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成語大會》為何遇冷?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評論:《中國成語大會》為何遇冷?

2014-07-08 16:44:21來源:新民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下周日晚將開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季是否能延續較高的關注度,人們正拭目以待。隨著《中國成語大會》與河南衛視《漢字英雄》播出遇冷,文化節目如何在螢屏重拾輝煌,關鍵在節目設計上需貼近觀眾、在節目製作編排上勇於創新,讓節目在「娛樂」中承載文化擔當。

  央視《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前晚落幕,來自北京的雜誌編輯唐蕊最終獲得冠軍。但與去年同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相比,《中國成語大會》雖然同樣傳承民族文化經典,卻沒有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樣具有轟動效應。

  節目遇冷說原由

  作為這兩檔節目的總導演,關正文直言,《中國成語大會》收視看起來沒有《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高,是因為成語與漢字相比,跟觀眾之間的「利益相關性」要弱一些,「觀眾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會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書寫能力在這樣一個時代已經有所衰減,受到強烈刺激,激發自己學習語詞的願望;而成語是語言應用的高級形態,是裝飾性的、錦上添花的,觀眾即使不會也不會有切膚之痛。」

  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去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斷提高漢字聽寫難度,讓人競猜的漢字大多呈現出「繁、難、偏」的特點,有些甚至是極少使用的古字、生僻字,而成語則充滿了情趣、充滿了典故,有的通俗易懂,使用廣泛,它的豐富性遠超許多冷僻單字。因此,簡單說節目遇冷是成語對百姓生活的相關性不如漢字,其理由並不充分。對此,網友王祥批評道:「與其說現代人『對不起』成語,不如說《中國成語大會》更對不起成語,更應面對成語做最虔誠的反思。」他指出,成語應該著眼於全民普及,並非遴選出文化精英。

  跟風雷同引膩味

  今年與《中國成語大會》同樣遇冷的還有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去年首播時它最高收視曾衝至全國同時段衛星頻道前三,其製作成本卻不及娛樂節目一半,由此引發一些節目跟風。然而,《漢字英雄》今年第二季收視就出現下滑,一直徘徊在全國衛視同時段20位以後,令人困惑。

  當《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去年接連火爆螢屏後,全國各地隨之出現了一批同類節目,如河南衛視《成語英雄》、央視《中國謎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詩行天下》、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黑龍江衛視《最愛中國字》、雲南衛視《中國燈謎大會》、北京臺《於丹品味漢字》等,使螢屏出現了一股傳統文化熱……面對同類文化節目扎堆,《漢字英雄》主創高瑾說:「我們不僅不怕扎堆兒,而且希望扎堆兒,因為有競爭才會有更好的節目出現。多方並舉能讓這類節目形成一個文化現象、文化事件,從而引發更廣泛的社會反響,吸引更多的觀眾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有人還欣喜地說,不怕同類節目跟風扎堆,這證明了文化類節目並非曲高和寡,文化節目也能佔據螢屏主流,文化可供挖掘得太多太多。但從今年收視來看,蜂擁而至、盲目跟風,最終導致了觀眾膩味螢屏降溫。

  缺乏創新引反思

  應該指出的是,在熱鬧一時的螢屏扎堆中,真正能跳出窠臼、擺脫克隆、令人耳目一新的節目並不多見。這說明,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搬上電視螢屏,絕不是一件輕鬆事。一味模仿、缺乏創新,觀眾極易膩味。文化選題太偏太深,更易曲高和寡,脫離觀眾。文化節目要叫好又叫座,僅僅憑一腔熱情不行,急功近利更不行,這確實需要反思。

  去年,當《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橫空出世時,人們覺得十分新鮮並產生了社會話題,如今,當同類節目過多過濫扎堆於螢屏,就使其迅速地喪失了原有的新鮮度和話題性,熱度由此消退,這就是今年《漢字英雄》遭遇困境的一大原因。跟風扎堆,其實折射出我國螢屏缺乏創新的困境。俞亮鑫

