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長沙市福潤園小區,劉素文在家裡使用「一點通」呼叫器,與社區助理服務中心聯繫。記者 田超 實習生 任夢龍 攝
話題
●為何推廣「一點通」項目?
●「一點通」都能做些什麼?
●政府購買是否會成為趨勢?
對話
●居民代表:長沙市民
●釋疑嘉賓:長沙市開福區政府、開福區民政局、開福區社區助理服務中心
2010年9月,開福區不少老人身邊多了一位小巧的「電子保姆」—— 「一點通」呼叫器。這個呼叫器的外形與手機一樣,按鍵更寬大,上面有醒目的「SOS」緊急求助鍵。老人不需要撥任何電話號碼,只需輕輕一點「SOS」鍵,便可直接與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員對話,告知需求。無論是保潔服務、買油買米、送煤氣、上門理髮還是家電維修、代理繳費,「一點通」的工作人員都將迅速聯繫附近的商家上門服務。
這項由開福區政府通過政府購買形式引進的項目,已經推行了4年時間,使用程度如何?效果又如何呢?
■記者 彭可心 實習生 吳海剛 彭城
現場調查
多數人看重求救功能
7月1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了多戶使用「一點通」呼叫器的老人,發現一部分人並不清楚呼叫器的具體功能。
金淑華家住開福區東風路街道蚌塘社區,她與患有精神病的42歲小兒子楊維生活在一起。「好在大兒子在經濟方面能給我們提供幫助,生活上還過得去。」金淑華告訴記者,自己身體還行,平時能照顧自己和小兒子,不想麻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呼叫器使用得比較少。
當問到呼叫器有哪些服務的時候,金淑華說:「只知道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按手機後面那個『SOS』鍵。」對於呼叫器可以提供買油買米、送煤氣、上門理髮、家電維修、代理繳費等服務,她表示並不是很清楚。
長沙市開福區社區助理服務中心主任林傑說,在發放「一點通」時,大部分都是家屬前來領取,加之有些用戶看重的更多是SOS功能,忽略了其它功能的使用。
同住蚌塘社區的李雲蘭今年70歲,丈夫已去世,唯一的兒子患有嚴重的癲癇病。她說,從配備了「一點通」呼叫機開始,使用過兩次SOS緊急呼叫服務。「兩次都是因為兒子癲癇病發作,我自己沒法處理突發狀況,才按了『SOS』鍵,請求服務中心的幫助。」
殘疾人用戶獲益較多
雖然在「一點通」呼叫器的普通用戶群裡,它被使用的次數不算多,但在殘疾人用戶群裡,「一點通」呼叫器卻很受歡迎。
今年45歲的劉素文是一名高位截癱患者。經過12年努力,她現在已經能拄著拐杖簡單行走。2010年,社區為劉素文配備了一臺「一點通」呼叫器。「現在我生活大小事幾乎都要麻煩服務人員,他們不僅幫我買東西,還會陪我聊天解悶。他們也不嫌我煩,還開車帶我出去兜風。」
行動不便的劉素文不能常出門買生活用品,基本都是使用「一點通」送貨上門。「我家裡情況不好,只用得起30多塊錢一瓶的食用油,這種油特難買,之前有名服務人員頂著烈日跑了好幾家超市幫我買,太感動了。」
劉素文坦言,對健全的人來說,「一點通」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但對殘疾人而言,卻實實在在幫了大忙。
市民問政
市民:為何要推廣居家養老服務項目?
長沙市開福區政府:開福區全區有近58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近7萬人,預計2020年我區老年人將達到10萬,約佔總人口的20%左右。並且呈現出的特點是:苦難老人多,80歲以上低保老人506人;高齡老人比重大,80歲以上老人達9000餘人;空巢化程度高,空巢老人達2萬餘人。在現有情況下,我們決定引進一系列居家養老的服務項目,在生活、精神等各方面幫助老年人。
市民:申請「一點通」電子保姆有什麼條件?它有些什麼功能?
