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兩個星期,孩子嚷著要轉學,原因竟然是老師罵人、爆粗口?

2020-09-14 哲媽說教育

01

前幾天,有一位久未聯繫的朋友發微信問我,是否認識另一所學校的領導或老師。說他那上六年級的女兒想要轉學。

原來,他兒子一至五年級都是在一所村小上的,這個學期六年級,就到一所較大的完全小學上了(因為村小隻開設到五年級)。兩個星期下來,小女孩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在電話裡哭訴著非要轉學不可。

我說,六年級感受到壓力大也是正常的,畢竟馬上就要小升初了,她又剛來到這所學校,剛開始不適應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過一段時間就好。

朋友說,事情沒那麼簡單。原來,他女兒是覺得這個班主任太嚴厲了,老是罵人,還爆粗口,弄得全班同學都人心惶惶的。雖然並不是罵她本人,但是每天在這樣一個環境裡學習,根本沒有辦法專心。


我對他說,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都不同,有些嚴厲有些親切。對於有些班級來說,班主任不嚴厲一點的話,班風就會很差。就我個人而言,也是比較嚴厲的,但是我的嚴厲是板著臉,叫學生不要在我面前放肆,該遵守的紀律要遵守。

我後來又問了一下以前的同事,都說開學兩周以後,想要轉學很難了。我建議他做好女兒的思想工作,搞好自己的學習——就算班主任再嚴厲,也不會無緣無故批評沒有犯錯的學生的。

02

從教21年來,經常會遇到一些學生「挑老師」的現象,有些學生覺得,老師太嚴厲了,就不喜歡,都想要平易近人一點的,好說話一點的,和學生走得近一點的。但是這樣的老師有利也有弊。

利就是孩子不會感受到有壓力,上課輕鬆。但弊就是這個老師沒有威嚴,管不住學生,課堂紀律一團糟。

我見過一個新畢業的老師,和班上的男學生可以說是稱兄道弟,下課以後有學生會走過來搭著他的肩膀一起走路,有些班級在上公開課的時候,看見他從窗外走過,有學生也要怪叫幾聲以引起他的注意……


但是他的課堂紀律很差,無論他吼得多麼大聲,哪怕他用三角板拍打講臺作勢要打人,也沒有人會怕他——學生在課餘時間和他稱兄道弟,在課堂上也從來不把他當一回事。

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是很糟糕的,考試成績更是慘不忍睹的。

03

作為家長,我們要教育孩子自己去適應老師,而不要指望老師會為學生而改變。

當孩子對老師產生了牴觸情緒,甚至影響到學習的時候,家長要耐心地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孩子更客觀地看待老師。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就提到過,自己的女兒圓圓上小學的時候,也曾經遇到不喜歡的老師,並且老師也對圓圓有意見——覺得她上課很驕傲,不尊重老師。

尹建莉是如何做圓圓的思想工作的呢?


她對圓圓說:老師這個行業和任何其他行業一樣,有的人素質高有的人素質低,這是正常的,不要強求自己遇到的老師都讓人滿意。但是對學校的每個老是我們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們的壞習慣,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一樣,只要這個人不做壞事,僅是有些我們不喜歡的毛病,我們也應該尊重他。

素質不高的人本身已經很不幸,這是因為他們從小沒有遇到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一定不是後來表現的那樣。我們如果現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質更難提高。

圓圓聽了這些話以後覺得能接受,就幹自己的事情去了,看起來心情已經變得很好。

所以,不妨教育孩子,當你改變不了環境的時候,就改變自己。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原以為天大的事情,或許也會變得無關緊要。

