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產品黏性

2020-12-16 市場部網

產品有了情感,就相當於人有了感情,有感情的產品才會讓人留戀、讓人思念,才能吸引用戶「常回家看看」。

「黏」字讀nián,表示能把一種東西附著在另一種東西上的性質。組詞可為: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著……

對於產品來說黏性應該是能夠吸引用戶並把用戶黏到產品上,增加用戶「回頭率」的能力。從人的內心來說,什麼東西才能讓用戶愛看,常看呢?這要先從的人本心出發,人有七情六慾,七情指七種感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指的是人的本心,本能需求。人通過自己的社會化,通過外界的信息獲取最後把現實世界的一些信息轉化成內心的七情。如中了狀元是喜,有人罵你是怒,家裡有人病了缺錢治病是憂,想念親人是思,親人離去是悲,歹徒持刀搶劫你是恐,在你沒防備情況下有人在你身邊大喊一聲是驚,這就是外在信息轉化成內在本心。再從心理角度來說,人會有好奇、孤獨、興奮、憂傷、喜悅、恐懼、無助、激動、沮喪、消極、牴觸、思念等等這些心理,這些心理最後轉化成人的七情,我們就是要從人的本心出發,洞察人性。         

老闆:「小王,為什麼我們的產品通過百度競價、各大網站推廣時會有一定的流量,一旦投入停止,馬上就沒流量了,為什麼呢?」

小王:「是啊,我們的產品前期做了大量的用戶調研,而且很多用戶也反饋確實有這方面需求,用戶為什麼不買帳呢?」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像老闆和小王一樣的疑問?我們的產品功能性很強,也能解決用戶的問題,用戶訪問量還這樣低,到底是為什麼?產品經理們在調研和設計產品時,都能夠做到關注需求、優化設計,設計出的產品也自認為不錯,但用戶卻不太買帳,那是因為你的產品關注的僅是用戶的問題和如何解決問題,而忽略了產品自身的人性化需求,沒有達到黏住用戶的要求。產品能夠解決問題只是產品具備了自身的功能屬性,這屬於產品的硬實力而產品還需要有服務屬性,讓它具備人性化的特點,也就是產品的軟實力。當我們在各大網站媒體做宣傳時,就相當於在網絡的各個路口放置了路標,有的遊客看到路標後就會過來瀏覽景點,景色確實不錯,但是交通不便、沒有超市、沒有賓館、沒有服務人員,也沒有飯店。當顧客看了一段時間後渴了怎麼辦、餓了怎麼辦、如果景色沒瀏覽完想住一晚怎麼辦?景色本身就相當於產品硬實力,而飯店、賓館、超市、交通就相當於產品的軟實力。只有美景沒有配套,遊客也不會經常過來光顧,他們轉而會去其它配套比較成熟的同類化景區。這就是為什麼你的產品當引入流量後卻不能長期的留住用戶的原因。

如果想要增加產品黏性,就要做好產品的人性化,增加它的軟實力。今天,就來說說如何才能增加產品的黏性?

如何才能增加產品的黏性?

1、故事性(讓產品會講故事)

當你約上幾個好友喝著啤酒擼著串的時候,經常談些什麼?工作,不可能吧,上班談完還會下班再談嗎?學習,這種枯燥的東西誰會在休閒時間來聊呢?如果是男生多是聊美女、段子和發生在兄弟間的故事;如果是女生多是聊帥哥、衣服、和她與他間的故事,故事是我們交流的一個重要談資。

甲:「你聽說了嗎?隔壁老王家兒子嫖娼被抓起來了。」

乙:「是嗎?看那小夥子還挺老實的,還幹這事呢?」

甲:「可不是嘛,不過我看他就不像好人。去年,他來我家……」

這就是老百姓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在產品中增加其故事性,那麼產品就擁有了傳播屬性和回頭率,每天過來看看是否有新的故事,有什麼新的段子,有什麼新聞,把故事融入到產品中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當產品解決完用戶問題後,同時還能給用戶講講故事,如果能通過GPS定位,將用戶附近的故事優先推送給我們是不是會更有趣,談你身邊的隔壁老王。

