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8大藤校瘋搶的兩個學霸, 從小接受的卻是「截然相反」的家庭教育...

2021-02-16 藍橡樹

然而,每年總有那麼幾個非凡的大學霸,能一口氣包攬八所藤校的全部錄取,成為藤校們爭相招徠的對象。一旦這樣的孩子出現,在主流媒體上都會引發不小的轟動。

美國少年馬丁和克瓦斯,就曾是這樣兩個被藤校爭搶、被媒體追逐的學子。

在概念不同、路徑不同的教育方法下,兩個孩子都取得了學業成功,而且目標清晰,充滿理想與熱情。

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白人男孩馬丁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父親是籌款人、母親是護士,家境優渥。馬丁則從小就是一個天資聰穎、興趣廣泛的孩子。拿到藤校「大滿貫」後接受CNN採訪,他在鏡頭前展示了自己拉小提琴的樣子,優雅而自信。

學業成績全A、標化考試接近滿分、拉小提琴、進合唱團,還在高中的多個社團擔任職務…… 馬丁身上的那種「全能感」,哪怕丟到精英扎堆的藤校,也不會遜色。

難能可貴的是,馬丁對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他在汙染較為嚴重的北達科他州長大,親眼目睹了發達的石油工業如何改變了家鄉,便把平衡經濟與環保視作終生追求的事業。

有成績,有理想,有志向,馬丁身上呈現了一個藤校大滿貫選手該有的模樣。在被問及成功秘訣之時,他卻說是父母給予的「自由的靈魂」,成就了他如今的一切。


馬丁父母採用的是典型放養式教育,無論是對馬丁,還是對他的兩個妹妹,都從來不過問成績或排名,而是放手讓他們追尋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僅在必要時提供支持。

馬丁媽媽克麗絲說,馬丁是個「好奇寶寶」,從小就喜歡鼓搗各種擺件,追問自然現象的成因。每逢此刻,她與丈夫便耐心解釋,並提供讓孩子自發探索的機會。

克麗絲認為,讓孩子學會獨立與自我激勵非常重要,尤其對於那些想上好大學的人。「到了大學裡,根本就不會有父母指導你該做什麼,一切要靠自己。」 克麗絲說。

馬丁父母的放養,似乎是成就藤校學霸的關鍵所在。而在距離北達科他州數千公裡的紐約,另一個藤校大滿貫選手的出現,卻展現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教育圖景。

在多所名校錄取中選擇了耶魯的克瓦斯,出生在一個非裔移民家庭。他說他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的高壓嚴管。

從非洲移民來美的克瓦斯父母都在從事護理相關的工作,家庭條件一般。對於家中的一兒一女,他們最討厭的就是聽到孩子說「我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在他們看來,做一件事就要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不留後悔的餘地。

克瓦斯的父親埃比尼澤說他不能容忍孩子的任何一科成績低於95,是因為他相信潛力是無限的,只要足夠用功,一切皆有可能。

年輕時,他與妻子歷盡艱辛來到美國,終於為下一代創造了更好的教育條件。但面對時不時浮現的「黑人就是懶鬼和學渣」的鄙夷,埃比尼澤心有不甘。於是,他用最嚴厲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學業,始終讓他為符合父母的期待而奔跑,事實證明,他也成功了。

在嚴苛的教育措施下,克瓦斯成了多所名校爭搶的「香餑餑」,埃比尼澤也成了人們口中的非裔虎爸。但他不覺得這樣有何問題:「人們覺得我瘋了,但是你看,逼著孩子去挑戰極限,很多東西是可以做到的!」 

克瓦斯不僅成績優異、社交廣泛、獲獎無數,也和馬丁一樣,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有著清晰的認知。受父母影響,他對從醫十分感興趣,從中學時就堅持在醫學中心擔任志願者,並開展獨立的生物學研究。

如同馬丁感謝父母所給予的「自由的靈魂」一樣,克瓦斯也感謝從小受到的嚴格教育。他們的家教經歷雖然大相逕庭,卻殊途同歸,讓兩人都成為了受藤校青睞的優秀孩子。

馬丁與克瓦斯這兩個同時受到所有藤校青睞的少年,其實剛好反映出兩種「對立」的路徑——是高壓嚴管,還是放任自流?是當個虎媽,還是做個貓爸?

