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心裡的旋律——小提琴演奏家顏柯|導師面對面

2020-12-13 CPYO小周老師

「古典音樂是陽春白雪」,「藝術家都是高高在上的」......人們常將這些遙不可及的距離定義給藝術,往往卻忽略了那些不經意間使你潸然淚下、溫暖沁心的美好瞬間都曾是藝術帶來的,它可以是一幅畫、一首詩,也可以是一首歌......優秀的藝術作品常常讓我們「失去」嗅覺與聽覺,那種自然的融合宛如天然一體.......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中國愛樂樂團第二提琴副首席顏柯。讓我們近距離感受顏柯老師有血有肉最真實的藝術生活。

導師面對面

顏 柯

中國音樂家協會室內樂學會理事

中國愛樂樂團第二小提琴副首席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導師

4歲起師從四川音樂學院劉德庸教授學習小提琴。199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黃曉芝教授學習小提琴。1998年就讀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教授。在校期間,曾擔任中國少年交響樂團副首席、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隨團赴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1998年參加亞洲青年交響樂團夏令營,擔任樂團副首席,隨團出訪過瑞士、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義大利等多個國家。

2001年,考入中國愛樂樂團,隨團先後出訪波多黎各、法國、奧地利、義大利、美國、德國和新加坡等多個國家。

2006年,錄製了中國第一張小提琴純獨奏發燒音樂天碟,精選了14首中外最經典小提琴傳世名曲。近年,為電影《孔子》、《1942》《芳華》《我不是藥神》等多部影視作品錄製小提琴獨奏,得到很多作曲家的一致好評。

導師問答

小編:您個人的學習與演奏經歷?

顏柯老師:我的父母都非常喜歡音樂,他們年少時沒有條件,於是很希望把孩子往這個方向培養。像大多數孩子一樣,父母最初想送我去少年宮學習鋼琴,但報名那會兒我才四歲,少年宮只有小提琴接收這麼小的學員,機緣巧合下我就開始學習小提琴。

我在小提琴學習的道路上,沒有走過太多的彎路,相對也比較順暢。在少年宮初學琴,得到四川音樂學院劉德庸教授的啟蒙與指導。日復一日枯燥的練習,使我的童年過得很乏味,曾經因為年少的叛逆想要放棄,但還是堅持了下來。直到考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那一瞬間,我才逐漸開始熱愛並堅定了這條道路。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跟隨黃曉芝教授學習的6年中,不僅使我的個人技術與專業素養突飛猛進,更在合奏、重奏的學習上給予我很多指導,這為我日後職業演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在附中期間參加比賽,使我得到了更多好老師的賞識。不僅獲得了林耀基教授大師班的學習機會,更有幸在本科期間拜師於王振山教授。隨後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在這期間我有機會與中國愛樂樂團首席陳允老師同臺演出,陳老師也在日後的學習與工作中給予了我非常大的幫助與鼓勵。大學四年級時我順利考入中國愛樂樂團工作至今。工作5年後,在我26歲時通過考核成為第二提琴聲部副首席。之後,被陳允老師邀請加入中國愛樂四重奏。

▲顏柯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第二提琴聲部演奏家

小編:除了小提琴,您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嗎?您認為這些興趣愛好會對您的演奏產生影響嗎?

顏柯老師:我認為所有的興趣愛好都會對我們的演奏起到積極的影響與幫助。不論是業餘愛好還是職業,若想把它做好、做精,都有一個共性且關鍵的前提,那就是「專注度」!做任何事情,只有保持高度的專注,你才能捉住精髓、把握細節、不斷創新。否則,你可能會走偏。擁有愛好的人一般都會具備高度的專注力,而且堅持愛好,更需要極大的執著、耐心與毅力。

小編:你會去欣賞其他大師的音樂會嗎?您認為大師班與小課學習存在怎樣的不同?

顏柯老師:作為中國愛樂樂團的演奏員,我有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近距離接觸很多國內外頂尖級的大師,與他們同臺演出交流。如果有很優秀的大師來演出,無論在人生哪一個階段我都很希望能多聽多看多學習,開闊自己的眼界。

大師班與小課學習,可以說是教學的一個互補與貫穿。我們的專業導師會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教授我們知識,讓我們逐步提高。而參與大師班會對我們的學習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尤其我們所學的樂器源自西方文化,對於我們來說,國外的大師在專業技術與知識的理解與解讀上會更透徹。與此同時,通過大師班的學習能接觸到更多先進的技術、方法與理念,使我們能夠更及時地調整自己演奏和教學的方式、方法。

▲ 顏柯老師與小提琴演奏大師朱利安·拉赫林

▲ 顏柯老師與小提琴演奏大師齊默爾曼

小編:您認為在交響樂團中演奏、室內樂演奏及獨奏,在演奏與處理上有怎樣的區別?