下面,來說一說讓礦泉水講故事的案例:

在2014年的時候,日本每日新聞發現,每天買報紙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是每天買瓶裝礦泉水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於是,他們決定,將報紙變成飲料瓶的包裝,這樣就多了一種渠道,讓年輕人看報,一個意外收穫是,用報紙做包裝,設計的格調不僅沒有降低,而且在貨架上的識別度也相當高。為了保證新聞的可讀性與更新,日本每日新聞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共推出了31款包裝,同時在瓶身上也印有二維碼,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在手機端讀到最新新聞。最終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每一個零售超市平均售出3000瓶這樣的礦泉水。其採用了每日新聞作為礦泉水的包裝設計,不但凸顯了產品的飲用價值,更是凸顯了產品的新聞價值。

還有一款專門講故事的產品——糗事百科,在這個產品裡會把你自己、你身邊的糗事講給大家聽,產品通過故事來吸引用戶,以增強產品黏性。

發散思維下,如果是旅遊方面的網站,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旅遊逸事、旅遊與美食、我的足跡之類的欄目,以增加產品的故事性,在產品提供優質旅遊服務之後,用戶還可以過來看看異地的風土人情、他人的旅遊故事,在不旅遊時也可以常回來看看。

2、情感性(讓產品擁有人性)

人是感性的動物,人區別與其它動物除了智慧外就是感情,當我們憂傷、歡快、憤怒、喜悅時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有一款產品能夠承載我們的喜、怒、哀、樂,分享我們的情感人生,那這款產品將會有多大的價值,多少黏性。

將產品的情感運用最好的產品就是微信:

自從有微信後,連最不願接受新鮮事物的老年人也開始變得不淡定了,我父母現在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用微信聊天和看朋友圈。

將情感屬性運用最嫻熟的就是歌曲,每一首歌曲都會承載不同的情感,有抒情的、傷感的、勵志的、相思的等等,越是能觸動人們內心情感的歌曲,越是會傳唱更廣。


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

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燈火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 你的消息這就是我心裡的歌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

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當你老了 眼眉低垂燈火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 你的消息這就是我心裡的歌

當我老了我真希望 這首歌是唱給你的

 

如果我們的產品裡能加上情感屬性,幫助用戶寄託並承載情感,那我們的產品是不是會更有黏性呢?如果你做的是兒童產品,可以在裡面加入孩子成長、兒童足跡、我們的一家人等欄目來收錄孩子的成長歲月;如果你做的是青年人的產品,是否可以加入一些揮灑青春、浪漫年華的欄目;如果你做的是老年人產品,是否可以加入一些懷舊情懷、憶往惜的欄目,讓產品變得有人性、有血性、有感性。

3、新鮮性

在當今社會,知識大爆炸、社會大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火車、飛機、電腦、網絡,讓世界變得更快、更高、更強。古代馬車跑幾星期的路程現在一天就能到達,讓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按理說,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慢慢的享受生活、悠閒度日,而事實,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更快。通過技術節省出來的時間,會尋找其它的新鮮事物再把它填滿,玩遊戲、看電影、聽音樂……。

現在的產品更新換代太快,很多產品變成季拋型、月拋型,甚至周拋型。單戀一枝花的好男人、女人越來越少了,我們要想打動用戶,就要不斷的給用戶以新鮮感,通過新鮮感來抓住用戶的內心,以實現產品黏性。

舉個高德地圖的案例,對於地圖類產品主要體現的是其工具屬性,當用戶有需要時才會使用,對於地圖產品想要增加新鮮感是很難的,而且市場上有著很多同質化產品,像百度地圖、古歌地圖、天地圖等。面對四面楚國的窘境,高德地圖推出了林志玲語音導航,推出後讓大家耳目一新,通過志玲嗲嗲的聲音實現了下載量暴增,有的用戶甚至刪除了其它地圖軟體而下載高德。為了能夠黏住用戶,隨後高德地圖又推出了郭德綱版及其它地方語言包,大大的刺激了一下地圖行業,沒想到地圖也可以有新鮮感。當聽著濃濃鄉音導航,你是否會倍感親切。通過林志玲、郭德綱再到方言,這一切就是為了不斷的刷新用戶的聽覺新鮮感,讓用戶想聽、愛聽。

