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教研室有兩間特別的教室,一間屬於林耀基,一間則是王振山的。與林耀基純粹將此作為辦公、教學的場所不同,王振山基本已「以院為家」。在他的專屬教室裡擺放著床及簡單家具,很多時候他都會在此就睡。縱使是假期,他依然排著滿滿的課.向他要電話,也是辦公室的電話號碼,「打這個電話,就能找到我」———看來,小提琴已成為他生活的絕對重心。
  • 中國弓弦藝術節在北京舉辦 探討中國傳統弓弦樂藝術
    2019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在京舉辦日前,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2019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成功舉辦。本次藝術節以「弦奏華章戲樂交輝」為主題,包含4場音樂會、一場講座、一場教學公開課和學術研討會。
  • 三得利啤酒姜薛軍部長:以接觸點對話消費者 以情感觸動消費者
    三得利啤酒姜薛軍部長:以接觸點對話消費者 以情感觸動消費者 2014-07-24 19:28
  • 「驚弓之鳥」拉動弓弦不放箭,真的能把鳥射下來?我們都誤解了
    《戰國策》卷十七的楚策四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魏國的更嬴,是戰國期間有名的神射手,為此十分受到魏王的重用,,而在一天,魏王和更嬴在看臺上,看見了一隻大雁,更嬴便對楚王說,我就算不用箭也能幫助大王射下這隻鳥,魏王並不相信,但更嬴很快拿出弓來,並不搭箭,而是對著天空拉動弓弦,大雁竟然按照更嬴所說
  • 「驚弓之鳥」拉弓弦就能射殺?我們都誤解了,真相其實完全不同
    更嬴是戰國魏國的神射手,一天他陪著魏王散步,看見天上飛過來一隻大雁,更嬴便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空拉弓弦就能射下這隻鳥兒,魏王自然不信了,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沒想到更嬴隨著拉滿弓箭,大雁竟然真的應聲而下。魏王急忙追問更嬴原因。更羸則回答說,並非自己箭術高超,而是大雁自身問題,它飛得很慢,是因為體內有傷,而鳴聲悲,是因為它長久失群。
  • 驚弓之鳥,一個被誤讀了2500多年的典故,空拉弓弦就能射殺?
    戰國時期,魏國大臣、著名射手更羸(gēng léi)與魏王在高臺上談事,這時他們抬頭看見一隻飛鳥,更羸便對魏王說:「我可以不射中鳥就能使鳥掉下來。」魏王表示懷疑,於是更羸就隨意的向天空射了一箭,箭矢雖沒有射中大雁,可大雁卻從空中掉落了下來。事後,更羸向魏王解釋了自己的這波神操作。
  • 2021年全年零角度柔性正骨、機能弓弦動力針、筋膜弧、神經弧、血脈針、反向推拿、易筋術、徒手整形等評估、診斷、治療20天實戰課程
    ,反向推拿創始人,國術點穴傳承人,河南亞太骨病醫院客座教授,山西德一中醫風溼骨病專科醫院名譽院長、客座教授。10、王正,教授,德懿堂中醫學院特聘專家,洛陽市正骨最早一批實際臨床應用技術傳播人。義大利中華醫藥學會副會長、米蘭醫學院教授、義大利華人。
  • 仲偉民教授南開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範式問題
    12月29日下午,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學報》常務副主編仲偉民先生在歷史學院天挺閣,以「談歷史研究的範式問題——以中國近現代史為例」為題,對牽動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神經的範式問題做了深入講解。本次講座是由學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歷史學院研究生會承辦的「研究生學術周末」第369期活動。
  • 【學術專訪】王賡武教授談東南亞華人海外現狀
    專訪王賡武教授王賡武教授是研究東南亞華僑、華人的歷史和現狀的權威專家。王賡武說:「研究華人問題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諸如華僑為何離開自己的祖國,他們在海外怎樣鬥爭生存,與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關係如何,作過什麼貢獻,與中國關係如何,當前他們處於什麼地位,其後代的情況又怎樣等等,這些問題都很有必要搞清楚,作出明確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