哲媽說教育,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覺,為孩子解決學習上的煩惱,堅信孩子不上補習班也能學得很好。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爆粗口,打架,罵人,不要蠻力解決,試試老師的力量
    本文導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者之間又該如何結合起來,發揮最大作用?案例分析:有一個孩子叫東東,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同學鬧得不開心,嚴重時還會罵人,打人。因此班裡的同學都很反感他。同學們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叫瘟疫,誰見到他都躲得遠遠的。
  • 我要爆粗口
    爆粗口就是罵人、口吐髒字,就是人所共知的帶「媽」字的各種國罵。
  • 這梗通常用來罵人和爆粗口
    這梗通常用來罵人和爆粗口時間:2019-05-23 13:45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雞掰是什麼梗?這梗通常用來罵人和爆粗口 雞掰一詞是如今常見的網絡流行語,一直只聽過牛掰,關於雞掰是什麼梗,雞掰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雞掰是什麼梗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最早是閩南一代關於 方面的髒話,通常用來罵人和爆粗口。和之前大火起來   原標題:「雞掰」是什麼梗?
  • 學英語也要學罵人?「洋粗口」編入教材引人反感
    學外語要不要順便學老外的「粗口」?昨(11.28)天,廣州某外語培訓機構一位學員向記者反映,他所就讀的學校竟然將英文中粗俗的罵人話編入教材,令他非常反感。  教材:「洋粗口」編成專輯  這位學員向記者展示了由這所學校自編的內部教材《學生應掌握的最常用日常生活詞彙》。
  • Faker直播竟然爆粗口罵人?翻譯小姐姐都急了:請大家手下留情
    現在遊戲版本大家都懂,不管是什麼英雄出現在哪一路都是有可能的,之前Faker就用過蓋倫中單,在這局中使用的是趙信中單,不過這篇文章並不說要說Faker趙信玩的有多厲害,而是Faker突然在Gank的時候爆出一句「草泥馬」。
  • 章子怡表面女神,微博上爆粗口 李嘉欣港姐冠軍,竟用英語罵人
    當然,娛樂圈是個很複雜的地方,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明星也會無緣無故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緋聞或醜聞,令他們忍不住大爆粗口。被稱為「國際章」的章子怡就曾經在微博上對網友大罵出口。在汪峰生日當天,章子怡發了一條微博生日祝福,「Lovewasmadeformeandyou!」,也是是狗糧撒太過了,有個網友就調侃:「國際章的英語是倒序嘛?你和我在ML?」
  • 寶寶「爆粗口」怎麼辦?別著急動手,聰明的家長都會「正面管教」
    家長在平時要多教孩子一些文明用語。如用「你走開」代替「你滾開」。這種也是表達孩子情緒的話,但是說出來會比爆粗口說出的語言聽著舒服、更文明一些。比如孩子非要一個玩具,大聲嚷嚷,並口出不好的語言時父母不要立刻打罵孩子。家長可以這麼和孩子說:「想要什麼東西,只能好好說才會給你,你這種吼叫我是不會給你的,如果罵人就更不會了。」此時的孩子一定會反駁:我沒罵人。此時家長就可以說:「罵人不好,在任何地方罵人都不好,通過罵人不會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結果。
  • 說說文雅罵人,咱文化人,不爆粗口
    罵人在我國源遠流長,比如我們常說的「二百五」可能是最早流傳下來的罵人故事,戰國縱橫家蘇秦遊說列國,身佩六國相印,風光無兩的同時,也結下了很多仇人,最終在齊國被暗殺。齊王要為蘇秦報仇,一時找不到兇手,於是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懸掛在城門,張貼榜文說蘇秦是個內賊,誰殺了他,得黃金千兩,望來領賞。
  • 學生作文字跡潦草 老師評語竟爆粗口
    昨天,該生家長徐先生將包括老師評語在內的作文,曬到泰州市最大門戶網站泰無聊網的論壇上,質疑語文老師的素質。昨天下午,記者採訪該生所在學校,該校一名負責人表示,校方目前已責令該老師停課檢查並作深刻反思。  老師作文評語爆粗口  徐先生在帖子中稱,他兒子在興化顧莊中學八年級(初二)一班上學。由於平常忙於工作,他有時幾天才回家一次。
  •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8歲小學生爆「粗口」罵老師
