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杭州市消保委邀請了9位市民來到杭州市消保委工作大樓,現場「盲喝」星巴克、瑞幸、Costa等7種品牌的拿鐵咖啡,對咖啡的乾淨度、甜度、口腔觸感等7項進行打分。 結果……「怎麼會是這樣!」20年「咖啡齡」的俞先生都忍不住驚呼。
「盲喝」喝點啥?
「盲喝」的咖啡品牌分別是:星巴克、COSTA、瑞幸、肯德基、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又叫:湃客咖啡)。
這次「盲喝」的全部是以上7家店裡的無糖熱拿鐵。「前期調查發現,拿鐵的市場接受度比較高,消費群體比較大,因此選擇了拿鐵。」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購買咖啡的價格分別是:肯德基19元/杯、瑞幸27元/杯、星巴克32元/杯、可莎蜜兒18元/杯、COSTA35元/杯、全家(湃客)14元/杯、麥當勞19元/杯。
咖啡愛好者上陣打分 「咖啡齡」都不小
誰來喝咖啡,給這些品牌打分呢?前期,市消保委在官方公眾號進行了測試人員招募,邀請廣大市民自主報名。經過前期報名,挑選了9位消費者參與測試。
這9位消費者,幾乎都是不同程度的咖啡愛好者,有些人「咖啡齡」已經超過20年了。
「喝了20多年咖啡,夏天美式冬天冷萃。」資深咖啡愛好者俞先生說。
「10年星巴克粉絲,專門喝拿鐵。」王小姐,星巴克拿鐵忠實擁躉。
20年星巴克支持者楊小姐
坐在王小姐右邊的是20年「咖啡齡」的楊小姐,「星巴克喝了20年,我肯定嘗得出。」
咖啡自媒體運營者馬先生
馬先生,咖啡自媒體運營者,「我覺得把各品牌品出來是可以做到的」。
盲測開始 愛好者們很嚴格
在另外一個房間裡,工作人員將事先購買的7品牌咖啡進行編號,然後按照編號順序,將咖啡倒入紙杯,推入測試房間,讓消費者品嘗。
《評測登記表》評分細則規定細緻
消費者對照《評測登記表》評分細則,每喝一種咖啡,就在《評測登記表》給咖啡打分。
評分有7個維度,分別是:乾淨度、甜度、口腔觸感、香味、餘味、均衡度、整體評價。最後,可以根據口感,猜測一下品牌。每一個維度,最高3分,最低1分。
「我蠻喜歡6號的,餘味和均衡度做得很好。」王小姐猜測,6號一定是星巴克或者瑞幸。
「1號給我的感覺潤滑度不錯,口腔觸感和甜度上都很舒適。」俞先生不住地誇讚1號咖啡,他認為這樣品質的咖啡一定屬於專業做咖啡的瑞幸、星巴克和Costa之一。
楊小姐贊同了王先生,並表示「2號是我喝過最不舒服的,太酸有失水準,像是快捷商店的廉價咖啡。」
「我認為2號咖啡品質堪憂,豆子味道太酸太尖,不像是專業咖啡店做出來的。」馬先生說,2號可能是有失水準的星巴克或者是全家便利店出身。
測試結果令人意外 最大贏家竟然是……
當消費者對7種咖啡全部打分完畢後,市消保委工作人員根據大家的打分進行了統計。在統計期間,工作人員將帶有編號的、7種咖啡的原包裝盒推進測試間,讓消費者看1-7編號分別對應的品牌。
1-7編號分別對應的品牌揭曉
「我以為1號這麼好一定是專業的,誰知道它竟然是肯德基!」俞先生頗感意外。
打分結果令人意外
在「整體評價」這一項中,得分最高的是「全家便利店」出品的湃客咖啡,得到了2.77分。肯德基和COSTA分別得到了2.11分,並列第二。得分最低的是瑞幸咖啡,只有1.44分。最為大家熟悉的星巴克只得到了1.88分。
「我猜6號星巴克,結果它是全家。」20年星巴克擁躉楊小姐也沒猜出對。
在另外6個細分維度,7種品牌咖啡的排名基本跟「整體評價」的排名一致,只是得分有細微差別。比如說,「口腔觸感」這一項,7個品牌的得分差距很小,肯德基次於全家,位列第二。
星巴克、瑞幸、Costa三大品牌咖啡沒有一位消費者猜對它們的編號。
「這麼難喝的2號是瑞幸,我怎麼也沒想到的。」經常喝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瞿先生說。
消費者測評 給商家多維度參考 給自己理性消費的空間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口味,他們對咖啡的打分也是基於個人的喜好,所以,這是一場社會性的、純消費者的測試。」市消保委負責人說,借著這樣一個測試,希望能給商家更多的參考維度。
目前來說,很多咖啡品牌都會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專業評測,而專家的評測往往依據的是歐美標準,完全本土化的消費者測評非常少,「喝一杯咖啡已經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習慣,我們希望各大品牌能夠更多關注本地消費者的口味,提供更適合本地口味的咖啡。」
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很多消費者對於一些大牌咖啡其實並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消保委也藉此活動,希望呼籲消費者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