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抗旱為實現夏糧好收成保駕護航(組圖)

2020-12-23 搜狐網

  2月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機場拍攝的實施人工增雨的「運七」飛機和機組成員。當天上午,空軍運輸航空兵某師兩架「運七」飛機分別在安徽省的淮北地區和河南省的洛陽、澠池、鶴壁、滑縣、開封等地上空順利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新華社發(沈玲攝)

  資料圖片:農民在蔬菜集中育苗地利用微型噴灌設施灌溉苗地。微型噴灌可有效節水保苗;集中育苗可保證旱情緩解後有苗可栽。新華社記者陳燮攝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 題:科學抗旱為實現夏糧好收成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 董峻

  自去年冬天以來,北方小麥主產區發生的這場幾十年一遇的罕見乾旱,對小麥正常越冬和生長發育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嚴峻挑戰面前,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目標,始終把科學抗旱擺在突出位置,力爭重旱區少減產、輕旱區保穩產、非旱區多增產,努力實現今年夏糧有個好收成。

  據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減災研究室主任李茂松研究員介紹,我國非常重視人工影響天氣的科研工作,先後組織實施了「人工增雨技術研究及示範」、「人工影響天氣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等相關科技項目,逐步建立了以省級飛機人工增雨,地、縣級高炮、火箭等地面增雨防雹的作業體系;並在部分地區建立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標體系,以及作業實時指揮業務系統,促進人工增雨。

  據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于振文介紹,在今年的罕見大旱情況下,同樣的播種時間、同樣的旱情,兩塊麥田的麥苗長勢卻截然不同。凡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旱情比較輕。

  面對歷史罕見的嚴重旱情,各地正在把抗旱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最緊迫的任務,掀起了以抗旱為中心的春季田間管理熱潮。在這場與時間賽跑、全力搶抓農時的關鍵時期,科學抗旱、農機抗旱和同期防控病蟲草害成為三大亮點。

  抗擊旱災專題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 題:科學抗旱為實現夏糧好收成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 董峻

  自去年冬天以來,北方小麥主產區發生的這場幾十年一遇的罕見乾旱,對小麥正常越冬和生長發育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嚴峻挑戰面前,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目標,始終把科學抗旱擺在突出位置,力爭重旱區少減產、輕旱區保穩產、非旱區多增產,努力實現今年夏糧有個好收成。  

旱情罕見、挑戰嚴峻――科學抗旱是必然選擇

  抗旱就是澆夠水?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的專家表示,並非如此簡單。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氣候條件不同,水利設施各異,苗情千差萬別,怎樣澆、澆多少?這是門學問。否則,大水漫灌,不但做不到抗旱保苗,反而會「澆」死麥苗。

  資料圖片:農民在蔬菜集中育苗地利用微型噴灌設施灌溉苗地。微型噴灌可有效節水保苗;集中育苗可保證旱情緩解後有苗可栽。新華社記者陳燮攝

  專家還說,今年旱情發生季節在正常年景下還不是大面積澆水的時候。由於乾旱影響,部分麥田出現黃苗、死苗現象,需要早澆返青水、早施返青肥,救命保苗,增加了肥水管理的複雜性。隨著天氣回暖,黃淮、江淮等地可以大面積澆水施肥,但河北等華北地區土壤還未解凍,只能抓住中午溫度較高的時段,採取小水細灌的方式,防止凍害發生。

  水利設施各異,抗旱保苗也必須因地制宜。在有水澆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各種水利設施和抗旱機具,擴大水澆面積;在沒有水澆條件的地方,只能採取鎮壓、耙磨、劃鋤、覆蓋和增施有機肥等措施,減少水分蒸發,保墒防旱。

  抗旱要兼顧春管,抗旱保苗必須配套田間管理。專家指出,這次抗旱比常年增加了一次澆水,澆水可以緩解旱情,但也容易引發病蟲草害發生。同時,早春用河水等地表水澆麥,易導致地溫降低,造成土壤板結。所以,澆水後需及時劃鋤,增溫保墒,促進根系生長。  

會商、培訓、科普、指導――科學抗旱方式多樣

  在應對這次罕見乾旱中,從農業部到旱區各級農業部門,從專家到基層農技人員,全方位動員,全系統投入,針對不同的農時季節、抗旱條件和小麥苗情等實際情況,採取會商、培訓、科普、指導等各種形式,推進了科學抗旱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農業部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在查清苗情、墒情和可用水源的基礎上,分類制定科學抗旱對策和技術方案。同時,多次組織受旱省區農業部門和有關專家,分析旱情、苗情及其發展趨勢,研究提出抗旱和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制定發布《2009年全國冬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旱區各級農業部門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提出了操作性強、通俗易懂的技術意見。

  各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培訓會等,大力推廣抗旱技術措施,提高抗旱技術入戶到位率。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手機簡訊等多種載體,以及發放「明白紙」、「口袋書」、光碟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抗旱知識,提高科學抗旱水平。

