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馮克利 位書晨 張鳳巖
張田敏,現任惠民縣大年陳鎮中學初一四班班主任,參加工作整整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來長期擔任中學數學教學工作。憑著對農村教育的無限熱愛,為農村莘莘學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勤於學習,熱愛學生
張老師勤於學習,精於業務。學習先進教育教法,改變教學行為和教學模式,為了上好一堂課,不知翻閱了多少教學資料;為了吸引孩子,他常常自製課件,研究教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他敢於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師生間平等交流,相互切磋,也充分體現了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目的!
課餘時間張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餐廳裡和學生們同吃同樂,綠蔭場上和學生一起奔跑跳躍,宿舍裡一起聊天談心。憑著一股幹勁,憑著對學生的一片熱愛,他取得了良好成績,先後榮獲惠民縣初中教學「先進個人」「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惠民縣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等榮譽稱號,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讚許。
在工作中張老師以「愛」字為先,二十六年如一日,用愛心陪伴學生成長。張老師的每一個班會、每一節數學課都有意識的滲透著愛的教育。每年的母親節和父親節他都會組織「感恩母親」和「感恩父親」主題班會,國慶節前後組織「我為我的祖國驕傲」主題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班集體中茁壯成長,奮勇向前!
班級管理有特色
張老師的學生班級管理工作井井有條,他經常創造性的開展班級工作。張老師帶過的班級,班幹部並不多,但是各類管理員加課代表多達十多人,沒有安排事務的,他稱之為「機動人才」,隨時準備為班級服務,競爭各類管理員,形成了「人人為班集體」的良好班風。
張老師多次開展評選「你心目中最有正義感的同學」投票活動,這樣的活動使學生人人有成就感,促使他們在今後的表現中更加出色。類似的活動還有許多,比如「你最敬佩的同學」「你認為最負責的班幹部」「給班幹部提個建議」等等。把班幹部放在學生當中,既有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也有對他們工作的監督。正是因為張老師管理班級有特色,因此,他帶領的班級年年評為文明班集體,優秀班集體!
關注弱勢學生,助推成長
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教師,張老師深知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不同,很多農民常年外出打工,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在家,家庭教育缺失,初中生又處於青春期,教育如果跟不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就會發生扭曲,因此張老師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鼓勵他們,放學後經常輔導他們做完作業。
當學生有煩惱的時候,循循善誘的引導,讓他們把心中的苦悶傾訴出來。面對學生犯錯時,張老師告訴學生有些錯誤可以犯,但不能明知故犯,同一種錯誤,不能犯第二次,並且強調要虛心接受批評。由於學生父母不在家,農村孩子往往雙休日教育失控,為此,張老師多年來堅持周六周日家訪,督促學生在家讀書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正因為張老師的無私奉獻,他的班級中的學生沒有一個輟學的,而且每一名學生都積極、陽光、向上!
張老師任教以來,所教班級的數學成績、班級管理每個學期都在年級名列前茅,在全縣抽考中他的數學成績遙遙領先,贏得了學校領導、老師及家長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二十六年來,張老師憑著對教育真摯的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生,同時也受到了領導的誇讚,學生的喜歡,家長的尊敬。面對讚譽,張老師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愛教育,愛學生,是自己終生的研究課題,將不忘初心,努力探索,用一支支粉筆書寫最美春秋!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