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艱難而正確的抉擇從何而來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怎樣走近長徵這段80年前的歷史?浴血重生的紅軍將士為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貴的經驗?對我們今天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徵具有怎樣的啟示意義?讓我們聽聽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長徵史專家陳宇的看法。

    記者:時光荏苒,80年前長徵途中的槍聲遠去,但對長徵的研究、紀念和宣傳從沒停止。80年後的今天,我們如何走近這段歷史?

    陳宇:很多重大的歷史事實,留到最後就是幾句概括性的語言。當歷史只是寫在紙上的一個結論的時候,我們就斷了歷史的臍血。弘揚長徵精神,需要我們走近這段歷史,重溫長徵路上的細節,這裡面有著幾萬人的生離死別,有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只有走近他們,我們才能清晰地認識到當年的紅軍面臨著怎樣的心理考驗、生理考驗,為何能夠堅持下來。

    講述長徵故事的經典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是我們重溫這段歷史的一個窗口。現在回看電視劇《長徵》,當紅軍戰士挽起手來在松潘草地迎著暴雨唱起「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的時候,我依然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10餘次重走長徵路,從很多歷史見證者的口中,了解到更真實的長徵。站在湘江邊上,會更懂得「湘江一戰,損失過半」的悲壯;立在婁山關前,會真切地感受到長徵路上的艱難險阻。

   記者:走在長徵路上,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中,您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陳宇:最深刻的印象可以歸結為一個「難」字。過草地時,我感受到了隨時倒下的危險。當年紅軍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下腳穿草鞋,在幾乎沒有雨具又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跋涉草地,面臨著比今日兇險幾十倍的處境。自然環境的惡劣只是一方面,要面臨外部的圍追堵截、內部的彌合分裂、犧牲與逃亡……

    正因為有了長徵,紅軍將士腳穿草鞋跋涉了祖國最險的山和最惡的水,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中華民族最堅強的靈魂。這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英雄,在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後,成為革命隊伍中的骨幹,從長徵勝利的終點出發,走上了抗日救國、解放全國的坦途大路。同時,長徵也砥礪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並將其提升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引導我們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

    記者:長徵中,我們黨領導紅軍經受住了各種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考驗,奪取了長徵的勝利。當前,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同樣也面臨著急流險灘、重重關隘。

    陳宇:恩格斯說「歷史的必然通過大量的歷史偶然去實現」。歷史不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安排好了的,而是靠人的努力、奮鬥、犧牲。不是說革命必然勝利,它就自然而然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會經過許多路口,經受各種考驗。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所處的環境和肩負的任務與紅軍長徵時不同,但任務使命同樣艱巨,時間更加漫長。我們越來越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心,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也前所未有。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一些新問題、新矛盾、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改革也是一場深刻革命,改革與發展中的這些陷阱和潛伏的危機,猶如長徵途中的大渡河、臘子口、毛爾蓋雪山。涉險灘、克險關要有勇氣,沒有壓倒一切敵人和困難的勇氣,就不可能成功。直面艱難困苦,敢於迎難而上,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是長徵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記者:從您牆上的這張紅軍長徵路線圖可以看出紅軍轉戰10多個省,戰勝重重艱難險阻的曲折歷程。

    陳宇:曲折路線圖的背後是紅軍一次次突破敵人重圍,折射出長徵中一次次艱難的抉擇。三大主力紅軍會師陝甘,並不是長徵一開始就確定的,途中多次變更落腳點,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抉擇過程。長徵最後的落腳點選擇在哪裡,新的革命根據地建立在哪裡?關係到長徵的成敗和中國革命的前途。然而,能不能建立新的根據地,並不完全取決於黨和紅軍的主觀意願,還要取決於敵我雙方力量上的較量。在長徵途中,為了擺脫敵人,消滅敵人,保存自己,黨和紅軍不得不依據敵我情況的變化,隨時改變建立根據地的原定計劃,作出符合實際情況和有利於革命發展的新抉擇。

    劉伯承元帥回憶中提到,紅軍長徵到了川西北的時候,誰都不知道往哪兒走。張國燾說,這兒多好呀,我們就在這兒建立個紅色政權吧。毛澤東說,藏區這樣偏僻荒涼的地方,你在這兒能發展什麼呢?共產黨要發展,還要抗日,要到抗日前線去,老百姓才能擁護你,這樣才能發展壯大。

     這些艱難而正確的抉擇從何而來?來自於共產主義信念的支撐、民族大義的堅守、坦誠自糾的創新膽略、不懼艱難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這些品質永遠不會過時。大到國家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重大決策,小到個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進退去留,都能從中汲取豐富的養分。

   記者: 您認為紅軍能夠排除萬難,爭取最後勝利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對於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徵有何啟示?