「虎媽」流派的典型代表是耶魯法學院教授蔡美兒,一位真正讓「虎媽」模式走向世界的人。她在自傳式著作《虎媽戰歌》中詳細描繪了自己是如何通過辱罵、恐嚇等高壓手段強迫兩個女兒,逼著她們朝著預定方向前進。

大女兒Sophia在一次競賽中拿了第二,蔡美兒非但沒有表揚,還逼著孩子每天晚上做2000道題,直到在競賽中奪回第一;小女兒Lulu練琴的時候,被要求從傍晚一直彈到深夜,不準喝水吃飯,不準上廁所……

在她的嚴加管束下,兩個女兒都在勤學苦讀以及無止境的練琴中度過了童年。她不能容許孩子的「不完美」,更討厭孩子的「不盡力」。

在國內,被媒體冠以「貓爸」之稱的常智韜,則以寬鬆的家庭教育方式與「寬容、溝通」的家庭教育態度,與「虎媽」唱起了「對臺戲」。

他會容忍女兒偶爾的落後,也會對她翹掉舞蹈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自主自立地去學習去探索,有能力有方法去追求理想,才是「貓爸」努力培養並希望看到的場景。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虎媽還是貓爸,他們的孩子都被培養成了有理想、有目標的哈佛學霸,而且都對父母的養育方式充滿感激。


事實證明,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沒錯,否則也不會有馬丁與克瓦斯的事跡,「虎媽」與「貓爸」的女兒也不會個個都進了哈佛。真正的關竅在於,你的孩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發展心理學家Nancy Hill曾在長期的調研實驗中發現,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會影響其學業表現,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孩子未來的表現究竟如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還在於父母的「對症下藥」。

在她的研究中,那些有意識地針對孩子的特點與環境而開展活動的家庭,下一代學業成功的概率是那些盲目的家庭的2-3倍。她還總結出了一些基本「原則」:

有個性、有想法、主動自覺,或是擁有負責任好老師的孩子,更適合「放養」;

缺乏自我約束力與目標,或時常遭遇外界挑戰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嚴苛對待。

嚴格意義上來說,「虎媽」也好「貓爸」也罷,都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沒必要神話也沒必要照搬,而與某種特定方法相比,「因材施教」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回到馬丁與克瓦斯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父母採用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都契合了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與成長環境——

馬丁擁有對世界的天然好奇心,所以父母根本不需要再加以「逼迫」,反而需要放手,將孩子的本性完全發揮出來;而克瓦斯是新移民,遭遇的種族歧視和刻板印象總是如影隨形,因此更需要在高壓之下刻苦努力,證明自我。

因善用「因材施教」的教育訣竅而培養出優秀孩子的,還有著名的美籍華裔作家劉墉。他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相差了17歲。在家庭教育上,劉墉仔細思考了兒女們的區別,有針對性地充當起了「虎爸」與「貓爸」——

兒子出生在臺北,初來美國時內向而叛逆,如果不好好「調教」可能會有長歪的危險,還是採用中式強權教育比較保險;

而出生在紐約的女兒心思細膩,又早早適應了美國的文化和成長環境,純粹拿老一套的中式家法來伺候,恐怕不會有什麼效果,不如徹底放手,對女兒多加驕縱。

結果,又當「虎爸」又當「貓爸」的劉墉,養出了一個哈佛博士的兒子,又把女兒培養成第一名考進哥大的才女。他的兩副面孔,不是「精神分裂」,而是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本就是每位家長最應盡的責任。

清華博士、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就曾說過:我們埋怨學校不能因材施教,卻沒有發現我們常常在以一種想當然的、千篇一律的方法,在要求我們的孩子。

殊不知,量身定製的個性化教育,才是父母最能提供、也是最該提供的東西。

嚴管抑或放養,看上去涇渭分明,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可每一份成功背後,都離不開無比投入的父母。他們充滿智慧,不盲目,不焦慮,最終會以自身對教育的遠見,幫孩子找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熱情。

