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站得高,看得遠」,可有的也不儘是這樣,如果私心重,即便身在半空,也會只看到自己家的醬缸。這不是說瞎話,實實在在有這樣的人,還有這麼回事吶。
從前有一個手藝很好的木匠,夫妻兩個過日子。家裡種著幾畝地,加上他要手藝的進項,一年到頭,省吃儉用,倒也夠了。
可是,這一年的春天,卻遇上了旱災,好久沒有下雨,種上的莊稼也快旱煞啦。莊戶人的心裡,都火燒火燎的,誰也沒心思蓋房蓋屋,他做成的木器家什也賣不出去。老婆攛掇說:「你別光眼巴巴的在家裡等著,出去跑跑,說不定還能攬個活做做。
木匠聽了老婆的話,把鋸子啊,斧子的,使錢褡背著,便上路走了。哪知串了許多的村莊,也沒找著個活路。這一天,走著,走著,走到了海邊,正是響天的工夫,真是晴天白海,大海藍晃晃,銀光光。
他正在望著,忽然看到從水裡升上個人來站在水面上跟他招了招手,便朝他走了過來。木匠正在驚訝那人已經走到了跟前。原來是一個長得挺美的年輕人,那個人告訴木匠他是是龍王三太子,想要請他到龍宮裡去做些家什,工錢隨木匠,要多少都可以。
木匠搖搖頭便和龍王說我是一個凡間人,怎麼能到海裡去呢?龍王三太子讓他你跟著,他自然有辦法可以讓他去龍宮了。木匠應承了。龍王三太子用手一指,分開了水路,很快便把木匠領了進去。
到了龍宮,吩咐人給他拿來了各種各樣的材料。木匠便動手做了起來。做了一件又一件,做了一件又一件,做了也不知多少件數,反正一月過去了。天長日久的,他跟龍宮的人也都熟啦。
有一天,木匠正在忙著,龍王三太子走來告訴他,接到玉帝的旨意,要到登州去降雨。木匠聽了很是高興,心想:家鄉早就井幹泉枯,要能下場足雨該多好呀!他又想龍宮的景致。
自己已經看了,要是能夠隨著上天看看下雨那更好啦。便問龍王三太子說我能不能隨著你們上天行雨?龍王三太子說:可以,只要穿上件龍袍就行。說完,走去不大的工夫,就拿回了一件金鱗鱗的龍袍,對木匠說道:你穿上它就會變成一條龍,其實行雨並不難,布雲響雷以後,你就使鼻子欲,越的次數多,雨就越下得大。
不過,你可要千萬記住上天以後,不能說話。」木匠穿上了龍衣,覺得渾身熱,好在龍宮裡清涼,他只得忍耐著。自然,去行雨的並不光木匠一個,行雨也不是亂下一氣,要各管一方的。
說也湊巧,木匠分的地方,正是自己村子所在的那一帶,隨著號令,木匠竟然也起到了半空,風吹雲繞,看看自己已經變成了一條大龍。紅鱗金角,銅鈴般的眼睛金光四射。
他張牙舞爪的,不多一會便飛到了家鄉村子上空。木匠的眼很有準頭,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家院子裡的醬缸沒蓋。哎呀!醬缸怎麼敞著口呢!費事把物的,好不容易做了一缸醬,下上雨不就瞎了嗎?
木匠急了,大聲叫道:「快把醬缸蓋上!」只這麼一聲立刻覺得身子千斤重,不管他怎麼掙扎,還是往下掉去。轉眼工夫,便「叭哪」聲拌到了地上,覺得眼前一黑,就昏了過去。
他醒過來時,已經風停雲散,天晴大日頭的了。看看正掉在自己的街門口外面。你想想,天上掉下活龍,誰不來看呀人們越圍越多。木匠跌得頭也抬不起來,死趴趴躺在那裡,渾身疼得連尾巴也不能翹一下。龍衣經太陽一曬,更是又熱又悶,就跟在蒸籠裡一樣。
木匠覺得過一煞煞都難熬,他卻了日頭,熬過了整整的三天三夜。再說,東海龍宮裡查點龍衣,查來查去少了一件,問到了龍王三太子那裡,才知道木匠沒有回來。少了龍衣還了得嗎?
龍王三太子駕起了一團烏雲起到了空中,到了那裡,低下雲,用手抓起木匠,停也不停就飛回龍宮。老龍王知道了,害頭怕玉帝問罪,趕緊給他脫下了龍衣,叫龍王三太子把木匠送出了東海。
木匠往家裡走去,走了一天,又走了一天,看看別的地方都下了雨啦,可是離自己村十多裡以內的地方卻滴雨未落。他回到家裡,老婆說:「你到哪裡去啦,連個信也不給家裡。
咱村裡可發生奇事咧,從天上掉下來一條大龍,就落在咱家門前,方圓幾十裡路的人,都趕來看活龍呢。不過,四外都下了雨,就是咱村周圍遭,還是旱的要命,都說:咱村有人心不正,圓旯下雨中間空。
木匠說:「那條龍就是我。」老婆不信。木匠說:「你把醬缸敞著,我喊你蓋醬缸才掉下來的。」老婆說:「那天我上娘家去,走的時候晴天好日頭,尋思掀開蓋叫它曬曬醬,沒想到了娘家就變了天,又打雷,又打閃,要回來也來不及啦。」
過了一會,她把什麼都問明白了,直埋怨男人:「咳!大家都盼雨盼得了不得,你倒怕瞎了自己的一缸醬!」木匠只「唉!」了聲,什麼也沒說。這叫做:人人都明理,只怕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