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芥末堆 Siyi
♪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訊 我們是否還能回到曾經面對面全天候的工作和學習模式?近日,全球教育機構培生集團發布了《2020 年全球學習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於教育的認知,有 71%的受訪者傾向於未來可以繼續遠程辦公。
據了解,此次報告由培生與調研機構 Harris Insights & Analytics 共同開展,樣本覆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等七個國家共7038 名學習者,年齡跨越16 至 70 歲。受訪者就小學、中學、高等教育以及就業和未來工作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調查顯示,在適應「新常態」的過程中,學習者表示希望學校和政府能夠解決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並且渴望掌握在新經濟形勢下必備的數位化技能。
「學習者需要適應一個被疫情徹底改變的世界,此時聆聽他們的心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學習者認識到未來的工作和學習將是『在線和親身體驗』兩種模式的動態結合。」培生全球執行長範嶽涵先生表示:「學習者具有很強的適應力,不論未來如何,他們會抓住機遇,以全新的方式去學習和開拓事業。」
後疫情時代,是否將迎來線下回歸?
新冠肺炎正在顛覆原有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調查報告顯示,88%的受訪者認為在線學習未來將成為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然而行業內關於「疫情結束之後,人們是否還會回歸到線下教育中」的討論從未停止。在K12階段,尤其是對於低齡學生,在線教育的交付效果和屏幕帶來的視力損傷一直是熱議話題。
對此,培生大中華區及印度董事總經理林國章認為,線上線下的融合是必然趨勢,包括K12階段。「孩子的學習生活需要(人際)互動,純線上很難完全實現。但純現下也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外教回不來,很多機構依然沒辦法線下開課。」
4月以來,培生中國針對其合作的英語培訓機構和客戶進行調研,觀察到疫情期間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態度轉變。「疫情促使家長擁抱線上,他們發現不同的學習方式可以解決孩子不同場景下的學習需求,線上線下更多的是互補關係,而不是說二者哪個更好。同時,機構端認為疫情只是加速OMO進程,而不是催生。」培生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另外,人們在接受線上教育的同時,也期待其教育質量能有所提高。報告中88%的學習者希望教育機構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使學習體驗最大化,但 67%的受訪者認為,教育領域在科技使用的有效性上低於醫療和銀行業等其他行業。
而關於教育科技的發展前景,林國章認為未來的機會將出現在AR和VR技術針對不同賽道提供的解決方案,如體育教育等。此外,培生還觀察到疫情對線下考試的打擊以及用戶對於在線測評技術的需求,「這也是培生一直在關注的,甚至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目前培生已經在英語測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相信,未來這方面會成為增長非常快的需求點。」
教育系統應在解決教育資源不平等問題上投入更多
如果在公共教育投資方面進行選擇,受訪者表示希望優先考慮對弱勢學習群體在技術上提供支持,其次是確保學校能夠更好地提供在線教育。人們對於教育帶來機遇表示認同,但對於機會不平等問題的擔憂依然存在,88%的受訪者希望學校在解決教育資源不平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同時,有70%的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將加劇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尤其表現在年輕學生的教育中。而在中國,僅有 52%的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會加劇年輕學生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和其他國家相比,這一擔憂明顯要低得多。更有8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線上學習模式帶來了更多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這一比例超過全球均值 78%。
但事實上,今年3月北師大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和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針對新冠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教師的在線教育認可度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認為相比線下教育,線上教育在各維度均更有優勢的主要為直轄市市區教師。
中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事實依然存在,而此次樣本調查採取的形式是網絡問卷,針對中國受訪者的相關數據是否存在偏頗,林國章回應道:「培生從去年開始跟中國一些相關部門探討合作,未來可能會共同調查,不光由調研機構來進行。」在中國,培生希望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把中國的學習者需求全面數據化,帶給中國更多不同的資源開發、市場開發的機會。
疫情帶來對職業規劃的重新思考
報告中有77%的調查對象表示,疫情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方式。90%的學習者認為,他們必須更加適應在高度數位化的環境中進行遠程工作。而 82%的受訪者指出疫情將催生新的職業類型。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提出,疫情帶來更多的是對職業規劃的重新思考。
在「新常態」下,人們對於數字技能的獲取產生濃厚的興趣。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工作狀況發生變化,學習新技能的需求對於他們而言變得更加迫切。近九成受訪者認為在當下的經濟背景下,掌握虛擬遠程協作和數據分析等數字技能是必要的。有77%的受訪者提到在遠程工作中,他們需要學習與辦公室工作時所不同的技能。
而對於新冠疫情後的就業市場,89%的中國受訪者同意新冠疫情將催生新的技術需求點並拉動新的就業機會,另有 87%的中國調查對象表示未來將有更多的人考慮發展副業,這兩項的反饋比例均超過其他參與調查的國家。
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職業技能的培養對於全球大多數人而言是教育的首要目標,在中國受訪者中,48%的人們認同教育是為了獲取職業技能,這一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44%)。該數據也反映出中國學習者對於職業教育方面擁有一定的需求度。
終身學習是培生的業務重點,面對疫情引發的新職業教育需求,培生認為遠程及高科技相關的行業會成為主要關注點。「例如電競業,它是一個全新的定位,綜合多項技能,涉及比賽、管理、宣傳等等。同時還有雲計算領域,這些知識不一定需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來學。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未來將有更多不同的課程催生出來以滿足不同的需求。」林國章說。
本文作者:Siyi
芥末堆 海外編輯
原標題:《全球學習者調查報告:新冠疫情徹底改變教育認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