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調查:新冠疫情給人們帶來哪些好的改變?第一條太讓人心酸……

2020-12-12 日本招聘網

最近日本的新冠感染再度擴大,很多人又開始緊張了起來。疫情從年初發展到現在已持續了快一年時間,從最近流行的「新冠疲勞」等詞可以看出,大家對看不到終點的抗疫都感到疲憊和不滿,但新冠帶來的社會和生活的變化,並不僅僅只有壞事。

有日媒向網友進行了一次「疫情對生活產生了哪些良好變化」的問卷調查,統計公布了回答中頻繁出現的詞彙,發現時間、家人、在宅辦公、育兒等方面出現了好的改變。#疫情#

01、「自由時間變多了」

頻繁出現詞彙第1位的是「時間」(303次),與第2位的「家族」(153次)有近2倍的差距,具體變好的內容包括通勤時間大大減少了,自由支配的時間變多了。

在都市生活的人對此感觸應該很大,日本像東京、大阪這些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在高樓聳立和茫茫人海中的我們渺小得像一粒塵埃,時間更像沙礫一樣飛速流逝,24小時永遠感覺不夠用。

但疫情的出現,讓很多人匆忙的腳步變慢,總是焦急的心情也沉澱了許多。

@Mina:疫情後發現從前浪費了好多時間,每天不用通勤2小時,無意義的會議和應酬聚餐都中止了,但是沒有任何影響,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以前做了沒用的事。

@杏さん:在東京生活的人的時間不屬於自己,我從來這裡的第一天就明白了。新冠之後在家工作,整個人都悠閒了,有一天早上醒來突然叫了聲「媽媽」,以為回到了老家。

@仙人遊:一直想練好日語但總是用「沒時間」作藉口騙自己,學了幾次又說太難了、明天吧、下次再說,這次在家幾個月下定決心努力看教程,才知道根本沒那麼難。

02、「家庭關係變好了」

關於疫情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好的變化,很多人都提到了與家人、子女的關係變好了。據明治安田生命保險11月16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在1620名已婚受訪者中,有19.6%的人認為疫情讓夫妻關係更加和睦,僅有6.1%的人感覺關係惡化。

有6成人發現,居家辦公之後和另一半的對話機會增多了,夫妻也能一起做家務、帶孩子,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有利於加強交流、改善關係。

此外,在疫情期間懷孕的女性雖然面臨著孕檢和生產的麻煩,但也有一些積極變化。據相關健康信息服務機構的調查顯示,有48.7%的孕婦表示「和家人一起度過懷孕期,受到了很大安慰」;有31.4%的孕婦認為「在家時間增加了,生產前準備更充足」。

還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次疫情是「與家人和解的契機」,年輕人與年邁的父母常年分居,生活上難以配合,這次疫情期間有人回了老家,有人通過視頻、電話與父母聯繫,「能感覺到他們的擔憂和關心」、「讓我遇到困難就回家,瞬間想哭」。

03、「健康意識提高了」

疫情發展至今,感染者遍布各個年齡層,每個人都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為了保持健康狀態,很多人都開始注重提高體質、加強鍛鍊。

據「三得利100年生命計劃」今年實施的調查,有66.4%的受訪者在疫情期間「營養平衡有所改善」,61.9%的人「開始投資健康」。尤其是在家遠程辦公的人更重視鍛鍊身體,近5成的人開始注意不喝太多酒,食用保健品和營養補充劑,超過3成的人希望「保持健康的肌肉量」。

還有人為了避免久坐不動發胖、提高免疫力,開始在家減肥、鍛鍊,調整睡眠和作息時間。據健康專家所說適合在家做的運動有瑜伽、健美操、跳繩等等,只要堅持3天以上就能慢慢養成運動的習慣,逐漸改善體質。