相戀的人最開始時都是如膠似漆、情意綿綿,時間久了那份新鮮感過後,也就沒有了激情,磕磕絆絆,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不斷。新鮮感就是這麼重要,當雙方有新鮮感時缺點也可以是優點,當新鮮感過後優點也可能變成缺點。為什麼情侶間要不斷的製造浪漫,就是因為要不斷的給對方以新鮮感。產品何嘗不是呢?產品如果永遠一層不斷,就是讓用戶厭倦,就像聯想的ThinkPad一樣,永遠在中間有個紅點,有時我想,為什麼ThinkPad不可以換換樣?真的有點審美疲勞了。

4、趣味性(用戶喜歡有趣的東西)

學習是枯燥的,大多數孩子都不願意學習,總沒有玩來的有趣,孩子們在寫作業的時候經常跟父母委屈的說:「媽媽,今天我還沒玩呢?」。用戶都是喜歡有趣的東西,喜歡快樂和開心,如果您的產品在解決了用戶問題的情況下,還能給用戶帶來一定的樂趣,是不是更爽呢?下面來看一看我朋友公司星致曼雷是怎麼設計他們產品的。

他們是做兒童讀物的,看書是一件枯燥的事,孩子們只喜歡有趣的書,如何才能把看書變得有趣呢?

先看下他們圖書的介紹:

《大開眼界 恐龍世界大冒險》是一本利用「靈境」技術(虛擬實境/VR)帶您的眼睛四處旅行的「魔法書」。我們撰寫了詳實的恐龍生物知識,繪製了精美的恐龍生態畫面,講述了妙趣橫生的恐龍故事……這些還不夠,因為,這一次我們要讓恐龍走出圖書,哦,不,是請您穿越進入圖書的場景,讓恐龍就在您的身邊,奔跑、追逐、廝殺、吼叫……

三部精美繪本、數百隻恐龍復原供欣賞、十幾個真實場景可以穿越,我們提供的不但是一套精美的恐龍百科全書,更是一次顛覆視覺的「穿越」體驗。

將圖書與VR虛擬實境結合起來是不是會很有趣呢?一部VR眼鏡+一部手機+一套圖書就可以帶你穿越回遠古時代,看恐龍的怒吼,看遠古的森林。讓產品變得有趣起來,生活就會輕鬆起來,連學習都可以變得有趣,還有什麼不能有趣呢?最近聽說,他們公司還要推出西遊記等其它圖書,虛擬實境技術讓看書變得有趣起來。做有趣的產品,用戶才願意用、經常用。不要讓用戶把你的產品當成工具,工具只會在需要時使用,像鉗子、錘子,只有需要時才會拿出來用用。產品可以是搞笑的、有趣的、多彩的,腦洞大開一下,圖片如果會說話、時空如果能穿越、性別如果能改變、我如果變成了你……在產品世界為什麼不可以大膽想像呢?

5、互動性、社交性(通過產品定位建立共同愛好的圈子)

         最近我在聽充電時間,這個300秒的音頻節目講的還是不錯的,內容好、聲音好,我也一直想做一個老吳講學堂的音頻,但苦於普通話不標準沒能成行,後來想是否可以請位播音高人呢?又苦於沒錢,所以還是先以這乾巴巴的文字形式表達產品思想吧,如果哪一天粉絲們給老吳點打賞,我還是願意為粉絲們做更好的服務。自從做了公眾號以來,就經常有童鞋問我。童鞋:「老吳,你是做培訓的嗎?」