  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的專家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和幫助農民因地制宜把科學抗旱措施落到實處,努力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農技專家根據實際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一類麥田控促結合,提高分櫱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二類麥田春季肥水管理的重點是鞏固冬前分櫱,適當促進春季分櫱發生,提高分櫱的成穗率;三類麥田多屬於晚播弱苗,春季管理以促為主。  

見勢早、行動快、措施實――科學抗旱成效顯著

  由於各級農業部門見勢早、行動快、措施實,目前科學抗旱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2月17日,河南等8省小麥受旱面積和受旱嚴重面積,分別比旱情最嚴重的2月7日減少53%和56%;受旱麥田中已灌溉面積1.24億畝,已追肥面積8559萬畝,分別比7日增加45%和80%。

  據農業部調查,目前麥區的苗情已開始好轉。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加快,重旱區已有10%的三類苗轉化為二類苗,小麥一、二、三類苗的比例,已由越冬期的3∶3∶4轉化為3∶4∶3。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說,科學抗旱還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對今後抗旱減災具有借鑑和指導意義。如,科學抗旱指導思想逐步形成,「科學抗旱,分類指導,水肥並進,早促早發,防控病蟲」,已成為今後農業抗旱的重要技術路線;科學抗旱技術體系逐步形成,選用抗旱品種,精細整地,鎮壓劃鋤,運籌肥水,防治病蟲害等科學抗旱技術得到綜合應用。

  此外,科學抗旱方法手段正在完善,由大水漫灌發展到塑料管灌,噴灌、滴灌開始逐步推廣應用,農機農藝措施日益配套。

(責任編輯:楊笑)

