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雲南西南邊陲拉祜山,佤山的懸崖峭壁上的野生巖蜂蜜的蜂農。一張在當地收購蜂蜜的朋友發過來的照片,使我眼睛熱了,農民討生活太難了,尤其今年遇上疫情,更艱難了。
在懸崖上討生活,背後是深淵!
前不久,一位養蜂人在雲南絕望地上吊自殺了,原因是:疫情期間蜜蜂不能轉場,當地油菜花噴藥過度,自己除蟎用藥過度,導致蜂群大量死亡,損失慘重。剛開春就失去蜂群,這種打擊和傾家蕩產差不多。
這項原本很甜蜜的事業,我們卻賦予諸多悲苦酸澀。這位養蜂人以兩口子經營為主,大半年時間在山野荒林間轉場。用水吃飯條件極差,還有可能遭到當地人的欺生和敲詐。生產者拼勁全力,只能混個溫飽,錢都讓收購商和生產廠家賺了。各種電商平臺上,十元一斤的蜂蜜總佔版首,購買者眾,因為我們很少賣得到真正的蜂蜜,所以寧願貨上當,不願錢上當,如此惡性循環,蜂農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所剩無幾,年輕人更是不敢踏入這一行了!
怎樣讓養蜂業像國外一樣走產業化道路,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中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值得去探討!你們認為呢?歡迎留言。
傳播健康生活理念,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我是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巴別,持續更新中,請多多關注巴別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