顏柯老師:某種意義上來說,交響樂與室內樂演奏統稱為合作性演奏,比如室內樂,你作為成員之一參與其中,在聆聽其他聲部的同時演繹好自己的部分,這需要完美的配合而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而獨奏,更多的是在體現個人,就比如說協奏曲演奏,保證自己技術與音樂的完美展現,一個人來對抗整個樂隊。

在交響樂團中演奏,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我們屬於其中的某一個零部件,必須嚴絲合縫地銜接,這樣整部機器才能更精確地運轉。我記得在我讀書期間,我們學校的樂隊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生一起合作演出,我們的學生展現了高水準的技術能力,自我感覺也很不錯;相比之下,英皇的學生並沒有太多技術上的優勢。但當大家一起合作時,英皇的音色不僅統一,而且非常諧和;而我們卻演奏的非常彆扭。我們的這種差距就在於室內樂、合奏課的匱乏。所以很多年輕人初入樂隊時,即便擁有再過硬的技術,缺乏經驗與知識,也會很難融入其中。

而獨奏都是佼佼者,屈指可數。而且現在很多學校畢業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在從事交響樂隊、室內樂等的工作,所以現在中國愛樂樂團在做的事情,就是希望現在的孩子們能夠在精進個人獨奏技巧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和感受交響樂和室內樂的魅力。

▲ 中國愛樂四重奏陳允、顏柯、毛新光、關正躍(從左至右)

小編:在愛樂青少交的日常教學中,您更注重學生哪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什麼?

顏柯老師:對於學習且有一定基礎的孩子來說,愛樂青少交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裡他們擁有很多合作與學習的機會。在排練過程中,我認為最基礎的就是要保證節奏與音準。我們需要輔助一些工具,比如節拍器,來訓練一雙精準且善於發現問題的耳朵,學會聆聽、懂得辨別、及時解決。當然,基本功練習更是基礎中的關鍵,左手的手指、手型,右手的運弓等等。這些是前提,你必須紮實地掌握,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地要求音樂上的東西。

無論學習到任何階段,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就像蓋房子,無論房間裡布置多麼的華麗,地基和鋼筋龍骨才是永恆不變最根本的,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學琴也是一樣,當你具備良好的基本功,保證音準、節奏,你才能升華到表現音樂這個層次,我們心裡必須要有這個意識。

小編:在您的教學與職業生涯中,有沒有遇到過天賦卓絕的學生?他們通常會有怎樣超乎常人的表現?您對「神童」是怎麼看待的?

顏柯老師:我認為沒有所謂的「神童」,也沒有所謂的「笨蛋」。關鍵還是在於專注度,你有沒有仔細聆聽自己的演奏?有沒有仔細去尋找自己的問題?有沒有按照老師的方法按部就班地練習?

「神童」一定有天賦在,但更離不開他後天的勤奮、認真與專注,正確的方法、勤奮的練習,他一定比其他孩子進步更快。

小編:在您與愛樂青少交孩子們的交往中,您對未來的期望?

顏柯老師:愛樂青少交是一個非常難得且水準很高的平臺,在這個年代的孩子們是很幸福的。網絡的發達,全球資源的整合和互通是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利好。希望愛樂青少交的孩子們未來要學會更認真地讀譜,學會把譜子上標記的記號認真學習並做到,而不僅僅只限於演奏音符。然後學會聆聽其他聲部的演奏,學會配合與合作。

我想對所有學琴的孩子及家長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面對學習,我們一定要端正態度,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能為了某種目的揠苗助長。我相信老師們都會認真負責、按部就班地培養學生,家長要予以配合和理解,切莫著急。

顏柯老師弦樂四重奏欣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德彪西《G小調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

獨奏家:顏柯、陳莉、李耀、楊長纓(從左至右)