相關焦點

  • 農業部:深入推進科學抗旱 努力爭取夏糧好收成
    農業部提出,要根據農時、苗情和生產條件,加強分類指導,實行科學抗旱。目前旱情如何?科學抗旱取得哪些成效?春季田間管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2月18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劉恆新做客新華網為廣大網友介紹各地抗旱工作和旱情應對措施。  2月18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胡元坤,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劉恆新做客新華網。
  • 北方糧食主產區緊急動員向旱魔宣戰力爭夏糧豐收
    為緊急應對持續發展的旱情,河南提出集中力量投入抗旱,爭取用10天左右的時間把全省7000多萬畝小麥普遍澆灌一遍。目前,全省各地農村已掀起抗旱保苗的高潮。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河南省糧食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夏糧更是佔到四分之一。這場旱災面積之大,時間之長,程度之重,都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少有。
  • 36年,她只為那粒抗旱高產麥
    可是,從2004年開始,河北夏糧生產實現了「12連增」,這是廣大農民兄弟努力的結果,也是千千萬萬農技工作者努力的結果。陳秀敏歷經20餘年,主持育成「衡觀35」等小麥新品種,被譽為「我國歷史上冬小麥生產適應範圍最廣的抗旱節水高產品種」,已累計推廣面積1.65億畝,增產69.53億公斤。  育種就像繡花,要「泡」在田裡優中選優  「我大學畢業就幹上了這行,如今36年了。」
  • 徐光春強調確保實現全年糧食總產1000億斤的目標
    賈慶林同志批示:「祝賀河南省夏糧喜獲豐收,為全國連續6年夏糧連創新高作出了貢獻(河南612億斤,佔全國總產2450億斤的24.9%)。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為實現全年超1000億斤目標而奮鬥。」李長春同志批示:「在特大旱情年份能獲得夏糧大豐收,實屬不易,表明河南的抗災能力大大增強了,在此表示祝賀。」
  • 濱特爾淨水器為全民飲水健康保駕護航
    濱特爾淨水器為全民飲水健康保駕護航 2020年03月04日 15:02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保護全民不受感染,也成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而濱特爾淨水器作為專業水處理企業也為全民飲水健康保駕護航。  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導致傳染病疫情的三大環節,而防止易感人群感染則是其中關鍵一環。面對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守門人,對於易感人群除了常規的預防措施外,更加需要注重日常飲食健康,提升自身免疫力。
  • 如何實現科學孕育?好孕媽媽在線服務全程護航
    作為國內專業的母嬰護理服務平臺,好孕媽媽憑藉六年行業深耕經驗及深厚的人才基礎,深知年輕一代對於科學育兒知識的渴求,打造了包括孕產育三大板塊為支撐的一站式服務生態,為寶爸寶媽們開闢出一條專業的科學孕育指導渠道。
  • 灣塘:無汙染的「農藥」 為農產品保駕護航
    灣塘:無汙染的「農藥」 為農產品保駕護航 2020-05-2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消防下午茶:高考今日舉行 消防部門保駕護航
    消防下午茶:高考今日舉行 消防部門保駕護航2010/6/7/14:14來源:慧聰消防網    【7日消防下午茶菜單】     >高考今日舉行 消防部門保駕護航     >組圖:網友實拍廣東開平幸福市場大火     >
  • 小快克感冒藥功效強,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
    (小快克感冒藥功效強,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  小快克全稱為小快克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例如設計了半包(年齡為1-1.5歲,體重為5-10kg)、一包(年齡為1.5-3歲,體重為10-15kg)、一包半(年齡為4-6歲,體重為16-21kg)、兩包(年齡為7-9歲,體重為22-27kg)、兩包半(年齡為10-12歲,體重為28-32kg)的用藥量,使父母們在使用藥量上更精準,更安全。
  • 洗衣服用什麼消毒液好?滴露衣物除菌液為你保駕護航!
    原標題:洗衣服用什麼消毒液好?滴露衣物除菌液為你保駕護航!有時候雖然衣服上表面乾淨,但是穿在身上還是感覺有些不舒服,這有可能意味著衣服並沒有真正的洗乾淨。洗衣服只用洗衣液只能清潔,要想殺菌還要用衣物消毒液,特別是夏天高溫,遇上陰雨天氣,極易滋生細菌,影響身體健康,這時候更有必要定期給衣物消毒。那麼,洗衣服用什麼消毒液好呢?滴露衣物除菌液為你保駕護航!
  • 科技手抄報:為健康保駕護航
    為健康保駕護航  可植入設備若能長足進步,在健保領域必可大展拳腳。「為人們健康保駕護航「,是可植入設備發展的策略重點。美國GlySens公司CEO、生物工程學家約瑟夫·盧西薩諾說:「我們希望給病人及其家庭提供一種設備,讓他們感覺不到設備的存在,但照樣可以得到疾病信息。
  • 行車安全你我他,捷達VS7為你保駕護航
    為駕乘人員在帶來舒適、平穩的同時,也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捷達VS7在安全氣囊的配備上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前排雙氣囊、前排側氣囊以及頭部氣簾在內的6安全氣囊,為乘員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護,並且配備的EPB電子手剎通過簡單的按鈕實現駐車制動或釋放功能
  • 企團無憂,為中小型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企團無憂致力於為中小型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幫企業節省每一分錢。   保駕護航  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想要延長企業生命周期,降低成本、減少現金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成本?
  • 組圖|「暖心」護學模式已開啟!威海交警為莘莘學子保駕護航
    威海交警全力開啟「暖心」護學模式,守護學子奔赴學堂為夢想而奮鬥。為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校園安保工作,威海交警積極部署,開啟「護學崗」模式,確保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秩序安全平穩,築牢安全防線,全力為莘莘學子們保駕護航。
  • 太太樂為中小餐飲保駕護航 「星廚樂」雞精亮相
    (原標題:太太樂為中小餐飲保駕護航 「星廚樂」雞精亮相) 據最新數據統計
  • 西安網評:以更多關愛為「銀髮觸網」保駕護航
    我們應當幫助老年人觸網,同時以更多關愛為「銀髮觸網」保駕護航,避免老年人遭遇網絡詐騙等陷阱。  為「銀髮觸網」保駕護航,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網絡購物、網絡點餐、行動支付,網際網路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生活中,年輕人、中年人在網上忙得不亦樂乎的同時,不能忘了老年人,可以採取相應措施幫助老年人學會上網。微信、微博、QQ,在年輕人、中年人中比較流行。
  • 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作為幼兒園安全工作具體負責人,我會一直把幼兒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層層夯實安全責任,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鄭州高新區第一幼兒園郭振偉 2020年的寒假,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鄭州高新區第一幼兒園150名教師、幼兒暫時分別。在全園戰疫的那段時間裡,郭振偉負責的安保處、後勤處成了幼兒園最忙的部門。
  • 360多款產品齊上陣,為上市企業「保駕護航」
    針對此需求,360智慧商業重磅推出"保駕護航"產品,該產品集合360搜索、百科、快資訊等產品資源,為企業提供網際網路整合營銷及品牌傳播服務。多款產品組合出擊,打造企業品牌基地面對上市公司對品牌建設的需求,360智慧商業希望能夠通過"保駕護航"產品,整合多種維度、多種場景、多種創意、多種媒體資源,為企業創造一個固定的品牌建設基地。
  • 為中國未來保駕護航 卡洛塔妮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來源標題:為中國未來保駕護航 卡洛塔妮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6月1日,在兒童節當天,「「建·康未來」」暨中華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關愛兒童健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夏糧是多少錢一斤 2020收購價格公布
    而今年糧食產量很好,量穩價增,那麼,今年夏糧是多少錢一斤呢?關於2020收購價格公布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現在全國農民正在忙著收穫糧食,據了解,今年夏糧增產提質,能夠滿足居民們正常需求。今年農民們大豐收,能賣出個好價錢。當前大家最關注的是2020年夏糧是多少錢一斤?了解到,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1.12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