最近因為疫情再次爆發,很多朋友都焦慮加重、壓力暴增,但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希望大家能夠找到緩解壓力的方式,利用這段時間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你最近在日本的生活狀態怎麼樣?遇到了什麼問題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新冠疫情反彈 報告:共有活躍病毒傳染鏈925條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義大利衛生部和高等衛生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病毒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的影響,義大利已連續兩周新增確診病例呈增長趨勢,解禁境外旅遊或使第二波疫情加速到來。
  • 浙江百誠葉惠忠:新冠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並非不能克服
    庚子鼠年,可能是先苦後甜,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難以置身其外。絕大部分企業在如此特殊時期所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市場陷入困境,渠道流通阻隔,在復工大潮剛剛來臨之際,已經有很多企業出現了生存危機。但浙江百誠集團董事長葉惠忠告訴筆者,新冠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並非不能克服。
  • 新冠疫情反彈又遇禽流感,日韓數百萬隻家禽被撲殺
    日媒報導稱,這將是一場日本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 在韓國,新冠疫情出現第三次大流行,單日新增患者持續多日呈現激增態勢。隨著新增確診患者和重症患者激增,韓國醫院病床嚴重不足,整個醫療體系亮起紅燈。12月13日那天,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說,截至當天0時,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030例,是當地疫情暴發後首次過千。為此,韓國將加大篩查力度,從14日開始在首都圈地區分階段新設150多個新冠臨時篩查所,擴大篩查範圍。
  • 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
    美國銀行利率網站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說,自川普2017年1月入主白宮後,他們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差。45%的人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跟以前差不多。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說,川普就任總統後,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得到改善。自認財務狀況變得更好的群體有如下特徵:男性、白人、年收入達8萬美元或更多。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僅是美國人財務狀況未獲改善的部分原因。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任何改善。
  • 英國首相首次承諾未來將對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5日在英國議會下院接受首相每周例行答問時首次承諾,未來將會對英國的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議會下院答問詹森當天是在回答在野黨自由民主黨領袖的質詢時首次作出這一承諾的,此前,他已經多次拒絕了多個在野黨提出的對英國政府就新冠疫情的應對進行徹底調查的要求。
  • 美媒:新冠疫情下美國人如何過聖誕節 狂歡派對戴口罩隔開距離家庭...
    中國小康網12月9日訊 老馬 今年,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聖誕樹下的狂歡派對與往年完全不同。往年這是聖誕季的一個旅遊熱點,遊人如織,但現在由於新冠疫情變成了一個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限時場所。美國西岸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羅迪歐大道也開始有了聖誕節的節日氣息,但是和很多其他商家一樣,今年這條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也經歷了銷售額的下跌。新冠疫情導致國際客戶無法來到這裡購物,而加利福尼亞州在11月底頒布的新居家令使本地顧客也減少了。義大利時尚品牌史蒂芬諾·裡奇(Stefano Ricci)深得中國超級富豪們的鐘愛。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新冠疫情讓全球變了個樣
    如有任何英語問題或發現任何翻譯錯誤,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或指正哦~本文討論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一切都變了。因從「常態」到「變化」,新冠疫情對世界帶來的影響有哪些?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巨大痛苦、疫情揭示的不公和危險,以及創新的希望,意味著一切改變的這一年將被銘記。
  • 全球學習者調查報告:新冠疫情徹底改變教育認知
    近日,全球教育機構培生集團發布了《2020 年全球學習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於教育的認知,有 71%的受訪者傾向於未來可以繼續遠程辦公。新冠肺炎正在顛覆原有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調查報告顯示,88%的受訪者認為在線學習未來將成為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然而行業內關於「疫情結束之後,人們是否還會回歸到線下教育中」的討論從未停止。在K12階段,尤其是對於低齡學生,在線教育的交付效果和屏幕帶來的視力損傷一直是熱議話題。
  • 日媒:中國監控攝像頭企業逆勢成長
