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在看哦~親。
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大家耳熟能詳,這一天大家還會飲酒賞菊、遍插茱萸等秋天氣候舒適,運動起來再好不過。So,在這重陽之際,來一場結結實實的登山之旅吧。大的牽著小的,小的牽著老的,一家人和和睦睦,登高望遠,俯瞰象山最美秋景。小編已經為你準備好最適宜的登高的目的了,一起來暢遊一下吧!
來蒙頂山,一覽眾山小的豁然開朗。蒙頂山位於象山西周鎮南面。因春夏季節常雲霧蒙頂而得名。有三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成鼎足之勢。北邊是大尖峰,南為小尖峰,西面即為最高峰的天峰,登上高處,群山皆在腳下,確有「山外海環之,海外天環之,茫茫無際」的感覺。
既有避開人群的清淨,又有運動過後的暢快,還不浪費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西周的蒙頂山一直是旅遊和登山愛好者的聖地,如果天氣晴朗,可以觀看到天下奇觀「日月並出」,此等美景,一定是和家裡人分享才是最美的風景。
如今蒙頂山的山道都已鋪上石階,山道旁是一條山溪,清冽的溪水蜿蜒而下,潺潺溪聲不絕於耳。蒙頂山是象山歷史上的佛教名山,蒙頂山村則是縣內唯一的茶葉專業村,滿目蒼翠的茶樹叢,空氣中也散發著清香。品一口黃金茶,聽一次禪修,讓心靜下來。在這幽靜的環境一起爬山,也是非常適合的。
來五獅山,遙望峻秀挺拔的雄峰。」五獅山上敞衣襟,俯仰乾坤氣象新。蠣港綿延入飄渺,靈巖奇秀起氳氤。野花簇簇生幽谷。林鳥殷殷送好音。如畫風光令人醉,此生幸作象山人。「
位於茅洋與鄰鄉交界處的五獅山是象山的名山之一,傳說山上原有5位禪師在五師院(又名五師禪寺)修行講道,故名五師山。關於五獅山的景色,有詩曾云:「日臨翠壁千峰動,風卷青松萬壑寒。鳥道極天城郭小,花香滿地洞門閒。」壁立難登,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獅」、「五指」之稱。
一家老小準備好裝備,一起踏上五獅山,如若登山,那就失去一次俯瞰美景的機會咯,所以趕緊加快腳步,周末一起約起來~
來珠山,可一覽象山港全景。珠山是象北第一高峰,海拔541.5米,有寧波十大特色山峰之最「神秘」山峰稱號,主峰有「海舶遙望巖頂,寶光射星漢」之傳,又有「赤玉盤堆削琢峰」之贊。登臨其巔,綠野、湖泊、村莊,方圓百裡山光海色盡收眼底。
珠山登山步道,相傳始建於北宋年間。民國初,山道路面用小石塊鋪設。因年久失修,路面有所毀損。為了方便遊客登山健身,2015年,珠山村對登山步道進行全線整修。新修復的山道,從珠山廟至大珠山峰,總長度約3000米,平均寬度1.5米,路面依舊以小石塊鋪設,修舊如舊。沿著幽靜的古道,拾級而上,但見峰迴路轉,溪流潺潺,木秀石奇,景色怡人。
珠山之上,一臺颱風機拔地而起,改變了山川面貌。山上環顧,四圍風光迤邐,是登高看海上日出的好地方。在風車下遠眺,山的盡頭就是海。大大小小的島嶼,若隱若現,幻如仙境。走在彎彎曲曲,帶點坡度的道上,風景如畫,涼風習習,非常的愜意。這個周末一起爬山嗎?
