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徐文昌一生被童年治癒,而房似錦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2020-12-16 愛逛電影世界

安家:徐文昌一生被童年治癒,而房似錦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羅晉和孫儷領銜主演的都市職場情感劇《安家》正在熱播,劇中除了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和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人物鮮活、形象豐滿之外,在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幾位家人更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王子、小樓、老油條還有門店吉祥物朱閃閃4人都在訴說著生活的酸甜苦辣。

《安家》主要圍繞著靜宜門店兩位店長和四位店員賣房的故事,作為房產中介的他們在幫助客戶安家之餘,也通過他們工作與生活的點點滴滴向觀眾呈現一個普通行業背後不為為知的辛酸,在見證眾多買房客戶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31集中,魯大師看見徐文昌和房似錦的時候,他就能篤定徐文昌不是一個的缺錢的人,而房似錦是一個跟他一樣,急需要的錢。

由此引發房似錦對於人生的思考:人的出身真的會寫在臉上嗎?從她和徐文昌兩人互訴自己的童年就能知道答案了。的確,徐文昌雖然如今處境不太好,但是他從小的成長環境,以及他如今的環境,證明他的確不太看中錢,所以他才會什麼事情都表現得雲淡風輕的。

正如弗洛伊德的學生阿德勒說過的那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如果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那麼房似錦是不幸的,而徐文昌就是幸運的,他們就是這兩類的典型代表。

房似錦童年背景

房似錦(房四井)的出身就是房家一場無奈的選擇,當潘貴雨想生下一個兒子來擺脫房家無後的現狀,而此時第四胎出生的女嬰房四井,讓她被現實再次擊敗。這一切,歸根結底,這都應該歸咎於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男 權社會不能給予女性自由平等的權利。

於是,潘貴雨將厭惡、痛恨和絕望放在了女兒身上,甚至還要將她扔到井裡,好在爺爺收留了她,並且拿出私房錢來供她讀書,但是她還是忍飢挨餓,甚至遭受到幾個姐姐和父母的毒打。長大後無論女兒多麼優秀,賺了多少錢,她都不願認可,不願讓她擁有自由而美好的人生,僅僅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提款機,拼命榨乾女兒。

徐文昌童年背景

徐文昌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在已播出的劇情中還沒有對他童年進行詳細的描寫,但是從不少的細節中可以推測出,他在十五歲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作為家裡的獨子,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家庭是他幸福的樂園。從他賣的第一套老洋房來看,他父親也是上海灘的知名人物,家境殷實。

但是,在他十五歲生日那天,他也變成一個苦命的孩子,因為父親的出軌,他親眼目睹了親生母親跳樓自殺的慘劇。雖然這個陰影開始成為他心理夢魘,成了他內心深處一道不為人知的創傷,但是這些並沒改變他從小就建立完全的性格,溫柔體貼,善良又熱情。正如他對房似錦所說的:這件事對他影響挺大的,但是沒有影響他的生活質量,是精神傷害。

徐文昌的心靈疤痕,是來源於他父母失敗的婚姻,在徐文昌的記憶裡,那是他童年最幸福的時光。父親出軌,讓他對婚姻和愛情產生困惑,他會義正言辭的批評闞文濤,拒絕與之相關的單子,他也不再相信出過軌的妻子(張乘乘)。但是,從小在心中埋下幸福的種子已然發芽,哪怕是妻子出軌,家產全無,他仍然熱愛生活,熱愛整個世界,笑著面對每一天。

然而房似錦卻與之相反。

眾所周知,房似錦是整個門店中最能吃的人,早上上班能吃兩份早點(四個包子,兩杯豆漿),徐文昌為他做麵條時,吃兩碗,並且都是狼吞虎咽,這一切都是源於小時候在家裡吃不飽,甚至是沒飯吃,常常餓肚子,因此早餐會吃很多,防止中午不餓。看似柔弱的她,卻能在馬拉松是跑贏專業運動員,竟是小時候被姐姐們欺負,別人是奔跑,她是逃命。

