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提
行業內外的驚異
《馬丁的早晨》是一部中法合拍片,於2004年2月17日在中央電視臺全國首播。
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有著濃鬱歐洲動畫風格的《馬丁的早晨》只是中國眾多引進動畫片中的又一部,但無論是觀眾還是業內人。只要他留心了片頭片尾的字幕,就會感到驚訝一這部地道歐洲風格的動畫片的主創人員名單中,竟赫然排滿了中國人的名字……
觀眾驚訝,是因為他們看見如此之多的中國名字時,會以為這部動畫片就出自國人之手。然而,任何人都能看出這部動畫片風格的獨立與成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致,這些中國動畫創作者。既不是來自大家熟悉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也不是實力雄厚的中央電視臺動畫部,而是屬於一家不太知名的民營企業一上海今日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在如今中國動畫自己的風格都難形成的情況下,突然有一家平時很少人知道的公司,製作出這麼一部質量還不錯的歐洲動畫片,確實是很難想像的事。
與觀眾的驚訝不同。業內人則覺得製片方真的是太照顧中國人的勞動了,因為他們以前從事相似工作的時候,可很少享受到如此優厚的署名待遇。更令他們羨慕的是。這部動畫片還可以被名正言順地當作中國人自己的作品,在國內順利播出,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看到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雖然名為合拍片,但《馬丁的早晨》在製作上仍然沒有完全脫離動畫加工的範疇。
仔細留意創作名單,你就會發現儘管總導演中有中國人的名字,但前期與後期工作仍然是法國人控制;中方人員雖然人數眾多,但都集中在動畫中期,這是典型的動畫加工模式。
恩怨凝聚動畫加工
動畫加工,形象地說,就好比有人提供了一個框架與要求,加工人員的任務就是在這個框架內做出所要求的效果。那麼原創權究竟屬於誰呢?拿建築來打比方,法國艾菲爾鐵塔是以其設計師艾菲爾命名的,艾菲爾就是那個提供框架與要求的人,這就不言而喻了在動畫製作中,框架就是編劇,要求就是導演。法國人在這兩項工作中佔了絕對比例,所以做出地道歐洲味的動畫片,主要還是歐洲人的功勞,而不是中國人創造的奇蹟。
但與一般加工片不同的是,《馬丁的早晨》含有中國人的投資,總導演也有中國人的名字,這在普通加工片中是絕對沒有的現象,它決定了《馬丁的早晨》是一部合拍片而不是一部加丁片而合拍片之於加工片,製作方式可以相似但在動畫片的整體運作上卻不能相提並論。現在回過頭來。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說觀眾的歡呼叫得太早了。他們之所以歡呼是因為製作上的突破,而《馬丁的早晨》卻是運作模式的突破。要想看到國人有著獨立且成熟風格的原創作品,恐怕還要等待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