相關焦點

  • 讓藝術之歌在生命中綻放——小提琴演奏家楊照慈|導師面對面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楊照慈老師,讓我們跟隨楊老師學藝的腳步,一同走進她一絲不苟、執著堅韌的音樂之路。導師面對面楊照慈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導師2001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德沃夏克弦樂四重奏《美國》第一樂章 中國愛樂四重奏:陳允、顏柯、毛新光、關正躍說到中提琴,在弦樂聲部中經常被認為是比較「模糊」的聲部,它們較少的旋律,又形似小提琴,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小提琴導師李維|在弓弦中綻放激情人生
    本期我們邀請了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李維老師和我們分享他的音樂路程。導師面對面李維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導師李維,6歲隨其父學習小提琴,200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五年級
  • 專訪小提琴演奏家平夏斯.祖克曼
    第1頁:專訪小提琴演奏家平夏斯.祖克曼 第2頁:與平夏斯.祖克曼對話  專訪小提琴演奏家平夏斯.祖克曼--天才的眼睛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勇氣  上月底,被譽為20 世紀以來「十大天才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的平夏斯.祖克曼,因「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在上海、北京兩地舉辦了大師班。
  • 旅奧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倩獨奏音樂會在哈爾濱音樂廳舉行
    青年小提琴家柳倩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七歲隨父學習小提琴,八歲師從啟蒙老師哈爾濱歌劇院王忠書老師。  2001年考入黑龍江大學音樂表演小提琴專業,師從金麗、王燕琴老師。  2004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徐律老師,學習小提琴演奏。
  • 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童年時即由父親弗朗切斯科·洛倫佐(Francesco Lorenzo Somis)教他拉小提琴,結果索米斯很早就開始在樂隊裡拉琴了。1703年索米斯被公爵送往羅馬向科雷利學小提琴。他在那裡耽了三年,在此期間他有機會熟悉了科雷利作曲與演奏的風格。
  • 小提琴青年演奏家林浩力數萬小時自我修養
    6.29林浩力與愛樂樂團合作於深圳大劇院演出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樂團創始人林浩力,被譽為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小提琴天才博士生,被《紐約時報》稱其演奏「富有生動有趣的音樂性及節奏感林浩力的演奏足跡遍布國內外,曾與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印尼交響樂團等多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參與捷克布拉格之春、德國漢堡孟德爾頌音樂節等多個音樂節,並多次參加國內外的比賽,2008年中央電視臺全國小提琴比賽最年輕成年組獲獎者,2013年美國安德魯斯國際弦樂大賽金獎等。
  • 廣州好人與音樂家面對面——青年薩克斯演奏家王文庭
    各位朋友,廣州音樂沙龍的全新訪談欄目——「廣州好人與音樂家面對面「一經推出,引起了各界朋友的關注。「廣州好人與音樂家面對面「第二期推文,鋸木小黃將專訪多年的同窗摯友,江蘇省薩克斯研究會副會長、日本大阪第七屆國際音樂比賽室內樂組金獎、中國第一支職業薩克斯四重奏「阿拉四重奏」創建人、中國音樂小金鐘獎優秀指導教師,青年薩克斯演奏家王文庭。
  • 「讓小提琴說中國話」——記全國三八紅旗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
    新華社上海3月6日電題:「讓小提琴說中國話」——記全國三八紅旗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她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首演者,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園丁」,更是一位勇敢無畏的奮鬥者。78歲的小提琴演奏大師、上海音樂學院中小提琴教育室主任俞麗拿,今年榮膺「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讓小提琴講中國話」,是俞麗拿的「初心」,也是她66載的堅持,成為始終相伴的生命旋律。
  • 小提琴弓速的重要性——小提琴演奏家,北京小提琴老師邱添
    小提琴業餘和專業演奏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孩子演奏得有條有理,發音好聽,有些孩子則顯得音準不好,節奏不穩,基本功不紮實?除了音準,節奏以外,好的發音是演奏好小提琴必須掌握的,弓速是影響發音的重要因素,有些學生只會一種弓速,那就是較快的弓速,這種弓速聽起來很隨意,直白,沒有深度,然後實際上音樂演奏需要各種情緒表達,在較為細膩的樂段中,這種較快的弓速顯得過於單一,隨意。練習慢速運弓是必要的。