老吳:「現在不是,以後可能會是。」

童鞋:「你辦培訓吧,你要是辦培訓我第一個報名。」

老吳:「為什麼呢?」

童鞋:「我想系統的學下產品知識,另外,我也想通過這裡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志同道合」,讓我想起最初做產品公眾號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談產品,談人生,多一些有共同話題,共同愛好的朋友。有時間時大家可以小聚,吹牛、侃大山,這就是最初的目的,通過公眾號來聯絡上這些產品小夥伴們。這就是人的社交屬性,願意與自己的同類交流和溝通。網絡發達後,有的人一起沒有什麼話可說,如過年時一大家子人聚到一起本應其樂融融,但現實是一部分人在低頭玩手機,還會不時的對著話筒講兩句。為什麼呢?我想這不應該是聚會這種形式的事,而是話題的事,過年聚會是通過親情聚到一起,體現了中國民俗,表達出長輩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對長輩的孝心。但聚在一起的親人們,話題感缺失,關心與孝心談完了,之後的共同語言呢。而且還會問到青年人們討厭的話題:「小娟,有對象了嗎?多大了怎麼還不找啊?」、「大強,你工資多少?你看小強現在都是公司高管了。」、「小麗,你得抓緊要孩子了,我還等著抱孫子呢?」。沒找對象催著找對象、找著的催著結婚、結婚的催著要孩子、要孩子的催著要二胎。

產品中如果能建有著共同話題的社群,以產品定位為興趣點,再通過話題討論、組織活動、遊戲互動等形式來增加話題性,從而實現交流的目的。有了交流,用戶才會時不時的回來看上一眼,有沒有人給我留言,有沒有人關注我。就如微信朋友圈,經常會看到大家有事沒事的曬幸福、曬成績、曬孩子、曬雞湯,曬的人希望你能給他點個讚、留個言,讓曬的人感受到存在感,而朋友們也願意看朋友圈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就是互動,讓信息發與收的雙方都能感受到交流。產品是搭臺子,戲要用戶來唱,「朋友圈」、「點讚」、「留言」的功能就是臺子,「發朋友圈」、「去點讚」、「去留言」,用這些基礎功能以提升產品的互動性,有來必有回,來來回回後兄弟情、姐妹情就建立起來了,通過這些互動進行深層的溝通,以實現增加產品黏性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汽車網站會有車友會、旅遊網站會有旅遊足跡、美食網站會有大眾點評,通過互動實現交流,通過交流建立圈子,通過圈子實現黏性,通過黏性推銷產品。

