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氣象災害防範意識,荊州中學建校園氣象站

2020-12-11 中國氣象局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荊中)「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豐富校園氣象科普知識內涵,為同學們探索氣象科學知識搭建良好平臺。」荊州市氣象局局長艾勁松說。昨日,由荊州市氣象局捐資建設的荊州中學校園氣象站,經過半年多的籌備、建設揭牌開放。

  「作為一名荊中校友,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這個窗口,積極參加氣象觀測小組,學習氣象相關知識,未來也能報考氣象學專業,成為我的同行。」艾勁松向同學們介紹了氣象站籌建細節。

  「同學們要牢記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學校發展、學生成長給予的關注和厚愛,努力學習,回報母校,回報荊州。」荊州中學校長朱勝祥告誡同學們說,氣象站雖然佔地面積小,但智能化程度很高,希望為同學們打開一扇地理學習和研究的大門。

  荊州中學地理教研組組長冉承軍老師稱,氣象站的揭牌開放為該校提供了一個高層次教學實踐平臺。他呼籲地理組老師利用好這一平臺,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氣象站,提升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創造條件成立荊中氣象觀測小組,做好觀察記錄,努力將其打造成校園一流氣象站。

  據悉,依託校園氣象站,該校還將組建校園氣象科技興趣小組,將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納入物理、地理等學科建設中,培養提高學生的氣象災害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完成氣溫、溼度、氣壓、風向、風速、雨量等天氣要素的實時採集、傳輸、處理和存儲,並納入荊州市地面觀測網進行數據共享。

(來源:楚天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敬濤)

