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的閱讀平臺,都開始布局電子閱讀器了?

2020-12-1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 | 易牟

你有多久沒看完一本書了?

在知識焦慮肆虐的年代,一個好的閱讀工具,也不再是文藝青年的專屬,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數字閱讀更成了一種主流。

前有kindle武林稱雄,後有掌閱、閱文、小米、京東、噹噹等閱讀器蠢蠢欲動,中國的閱讀市場在短短幾年間,發生了詭譎的變化。

似乎,一個沒有閱讀器的讀書APP,就不是一個好平臺了?

kindle踢開電子閱讀的大門,硬體or服務?

任何消費現象,都離不開背後興起的消費群體。

2007年,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名為「Kindle」的電子閱讀器,用戶可以通過無線網絡使用亞馬遜Kindle購買、下載和閱讀電子書、報紙、雜誌、博客及其他電子媒體。

這一款售價399美元的kindle,在發售的6小時內被搶購一空,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產品。

亞馬遜趁熱打鐵,在2009年又發布了第一款配備加速器的Kindle DX,不僅在硬體上進行了升級,而且還支持PDF文件,滿足了客戶閱讀的多元化需求。

不出意料,再次迅速售罄。

這一現象,讓諸多出版界的人士目瞪口呆——如此功能單一,且存在諸多缺陷的電子產品,何以成為用戶的新寵?

科技概念?亞馬遜品牌?

都不是。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Kindle的誕生可能是一種無奈。

電子書的概念從70年代就被提出來了,90年代開始就有專門的電子閱讀器產品出現,2002年開始大廠商和出版商逐漸開始對紙質書進行電子化。

它有4個明顯的優點:1)攜帶方便,易於在不同設備間傳遞;2)不需要印刷,規模化之後的成本會比較低;3)可以集成很多紙質書不具備的功能,如字典、摘錄、標記、進度等;4)不用等快遞,即購即讀。

2003年,亞馬遜內容產品的銷售佔到亞馬遜收入的74%,而恰巧蘋果推出了iTunes音樂商店,在iPod的配合下,快速侵蝕了亞馬遜在音樂市場的份額。

這意味著,如果亞馬遜再不採取行動,那麼閱讀市場也很快被蘋果和谷歌等公司取代。

2004年,負責亞馬遜紙質書業務的高管被任命去負責電子閱讀器,貝佐斯對他說:「你的工作就是要幹掉自己的生意,讓所有賣紙質書的人都失業。」

與此同時,貝索斯開始讓亞馬遜Lab126實驗室著手研發一款新的電子閱讀器,並大量借鑑iPod的理念,希望它「可以單手閱讀」,就連Kindle這個名字,都是意為「點亮火焰」,暗喻著書籍和智慧所帶來的興奮。

很明顯,Kindle的誕生帶有明顯的網際網路思維,電子閱讀器不僅代表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更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

這也為中國市場上各類電子閱讀器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知識焦慮推動市場回暖,電子閱讀器迎來「多強爭霸」局面

2013年,Kindle進入中國市場。

但是,它面臨的市場環境與2007年的美國迥異。

2007年,亞馬遜掌握著美國最大的讀書銷售渠道,對出版商有足夠強硬的談判籌碼,而幾乎所有的圖書銷售目標人群全都聚集在亞馬遜,轉化率極高,kindle看似一路攻城略地,但仍然是在做左手倒右手的生意。

螳螂財經想說的是,在中國,iPhone 5S才是2013年的明星產品,智慧型手機迅速普及,中國移動閱讀、熊貓看書、書旗小說、掌閱、起點讀書、QQ閱讀等閱讀APP,迅速攻佔每一部手機的內存。