  • 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和志願者從陌生到熟悉:「做彼此的眼睛」
    參加開幕式《祝福你,祖國》表演的盲人小提琴演奏家王賓和配合他參演的志願者、天津農學院的學生石婷婷給出了答案。二人通過開幕式彩排和演出,逐步建立了信任和默契,並最終成為了好朋友,更是在開幕式的臺前幕後成為了「彼此的眼睛」。
  • 中國十大小提琴演奏家——陳曦: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音樂?
    5月26日,中央音樂學院老師、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陳曦在延安大劇院音樂廳分享如何「愛上小提琴」。   同時,陳曦還是第一位獲得由著名小提琴製作師斯特拉底瓦裡親手製成的、價值600萬美金的「紅寶石」使用權的中國人。
  • 吉林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張彤彤入圍金鐘獎複賽
    原標題:吉林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張彤彤入圍金鐘獎複賽   本報訊(記者孟凌雲實習生陳昕雨)近日,經全國專家認真覆審,省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張彤彤憑藉其紮實的專業功底、出色的藝術表現力,成功入圍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全國複賽。
  • 比起小提琴的悠揚,我更鍾愛大提琴的深沉
    通常,交響樂隊中的弦樂器會有四種,分別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低音提琴),由這四種弦樂器共同組成弦樂組。一般來說,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地位比較高,在樂曲進行中常常擔任旋律聲部,而中提琴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倍大提琴則用於低音鋪墊與點綴。
  • 這是一雙小提琴演奏家的手,成名背後的辛苦你想像不到!
    這是一雙小提琴演奏家的手看到這雙手,你能想像得到成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背後要付出多少辛苦嗎?曾經看到過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的一個訪談,問到「想成為傑出的演奏家,天賦和勤奮究竟哪一個更重要?」呂思清認為,天賦很重要的基礎就是勤奮,在任何行業取得成功的人,前提是必需有天賦、有才能,但是有才能的人很多,為什麼最後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成功?那是因為他自律、勤奮、專注、熱愛。
  • 90後的她,奏出播放百萬的小提琴專輯
    在當代女性小提琴演奏家中,原創小提琴家是一群特立獨行的音樂人,她們有的奇趣橫生,且奏且舞,如林賽·塞特林(Lindsey Stirling);有的氣場炸裂慷慨激昂,如陳美;有的則像妙手丹青的畫家,如90後新銳小提琴原創演奏家谷麗莎。
  • 掌握社·雲音樂《Salut D'amour》深情旋律 隔空傳達愛的致意
    該曲是埃爾加送給妻子Alice Roberts(愛麗絲·羅伯茨)的新婚禮物,首樂曲雖然短小,但雅致的風格和優美的旋律,使它成為不朽的經典名作。樂曲採用三段體,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風格。由E大調(有移調版本,大提琴版用D大調)、2/4拍的切分音展開有名的A段。小提琴在高音區應奏出恰似情人纏綿的深情旋律。樂曲的B段轉入G大調,在柔和的曲調中加入一絲幽婉的相思情調。
  • 一場與雙簧管註定輝煌的緣分——雙簧管演奏家謝紅亮
    今天,就讓雙簧管演奏家謝紅亮老師帶我們走進雙簧管藝術,感受其中的奧妙與無與倫比。▲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導師歐洲巡演第一排左起:程曉華、袁小鋼、謝紅亮第二排左起:李瀚琪、樊巍、楊博、柯雁方導師面對面謝紅亮
  • 小提琴天后費雪:每個人還是應該去學習音樂(圖)
    如何成為一個傑出的演奏家?費雪說,天賦並不是一切。  「我今年也已經30歲了,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你很難再說我多麼年輕了。」在昨晚演出開始前,小提琴天后茱莉亞·費雪這樣對記者說。這位4歲開始學琴的德國神童,11歲即拿下梅紐因國際音樂大賽第一名。此後的職業生涯中,她幾乎每年都會獲得世界級獎項;2010年,費雪挑戰成功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奇想曲,名噪一時。  昨天,費雪在廣州大劇院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同事們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張集、張建立、姜帥、徐文超(從左至右)小編:您認為學習大提琴最難攻克的是什麼?在第一小提琴和管樂演奏旋律的時候經常作為低音的陪襯。在交響樂的演奏中,低音聲部的節奏往往決定著一首作品的成敗,當然在很多交響樂作品中也有大提琴演奏的大段旋律片段,比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就是由大提琴聲部的旋律開始,其他聲部逐漸加入。所以大提琴在交響樂中不只是一件伴奏樂器,它是交響樂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