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雙一流」評選結果出爐後,整體上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原來的「211工程」高校都入選了「雙一流」,還有二十幾所「雙非」高校入選了雙一流。但是在皆大歡喜之下,還有存在著三所略顯悲傷的高校,那就是湖大、東大、西農,這三所高校本是「985」,卻在雙一流評選中淪為B類,讓人感到遺憾。不過如今情況有所改變,淪為「雙一流」B類的兩所「985」,2019表現搶眼,升入A類有望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各大排行榜、學科評估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大概率下批雙一流還將會保持B類,和鄭大、新疆大學、雲南大學同屬一個層級,但是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在入選B類後知恥而後勇,可謂是奮起而直追,2019年兩校在各領域表現搶眼,升入A類希望很大。
首先,從2019年國家科技獎獲獎情況來看,湖南大學得獎項目共五個,排全國所有高校的並列第四名,而東北大學也是表現亮眼,有三個項目獲獎,排在全國並列第十一名。其次,從從2019年院士評選結果來看,東北大學入選兩人,均為本校骨幹教授,還有三位校友當選。而往年院士評選結果不佳的湖南大學也是實現了逆襲,王耀南教授當選兩院院士,同時還有兩位校友當選。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的得獎情況和院士評選結果已經超過了很多雙一流A類高校。
可能很多人對A類和B類之間的差距還不了解,並不能理解湖大和東大想要升入A類的決心。其實自從兩校淪為了B類,單單從學生就業方面,就已經遭遇了一些尷尬。比如定向選調生,以前各省認雙一流,所以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毫無疑問是定向選調生的目標高校,然而自從兩校落選雙一流A類,部分省份比如山西和山東,已經將湖大和東大在定向選調生名單中排除。從學生就業情況開始,淪落B類後這兩所學校還會遭遇生源質量、影響力等多方面負面影響,對學校的發展影響很大。
教育君短評:和985、211不一樣,雙一流有進有出,是動態的,這也就意味著高校有奔頭也有危機,東北大學和湖南大學,一時失意,但是只要奮起直追,後期翻盤未嘗不可能發生。對於這兩所高校,你怎麼看?你覺得他們能逆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