這是一個屬於移動閱讀APP的時代,小米、華為、聯想、中興、vivo、OPPO……每一個硬體廠商,都會在手機出廠的時候強制搭載1~3個閱讀APP。

與此同時,中國的出版市場也極為混亂,並無一個霸主出來一統江湖,即便是主打圖書市場的當當網,也還在看出版商的臉色吃飯。雪上加霜的是,無孔不入的各類盜版,讓這個行業看起來一片絕望,似乎「沒有未來」。

結果就是,kindle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著強大的無可替代性,但是在中國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就如今天的「貓王」收音機一類,更多是在一線城市中的小資階層流傳。

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電子閱讀器的命運是相似的。

2011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達2320萬臺,增長率超過100%,但是2012年受智慧型手機普及、閱讀資源匱乏、盜版橫行的影響,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銳減,2012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銳減為1480萬臺,並且逐年遞減態勢明顯,2017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為715萬臺,不足2012年出貨量的一半。

戲劇性的變化,從2016年底開始。

從這一年開始,得到APP、知乎live、分答、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豆瓣時間等知識付費產品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一系列標誌性的事件讓知識付費漸漸成為時尚,一直持續到2018年初,「直播答題」將這一氛圍推向高潮。

知識付費的興起,也將「知識焦慮」播種到了中國網民的心裡。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閱讀市場經歷了草莽發展階段,逐漸形成了閱文、掌閱、多看閱讀、噹噹閱讀、百度文學等巨頭,電子版權保護得到了極大改觀,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成為網文界的巨頭,並以千億市值登上了港股。

這幾乎也標誌著,中國迎來了品質閱讀的時代。

根據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1.1%。其中,43.5%的成年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10.6%的國民傾向於「網絡在線閱讀」,7.8%的國民傾向於「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

與蓬勃的數字閱讀相映襯的是,越來越多的閱讀人士,急切需要一個更好的閱讀工具。而擁有待機時間長、仿真護眼、小巧專注的電子閱讀器,則成了他們的首選。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2007年kindle剛誕生的時候,它被傳統出版社吐槽為「傷眼、粗糙、雞肋」,而到了2018年,電子閱讀器成了「護眼、小巧、專業」的代名詞。

昔日的惡霸胡漢三,成了濃裝淡抹兩相宜的西施。

這樣「清純而性感」的賽道,自然也吸引了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

目前,除了漢王、翰林、易博士、易迪歐、方正文房、大唐、臺電、三星、文石等等傳統硬體廠商之外,掌閱、噹噹、京東、閱文、小米、訊飛等廠商也紛紛入局,結合內容生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閱讀器。

多強爭霸的大戲,在中國市場拉開了序幕。

電子閱讀器已經成為書蟲標配,硬體or服務?

受益於中國完備的手機產業鏈,以及開放的安卓生態,電子閱讀器的硬體開發門檻並不高。

甚至,由於手機製造工藝的成熟,國產電子閱讀器在做工上已經不覷於kindle,加之為了適應中國國情,諸多品牌的電子閱讀器都接入了百度網盤、wifi傳書等功能,為產品注入了強大的競爭力。

kindle在優勢,已經一點點被抹平,接下來主戰場上是國產品牌們之間的廝殺。

從硬體端看,掌閱、閱文、京東、噹噹等品牌的數字圖書閱讀器在屏幕大小、清晰度、內存等方面並沒有顯著區別。

從商業模式上看,網際網路入局巨頭都在模仿kindle,採用「硬體+內容+服務」閉環模式。比如,閱文、掌閱憑藉自身積累的豐富數字圖書資源,在內容端具備先發優勢;噹噹,京東等傳統圖書電商則選擇和數字圖書廠商合作推出電子閱讀器,形成「內容+硬體」合力。

從競爭策略上看,大部分品牌爭霸的方向在於6英寸小屏閱讀器,小部分如文石、訊飛、墨案等廠商則是另闢蹊徑,改走大屏電紙書路線,主打專業閱讀、原筆跡手寫、生產力工具、無紙化辦公等概念,在文件共享、文件管理、批註審閱、PDF閱讀等方面尋求差異化,由於自身缺少閱讀資源,所以倡導「開放式閱讀」,即可以安裝大量的閱讀APP。

巨頭入局,必有所圖。

難道,像是做手機一樣,在搶佔下一個硬體風口嗎?

