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息電位是2016執業醫師生理學考試的必考點,也是難點。對這個知識點的出題,無外乎是考查鈉鉀離子通透性變化對靜息電位的影響。下面文都醫考老師帶大家來弄清楚靜息電位問題的解題原理。 靜息電位,又稱靜態電位、靜止電位、靜止膜電位、休息電位、休息膜電位,是神經細胞處於相對安靜狀態時,細胞膜內外存在的恆定電位差;其主要來源於鈉鉀泵的活動。 具體而言,細胞膜兩側的離子呈不均衡分布,膜內的鉀離子高於膜外,膜內的鈉離子和氯離子低於膜外,即胞內為高鉀、低鈉、低氯的環境。此外,有機陰離子僅存在於細胞內。在安靜狀態下,細胞膜對鉀離子通透性大,對鈉離子通透性很小,僅為鉀離子通透性的1/100~1/50,而對氯離子則幾乎沒有通透性。因此,細胞靜息期主要的離子流為鉀離子外流。鉀離子外流導致正電荷向外轉移,其結果導致細胞內的正電荷減少,而細胞外正電荷增多,從而形成細胞膜外側電位高,而細胞膜內側電位低的電位差。可見,鉀離子外流是靜息電位形成的基礎,推動鉀離子外流的動力是膜內外鉀離子濃度差。 鉀離子外流並不能無限制地進行下去,因為隨著鉀離子順濃度差外流,它所形成的內負外正的電場力,會阻止帶正電荷的鉀離子繼續外流。當濃度差形成的促使鉀離子外流的力與阻止鉀離子外流的電場力達到平衡時,鉀離子的淨移動就會等於零。此時,細胞膜兩側穩定的電位差稱為鉀離子的電位。所以靜息電位內負外正。 由於細胞膜的半透性,細胞內鉀高鈉低,細胞外鈉高鉀低,所以當細胞膜對鈉的通透性增加時,正電荷向細胞內流動,細胞內外電位差變小,靜息電位變小。當細胞膜對鉀的通透性增加時,細胞外正電荷更高,細胞內外電位差變大,靜息電位變大。 了解靜息電位的產生原理,鈉鉀離子通透性變化對靜息電位影響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文都老師希望這部分題要記清楚,考試中不要丟分,祝大家2016執業醫師考試取得好成績,順利過關!
2016臨床執業(助理)醫師
3個晚上 9個小時 就在今晚18:30
名師坐鎮 重點預測
劃定範圍 定向提分
24h熱線 400-0999-680
醫師考試QQ交流群
389786480 459761558 42419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