相關焦點

  • 如何讓產品變得更有 「黏性」?
    雖然增長很重要,但是增強產品的黏性同樣重要。如果你無法提高用戶的產品的參與度、增強產品的黏性,這時當趨勢一旦發生變化,你很容易就會遭遇失敗。就這好比是龜兔賽跑:如果你只關注用戶增長,你會發現你用戶增長做得很成功,但是產用戶活躍度卻被遠遠拋在了後面,產品的黏性處在停滯甚至不斷減弱的狀態中,從而導致你留不住這些你辛辛苦苦才獲得的用戶。
  • 如何才能增強產品的黏性(上)
    產品經理們在調研和設計產品時,都能夠做到關注需求、優化設計,設計出的產品也自認為不錯,但用戶卻不太買帳,那是因為你的產品關注的僅是用戶的問題和如何解決問題,而忽略了產品自身的人性化需求,沒有達到黏住用戶的要求。產品能夠解決問題只是產品具備了自身的功能屬性,這屬於產品的硬實力;而產品還需要有服務屬性,讓它具備人性化的特點,也就是產品的軟實力。
  • 建立「黏性體系」提高「復購率」
    當下線下店商越來越高的獲客成本,提高私域客戶的復購率對於門店的經營至關重要,如何提高客戶的黏性,提高復購率呢,就給大家分享幾點,如果想留住客戶,首先就是想辦法留住客戶的心,包括四個步驟:一是讓用戶知曉我的服務;二是與用戶保持聯繫;三是激發用戶的興趣;四是促進成單
  • Keep是如何提升用戶黏性的?
    用Keep有半年多了,一直都體驗著這款產品,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堅持帶來的身形上的改變,那麼從產品的角度來講,除了自身的原因外,為什麼我願意一直用這款產品?它是如何提高用戶黏性的?概述:為什麼用戶會對產品產生黏性?我覺得根本原因是用戶能從中收穫某些東西,如資訊、知識、快樂等,那麼如何提高用戶黏性?主要從需求滿足、用戶參與、用戶體驗、三方面入手,結合產品戰略和產品功能進行分析。
  • 客戶你有了,但客戶黏性你有麼?
    當我們談及服務如何營銷的時候,往往會談到用戶黏性這個話題,時至今日,隨著民眾消費能力的提高和物資供應極大充足,可供開發的空白市場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維護一個已存在的客戶要比「搶奪」一個新客戶容易得多。
  • 網絡推廣中如何提升用戶黏性滿足網絡推廣需求
    企業網站在上線運營後,如果想要通過網站優化獲取用戶流量以促進企業網站營銷利潤,可針對用戶搜索習慣以及用戶需求著手分析,可通過提高網站用戶黏性吸引用戶提高用戶停留時間,那麼如何提高網站用戶黏性呢
  • 【SDCC講師專訪】專訪李翔昊:做好產品體現價值,自然會有黏性
    CSDN: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是如何看待當下的職業社交市場?李翔昊:大家都還在嘗試,搶灘登陸的階段。包括進過國內大舉營銷推廣的Linkedin,以及他們新推出的赤兔,都還沒有很好的找準需求,找到引爆點。當然可能這個業務市場就很難有引爆的點,需要深耕細作。一些早期嘗試的創業公司,都慢慢展現出頹勢甚至垮掉了。
  • 沒有任何優勢的低端產品製造企業,如何實現銷售突破?
    之所以這樣,當然是因為這家企業所在的行業屬於典型的低價競爭行業,產品銷售價格低,企業獲取的利潤低,產品品質一般,品牌基本談不上,看起來真是沒有任何優勢。那麼這樣的企業如何實現銷售突破呢?面對的局面越是困難重重,就越是考驗銷售管理人的實際能力。面對問題,深入分析,總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 黏性末端的連接
    【實驗目的】(1)掌握黏性末端連接方法的原理。(2)掌握採用黏性末端連接法將外源DNA裝入載體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實驗原理】在pH7.5~7.6、Mg2+和ATP存在的條件下,將經酶切的載體分子與外源DNA分子連接起來,成為1個重組DNA分子。連接酶有T4噬菌體DNA連接酶、大腸桿菌DNA連接酶等。其中T4噬菌體DNA連接酶既可連接黏性末端,又可連接平末端。
  • 粘度與黏性怎麼樣?
    當一些電子產品工作時,產生高溫,影響使用壽命。再加上自身的散熱系統並不完善,導致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在這種情況下,導熱膏的出現解決了散熱問題,為用戶們排憂解難。導熱膏的離油率怎麼樣?導熱膏的黏性怎麼樣?這裡所說的黏性與粘結性是兩個概念,指的是附著性。如果導熱膏沒有黏性,說明太過乾燥,無法緊緊地依附在電子產品上,無法發揮導熱等性能。黏性不好的產品,很容易脫離電子產品,降低導熱效果。為了避免買到導熱不好的導熱膏,建議對膠粘劑的黏性進行初步了解。
  • 客戶黏性反應服務優劣,RYAN-JY 理想的帶鋸條供應者
    客戶黏性有多重要?想必正在經歷品牌化進程的五金行業對此深有體會,唯有擁有足夠高的客戶黏性,品牌才能推動自身進一步發展,進而提高收益。而在增加客戶黏性方面,每個五金品牌都有自己的秘訣,有的加大宣傳力度,也有施行優惠活動的,還有一些則是通過完善自身服務體系,不盡相同,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提高客戶黏性,像小編所熟知的RYAN-JY就在完善服務體系上頗有建樹,並藉此提升了客戶粘度,得以推動品牌建設。
