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教育須掌握法律基礎知識/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飛

2021-01-10 大公資訊

  圖: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基本法教育,這是理所當然而毫無異議的好事

  隨著課程發展議會通過《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在初中實施三年十五個小時的基本法教育,可以說是勢在必行。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基本法教育,這是理所當然而毫無異議的好事,正如即使在殖民地時代,在初中階段也是有專門介紹香港公共事務的經濟及公共事務科,初中階段恰好是進行有關特區公民教育的適合學習階段──比小學階段有更高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又沒有高中學習階段的應試壓力。為了更好落實基本法教育,能更為有效地普及基本法和憲法知識,至少有一個問題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基礎知識培養和爭議性議題教學之間關係。

  任何學科包括法律在內,總得有相當基礎知識和概念。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概念之後,才能進行有效的議題探究和討論,這一點人們恐怕沒有什麼異議。基本法本身是「一國兩制」的小憲法,它的基礎知識起碼包含了法律學中若干基礎概念,例如「一國兩制」下的兩製法律,起碼先要了解大陸法和普通法這兩種法律制度有什麼區別吧,搞不好會望文生義,把大陸法的「大陸」,誤以為是特指中國大陸;普通法的「普通」,會理解為普通的法律法例。這些都是筆者在通識教育科課堂或者教材中碰見過的真實情況。如果對這兩種法律制度沒有最起碼認識,就根本無法理解成文法條、案例的法律解釋以及法律解釋機制有什麼異同之處。

  又如,回歸以來爭訟漸多的所謂司法覆核(Judicial Review),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足以讓政府行政部門的政策和行動被中止呢?在教授基本法時,總不能繞開這些不講吧?有些司法覆核訴訟是與基本法有關,但有些又是沒關。這又涉及到基本法作為小憲法與刑事法、民事法等其他位階的法律之間關係的問題了。不理解這些基礎概念,進行爭議性議題教學就寸步難行,甚至出現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的教學混亂。

  所以筆者第一個小結論是,應該在基本法教育中加入協助學生更為準確地認識基本法的法學基礎知識與概念,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即使是進行爭議性議題教學,也應該在相當基礎前提下來進行。

  那麼如果說乾脆不作爭議性議題教學了,法律就是法律,直接講授不就得了嗎?這種觀點其實有點外行,倒不是說一般教育方面的外行,而是指法律教育上的外行。教改之後,議題探究教學成為中學教育的一個主流教學法,對於在基礎教育階段過多強調議題探究教學,筆者從來都是有一定的保留意見。

  如果進行基本法教育的話,爭議性議題教學就是難以避免,因為法律的功能之一就是為了處理爭議,立法機關制定法律,就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爭議設定權威性的處理原則,法庭訴訟就是據此而處理爭議。不提爭議,這樣的法律教育就有種搔不著癢處的感覺;不提爭議,學生就會發現課堂之內教的基本法內容與課堂之外曾經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基本法爭議兩不相干!

  誠然,基本法當中可能大部分條文本身都沒有什麼爭拗餘地,但恰恰是引起各方爭論,甚至屢屢對簿公堂,甚至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的那些條文,才是學生在媒體廣泛報導的影響下最為留意上心的內容,老師在課堂之內,如何能夠避而不談!

  2015年教育局制定的基本法教材當中,筆者最為欣賞的就是附上了由律政司製作出版的《基本法簡訊》,裡面包括了若干基本法案例摘要,嘗試把涉及基本法的司法案例,用非法律專業出身人士看得懂的語言概述出來,這不就是處理爭議性議題的絕好示範教材嗎?

  如果能把這些簡訊材料進一步改寫成適合中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表述,那麼基本法教育將更加做到深耕易作,教其所應教之處。