非也。

電子閱讀器與手機不同,它的硬傷在於,墨水屏即便再怎麼發展,也無法像手機屏幕一樣流暢,這便註定了它只能是一種單一功能性產品。

目前,市面上6英寸大小的電子閱讀器,價格基本在600~1200元之間,而10英寸以上的中高端閱讀器,則在2000~4000元之間。

根據智研諮詢的預測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閱讀器出貨量為237萬臺,到2023年增長到275萬臺。

這個量級的出貨量,相比起智慧型手機而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零頭,用羅老師的話語體系講就是:「基本不賺錢,就交個朋友。」

終極原因,在於售賣內容。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比達諮詢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到7.4億人,同比增長1.4%,數字閱讀已經成為中國的國民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204.8億元,同比增長21%。

2019年,僅僅是紙質書,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閱讀量為4.65本,而這個數字在日本是40本,韓國11本,法國20本,以色列60本。

即便是按照每本10元的盈利空間計算,這也是一片廣袤的市場,達到千億級並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

尤其是,從2019年開始中國人口紅利見頂,移動閱讀市場增長乏力,各大閱讀平臺對於提高單人內容消費的願望更加迫切。

以掌閱科技為例,2019年的營收為18.82億元,其中數字閱讀營收為15.84億元,移動月活為1.4億人,也就是說人均貢獻營收僅為11.3元左右。

這是一個極低的數字,按照2019年財報所示,掌閱科技2019年硬體產品營收為0.26億元,這部分主要為電子閱讀器的收入。

換句話說,即便電子閱讀器硬體創造的營收佔比很低,但卻不能小覷,它觸達的大多是深度閱讀用戶,對「數字閱讀」營收部分,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

更進一步,在IP與版權運營成為一大新增長點的時代,再也沒有哪一種電子產品能夠像電子閱讀器一樣,給內容生態帶來如此高的忠誠度和粘性,而這正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夢寐以求的,無論是掌閱、噹噹、京東、閱文,還是小米、訊飛等廠商,這都是一個極大的誘惑力。

結語

在亞馬遜2007財年的報告裡,貝佐斯讓大家不要把kindle當成一個硬體看待,它應該成為一種數字服務。

熟悉商業史的人都知道,一旦某一件產品成為了一種服務,那麼它的競爭方式也將不再唯一,競爭對手可以有多種彎道超車的機會。

兜兜轉轉,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如果說,kindle的誕生是對傳統紙質圖書市場的顛覆,那麼國產巨頭們的廝殺,應該算是對閱讀市場的二次革命。