童年在她心中留下陰影遠遠不止停留在物質的生活上,更是摧殘她的價值觀,讓她連吃一個最普通的冰淇淋,都會深深的自責:「我怎麼有臉去吃冰淇淋,我怎麼有臉享受生活?」毋庸置疑,房似錦是一個好人,但是超越常人道德責任感,讓她成為「吸負能量體質」,明明犯錯的不是她,但是她卻把道德上的負擔往自己頭上扣。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在成年之後的種種執與迷,多半是在為童年還願,你童年缺失什麼,成年後就會追逐什麼;童年受到了怎樣的扭曲,成年後就會加倍的反彈」。在看了《安家》中那些眾所周知的小細節,讓我更加篤信這樣的說法。

房似錦拼命地追逐金錢,來填補家中這個無底洞,她對金錢的渴望,在騙子魯大師的眼中都是寫在臉上的。我這就是所謂相由心生吧,當一個人對於一件東西特別的渴望的時候,微表情和微動作都是有所表現的,而房似錦的這些心理動作自然逃不過魯大師這個老江湖的法眼。

有的人長大後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有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也許在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並不能理解到它的含義,甚至還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你會認為「童年就是童年,跟長大後有什麼關係」,但是隨著自己慢慢長大,我想我理解了。一個人成年後的種種行為,不管怎樣,多少都會有童年的影子。

房似錦的童年滿滿的都是缺陷,時間可以漸漸淡忘她曾經的痛苦,卻無法抹去這些經歷,這些經歷已經在她的性格中刻下的痕跡,唯有選擇正視並治癒過去,才能踏上新的旅程,去補完童年缺失的碎片,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徐姑姑的出現就像房似錦治癒心靈的聖藥,房似錦一直躲在黑暗處,而徐姑姑正是領著她向陽奔跑,打破心中的枷鎖。作為反哺,房似錦的堅強和單純也恰巧治癒他父親出軌和張乘乘背叛所帶來的創傷,一個男人兩次被出軌帶來的心靈帶創傷,造成的是他對於愛情和婚姻的恐懼。因此,他需要的單純和堅強的感情,而這些只有房似錦能夠給予,兩人彼此治癒,惺惺相惜。

