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消保委最近邀請了9位消費者給星巴克、高斯塔、瑞信、肯德基、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便利店這7個品牌的咖啡打分。測試的方式很特別,盲測您不知道喝的那杯咖啡是什麼品牌,喝完了直接給分數。
參與測試的消費者都號稱是多年的咖啡愛好者,盲測的結果價格最便宜的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得分最高,肯德基的咖啡得分第二,而專業選手星巴克的分數排名倒數第二。李斌號稱喝了15年咖啡,只愛星巴克的楊小姐在盲測的情況下,根本分辨不出哪一杯是他最愛的星巴克。
再來看一個測試,有心理學家把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檳每個類各選一瓶貴的酒和一瓶便宜的酒,價格差別10倍以上,然後讓志願者來盲品,喝完之後分析哪一瓶是會的酒,結果只有53%的志願者選出了貴的酒,這個結果跟投硬幣瞎猜沒有太大區別,所以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參加什麼品酒會,雪茄鑑賞會的人,其實都是在自嗨他們把高價和高級畫上了等號,只要價格高,那就是對的。
比如紅酒中的單寧很澀口,但他們會告訴你這就是紅球的精髓,蘇格蘭威士忌泥煤味感覺像是發黴,他們會告訴你這就是純正的口感。慢慢你接受了澀口的紅酒,接受了發黴的威士忌,也接受了所謂的規則。
看起來有錢人很傻,對嗎?當然不是。其實那些出高價的人不是真的在乎澀口的紅酒好不好喝,而是這個世界的規則要有它的缺點。更可怕的是這樣的規則永遠存在,因為打破原有規則的人會立即建立屬於自己的規格。聽懂了頂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