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985工程」高校是我國高校食物鏈的最頂端,承擔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任,每年的高考生都以能考上「985」為榮,一些著名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更是非「985工程」大學畢業生不要。
然而,「985」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但是目前為止,我國的「985工程」高校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表現並不讓人滿意,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還比較明顯。
為了加快發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我國又啟動了「雙一流」戰略,其中明確提出建設的「雙一流」大學有42所。這42所中包含了原先的所有39所「985工程」高校,還新加了三所原先的末流「211工程」高校。
在「雙一流」大學內部還有A類和B類之分,其中B類有6所,西農、東大和湖大這3所原先的「985」淪為B類,剩下3所B類為新增的雲大、新大和鄭大。
西農、東大和湖大此次被「降級」為雙一流B類,這無疑對整個學校是個打擊。
西農,全稱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我國西北楊凌地區的一所著名農林類院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西北乃至全國的農林事業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貢獻。但是其當初入選「985工程」就有一點政策照顧的成分,在最近一次的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表現也不如人意,甚至還不如一些「211」的農林院校,在高考錄取上其分數線也是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被公認為是最好考的「985」。此次被「降級」到雙一流B類,這也是對西農真實實力的一個反映。
湖南大學,這所高校歷史可謂悠久,號稱千年學府。然而在院校合併中卻錯失湖醫,將醫學院中著名的「南湘雅」拱手讓予同城對手中南大學,如今中南大學穩居雙一流A類,而湖大卻慘被評為B類。湖南大學的一流學科僅有兩個,這數量對於一所985工程高校來說也是遠遠不夠。而且從級別上來看,湖南大學僅僅是一所正廳級高校,級別不佔優。
東北大學,和湖大一樣,它也是一所正廳級高校,在一眾副部級高校中佔不到什麼便宜。這些年東北的發展並不好,在「孔雀東南飛」的情況之下,很多東北大學的名師也相繼被發達地區的高校「挖走」,優質生源也是望東北而卻步,教師質量下降,學生生源質量降低,東大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同處東北的哈工大也身感地域對學校的影響,這些年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發達地區陸陸續續建設分校。
雖然說這三所高校被「降級」,但是或許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次機會,所謂知恥而後勇,相信這三所高校能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