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在我眼裡是一個遙遠而逍遙名詞,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
遙遠是因為:在我接受的觀念裡,我承受自己沒有那麼灑脫,做不了「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唯美。
瀟灑是因為:在所有遇到的丁克家庭裡,不論他們內心是否幸福,但是,就外來看,他們很輕鬆,說走就走,不會被有孩子後的「屎尿屁」生活絆住腳。
對於「丁克家庭」,我只能遠觀,而不敢嘗試,只是在有孩子後,雞飛狗跳的忙亂裡,偶爾內心小小的羨慕一下。
晚上和朋友聊天,無意間說起孩子,說起丁克,朋友說起了她們學院的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就是丁克,夫妻恩愛二十餘載。
身邊有人不認可,也有很多人羨慕,因為放假的時候,大多數同事都回去忙著和「屎尿屁」打交道,忙得連出門都沒有的時候,他和老婆背起行囊,說走就走。
二十多年來,他們踏遍了世界的角角落落,也走遍了祖國的山川河流。好像只有你不知道的地方,沒有他們沒去過的地方。
本來以為,他們會永遠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可是,他們卻停下腳步,並且宣布,他們不打算「丁克」了。他們想做爸爸媽媽。
就這樣,懷孕後的他們付出了比平常父母更多的心力,承受了更多的痛苦,尤其是四十多歲的高齡產婦生孩子,還有相當大的風險。
即便是這樣,他們也堅定地選擇成為父母,最後,兒子出生,媽媽離開。終究又成了兩個人,只是用媽媽換來了兒子。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特別難過,對於他們來說,兒子的出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應該祝福他們,可是兒子的出生。卻也是媽媽的罹難日,這個爸爸又該如何面對孩子。以後的日子,對孩子,還是對爸爸來說,都是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對於大多數丁克家庭來說,會有很多為人父母的我們,無法體會的幸福和瀟灑。
但是,畢竟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綜合考慮,因為從家庭而言,父母家人還是大多數沒法脫離傳統的思想。
著名的主持人康輝和妻子就是丁克,對他們而言,丁克挺好的,但是,父母相繼去世,心心念念的就是孫子孫女,對此,康輝的心境發生了波動,康輝在自傳裡,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
十幾年了,媽媽已越來越少提及想抱孫子、孫女的事情,仿佛心有不甘,可又無力回天,就這樣接受著我選擇丁克的事實。可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的心願。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康輝會選擇早早圓了父母的心願,可見,事業有成,看起來完美的無懈可擊的他,對於自己的丁克內心也是有後悔的。
丁克是一種非常瀟灑的原則,不用養育孩子雞飛狗跳,不用輔導作業血壓升高,也不用應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縱然丁克有太多好處,在做選擇的時候,也要兼顧另一面,十年後,二十年後,兩個人是否依然堅定如初。面對家人、朋友,是否依然心如磐石。
如果都不是,那就謹慎丁克的選擇,如果面對所有的事,都可以堅定如初。那丁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祝願每個人都在自己無怨無悔的選擇裡一生平安喜樂!
今日話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選擇「丁克」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努力的不斷給自己修修剪剪。用新型思維模式成長自己,引導孩子。做一個擁有全科教育思維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