  • 「禾店」開發一款高黏性小程序,好產品更容易做營銷
    營銷就是放大自身影響力,建立用戶信任,提高自身品牌塑造,獲得更多的曝光,撬動市場流量。憑藉小程序撬動微信十億用戶,通過社交屬性,放大自身影響,通過朋友社交提高用戶的信任度,從而提高轉化,讓你實現流量飛躍,眾多企業憑藉小程序實現性價比引流,所以營銷不可或缺,好產品跟需要營銷推廣。
  • 做好黏性,K12教培也是「入口級」
    在從時空、邏輯和情感三個維度,分析了產品的「入口」和「粘性」的屬性之後,回看K12,其實是有機會做成「入口級」產業的,但前提,是要把黏性做好。來看看我們這個K12培訓行業本身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 如何提高文化產品的原創力
    如何提高文化產品的原創力     面對著90%的文化產品都屬於模仿和複製性質這樣一種嚴峻的文化現實,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其一,或許無為而治才算得上是一種強化文化原創性的有效手段。我注意到,在最近一次回答記者關於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提問時,王蒙強調:「我個人有一種觀點,軟實力既然是軟實力,它應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如果你把它掛在嘴上,為了軟實力而軟實力,反倒會影響我們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說服力。
  • 粉絲黏性高推廣成本低 電商的粉絲經濟能走多遠?
    原標題:電商的粉絲經濟能走多遠 粉絲的忠誠度與高黏性,讓各路資本開始重視粉絲經濟效應。隨著電商移動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拋開消費頻次與購買額度不說,如何讓用戶時不時地都想打開自家APP,成為電商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回首剛過去的6·18年中大慶,價格戰已經司空見慣,粉絲經濟則成了電商提高用戶黏性的著力點。
  • 強化用戶黏性 貝貝網培育社交產品育兒寶
    垂直類母嬰電商平臺總需要找到一種途徑來強化用戶黏性。7月5日,貝貝網發布數據顯示,旗下社交產品每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300萬人。另根據獵豹全球智庫此前發布的《中國市場母嬰App周活躍滲透率排行榜》顯示,每周活躍率前三的App分別為美柚、寶寶樹、貝貝網,育兒寶排名第十位。
  • 用品牌「黏性」細分市場
    對於企業而言,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如何降低和規避風險是每個積極開發新產品的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企業在新產品上市前進行市場測試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然而,測試環境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擬競爭環境,但並不等同於實際的競爭環境,隨之產生的問題是,測試結果往往高估了購買可能性,引入轉換模型,並應用「黏性」這一概念將測試者進行細分,可以對新產品潛在的市場規模做出更貼近實際情況的評估,同時通過對照分析了解新產品受歡迎或不受歡迎的真正原因,從而對新產品做出更為準確的診斷分析。  轉換模型根據消費者和某個品牌或產品種類的關係來細分群體。
  • 「黏性」還是「粘性」?-中新網
    「黏性」還是「粘性」?   問:有人寫「黏性」,有人寫「粘性」,究竟那種寫法正確?  答:「黏性」的寫法正確。這兩個字的讀音和意思不同。  「黏」字讀nián,表能把一種東西附著在另一種東西上的性質。
  • 《讓創意更有黏性》:如何讓你的觀點深入人心
    一、如何讓你的想法及創意更具黏性呢?這裡作者給了三個方法:(一)確定你所要傳達的中心信息;(二)找出信息中違反直覺的部分;(三)在重要而又違反直覺的層面上破壞聽眾的預測基模,從而傳遞信息。二、做好這六大法則:原則一:簡單如何才能找到觀念的根本核心?一名成功的辯護律師指出:「如果你從10個角度去辯護,即使每條論點都有理有據,但陪審團進了休息室後,一條也記不住。」
  • 怎樣通過用戶激勵來達到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
    推廣你的品牌產品是非常重要的。當消費者對您的產品有一定的了解時,我們應該考慮用戶對您品牌的忠誠度。那麼如何提高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提高品牌產品的宣傳效果呢?用戶激勵制度是提高用戶忠誠度的唯一途徑。怎樣通過用戶激勵來達到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