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充滿各種品牌的世界裡,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帶有品牌的觀念中。雖然品牌是必須考慮的,但這也會影響一些判斷。影視拍攝領域也是如此,那麼這時,來一波盲測就很有意思了。
懷著這種理念,國外兩位攝影師對RED Helium 8K和BMPCC 6K拍攝的素材做了不平等盲測對比,如果直觀從參數上看,它們的確不具有可比性。
一方面,RED攝影機在電影領域可謂大名鼎鼎,不僅近十多年非常成功,而且在很多大預算製作中都是主力機型。
另一方面,BMD近幾年才在攝影機嶄露頭角,雖然這家澳洲公司涉足相關領域已經有段時間,但它的價格便宜,也有不少製作採用。
因為兩種品牌攝影機的價格差異非常之大,對比自然不平等。人們自然預想RED攝影機佔盡優勢,擁有更好畫質。畢竟BMPCC 6K攝影機的價位只有21600元,RED Helium 8K攝影機的價位則二三十萬。但他們的畫面如何呢?
不管實際結果怎樣,在去除品牌標籤影響的情況下,對兩款攝影機的素材進行並列比較,或許能帶來某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下面的測試,二個攝影機採用了相同的參數進行。他們都採用Log拍攝,後期只套用Rec.709 LUT。從只用A、B代表不同攝影機的比較畫面裡,大家能看出都是哪款攝影機拍攝的嗎?
第一組:
在第一個盲測鏡頭中,人物站在太陽下,比較結果顯而易見。B畫面裡的膚色效果更好,平滑的高光過渡也更加柔和。與之相比,A畫面顯得有點反差太大,但細節還原沒有很大不同。
第二組:
在第二個盲測鏡頭裡,A畫面的動態範圍更豐富,你可以從高光背景中看到清晰的細節輪廓,而B畫面的高光部分細節缺失,天空也更亮。
第三組:
第三組A攝影機的畫面看起來對天空的過渡比較明顯(素材拍出就是這樣),B攝影機的畫面效果則順滑很多。
第四組:
第四組A畫面的窗外細節丟失的更多,亮部稍微有些灰霧感。B畫面顯得更暖一些,窗外畫面細節更多。
那麼結論是:
第一組:A:BMPCC 6K、B:RED Helium 8K
第二組:A:RED Helium 8K、B:BMPCC 6k
第三組:A:BMPCC 6K、B:RED Helium 8K
第四組:A:RED Helium 8K、B:BMPCC 6k
總體而言,人們為RED攝影機系統多花的那些錢的確物有所值。儘管BMPCC 6K攝影機的使用效果與RED Helium 8K有些不同,但差距不是太明顯,而且可調。BMPCC 6K拍攝的也是RAW,它能在後期軟體中能更改很多Metadata數據,這與RED是相同的,同樣,RAW給了後期調色很大的空間,那也意味著,BMPCC的RAW素材,在調色階段同樣具有很大的發揮餘地。
這兒的比較也只是參考。當然畫面只是考量拍攝項目的其中一個因素。在實際拍攝時,使用的機型與拍攝的項目體量有較大關係。如果既想要有RAW的後期空間,又沒有太高的費用,那麼20000多一點的BMPCC 6K,加上套件,配合BMD無縫連接的達文西,絕對是一個好的選擇。
關於這個盲測的更多內容,可以從下方視頻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