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時評」全面小康是黨和人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論學好用好...

2020-12-10 天眼新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人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是不屈不撓、長期奮鬥的果實,更是啟航新徵程、揚帆再出發的動員令。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意義,深刻闡述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全面總結了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實踐,系統回答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於我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堅忍不拔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最後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這是黨中央對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全省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由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為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9年位居全國前三、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貴州精彩篇章。一路走來,我們創造形成「四場硬仗」「五個專項治理」「四個聚焦」等工作體系,創新探索「六個堅持」「五個體系」「八要素」等工作抓手,總結提出「五步工作法」等工作方法,這是貴州今天奔向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撐。從擺脫貧困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一代又一代人為了夢想執著奮進,今天的我們,有無比充足的信心、底氣和能力去實現這一目標。  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到收官階段、勝利在望,越不能停頓、不能大意。奪取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全面勝利,難度仍然大、風險仍然多、考驗仍然嚴峻。 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籤,兌現「相約2020」的莊嚴承諾,需要我們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讓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決戰決勝就在當下,夢想成真就在今朝。全省廣大幹部群眾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學深悟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在學習中戰貧困奔小康,在學習中育新機開新局,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集中力量啃下剩餘脫貧任務這塊「硬骨頭」,多措並舉鞏固已有成果,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以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的姿態,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評論員 王恬

編輯 楊韜

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過程
    資料圖片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開宗明義地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 韓振峰: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過程
    資料圖片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開宗明義地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 決勝全面小康:「五位一體」全面進步 跑好「最後一公裡」
    決勝全面小康 跑好「最後一公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如何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何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的關係,記者採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辛鳴。
  • 「學習黨史」陳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黨向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訂立的一份「軍令狀」,也是一份莊嚴的「歷史契約」。根據這個總布局,黨的十八大明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定位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五個方面。2015年,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提出,「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
  • 「黨建治學」李君如:「全面小康」思想史筆記
    今天,這已經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之奮鬥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於2000年10月11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進一步指出:「我們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
  • 如何認識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些新要求,對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動員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努力奮鬥具有重要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新要求保持了目標的連續性。
  • 「學習講堂」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寫在黨的...
    在14億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中,「十三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十四五」發展藍圖,引領我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次關鍵時刻召開的重要會議,意義重大、舉世矚目。
  • 【時評】人民日報評論員:向新時代最美奮鬥者致敬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必將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弘揚勞模精神,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基礎上,乘風破浪,開拓進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繼續奮鬥。
  • 把握好「三個關係」 科學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萬鵬 任一林)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工作中要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三個關係,並從人群、區域、領域等方面查找了弱項和短板。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黨向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訂立的一份「軍令狀」,也是一份莊嚴的「歷史契約」。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和全國人民經過幾年的艱苦決戰,在2020年迎來決勝收官、兌現承諾的時刻。
  • 閃電評論丨禮讚勞動者,用奮鬥書寫美麗人生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致以誠摯的問候。
  • 「黃河時評」看齊「最美」標杆 汲取榜樣力量
    【黃河時評】看齊「最美」標杆 汲取榜樣力量冉鵬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先進引領。32名「最美公務員」,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他們敢擔當、善作為,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公僕」本色。
  • 【十九大報告隨身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文字實錄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
  • 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榮光
    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實現我們的目標,不是很容易的,全黨全國人民要埋頭苦幹,艱苦奮鬥,一心一意地幹。從此,「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概念,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一面旗幟。而且用這些概念來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基本國情和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持,有利於動員和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 「黨建治學」李洪峰:新時代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五大召開時正值世紀之交,所以十五大報告的標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黨的十六大召開時已是21世紀初,因而十六大報告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標題。黨的十七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位為「偉大旗幟」,因而十七大報告的標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廣大人民渴望解放和民族獨立的期盼牢記心間,並「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勇敢地站了起來,實現了翻身做主人的渴望。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作為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並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人民過上小康生活。
  • 「忠實履職,勤勉工作,以實際行動回報黨和人民的重託!」永強主任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無論是直面這次新冠疫情「大考」,還是應對改革攻堅,實踐反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套能夠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凝聚各方力量實現發展目標的好制度。
  • 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原標題: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 【「十四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哲學意義
    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憧憬的全面小康目標已經可以眺望到勝利航船的「桅杆尖頭」,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就此歷史性地得到終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徵程將掀開新的一頁。回顧小康社會建設的實踐歷程,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奮鬥目標不斷明晰,「小康社會」的具體內涵不斷豐富,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義。
  • 全面建成小康 一個也不能少
    (10月26日,人民網)進入了2020全面小康的收官之際,黨和人民都在為實現共同富裕而馬不停蹄地奮鬥著。光陰荏苒,鬥轉星移,國家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曾經人民的願望是實現溫飽,後來達到了總體小康的目標,今天又將實現全面小康的美好目標,可見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國家也越來越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