作者:克裡斯,精英說90後小編,香港傳媒小碩,一個脫離高級趣味涉獵廣泛的嗷星人。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學齡前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21

小學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23

初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1

高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7

相關焦點

  • 他們被8大藤校爭搶,引發媒體轟動!揭秘名校孩子的家長該怎麼當
    然而,每年總有那麼幾個不似凡人的大學霸,能一口氣包圓八所藤校的全部錄取,成為藤校們爭相招徠的對象。一旦這樣的孩子出現,在主流媒體上都會引發不小的轟動。美國少年馬丁和克瓦斯,就曾是這樣兩個被藤校爭搶、被媒體追逐的學子。
  • 藝術留學--8大藤校竟然這樣排名
    美國八大藤校哪些專業最受學霸們歡迎1.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學校師生比:1:7小於20人課堂比例67.8%大於50人課堂比例11%1.Economics哥大心理學教授更是一流,在研究和教學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榮譽。
  • 同樣是韓國媳婦把飯燒焦了,中國婆婆和韓國婆婆的反應卻截然相反
    同樣是韓國媳婦把飯燒焦了,中國婆婆和韓國婆婆的反應卻截然相反最近韓國各大電視臺都推出了夫妻真人秀節目,播出的是明星夫妻們日常的生活,這些節目都非常的火爆和受歡迎,今天要給大家講述兩個韓國兒媳在不同家庭受到的待遇。同樣是韓國媳婦,把飯燒焦了,中國婆婆和韓國婆婆的反應截然相反。
  • 同樣是改名,為何中超會遭球迷強烈反對,CBA的情況卻截然相反?
    北京國安、上海申花這些名字,在1994年甲A聯賽元年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存在了足足26年的時間,所以他們擁有大批死忠球迷,對於改名這件事自然也有些無法接受。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同樣創辦於94年的CBA聯賽。
  • 這兩類學生的回答「截然相反」
    這兩類學生的回答「截然相反」。高中課程很多,僅主科就有9門,高考考其中的語數外和其他的六選三。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都很關注各學科的難度,到底哪門課程難度最大?有些學生說是數學,也有學生高呼必須是英語。但也有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為什麼不是語文?為什麼不是物理?那麼,就這兩科來說,高中語文和物理,哪科難度最大?
  • 「藤校」是孩子夢還是媽媽夢?
    「藤校夢」,究竟是孩子夢還是媽媽夢?事實上,隨著留學的基數猛增,令人擔憂的現象卻正在發生。與國內持續爆發式增長的留學生人數相對應,名校錄取率卻逐年下降。比如,美國常春藤聯盟2010-2016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其本科錄取率從整體上看呈下降趨勢,7年間8所常春藤名校的本科錄取率下降了2%-8%左右不等。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每年藤校放榜都備受關注,據統計今年哈佛大學從40248同學中錄取了1980人,總錄取率為4.9%,為8大藤校錄取率最低的院校。即便如此,斯芬克Y同學還是所向披靡,不僅獲得哈佛大學offer,還斬獲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共計4所藤校的offer,並成為建築學院最高獎學金以及最高榮譽錄取獲得者。
  • 17歲華裔少女拿下哈佛、耶魯等8所藤校offer,竟然是靠哭....?!
    除此之外,17歲華裔少女拿哈佛、耶魯等8所藤校offer,竟然靠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學霸君就來為大家揭秘!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心理學家坦言:喜歡「粉色」和喜歡「藍色」的孩子,性格截然相反
    心理學家坦言:喜歡"粉色"和喜歡"藍色"的孩子,性格截然相反導語在我們的世界當中,無處不存在著色彩,從山川大地的花鳥魚蟲,每一種東西上面都有著豐富的顏色。人們可能會因為喜好的顏色不同,而在性格上表現出極大的差異,也有心理學家坦言:喜歡粉色和喜歡藍色的孩子,性格截然相反!案例李女士和丈夫婚後5年,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女兒,雖然這兩個女兒只相差一歲,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倆喜歡的東西卻各不相同。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大」大滿貫,所有藤校的申請秘訣他們都知道!
