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梵谷的名作《向日葵》,被法藍瓷進行了可感可觸的再創造,令收藏者愛不釋手。 一家餐館有可能隱藏著一段唯美的故事,一塊糕餅或許就述說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從誠品書店的通宵夜讀,到淡水街頭藝人的低聲吟唱;從南投特色的汽車旅館,到臺南的古蹟巡禮;從高雄眷村文化館的歷史訴說,到桃園兩蔣文化園的神秘色彩……歷經多年的發展,從北臺灣到南臺灣,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各自都有標誌性的代表事物和產業化行銷模式,已經得到成熟的發展。但是,大陸讀者對臺灣的文化創意之美知之甚少。
法藍瓷——臺灣創意產業之美
本報合作媒體《旺報》受臺灣有關方面的委託,邀請本報記者赴臺考察島內的創意文化產業,去發現臺灣的創意產業之道,尋找臺灣的文化創意之美。仍徜徉在臺灣文化產業之間的本報記者,昨日為讀者發回了**有切身體會的報導。
法藍瓷的秘密 翩翩起舞的蝴蝶,似乎正收斂它那微微顫動的翅膀,栩栩如生地停駐在朵朵水仙上。顏色高雅細緻,圖案飄逸夢幻,將蝴蝶的「形美」與「神美」於瓷器的方寸之間表露無遺。這是法蘭瓷享譽世界的瓷藝力作「蝶舞」系列。 2002年,法藍瓷「蝶舞系列」在紐約精品展中從上萬件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佳禮品收藏首選。這個作品出彩之處正是在於用柔美的色彩和線條傳遞出「齊物天地美,逍遙仁者心」的東方哲學意象。這之後,法藍瓷同樣融傳統文化於現代陶瓷製造,創造出了一系列代表作品。 「ChinaisChina,backtoChina。」(瓷器起源於中國,又回到了中國。)法藍瓷有限公司總裁陳立恆這句有些拗口的話,是他創立法藍瓷的意圖所在。從他2001年創立法藍瓷至今,這個外文名Franz所寓意的「無拘無束、充滿創意」的品牌精神,就融合了東西方美學,以新穎大膽的瓷藝創作理念,自成一家,開創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新瓷器時代」。 「古代瓷器是中國人社會美學涵養的體現,我們就想通過產品,把民族文化底蘊和美學精華帶給世界。」陳立恆告訴記者,成立法藍瓷之前,他「為他人作嫁衣裳」――他開設在廈門的海暢公司是世界**大的禮品代工商之一。秉承「向世界傳遞東方品味」的思路,陳立恆的法藍瓷目前已在全球擁有將近6000個銷售點,並受到無數名流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