相關焦點

  • 「修例風波衝擊港人職業操守令人憂心」——訪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
    8月23日,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新華社香港8月24日電(記者劉歡)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23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修例風波已持續兩個多月,對香港社會影響非常巨大。層出不窮的極端暴力事件,破壞香港法治和秩序,衝擊專業人員職業操守,在社會製造仇恨,形勢令人憂心。  鄧飛表示,修例風波對法治和秩序的衝擊無須贅述,其對專業人士職業操守的嚴重毀壞,更須留意。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修例風波衝擊港人職業操守令人憂心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8月23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修例風波已持續兩個多月,對香港社會影響非常巨大。層出不窮的極端暴力事件,破壞香港法治和秩序,衝擊專業人員職業操守,在社會製造仇恨,形勢令人憂心。鄧飛表示,修例風波對法治和秩序的衝擊無須贅述,其對專業人士職業操守的嚴重毀壞,更須留意。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CGTN劉欣對話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湖北航天高級中學與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開展交流活動
    湖北航天高級中學校訓:銳求靜遠(銳意追求,寧靜致遠)校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辦學理念:
  • 「國家憲法日」活動進入香港校園 校長們冀學生加深對國家認識
    多位香港的中學校長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家憲法日」活動進入校園非常有意義,希望學生可以通過活動認識、學習憲法,加深對國家以及香港與國家關係的認識。  今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向香港各中小學校長發出通函,為12月4日「國家憲法日」舉行推廣活動,鼓勵學校安排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認識憲法和基本法,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 香港香島中學升掛國旗70年 校長:愛國早已深入骨髓
    【同期聲】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飛  我們學校是(香港)最早升起五星紅旗、升起國旗的第一批學校之一,而且這第一批學校為數著實不多;那麼就是跟新中國同步去升起國旗,這是我們學校一個基本的慣例規範和愛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形式與內容。已經都習以為常了。  【解說】走進學校的校史館,這裡珍藏著學校早年的文字和圖片。
  • 不無隱憂的職業教育\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飛
    估計沒有誰會反對要振興職業教育,畢竟今天這個經濟社會對知識和技術的要求,以及知識技術本身的專業分工程度,這兩者都是愈來愈高。
  • 樂航國際走進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
    暑假將至,樂航國際受邀來到了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參觀,並為香島中學的同學們分享了一場生動有趣的飛行宣講課程!
  • 香港中學師生家長共賀國慶 喜迎中秋
    10月1日早9時,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幾十名師生及學生家長齊聚校園,參加莊重的升旗儀式。吳家耀 攝10月1日早9時,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幾十名師生及學生家長齊聚校園,參加莊重的升旗儀式。吳家耀 攝中國日報10月1日電(記者 張亢)10月1日早9時,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幾十名師生及學生家長齊聚校園,參加莊重的升旗儀式,共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喜迎中秋佳節。校長鄧飛表示,今年恰逢國慶同中秋節連在一起,此時舉辦這樣的活動,相信能喚醒同學們的國民身份認同感,利於其了解當代中國國情、中國傳統文化。
  • 鄧飛:反對派都用網遊風鼓吹學生上街了,建制派還老式貼海報
    比如最近九龍塘香島中學有老師因縱容學生演奏「亂港歌曲」而被校方拒絕續約,事情引來全港內外媒體關注。就這些時事,觀察者網採訪了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前會長鄧飛先生。看網上資料介紹,該老師所在的九龍塘香島中學是正校,您所在的將軍澳香島中學是分校,不知道您這邊是否了解事情的最新進展?鄧飛:兩個香島中學不是正校與分校之分,嚴格說來是同一個辦學團體裡面不同的學校。這事其實沒什麼特別進展,因為老師不是「解聘」,而是下個學年「不再續約」,兩者不同。
  • 另類STEM教育/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飛
    同時,這本由情報部門出版的書,號稱是考驗讀者有沒有能力成為特工人員,而筆者又認為這本書帶有STEM教育的意味,怎麼不值得大書特書?  第一,提起「英國情報部門」,人們馬上想起的肯定是所謂的軍情五處和六處,前者是反間諜部門,後者是對外間諜部門。
  • 鄧飛:香港《基本法》教育應該專業化
    今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30周年,根據香港善德基金會發布有關學校《基本法》教育的調查指出,三至四成幼兒園、中小學課堂沒有教授《基本法》;近兩成半校長或教師認為,教育局為教師提供的《基本法》教育專業發展課程不足,並建議教師要通過相關考核,才可入職或晉升。
  • 香港教聯會副主席評「漢奸試題」:價值教育嚴重缺位
    來源:海外網圖為香港教聯會副主席、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海外網5月19日綜合報導】近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考卷中竟出現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暴行的題目,香港教育界譴責這實為「引導學生做漢奸對此,香港教聯會副主席、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在接受海外網採訪時表示:「整個香港社會都應該對基礎教育作出重新審視和檢討。」
  • 他說,香港的「通識教育」不能被有政治激進偏好的人佔據
    香港「通識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環球時報》17日就「通識教育」話題專訪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他表示,目前香港「通識教育」已被反對勢力綁架,「通識教育」領域不能被在政治上有激進偏好的人佔據。此外,他還堅定認為,即使再困難,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工作也應堅持進行。
  • 教育不要陷入批評質疑強迫症
    當地教育部門接受媒體訪問時解釋道:「試題無標準答案,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目的是培養質疑精神。」更進一步提到,有調查顯示,內地小學生普遍缺乏對數學問題的質疑意識和批評精神,因此將質疑和批判設計為一個考點,或者說知識點,務求引領學生打破思維定式,培養良好的質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