開福區民政局副局長黃維:「一點通」就像一個「電子保姆」,開福區二級及以上重症殘疾人、70歲以上的低保老人以及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均可通過所在社區、街道申請。「一點通」呼叫器外形與手機一樣,需要幫助的老人只需按下其中醒目的「SOS」緊急求助鍵,便可直接與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員對話,提出需求,享受緊急救助、家政便民、物業維修等多方位上門服務。而在電話接通時,來電者的信息將會自動出現在呼叫中心的電腦顯示屏上:姓名、住址、年齡、病史等。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客服人員還能同步通知緊急聯繫人。
市民:購買機器以及後續費用是否都由政府買單?
開福區民政局副局長黃維:一般來說是的。「一點通」是2010年從廣東中山引進過來的,採用「政府購買」的形式,開福區政府每年出資80萬扶持。購買「一點通」呼叫器(240元/臺)以及支付後續每年服務費(300元/人)都由政府出資,符合購買條件的老人可以免費使用。月租由服務費當中支出。但是,如用「一點通」撥打外部電話,而不是撥打服務中心電話,是需要計算資費的,這部分費用需要自己承擔。
市民:「一點通」在實際應用中有什麼不足?
長沙市開福區社區助理服務中心:我們中心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民辦非企業單位,4年前推動這個項目時,大家都不相信會有這麼好的事情,老年人對電子產品的興趣還沒有培養起來,養兒防老的觀念太深入人心。
開福區民政局副局長黃維:我覺得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一點通」團隊應該多請教專業的管理團隊來制定推廣方案、宣傳把面擴大,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市民:能否進一步加大推廣居家養老服務?
開福區民政局副局長黃維:我們今年的財政預算裡仍然有「電子保姆」這項政府購買費用,因為這個項目實實在在為民服務,我們還是希望能繼續扶持並推廣至全市。但僅靠政府扶持是不夠的,社區助理服務中心更需要「自己造血」。
市民:由政府購買市場化的居家養老服務,是不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長沙市開福區政府:絕對是趨勢。以前,政府和社區在公共服務上一肩挑,卻難以做到管理好、服務好。2009年以來,我們轉變服務理念,利用社會和市場的職能作用,大力培育、引進市場化專業公司,將可由市場運作的服務項目推向市場。這樣將重心落在拓展服務領域,才能迅速將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民辦公助、公辦民營、政府投入、政府購買等多種合作方式下,怡馨家園、開開萬嬰早教、新康養老服務中心等20個重點市場化項目相繼進入社區服務市場,涵蓋居家養老、青少年教育、殘疾人輔助、社區矯正等公共服務。
市民:開福區還有哪些養老服務惠民工程?
開福區民政局:2010年,我們學習借鑑深圳養老經驗,依託四方社區建立了創樂福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是一家上門服務和機構託養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機構。它承載了開福區自理或半自理的空巢獨居老人,政府每年要投入近300萬扶持它,一位老人最少可能只要每月1900元。2013年,依託北橋新村社區建立了康乃馨北橋老年養護中心,針對老年群體開展「菜單式」的養老服務。
成效
月接400個求助電話
目前開福區免費享受「一點通」服務的老人有2429戶。記者在位於四方坪的長沙市開福區社區助理服務中心看到,整個中心話務員有8名,負責接聽客戶打進的熱線。綜合服務部人員有6人,再加上16名兼職組員,分布在開福區各街道,負責上門為客戶解決問題。
社區工作人員林傑介紹,中心每個月大概會接到400個左右的諮詢與求助電話。就現有人員配置來說足夠應付,長遠來說可能會有些不足。
議政
創新思路 居家養老
現在的社會已經逐漸趨向老齡化,如何關愛老人成了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覺得「一點通」雖然不被有些老年人所理解,但卻實實在在是居家養老一個很好的典型範本。不僅對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是個慰藉,也減輕了子女的負擔,值得在全市範圍內推廣。
政府購買服務涉及勞動就業、養老服務、優撫安置、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與人們的生老病死息息相關。在政府購買正在成為未來趨勢的今天,政府選擇購買項目也該像「一點通」一樣,引進能落實到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項目,做實在事、放心事,以此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