    陳宇:1938年4月,張聞天在給陝北公學學生的演講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為什麼二萬五千裡長徵能夠有這樣偉大的影響呢?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在這次長徵中充分表現出了她為了自己的理想而犧牲奮鬥與堅持到底的精神。在這次長徵中,我們的確曾經碰到了無數的困難。困難幾乎是不能克服的。然而那時我們只有一個思想,就是無論如何要克服這些困難,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到底。」

    「堅持到底」「奮鬥到底」是張聞天對長徵精神的詮釋。這份「堅持」是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在當時那樣惡劣的環境下,如果沒有信仰的支撐,根本堅持不了多久。在信仰的感召下,紅軍戰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發。這份堅持需要戰勝內心對於死亡的恐懼,抵制住外界的誘惑。一路上有不少擴紅進來的新兵,實在吃不了那份苦就不辭而別。這份堅持體現了對革命必然會取得勝利的自信,無論道路多麼曲折,始終堅信前途依然光明。

    從紅軍長徵到當前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接力賽。比起80年前那段遠徵,當前至未來的這條道路更長、更偉大。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繼續保有內心的那份堅持:堅持紅軍長徵時的初心和理想,堅持抵制誘惑、砥礪信念,堅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定成功!

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高考,人生的十字路口,艱難的抉擇
    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關,考上大學的畢竟是少數,有相當一部分學子將名落孫山,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艱難的抉擇。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家境不富裕,更是如此,處在人生的十字口,該怎樣抉擇呢?這將考驗著每個學子的智慧,選對了,幸福一生,選錯了,困苦一輩子如影相隨。我身邊有這樣一位人,人們時時為他感嘆。
  • 《地球遊戲》評測:每一個抉擇都很艱難!
    [摘要]近日,遊戲開發商PIXIO LIMITED推出策略遊戲《地球遊戲》(Game of Earth),作為這個新國家領袖的你,將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艱難的抉擇。而近日,由遊戲開發商PIXIO LIMITED推出策略遊戲《地球遊戲》(Game of Earth)亦是如此,作為這個新國家領袖的你,將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面對各種艱難的抉擇。甚至,有時候你只要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你的執政直接會被推翻……
  • 高考填志願須知:獨立學院從何而來?該如何抉擇?
    獨立學院從何而來?
  • 《超能幼稚園》任嘉倫密謀獎勵 萌娃集體遭遇艱難抉擇
    原標題:《超能幼稚園》任嘉倫密謀獎勵 萌娃集體遭遇艱難抉擇 而面對甜食的誘惑,孩子們集體陷入艱難抉擇,憨態百出笑點滿滿。   吃貨安迪自帶彈幕 調皮核桃堅守規則   第三期,萌娃們要通過「小星星守護計劃」來訓練規則意識。由於俞灝明請假,因此秦奮當起了金色班代理班主任。但是在組裝桌椅的第一個環節,單兵作戰的他難以控場,幸好韓沐伯及時趕到,「英雄」救場。
  • 特寫:以色列老兵武大衛的長徵情結
    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和索爾茲伯裡的《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中講述的中國紅軍萬裡長徵的故事所吸引,幾年前他決定要來中國重走當年紅軍長徵路。那位軍官得知他們是穿越沙漠跨過高山而來時,不禁讚嘆地說,這真是世界軍事史上行軍的奇蹟!「中國紅軍走了兩萬五千裡才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武大衛脫口說道。   「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和組織,紅軍是不可能從敵人的圍剿中完成大規模戰略轉移的!」說完,老人以堅毅的目光看了看我。
  • 黨史一葉:長徵,鄧小平跟著走
    艱苦卓絕的長徵,孕育了不屈的長徵精神,鑄就了不朽的豐碑。長徵路上的點點滴滴,匯成黨史上的段段佳話,賡續傳承至今。在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推出長徵專題,一起追憶長徵,重溫那段光榮的歲月。 ——編者  「長徵的時候你都幹了些什麼工作?」鄧小平的女兒毛毛曾好奇地問父親。
  • 山西美術聯考,一堂難得的思政課,重走二萬五千裡長徵路
    山西聯考色彩題目最敬佩服的還是山西省的美術聯考,它不僅華為是一場聯考,更重要的是給藝考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課,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艱難歷程,不由得想起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七律·長徵》。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艱難歷程之艱難,在年輕一代印象中已經慢慢的淡化,僅存的印象也只是過草地,爬雪山模糊的印象,山西的聯考題目讓藝考生重溫二萬五千裡長徵路的歷史。
  • 考上名校的學生,為何仍然會有學習壓力,他們壓力從何而來?
    可是,從一些大學生的反饋中可看出,不少名校生仍然有不小的學習壓力,那麼,那些已經考上名校的學生,他們的壓力從何而來? 二、人生抉擇的壓力 對於大學生來說,大學階段將會面臨很多抉擇,而這些抉擇也會給學生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其中,最主要的或許就是學習末期的人生抉擇方面的壓力。當學生即將本科畢業時,他們往往面臨兩個選擇:就業或者考研。
  • 日本皇室:雅子皇后的氣質從何而來,看她從小到大的照片就知道了