    每年藤校放榜都備受關注,據統計今年哈佛大學從40248同學中錄取了1980人,總錄取率為4.9%,為8大藤校錄取率最低的院校
  • 張予曦與袁冰妍在這點上截然相反
    外向與內向這是兩種性格截然相反。今年夏天,歡瑞世紀投資的仙俠劇《琉璃美人煞》大紅大紫,袁冰妍與張予曦因此聲名鵲起,她們兩個在劇中是姐妹花,在現實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張予曦與袁冰妍他們兩個的性格就是截然相反的。
  • 同樣是落選全明星賽,17shou與NB211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最近,有關絕地求生全明星賽參賽選手的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聲音,其實不僅是網友之間討論熱烈,不少職業選手同樣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爭議最大的當屬17shou。 在得知自己落選全明星賽後,17shou在直播間暗諷:冠軍算個P?
  • 相貌和性格截然相反的偶像!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宋雨琦葉舒華:她們兩個一個面容甜美一個清冷,但是私下裡的兩位既不清冷也不可愛,宋雨琦是可愛的外表下掩藏住一個活潑的性格和與外表不符的煙嗓;葉舒華在臺下非但不清冷,反而有些歡脫,真的是差別很大!
  • 藤校教授給你的一封「信」:教你GET常春藤盟校中鮮有人知的「大事件」
    你以為你們拿著同樣的成績單就有同樣的競爭力,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在軟實力上早被別人遠遠的落在了身後。一般來說,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通過推薦信 , 文書 , 面試 , 志願意向, 課外活動 , 義工活動, 特殊才能, 個性修養, 家庭教育背景, 所居住的州, 所居住的地理位置, 校友聯盟, 宗教信仰, 種族及工作經驗等多維度來考察學生的軟性實力。
  • 如何從藤校錄取規則背後的歷史和真相,理性看待「爬藤」高昂代價?
    ,只期望著能夠進入藤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每年都收穫無數offer的幸運兒,自然也有在這條路上經歷慘痛失敗的申請黨。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如何從藤校錄取規則背後的歷史和真相,理性看待「爬藤」的代價?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誰能進藤校?
    每年,我們見到多少優秀的孩子,就要回答多少次同樣的問題,「怎麼能讓我孩子進藤校?」。 很可惜,這個問題沒有絕對可行的答案。從數字上來看,每年有超過兩萬五千名學生能夠收到藤校的錄取書,這個數字給了許多家長很多遐想的空間。那究竟誰能進藤校?盟君收集了多位藤校及名校招生官的意見,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 全美8大藤校360度全方位比拼,誰才是與你最契合的好大學?
    棕櫚說:說到藤校,大家心裡第一印象肯定都是覺得他們代表了美國大學的最高水準。但經常有家長問到棕櫚君,這8所藤校到底哪所更好,哪所更適合自己的孩子。的確,人們常常會對於8所藤校究竟誰更好有各種爭論。美版知乎Quora上也有不少網友都想了解8所藤校之間的排名如何。那麼8所藤校究竟誰更好?它們各自都有哪些特點?又適合什麼樣的學生?認識一所學校,我們往往會從它的排名開始。
  • 那些17歲就發頂尖期刊的學霸,都做對了什麼?和藤校終身教授做科研!
    >才是成功的終極密碼下面7位來自耶魯、MIT、牛津的終身教授就將帶給你✓全程在線指導完成100%藤校科研活動✓親手完成的的高規格活動成果✓ 以個人身份發表高含金量論文✓ 1 on 1 藤校終身教授「定製推薦信」
  • 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理性才是重要因素
    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理性才是重要因素每天分享遊戲策略和電競信息,對遊戲有狂熱。不僅僅是光遇,任何遊戲想要長久生存,除了給玩家提供高品質的遊戲服(玩,創新等。),最重要的是賺錢為了養活員工,投資正常的維護和創新發展。今日話題:限量禮包貴嗎?
  • 來聊聊那些有兩個截然相反含義的單詞!
    這兩個意思難道不是完全相反嗎?沒錯!恭喜你發現了語言中一種有趣的現象!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種現象吧!剛才我們看到的這種現象叫做énantiosémie,在英語中叫auto-antonym。在中文裡叫...自反???啊不是,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