來石浦炮臺山,可觀山腳下鱗次櫛比的樓房。石浦炮臺山得名於舊時山上層設有為了防備海盜和倭寇侵擾的炮臺。步道全長約2700米,四通八達,有漁政站、南關橋、半嶺(西門外路)、靈禪寺等多個入口。設置了多個觀景臺、一座涼亭,沿線還有坐凳、路燈等設施。
立於最外側觀景臺眺望,山腳下的樓房鱗次櫛比,港口船影綽綽,岸上漁民忙碌著,遠處陽光照耀下的海面波光粼粼,稍遠處群山環抱。有山有海有人,充滿生活氣息的海港景致,令人流連。
沿著彎道拾級而上,山水畫卷徐徐展開,移步異景,所有期待如煙嫋嫋慢慢盛開,這樣遼闊的美景,你想要擁有嗎?那就趕緊來炮臺山吧!
來茅洋白巖山,可一覽茅洋蟹鉗港全貌。黃泥卵石手工鋪就的白巖山登山遊步道,百株梅花像是一條紅色長龍直達觀海平臺,站在海景平臺上,遠可眺大目灣海上日出,近可觀蟹鉗港日落,再高處的白巖山玻璃棧道讓遊客感受高空的刺激。
步道所在的茅洋鄉村全域旅遊示範區,更有以 「山、田、海、水」四大樂園為主題的國家級AAA景區蟹鉗港鄉村旅遊體驗區。登完山後還可以去這些主題村落體驗下自然田野的遊樂項目。這又是小朋友的所感興趣的地方了哦,還等什麼呢?
來西沙嶺,看歷史的歲月。西沙嶺古驛道曾入選「寧波最美森林古道」,是一條象山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素有「十裡西沙」之稱。從嶺腳的西谷廟出發,一路鬱鬱蔥蔥,霧氣縹緲,茶畦遍野,腳底是用鵝卵石鋪成的路基,斑駁的表面似在訴說歲月的滄桑。
走到嶺東山腰邂逅半嶺亭、石頭婆婆、牛大王廟,質樸的建築,立於其間閱盡人間美景,古道兩邊儘是森林茂盛,翠竹青青,真叫人流連忘返。
西沙嶺古驛道景美人少,雖有一些景觀在歲月的蠶食下只留有斷壁殘垣,但也能從中遇見舊時的場景,聽見歷史的聲音。古道兩邊森林茂盛,翠竹青青,抬頭遠望更有千頃翠竹,蔚為壯觀,能深切感受到「但聞溪水聲,不見水流處」的意境,不如來這裡瞧瞧,感受歷史的歲月呀。
來石鼓嶺,來鄉村健康「森」呼吸。相傳石鼓嶺嶺上有一巨石。形如鼓狀,擊之發出鏗鏘有聲,用名石鼓,石鼓嶺由此得名,全長3110米,彈石路,嶺頂海拔200.8米。
登上嶺頂感受完秀麗又壯美的景色後,可以去方家岙村莊轉轉。儲水量53萬立方的水庫、成片成片的竹林、溪水長廊以及有著千年歷史的瑞安石拱橋等都是這個新鄉村的標誌景色。方家岙青山雲霧繚繞,碧水漣漪,自有一股朦朧美。
1、背包。推薦選擇輕且可防水的背包, 最好有腰扣,緩解背部負重,不用的時候可以摺疊起來,不會佔用太多空間。①登山杖+手套: 戶外新手容易忽略登山杖的重要性,其實登山杖能幫助節省大約30%的腿部受力。搭配戶外半指手套,既能防曬又能防止手部與登山杖的摩擦哦。②護膝護肘: 徒步-般用護膝就行了 ,護膝分為兩種,一種全包的比較適合野攀防撞,另一種就是常規護膝保護膝蓋。③防曬用品:就算陰天也有紫外線,強烈建議塗抹防曬並及時補塗,還可以穿戴冰袖、帽子、墨鏡等物理防曬用品。①雨具:其實戶外人不怎麼帶雨具,儘量選擇防水外套就行。真要準備的話,可以帶一件雨披,雨傘也可以,就是比較礙事兒。②急救包:包括酒精棉、創可貼、防磨腳貼一類的應急藥品,處理小擦傷。走在金秋的景中,像是走在一幅浪漫深情的油畫裡,這個重陽節,一起爬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