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不遠,切莫讓自己成了惡性輿論的幫兇。
01
想了想,還是應該寫點什麼,關於此次「成都20歲確診女孩」遭網暴,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也希望更多人能引以為戒,我們的敵人是病毒,可不是一個20歲的普通女孩。
有一個詞,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叫「社會性死亡」。
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它並不是醫學上的腦死亡,也不是人自然性的死亡,而只是一種網絡用語,形容一種社會現象。
這個詞也警醒我們:當你不知真相的時候切莫輕易站隊,可以感慨和提醒,但不要惡意攻擊,事情的真相只有當事人清楚,我們作為網友只不過是局外人而已。不要讓自己成為惡性輿論的幫兇,而是要理性看待。
2012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做《搜索》,是由高圓圓、姚晨、趙又廷主演的。講述都市白領葉藍秋因為一件公車不讓座的小事,而引發了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暴力,以致最終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
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宛若南美洲叢林中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引發了一場發生在中國南方都市裡的「南太平洋風暴」。七天時間,因為一件公車上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幾個人被捲入其中,生活被迫推離既有的軌道,甚至命運都被徹底改寫。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真相。
有誰了解真正的真相?又有誰看到了真相?
或許也只有葉藍秋本人更為之清楚。
多年之後,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的越來越迅速,現實版搜索更是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網友們都喜歡隨心所欲地發聲,但是他們真的了解真相嗎?可未必。
不要讓自己成為躲在屏幕背後不分善惡的「鍵盤俠」,生而為人,還是要善良一些。
02
昨天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個20歲的普通女孩一夜之間成了「眾矢之的」。
女孩姓趙,她是成都新發疫情第一例確診病例的孫女,她自己也是在昨天才知道自己被確診的。發生這樣的事,誰也不想,畢竟甭管是對於女孩還是她的家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幸的事。
12月8日,在網上流傳著一張女孩的行程軌跡通報,女孩在確診前出入多家酒吧。隨後又有一張懷疑是被洩漏出來的流行病學調查圖,然後「成都確診病例孫女」這個熱搜就一直掛到網上。
疫情當下,原本平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就有一些好事者變得敏感。酒吧、20歲漂亮女孩、無業、轉場,等等多個詞彙交織在一起,就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藉機在網上「大做文章」。他們了解的也沒那麼清楚,然後各種人肉搜索和謾罵就展開了。
對女孩嘲諷和謾罵的各種聲音襲來。
有人諷刺她20歲,無業,就是一個玩家,甚至還說她私生活混亂,肯定不是個好女孩。
我就奇怪了,人家20歲,一個年輕小姑娘去酒吧怎麼了,這是屬於她的生活方式她的自由,怎麼就輪到你評頭論足了,怎麼就不是好女孩了?
還有人曝光了那個女孩的疑似照片以及朋友圈截圖,其實後來都被證實不是本人,牽連進了一些無辜的人。
更不可理喻的是,有的人不明真相就說女孩明知道家裡人有感染還亂逛。事實是什麼?趙某對奶奶確診並不知情,她也是一個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出行,她有什麼錯。
網上的一些汙言穢語,讓人不堪入目。
我昨天看到那些言論的時候都驚呆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發生這樣的事我們不應該「網暴」趙某,而應該有所警惕,到底是誰洩漏了個人隱私。趙某的居住地,門牌號,甚至身份證號都有公布,是不是細思極恐。
趙某還被一些網友們調侃成「轉場皇后」。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確診的女孩!可是一些不明是非的網友把那個確診女孩給當成了敵人。
甚至一些網友還有這樣的說辭:「好女孩經常出入酒吧?還換著酒吧去。」
我就奇了怪了,20歲不去酒吧,難不成要等到60歲去嗎?就像我剛才說的,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甭管是不是去工作,都跟你無關,也輪不到你對她指責什麼。有的人對男性女性很「雙標」,男人去酒吧就很正常,女人去酒吧就成了行為惡劣,這是什麼邏輯?
而且現如今,20歲成都確診女孩也出來發聲了:在酒吧負責氣氛營銷工作,我也是一個受害者。
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而且在發現自己確診後也是第一時間上報防疫部門,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她只是不小心感染了新冠,是一個受害者。再者她當時也不知道自己的奶奶確診了,如果知情肯定不會出來。女孩還給成都市民道歉,覺得自己給大家帶來了麻煩,打破了平靜的生活。
看了她的道歉,這是一個很好的姑娘,那些謾罵和誹謗她的人是不是欠她一句道歉?
好在女孩發聲之後,我還是看到了輿論善的一面,很多網友紛紛給她留言:姑娘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時候惡意去揣測他人,更不要對他人進行無端的謾罵。有突發疫情首要的是戴好口罩,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而不是在網上發洩,把怒火撒到別人身上。
網暴他人是可恥的,是輿論的惡,你自以為是正義的,殊不知成了惡性輿論的幫兇。我們要讓自己保持清醒和理性,而不是成了一個沒有理智的「鍵盤俠」。
另外,你真的以為自己可以獨善其身嗎?這次你去「網暴」成都確診女孩,沒準下次這樣的事發生在你身上,當你的隱私也被洩漏了,你會不會細思極恐?
03
對疫情的焦慮不應該成為網暴的理由,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和善的一面,理性發聲。
還有很重要的一條:不要再對女性抱著偏見,說什麼去酒吧就成了壞女孩。評判一個人品行的好壞可不是看她去不去酒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莫惡意揣測和「雙標」他人。
疫情當下,我們最應該做的,戴好口罩,早日戰勝病毒。
最後借用《成都日報》的一句話結尾:
在被確診之前,她不過是這個人口超2100萬城市中一個普通的年輕人,活動範圍大如何、喜歡與朋友聚會又如何,那都是她的私生活,與所有人的私生活一樣,應當是全權由她做主,不應成為可以被他人隨意瀏覽、點評的信息;在確診之後,她如實說明自己的行動軌跡,沒有隱瞞,配合流調。作為一個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也是值得我們同情和關心的。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近期其實也像她這樣生活著,我們又何必以上帝視角、事後觀點去過度苛責她呢?
祝福那個20歲的成都女孩,願早日康復!
#成都確診女孩因去過酒吧遭網暴#
-END-
今日話題:你怎麼評價「成都20歲確診女孩」遭網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