    原標題:8歲小學生爆「粗口」罵老師 被老師摁倒在地掌摑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孩子這種情緒,是完全不受控制有時候,而且這種情況是逐年在增加。   但無論如何,老師都會耐心教育,打罵孩子這樣的事情只是個例。
  • 韓紅海選現場爆粗口 網友:支持韓紅,選手太逗比
    近日,「大嘴」韓紅海選現場爆粗口,竟對選手破口大罵,她直接拍案而起:「滾!」「我去年買了個表!」不想韓紅海選現場爆粗口,支持的網友居然還是多數。原來韓紅海選現場爆粗口,是因為選手非常奇葩,不但滿口港臺腔,還疑似刻意叫板韓紅。韓紅糾正多次後終於暴怒,海選現場爆粗口,網友多評論:可以理解。
  • 當孩子罵人傻X後,媽媽應該怎麼辦?戒粗口,媽媽三步走
    我家孩子今年3歲多了,上幼兒園半年了,接觸很多了小朋友。在和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學習很多新本領,也增加了不少壞習慣。有一天孩子正在看動畫片《熊出沒》,突然間孩子說出一句:媽媽,光頭強是不是傻x啊。我聽到後這句話,嚇了一大跳。
  • 神鳥快評丨官員「爆粗口」,小事不小
    1元,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鎮黨委書記徐江匯上熱搜,雖然本人回應是布置工作,但估計正為此事影響益大而焦頭爛額,也為當時那幾句「粗口」後悔不迭。 長期以來,爆粗口、辱罵他人多被視為「不文明」「不拘小節」的小事,甚至在一些人眼裡還是有個性、直率的表現。但作為公務人員,官員」爆粗口「看似小事,實則小事影響不小。
  • 知名學者爆粗口層出不窮 教授素質被指遠不如前
    近日,北大教授孔慶東在網上大爆粗口,用三個「你媽的」回應想採訪他的記者,結果引來一片爭議。作為一位知名學者、知識分子,為何會爆粗口?是不文明,還是真性情?  然而,儒家的修身,正如孟子說的,是要養浩然正氣,並非一味地「溫良恭儉讓」,喬新生說:「人們常說『以德報怨』,其實孔子的原話是『以直報怨』。傳統社會中,知識分子為人處世,確實要求有優良的道德操守,然而同時也要有批判精神,孔孟也有小人之論,與人交往,應該溫文爾雅,所以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高曉松列C羅翻譯七條罪狀:爆粗口是對方的問題
    C羅「中國行」,把個人的中國綜藝首秀獻給了高曉松的《曉說》,但錄製期間被爆出許多不愉快:C羅爆粗口;高曉松被嘲諷「不應該找高曉松來採訪,不如找個美女」。而爆出這些話題的始作俑者——C羅的翻譯,也在網上發布了對此事的看法,言辭之中把高曉松說落的啥也不是。
  • 爆粗口——2019年掌握的新技能
    2019年之前,不會爆粗口。寫東西,最常用最嚴重的髒話也不過是「他媽的」,還經常用TMD代替——要讓說,說不出來。有人對「不帶髒字的罵人」這件事頗為推崇,經常是一個視頻,一個讀書人搖頭晃腦陰陽怪氣地把對方損一通,對方還不明所以以為是在誇自己,外面的觀眾看得哈哈大笑,來一句:「這罵人的水平真高,都不帶髒字」。電視裡這麼演,一個裝聰明一個裝傻玩推手,娛樂性不錯,擱現實裡,想想,挺沒勁的。
  • 臺灣爆粗口的歷史老師,竟然爆紅網絡!
    都說沒逃過課的學生活不完整但是上學的時候有沒有讓你印象很深的老師上了他的課完全不想逃課這位臺灣歷史老師史捷最近已經紅到了大陸來了>生動風趣的講課風格,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網絡爆紅老師呂捷講唐朝之「安史在亂什么篇」有這樣的老師講課就不會打瞌睡了,臺灣爆紅的呂捷老師講三國 在網絡上看臺灣歷史老師呂捷的視頻(視頻在上面哦!)
  • 西安一中學老師上課總說粗話 學生:全班都學會了
    14歲的小美(化名)在西安城南一所中學讀初二,她的媽媽最近發現從小乖巧的女兒總是說粗話「他媽的」,和女兒交流後才得知,該班語文老師常在課堂上說粗話,導致小美現在也經常說粗話。不僅女兒說粗話,班裡成績拔尖的女同學,也時常講粗話。  「我想給女兒轉學,但孩子和同學都熟悉,不想換環境。」
  • 獵豹移動傅盛回應群聊爆粗口:不該罵人 在此道歉
    2月9日凌晨,在一份網傳的投資人群聊天截圖中,因個人觀點不同,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直爆粗口大喊退群,後在群內引發爭議。
  • 廣州兩女子酒後打出租,後兩人合夥當街對司機撒潑,並爆粗口罵人
    但是沒過多久坐在副駕駛的女子就開始耍酒瘋,還多次去搶司機手裡的方向盤,司機阻止卻沒有效果後提出要到派出所去,於是坐在後排的另一名女子拉住醉酒女子開始打電話,並說明了現在的情況,後司機表示車裡有攝像頭,這時後排女子對司機吼道:有攝像頭怎麼了。派出所就派出所,有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