相關焦點

  • 北海:標準化校園氣象站落戶沙田中學
    氣象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解觀測方法。蔡敏 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蔡敏報導 11月17日,廣西北海市氣象局與合浦縣沙田中學舉行共建「標準化校園氣象站」籤約暨校園氣象科普興趣小組活動。這是市氣象局在北海市(包括合浦縣)校園內建立的首個標準化校園氣象站。活動中市氣象局還專門為學校製作了氣象科普板報並贈送了一批科普讀物。
  • 氣象科普進校園的意義
    20世紀 30年代初,經我國氣象科學的一代宗師竺可楨先生倡導,將學校小型氣象站引進了中小學校園。建國後 ,黨和國家非 常重視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素質教育,在全國中小學校建立了 很多校園氣象站 ,便於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開展氣象科普活動。
  • 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 學生快來學習
    9月24日下午,市氣象局、市教育局在市新寧中學舉行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贈書活動。 活動現場,主辦方向新寧中學10名學生以及來自我市10所中小學的教師代表捐贈《臺山市中小學氣象災害防禦知識讀本》。
  • 六一連線: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氣象科普教育?
    任俊 攝影  就目前情況看,我國校園氣象站的建設,氣象校本課程的開發,校園氣象科技活動的開展尚處於起步階段,中國氣象學會所實施的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全國青少年氣象夏令營」,近年來實施的「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範校園氣象站」評選,「全國校園氣象站輔導員培訓班」等;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所實施的多屆全國性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經驗交流和論壇,國家氣象體驗之旅,校園氣象網和全國中小學校園氣象科普平臺的建立
  • 湘潭市氣象局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
    學生觀測水銀氣壓表。學生觀看宣傳展板。紅網時刻湘潭9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美麗)9月14日,湘潭市氣象局在「湘潭市氣象科普實踐基地」湘紡小學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水銀氣壓表觀測第一步是觀測附屬溫度表,計數精確到0.1℃;第二步調整水銀槽內水銀面,使之與象牙針尖恰恰相接;第三步調整遊尺與讀數;第四步讀數復驗後,降下水銀面……」活動中,「紅領巾氣象觀測員」在工作人員手把手地傳授下,了解了氣壓、溫度、溼度的觀測和記錄的方法,將深奧的氣象科學變成了看得見、學得會、用得著的氣象知識。一位孩子開心地說:「我們掌握了觀測方法,以後就可以準確觀測了。」
  • 百年氣象站 流金歲月書寫氣象歷史
    氣象工作者的青春回憶  青春的記憶是美好的,現年整80周歲的原呼和浩特氣象站地面觀測員王金華說,關於那個年代最深刻的記憶,用了一個「苦」字來概括。1953年16歲的她作為部隊戰士從江南水鄉來到內蒙古大草原從事氣象地面觀測工作,及時準確是這一工作的突出代表性。
  • 五常:「雲朵蹲」掀起小學生氣象科普熱潮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惠報導 「『高積雲』蹲,『高積雲』蹲,『高積雲』蹲完『高層雲』蹲…」。3月21日,黑龍江省五常市實驗小學多媒體教室裡氣氛活躍,一堂生動有趣的氣象科普課在熱鬧的「雲朵蹲」遊戲中拉開了序幕。
  • 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原標題: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鄭國光: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等災害防禦能力。明確提出提高氣象災害防禦能力,這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還是首次,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
  • 氣象局:廣東省啟動氣象災害(暴雨)II級響應
    3月30日16時廣東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全方位做好暴雨及強對流天氣預報預警服務。3月30日21時30分,將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升為II級。    「我省已出現暴雨和強對流天氣,未來幾天強降水和強對流將持續」,3月30日上午9時,在與中央氣象臺進行早間會商後,廣東省氣象局迅速將強降水及強對流天氣預報及防禦提醒等信息通過多種渠道向黨委政府、公眾發布。
  • 提高安全意識——流海小學舉辦安全教育活動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王環)近日流海小學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全體學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提高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為孩子們創建平安的校園環境。利用升旗儀式以及晨會時間,結合學生學習、生活等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開展安全教育告家長一封信活動,號召學生、學校、家長、社會都來關注、重視學生安全問題;舉辦安全知識演講比賽;各班召開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對學校重點要害部位組織全校性的安全檢查、排查活動,徹底消除校園安全隱患;針對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擁擠踩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雷擊、地震等氣象和地質災害事故發生的規律與特點
  • 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提高學生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提高學生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2020-10-1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生走進氣象局 零距離感受萬千氣象
    7月30日上午,開魯縣氣象局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迎來了實驗小學100餘名師生及家長,開展了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參觀過程中,縣氣象局工作人員耐心講解,學生們參觀了人影發射架、作業系統,津津有味地聽工作人員講解增雨原理,操作步驟及所需的氣象條件,通過淺顯化的講解,同學們感受到了氣象的無窮魅力。
  • 荊州中學舉辦系列校慶活動 慶祝學校116歲生日
    今天(11月18日)是湖北省荊州中學建校116周年校慶日,荊州中學全體師生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共同為母校慶生。從1903年的荊州府中學堂到如今的全國文明校園,在荊州中學發展歷史上高臺赫赫、文脈不絕。荊州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朱勝祥寄語全校師生,116年從晚晴到民國,再到新中國,荊州中學與時代、國家風雨同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 教育部:注意防範極端氣象災害 把對高考影響降到最低
    注意防範極端氣象災害,把對高考的影響降到最低。要穩妥處置突發事件,提前研判、細化預案,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要嚴厲打擊考試作弊,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嚴肅考風考紀,特別要注意防範高科技舞弊行為。要優化考生保障服務,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高溫、緊張等因素導致個別考生體溫升高的情形,專門安排心理老師幫助考生緩解緊張焦慮情緒。注意防範極端氣象災害,把對高考的影響降到最低。要穩妥處置突發事件,提前研判、細化預案,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要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政策解讀,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 雲南師大實驗中學2500餘名同學在線收看氣象科普公開講座
    3月23日是第60屆世界氣象日,本次氣象日主題為「氣候與水」,3月18日下午兩點,師大實驗中學初2021屆、2022屆全體師生通過網絡,在線收聽了全國氣象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朱定真教授主講的「氣象不再是奧秘」「雲上」氣象科普公開講座。
  • 中小學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讀本
    三等獎:中小學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讀本  《中小學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讀本》是一本有特色的校園氣象科普知識讀本,在中小學氣象知識普及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培養和提高了孩子們防災減災的能力。  該讀本以中小學生為對象,表達的主題和理念符合氣象科普工作的內涵,表現手法和技巧也比較科學。圖書內容注重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可知性,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很適合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和教育,適用於科普知識進校園等各類科普活動。  該書共10個單元,包括認識四季、萬千氣象、走進氣象站、現代氣象探測、天氣預報、氣象災害等氣象防災減災知識。
  • 龍州成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12月3日,龍州縣氣象局、教育局、科學技術協會到下凍鎮北耀小學開展「龍州縣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北耀小學校園氣象站」啟動儀式,並組織氣象科普志願者開展氣象知識志願宣講活動。當天,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在校園模擬氣象站參觀氣象觀測儀器。
  • 世界氣象組織(WMO)百年氣象站徽標中的神秘圖騰
    1月16日,在2018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上,中國氣象局局長、世界氣象組織中國常任代表劉雅鳴為獲百年臺站稱號的臺站頒發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證書。時間往前追溯,2017年5月17日,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首批60個WMO百年氣象站名單公布,中國申報的呼和浩特、長春、營口氣象站和香港天文臺成功入選。而擁有140年歷史的徐家匯觀象臺則推動了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認證機制的建立。
  • 孩子需要啥樣的氣象科普? 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出爐
    「氣象災害如何防禦?」……兒童、少年人群對於氣象科學知識而言,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實現怎樣的理解和應用?12月16日,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在鄭州普惠路小學啟用。  在普惠路小學的校園裡,操場上的氣象站,教學樓裡的智慧氣象教室,德育大廳裡的氣象知識宣傳欄,二樓走廊裡的氣象科幻畫、科普小報,班級的氣象閱讀角和氣象宣傳欄,都處處透露出濃鬱的氣象科普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