相關焦點

  • 《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中國成語大會》啟動
    《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中國成語大會》啟動 日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目《中國成語大會》正式啟動,作為一檔全新的大型節目,《中國成語大會》除延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以外,更有著不少新鮮特色,頗令人期待。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熱潮
    原標題:《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宋宇晟)《中國成語大會》總決賽第一場、第二場將播出。《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關文正在接受中新網郵件採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夠因此更加關注成語。「如果社會上能夠像去年那樣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那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比只有單純的高收視率要大得多了。」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宋宇晟)《中國成語大會》總決賽第一場、第二場將播出。《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中新網郵件採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夠因此更加關注成語。「如果社會上能夠像去年那樣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那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比只有單純的高收視率要大得多了。」
  • 《中國成語大會》啟動 參與者兩千萬成奇觀
    日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目《中國成語大會》正式啟動,作為一檔全新的大型節目,《中國成語大會》除延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以外,更有著不少新鮮特色,頗令人期待。可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於中國文化和綜藝節目形式的深刻影響。  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熱播,掀起一股原創文化節目熱潮,不僅在全國觀眾中廣受好評,還在與一眾娛樂節目廝殺的周五晚間黃金檔取得了同時段收視第二的好成績。
  • 《中國成語大會》將播 與《成語英雄》打擂臺
    搜狐娛樂訊 (楊純琛/文)2013年央視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之後,中華文化的傳承在觀眾中引起廣泛討論,2014年,央視乘勝追擊推出姐妹篇《中國成語大會》,該節目將於4月18日起在央視十套首播,屆時將與河南衛視的同類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展開收視比拼。
  • 《中國成語大會》被質疑「對不起」成語 總導演回應
    網友王祥更引用總導演關正文接受採訪時所說「成語一直被人們忽視,現代人對不起成語」,稱「與其說現代人『對不起』成語,不如說《中國成語大會》更對不起成語,更應面對成語做最虔誠的反思。」對此,總導演關正文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做出回應。
  • 《中國成語大會》落幕 唐蕊捧起成語大會冠軍獎盃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燕帥)2014中國成語大會於7月6日迎來了冠軍戰。來自北京的編輯唐蕊最終捧得本屆大會冠軍獎盃。唐蕊是遼寧阜新人,畢業於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二至四名的選手分別是邢正、徐源、王帆。高瀛和權春燕獲並列第五,李凡和陳江宇獲並列第七。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中國成語典故之城」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展開了激烈比拼。
  • 接力社獲獨家授權出版《中國成語大會》
    本報訊(記者陳香)2014年暑期,中央電視臺1套、10套播出文化類節目《中國成語大會》,一經播出,收視率突1.47%,同時段排名全國第一位。經節目組獨家授權,《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大會》近由接力出版社推出。
  • 中國成語大會冠軍誕生 觀眾通過互動體驗成語樂趣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王珏)陪伴觀眾近三個月的央視《中國成語大會》在近日迎來冠軍爭奪戰。八強選手展開巔峰對決,角逐首屆成語大會的冠軍寶座。來自北京的編輯唐蕊最終捧得本屆大會冠軍獎盃。 作為一檔全新形式的傳統文化節目,《中國成語大會》在錄製之初收到全國3萬多人的報名。經過層層選拔,遴選出36名選手進入決賽階段。
  • 《中國成語大會》精彩收官 君樂寶傳承文化營銷再升級
    《中國成語大會》精彩收官 君樂寶傳承文化營銷再升級
  • 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秀成語、飛花令,即興發揮展現知性
    嶽雲鵬和孫越的相聲大家都喜歡聽吧,他們有一段《成語新說》,逗得人捧腹大笑,嶽雲鵬從四個字成語,連胡帶蒙一直說到十四個字成語。嶽雲鵬和孫越那是舞臺表演,提前有本子。而在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第九場,美麗大方、知性優雅的主持人董卿,現場就給觀眾秀了一把「多字成語」。場上出了一道題,如圖:
  • 《中國成語大會》掀傳統文化熱
    原標題:《中國成語大會》掀傳統文化熱   隨著央視《中國成語大會》播出,節目掀起了一股追捧傳統文化的熱潮,節目中那些年輕的面孔對於成語的稔熟運用,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印象,讓成語大會一時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節目組總導演關正文昨接受採訪時直言,成語一直被人們忽視,現代人「對不起」成語,並盛讚節目主持人張騰嶽。
  • "成語大會"總導演:青年是肩負文明傳承責任的主體
    中新網北京5月6日電(宋宇晟)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關正文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直言,現代人對不起成語。有質疑者針鋒相對地指出,《成語大會》節目更應著眼於全民。對此,關正文6日在京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參加《中國成語大會》的選手主要是青年,而青年是肩負文明傳承責任的主體。「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能力也決定了未來整個民族的文化傳承能力。」  在關正文看來,成語是古今同用的、活化石般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但大家平時很少關注,也很少有學者專門研究」。他直言,「現代人對不起成語」。
  • 大型文化類原創季播電視節目 《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簡介
    《中國成語大會》logo      每集時長:110分鐘      播出集數:13集      播出時間:      節目簡介     《中國成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臺重點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類原創電視節目,也是繼2013年收視、口碑雙豐收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後,央視在大型原創文化類節目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構築漢字的利益,很像是暗示危機之後的止損,是看空。看空需要人人自危。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一個北大才子的殘酷青春——《中國成語大會》總冠軍彭敏訪談錄
    我們的朋友蔣一談說,中國電視圈正缺他這樣的「才子」。我想也是,才子為何要甘於寂寞和清貧,將自己埋在塵埃裡呢?前陣子我和他說,我們找時間談談吧。他像往常那樣笑著,說,好啊。現在是2016年2月1日,他在CCTV的一檔節目《中國成語大會》得了總冠軍,他的書——他的「奚落」自己的書——《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閃閃發光》(簡稱《嘲夢閃閃》,是不是很鬼畜)——也出版了。我們做了深談,從傍晚聊到凌晨,放到這裡。我和他說,這是一個北大文科才子的殘酷青春。
  • 萬聖節在中國遇冷!為何「洋節日」現況窘迫?
    據相關媒體的報導稱,今年的萬聖節要在中國遇冷了!那麼,萬聖節頹勢有哪些具體表現呢?往日爆熱的洋節日,為何突然間就熱不起來呢?西方節日之所以興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源於以前西方的強大。人的心中總有一種崇拜強者的思維,所以也就出現了很多所謂的「崇洋媚外」,這種思想甚至幾十年間在人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 交大「秦漢思源」組合 獲中國成語大會季軍
    交大「秦漢思源」組合 獲中國成語大會季軍時間:2016-02-19 11:38:16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作者:任娜編輯:「彌天大謊」,「我家都是文化人」「書香門第」……近日,2015第二屆中國成語大會全國總決賽落幕。西安交通大學「秦漢思源」組合奪得大賽季軍。    據悉,本屆「中國成語大會」由中央電視臺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比賽形式為兩兩組合競猜類節目,即一人負責描述,一人據此猜對應的成語,用時少者獲勝。
  • 君樂寶二連冠《中國成語大會》,每周五晚與你相約CCTV10!
    君樂寶冠名的第二季《中國成語大會》昨日19:30分在CCTV10科教頻道正式開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