    日本皇室:雅子皇后的氣質從何而來,看她從小到大的照片就知道了 看了雅子的照片,才知道她的氣質從何而來,看她從小到大的照片就知道了。到了少女時期,雅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從小就立志要成為和父親小和田恆一樣厲害的外交官。
  • 韓劇《信號》,如果面對艱難的抉擇時,每個人都盡力去做正確的事
    勇氣,不是無知者無畏,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我知道會面臨生死恐怖,但我必須做正確的事」。看完前幾集,我就發現:李在漢這個角色太難塑造了。因為他太「正確」了,這個角色的真實度,幾乎能夠決定這部劇的成敗。
  • 瑪麗遇艱難抉擇《唐頓莊園》時代洪流下盡顯溫情
    今日片方發布「艱難抉擇」片段,一直以來肩負守護唐頓重任的大小姐瑪麗,對莊園的未來感到迷茫——傳統貴族能否在壯闊的時代洪流中保留一席之地?唐頓莊園又能否在艱難情形下重回榮耀?面對困境,瑪麗將如何繼續守衛莊園?全六季劇版《唐頓莊園》作為重量級的鴻篇巨製,故事橫跨20世紀初英國歷史近十五年,在風譎雲詭的時代背景下,一個英式貴族家庭的命運躍然呈現。
  • 《萬哥覺醒》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 國士無雙答案一覽
    導 讀 「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在《萬國覺醒》中,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這些題目的答案是什麼?
  • 有人表示質疑,人類從何而來?
    有人表示質疑,人類從何而來?眾所周知,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現在科學最具有價值的一條理論,但也有人表示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完全正確,人類很有可能並不是這麼進化而來的,而且也有人保持一定的懷疑,為什麼單單只有人類進化成功了呢,難道人類掌握了某種技巧嗎?
  • 【長徵精神】以偉大長徵精神迎接民族復興徵程上的挑戰
    【長徵精神】以偉大長徵精神迎接民族復興徵程上的挑戰 原標題: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李效東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徵,以其縱橫二萬五千裡之漫長
  • 紅軍後人自發組建合唱團 《長徵組歌》是拿手好戲
    在「雄關漫道——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融媒體報導」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這支由一群紅軍後人自發成立的業餘合唱團隊作為主力助演,深情開嗓,一種緣於內心的熾熱和震撼靈魂的純粹驚豔全場。他們歌聲中那無人能比的情感從何而來?
  • 每個媽媽們的艱難抉擇,到底選擇「出去賺錢」還是「在家陪孩子」
    這個抉擇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媽媽們面前最艱難的選擇了。最難的抉擇就在於說,不出去幫忙賺錢,單憑老公的個人的收入難以支撐起整個家庭的日常開銷。生活過的緊巴巴的。但媽媽們一出去自己賺錢減少生活開銷的話,就沒辦法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 填報志願的艱難抉擇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生,填報志願是人生的又一次抉擇,高考是檢驗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填報志願又是考驗學生的智慧。 填報志願不能馬虎,更不能盲目填報。在高考後每個學生會領到兩大本有關填志願的書,一本是介紹學校的招生信息,開辦專業和收費標準等等,另一本是介紹每個學校近三年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和最高分數線。學生都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對應兩本書來選擇自己的學校,真的很費神,又不得不認真的選擇。
  • 長徵——需要回答的六個疑問
    座談會上有人提出疑問,一直講紅軍是有信仰的隊伍,為什麼76位老紅軍沒有一人講自己因信仰參加紅軍和長徵,而是強調自己為吃飯而來? 這是個必須辨析的重大問題。紅軍官兵若非因信仰而來,便與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軍沒有區別,也應了國民黨的汙稱,「共匪」、「赤匪」,長徵是「流寇」行為。推而廣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其實沒有跳出「江山輪流坐」的歷史邏輯。
  • 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 到底從何而來?
    但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到底從何而來呢?  黃麴黴毒素從何而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黃麴黴毒素作為一種黴菌毒素,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乾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黴菌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  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國家食品標準、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
  • 漢字的由來,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
    那麼,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1 、從結繩記事而來據說文字出現之前,記事的方式是用隨身帶的繩子打結,那時候的人們結繩記事,可能只記生命攸關的大事,大地震、流星隕落、地殼表動等等 。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文字是廣大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逐漸積累,陸續不斷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