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本質往往是八卦,而如今的人們躲在網際網路的屏幕背後,用鍵盤輸出自己的觀點,而如今的B站也成為了這些輿論的聚集地。
可以說,一段時日內網際網路頻道上最火的梗不一定出自B站,但一定會在B站佔有一席之地。
B站的各類鬼畜視頻層出不窮,說一句近乎於"大型被網暴者聚集地"想來也不過分,從之前流量明星等人的遭遇便可看出,在這個頻道被大肆作為素材並不是一件十分令人愉快的事情。
而最近,網絡上流行的"耗子為汁"以及"不講武德"等等鬼畜視頻也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仔細搜索資料後的結果卻是令人費解。
探尋緣起
馬保國,"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創始人,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11月15日,馬保國發文回應其視頻遭各類惡搞剪輯:網絡信息很亂,希望大家清晰明辨。
馬老已回歸平靜生活,遠離武林是非圈子。這是在百度百科中所顯示的詞條,眾所周知,百度百科的詞條任何人都具有編輯更改的能力。
然而馬保國的詞條中既無出生年月也無學習經歷,有的僅是一個"自稱",一段類似"消息"的話語。這不禁令筆者十分好奇,馬保國其人,究竟如何?
馬老初紅
筆者懷著好奇的心理查閱了馬老在網絡上躥紅的過程,一時之間也覺得不好評判。馬保國作為鬼畜素材火起來的源頭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網上的一段視頻"閃電五連鞭"。
在這段如今看來可與早期"不要再打了"這種令人啼笑皆非荒誕程度不相上下的視頻中,馬老表演了一套全名為"松果彈抖閃電腰"的"神功"。
且馬老古道熱腸,十分耐心地講解了每一個動作的要點。若有興趣者可自行閱覽,然私以為這段視頻除了不知所云便是荒唐,被作為鬼畜素材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顯然是意料之中。
一夜爆火
然而這僅僅是馬老初露頭角,真正讓馬老在B站甚至整個網際網路爆火的是他本人出鏡的一段具有"教育意義"的視頻。
視頻中馬老頂著一隻"黑眼圈"義憤填膺地闡述了與"不講武德"的年輕人互相切磋的過程,都說濃縮就是精華,而馬老這段3分多鐘的視頻卻貢獻了年度三大熱詞,可見影響力之大。
本來"武學大家"指點晚輩倒也沒什麼,偏偏這段視頻引發了無數鬼畜視頻製作者的靈感,且在網際網路影響下,那位年輕人不好意思地出來發言:
"我拜訪馬保國,確實是如馬老師在視頻中所說,想請他幫忙用太極功夫治療頸椎病。但我從來沒有主動挑釁,溝通過程中,馬保國反覆要求我打他,而且自信我打不到他。我強調很多次了,這次是來學習站樁的,沒有要動手切磋的意思,但他偷襲了我,我就條件反射地一記刺拳把他眼睛打腫了。"
一時間"頗具武德"的前輩成了撒謊娛樂的"小兒",當人出現了所謂汙點時,他便仿佛失去了人的權利,人們對他的攻擊和傷害似乎一夜之間都成了合理的,遑論只是"作為鬼畜素材"供人調笑。
若馬老格局高些,認錯後便消停了倒也沒什麼,網際網路沒有記憶。
偏偏今年五月,他突然高調宣布與人比武"為中國武術正名",卻又在比賽途中被50歲的拳擊教練三次KO在地,3次是因為第三次倒地時馬老已失去比賽能力。
這般前後落差必然使得輿論甚囂塵上,於是,馬老不負眾望再次成為B站鬼畜區寵兒。
細品深思
筆者查閱資料過程中不禁發出疑問,若在表面看來,馬保國其人一句"腦子有問題"是不虧的。
但細想之下,卻發覺馬保國關聯的詞條甚少有對其過往經歷的提及,通過多方渠道以及馬老本人《我在英國教功夫》的內容了解馬老成為"B站紅人"前的經歷,卻在這份不可說不漂亮的履歷下生出了疑惑。
馬老履歷
馬保國,1951年生於山東一個工農幹部家庭,爺爺參與過革命,父親參與過抗戰,爺孫三輩繼承了馬家家傳絕學且在重要場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保國在特別時期先是入伍參軍,後被分配到河南省南陽市當工人,恢復高考後,馬保國考入南陽師範專科學院。
1981年於南陽師院畢業後回到原單位工作,次年即被省公交廳選拔為後備幹部,並通過國家公安部的考試到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習。
此處需重點提出兩點:
其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大專生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馬老師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專生,且是老三屆的師專,在那個年代不需要交學費國家培養的師專,放在現在也是超越大部分本科生的"學霸"了。
其二,馬老在師專畢業後次年便可被選拔為後備幹部且到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習,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即現長安大學公路學院,眾所周知長安大學是正兒八經的211大學。
公路專業也是拔尖專業,若老老實實去設計院工作,教授級高工想來是有的。無論長安大學認不認這個"知名校友",馬老的求學經歷想來是真的,由此可見,馬保國絕非庸人。
淺嘗輒止
既非庸人,不缺腦子,為何他的行徑如此不似常人?
個人愚見,十分簡單,馬保國不僅不笨,更是十分聰明,自我挖梗、營銷包裝、哄抬身價。
網際網路群眾常常認為自己在拿旁人取樂,卻未曾發現自己也是旁人的手中的棋子,任人擺弄而不自知。
在這個每天都要面對爆炸信息流的時代,流量帶來關注度,關注度帶來產業鏈,產業鏈帶來利益。
年近古稀之人宛如小丑譁眾取寵,卻有人忘了小丑娛樂觀眾本質是為了得到賞金,馬老一把老骨頭不是平白來給人看戲的。
當觀看者瘋狂喝倒彩,點擊相關視頻時,可曾有人注意到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策劃費盡心思也難做到的引流以及打造個人IP 這類工作早已在旁觀者一次次的哄堂大笑中悄然完成,無論是熱搜還是關聯詞這些熱度都是最好的佐證。
如上推論,嘲笑諷刺帶來關注度,關注度引發無數人使用他的素材,所以短時間內他的熱度不會消退,熱度再度引來新的關注。引流的完美案例值得公關學習,只是許多人放不下面子和身價。
這麼大的流量自然就該創收了,搜索馬保國,相關詞條永遠是嘲諷和扒皮,可曾有人注意到他曾經的自傳如今被炒到200多塊錢一本,他的太極課程千元一節。
無論是哪個方面價格都不合理,偏偏在熱度吸引下,還是會有人心甘情願送錢上門。如今,細想,馬保國笨嗎?答案想來不用我再贅述。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