    來源:參考消息【《日本經濟新聞》12月3日報導】題:中國監控攝像頭企業逆勢成長受到美國制裁的兩家中國大型監控攝像頭企業銷售額回升,原因是抓住了中國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帶來的國內需求。兩家企業擴大了機器人等新業務領域,積極拓寬在歐洲和南美的銷路,努力填補對美出口下降等帶來的缺口。新冠疫情蔓延後,中國政府要求國內企業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為了在工廠和辦公樓出入口測量員工體溫,掌握工廠和辦公樓內部人員移動情況,人們對採用人工智慧和紅外線技術的監控系統需求增加。
  • 傅瑩: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對華戰略關鍵詞:「有原則的現實主義」 慕安會結束後不久,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4月上旬,美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的這場「全球大流行病」的新「震中」。此番疫情是進入21世紀以來第三次改變世界議程的重大事件。前兩次分別是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尤其是後者,使美國陷入嚴重困難。
  • 美媒:新冠疫情不會把大學變改變成純虛擬校園 但將帶來新教學方法
    中國小康網4月29日訊 老馬 新冠病毒大流行打亂了高校的教學活動,迫使各個高校匆忙應對,或荒謬或巧妙,努力將教學繼續下去,儘管學生們都已退縮為視頻會議屏幕上格子裡的小圖,而且急需理髮。新冠疫情讓大學生在家上網課紐約時報專欄專家寫道,雖然所有這一切都被廣泛地稱為在線高等教育,但其中的大部分至少到目前為止並不能算作在線高等教育。至於那些稱這將引發從實體校園到虛擬教室永久性轉移的預測,所有跡象都表明那恐怕不會發生。
  • 【泰國疫情最新消息】根據泰國新冠疫情管理中心12月20日發布的...
    2020-12-21 08:08:17來源:FX168 【泰國疫情最新消息】根據泰國新冠疫情管理中心12月2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與泰中部沙沒沙空府一海鮮市場相關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升至689人,且疫情有向首都曼谷蔓延趨勢。
  •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將為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目前已有超1600萬人確診,64.8萬人因此喪生。新冠疫情將給世界經濟留下持久的印記,帶來永久性的變化,給人們重要的教訓。當地時間7月25日,在哥倫比亞卡利市慶祝城市484周年的活動上,醫生的形象被投影到克裡斯託·雷伊(Cristo Rey)紀念碑上,以致敬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報導稱,病毒檢測可能會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美國911事件後,無處不在的安檢措施一樣。與此同時,投資用於檢測未來病毒暴發的基礎設施變得非常重要。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預測 新冠疫情將給加州帶來兩年的高失業率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一項新預測顯示,加州的就業市場急速惡化,不可能很快恢復。隨著新冠疫情對加州經濟影響的進一步惡化,該州的失業率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16.4%的峰值,然後逐漸回落。
  • 前線視野|新冠疫情給世界的啟示:我們如何應對未來的危機
    Gonzalo Fuentes攝隨著全球各國開始逐步放鬆為防控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城之策,哪些關鍵政策的變化可以推動經濟重啟,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學習,以至於幫助我們應對另一個重要的危機——氣候變化做好準備呢?
  • 史維校長--新冠疫情帶來跨學科研究新契機
    但從本次的新冠疫情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科學與技術,政治、心理學、經濟、文化等領域都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不只研究疫情本身,更要把它當作一個例子。當前的思路不是要消除學科間的界限,而是要儘可能早地觸發我們對特定問題的敏感程度。」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永財校長表示,未來的研究將致力於後疫情時代帶給人們的負面影響,這其中定然有諸多不為人知的重大挑戰。
  • 新冠疫情正值高峰,印度又暴發「神秘疾病」! 數百人感染,專家擔憂...
    新冠疫情正值高峰,印度又暴發「神秘疾病」! 據海外網12月9日消息,冠疫情尚未平息,印度日前又暴發了一種「神秘疾病」,已致印度南部安得拉邦500多人住院和1人死亡,當地衛生官員和專家目前仍對該病束手無策。有專家稱,該病可能影響20萬人。
  • 重返校園與防控疫情間的慎重選擇——新冠疫情下全球開學季一覽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趙嫣)「現在新冠疫情依然非常嚴重。這樣的情況下能開學,真的又開心又緊張。」【重回課堂 嚴格防控】儘管日本東京都地區新冠疫情依然比較嚴重,但東京都23個區中13個區的中小學生8月底結束暑假,提前一周返校上課。在白金之丘學園,學校採取了極為嚴格的防疫措施。渡部理惠子介紹說,學校首先在入口引導學生分散入校。隨後,老師在入口處用非接觸體溫槍給所有的孩子測體溫,對孩子健康狀況進行觀察。入校時,每個孩子要提交健康記錄卡。
  • 英首相詹森:新冠疫情對英國來說是一場災難,一場噩夢
    29日,英國首相詹森在一次電臺採訪中直言,新冠疫情對英國來說是一場災難,一場噩夢。他承認英國政府在疫情應對上出現過失誤,並且會對此調查,但「所有人正在竭力應對疫情,現在不是把大量官方精力花在這上面的時候」。
  • 新冠疫情對英國大學招生政策產生哪些影響?
    英國是受新冠疫情較為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據統計,截止2020年5月13日,英國新冠疫情感染人數累計達22萬人,死亡人數高達3萬餘人,是歐洲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新冠疫情對於英國留學造成嚴重打擊,那麼,英國大學招生政策會作出哪些調整呢?針對這個問題,留學小編為大家就那些簡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