相關焦點

  •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燁子|親子心理學|燁子心學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奠基人他認為童年時期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如果在童年時形成了不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即使成年後,孩子可能依然會追求類似的不良好的親密關係。比如,孩子在家暴的環境中長大,那麼,孩子形成的關係模式是愛=暴力;成年後,孩子會進入一段充滿暴力的親密關係。可以這麼說,好的童年治癒一生,糟糕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 都挺好:願所有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是終其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的經歷往往是一個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來自家庭雙親的愛,就沒有得到所需要的感情連結這種情感匱乏會伴隨一生。阿德勒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癒。
    有人說​魏來是一個很狠的女生,她殺死了她的同學,連父母都覺得我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乖乖女,可曾殺過人和社會上的一些人整天混在酒吧。直到警方到魏來家調查時,她的父母從未真正了解過他們的女兒,一致認為女兒不可能做出這殺人的事。然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父母從未真正的了解過孩子。
  •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雖然《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心理學指南》這本書是專業的心理學書,但很建議父母能時常翻翻,慢慢悟道。弗洛伊德說過,一個被母親完全喜歡的人,終其一生,都會有一種作為勝利者的感覺,而這已成功的信心,通常會導致真正的成功。索蘭博士說,愛和工作或任何有創造性的事業一樣,都隱含了我們幸福的秘密。
  • 有些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些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有些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些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因為父母工作原因,我從小跟他們在外省生活,在一個小村裡讀小學。外省這個身份,讓我長期被本地孩子們當做嗤笑對象,被排斥,被用侮辱性方言形容,學校老師也縱容他們的行為,甚至把班級裡幾個外省學生的座位全部安排在教室最後面,開學初課本也是本地人先分發完,有剩才給我們,一些活動比賽通通都是本地孩子優先,本地同學家長知道我是外省,跟他們孩子說我手腳不乾淨,不要來往......
  •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童年陰影、創傷,往往是所有傷害中最難被察覺,影響最大和難以癒合的一種。時間久了,它們被我們遺忘,甚至我們都不知道這原來也是一種傷害,但我們終其一生在為它的影響買單。童年,也許是因為首次攝入世界的影像,才對任何傷害感觸很深;也許是因為年齡小,才那麼無助和無法承受。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什麼樣的童年是「好的童年」?
    文|精英爸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奧地利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倘若家長不希望孩子用一生治癒不幸的童年,那麼就應該學會避免讓孩子度過不幸的童年。
  • 《火神被殺》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大概從童年時期就定下了,所以才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吧。人的一生都在和那個本我進行著對抗,有的人經歷只是經歷,又或者因為經歷野蠻生長起來。
  •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從小是一個留守兒童,所以呢野蠻生長長到現在這個樣子我都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有一位教育家是誰來著說過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時候的一切的確對後來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父母對我是典型的打擊教育,就感覺我無用至極的那種,所以在我小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很自卑,一點也不自信,知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眼界及想法了,才慢慢好起來的。
  •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
    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界的開山鼻祖弗洛伊德認為童年時期習得的情緒經驗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就拿自卑這件事來說,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他總是會在不同場合莫名其妙的感到自卑,這可能就與他童年時期遭受的經歷有關。
  • 《小鞋子》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記得小時候家裡條件有限沒穿過啥好看的鞋子,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穿新運動鞋好是羨慕,時常都想自己要是能穿上一雙嶄新的運動鞋有多開心;可能是童年的影響,長大後可以少吃點也得買一雙自己喜歡的鞋。正如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也是有關一雙鞋的故事。
  • 美好的童年治癒一生
    有人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讓我們從自己做起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那麼怎樣和孩子建立親密而有趣的親子關係呢?★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圖中許多錯誤都藏得很深,必須集中精神、反覆查看才能發現。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人永遠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總是在你不諳世事的時候就悄無聲息地打好了。「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嗶」帥,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愛情公寓》裡曾小賢的一段話,道出了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存在的「別人家的孩子」。
  • 缺愛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幸運的人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有愛的生長背景和環境,家庭和諧父母關係和睦,那麼便能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樣健全的人格在之後成長的過程中處理任何事物的能力、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都很強。 而不幸的人童年長期處於一個缺愛或壓抑、放縱的環境,很難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往後的一生便都會努力的去修復治癒和填補童年的不幸。
  • 安家房似錦欠徐文昌的人情揭秘 房似錦和徐文昌交集是什麼
    安家這部劇還是挺不錯的,以買房子的人的視角,讓觀眾滲透到劇中,洞察到民生百態,劇中通過每一套房子的背後故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接地氣的溫情故事。每一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能映射到生活中的你、我、他。劇中房似錦欠了徐文昌人情,很多人想知道是什麼呢?讓鹹魚八卦來告訴你們吧。
  • 2歲幼童被摔: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最近有一句話在網上很火: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而孩子幸運與不幸運的最關鍵因素,居然是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夫妻兩人吵了架,孩子往往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父母將憤怒和失控,都發洩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
  • 《他鄉的童年》治癒一生的童年是怎樣煉成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雖然看起來可能有點誇張,但是不得不說,我們在童年時期的經歷,尤其是在童年時期接受的教育對以後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呢?
  • 《都挺好》結局,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
    很早以前就看過這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後來得知這是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的名言。而他也在各種心理學論點上,強調人的生活風格在兒童時期以往家庭環境中形成後,幾乎一生不變。
  • 《都挺好》: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01「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是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的名言。而他也在所發表的心理學著作裡,強調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在兒童時期以往家庭環境中形成後,幾乎一生不變。所以說,我們凡在兒時受過的家庭創傷,都需要我們在成人後去艱難的面對,博弈,與之和解。
  • 別讓你的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
    有個小姑娘去迪士尼樂園時玩,不小心搞丟了她最喜歡的小玩偶,從小到大,那個玩偶都陪著她,吃飯,睡覺,聽她說話。丟了之後,小姑娘的爸爸害怕她的童年自此完結。於是,他和太太買了個新的,再想辦法做舊,送去迪士尼失物招領請他們配合,結果迪士尼不僅很配合,還給了個新的。然後他們告訴小姑娘:你的玩偶去冒險啦,這是她帶回來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