相關焦點

  • 重拾閱讀?從 Kindle 電子閱讀器開始
    kindle 有四個系列,相對來說 kindle paperwhite 綜合性最高,所以剛剛接觸電子閱讀器的朋友可以選擇入手 kindle paperwhite。>[產品售價]  558元[銷售商家] 亞馬遜中國[相關連結] 進入購買  精巧輕薄外觀設計  Kindle電子閱讀器機身更加輕薄,比上一代入門級Kindle薄了11%,輕了16%,更加美觀
  • 電子閱讀器的下一個突破在哪裡?
    ,但也成為了全世界讀書愛好者心中的神器;二十年的時間,手機從一個「磚」變成了如今的「智慧型手機」,電子閱讀器的發展自然沒有手機等智能設備那般迅猛,但也在不斷地更新進化著,而且正因為電子閱讀器創新突破的困難,它的每一個影響行業的突破都值得銘記;電子閱讀器第一個影響整個行業的產品突破,就是採用了墨水屏,對於這點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感到意外;許多人不了解的是,最開始的電子閱讀器採用的並不是墨水屏
  • 紙質書與電子閱讀器有何不同?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給你答案
    更多的人則是利用手機、電子閱讀器這樣的設備來汲取知識養分。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這款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到底與其他產品有何不同之處呢?愛好閱讀的人,多少都有點文藝情結,如果說隨身攜帶紙質書閱讀多有不便、用手機電腦閱讀無法專注,那麼,電子閱讀器顯然比手機、平板看上去更符合閱讀愛好者的心理需求和品味情懷。
  • 核心技術奧力給,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帶來更好閱讀體驗
    而在電子閱讀器行業,黑白顯示始終無法突破,也嚴重阻礙了行業發展。為此,科大訊飛於不久前發布了全球首款彩色電子閱讀器,將閱讀體驗再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愛好閱讀的人,多少都有點文藝情結,如果說隨身攜帶紙質書閱讀多有不便、用手機電腦閱讀無法專注,那麼,電子閱讀器顯然比手機、平板看上去更符合閱讀愛好者的心理需求和品味情懷。
  • 電子書「戀上」圖書館——電子閱讀器的市場新機遇
    據了解,目前,電子閱讀器在圖書館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單純提供電子閱讀器設備借閱的基礎模式,即讀者通過外借電子閱讀器,可以閱讀電子閱讀器中隨機預裝的圖書,同時還可自行下載網絡圖書資源。早在2009年,北京大學圖書館便開始與漢王科技合作,為北大學子提供漢王電紙書的借閱。
  • 京東第二款電子閱讀器開始眾籌
    本網訊 3月15日,京東第二款閱讀器JDRead Venus再次在京東眾籌平臺亮相,此舉表明京東圖書在電子書硬體設備市場將持續地深挖細耕。2016年的3月21日,京東上線電子閱讀器JDRead Shine的眾籌活動,正式拉開進軍電子書硬體設備市場的大幕。  JDRead Shine去年甫一亮相,立即得到讀者廣泛接納。眾籌僅兩天時間,就完成原本預計近一個月完成的眾籌金額。經過一年的市場檢驗,JDRead Shine已位居國內閱讀器市場排名第二的位置,銷售穩步增長。
  • 為什麼電子閱讀器都熱衷於推出打卡0元購活動,其中有什麼貓膩?
    但現在這樣的活動形式在網際網路上發揚光大,尤其是在電子閱讀器市場,經常有廠商推出這一活動。然而,看似天上掉餡餅的事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單從電子閱讀器來說,騰訊口袋閱、掌閱f1、Kindle咪咕版、京東閱讀器等都曾推出或正在推出這樣的活動。
  • 想要實現趣味閱讀?就用科大訊飛閱讀器!
    這款科大訊飛的產品——彩色墨水屏閱讀器,使用eink元太科技提供的6英寸高清印刷式彩色電子墨水屏,能夠顯示4096種色彩,外觀採用純平設計,抗震防摔,並配置了24級閱讀燈和一體化揚聲器。重150g、厚6.9mm、輕薄舒適、單手可握,方便隨身攜帶。科大訊飛電子閱讀器還很適合閱讀兒童繪本、藝術畫集、帶圖解書籍等有色彩的圖書。
  • 電子閱讀器的賠錢買賣經 微信讀書燒錢也要做
    說到電子閱讀器,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Kindle。截止2019年,Kindle在中國電子書領域已經佔據了65%以上的市場份額,即使在掌閱、噹噹、閱文、小米、訊飛、文石各大電子書廠商都入局的情況下,Kindle依然穩坐龍頭五六年。
  • Kindle(電子閱讀器)蘋果版下載_Kindle(電子閱讀器)iOS版免費下載...
    Kindle(電子閱讀器) 資訊閱讀 大小: 147.5 MB
  • 可閱讀 可記事——BOOX MAX Carta電子閱讀器評測
    在碎片式閱讀的風行下,電子閱讀器也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裡。而本次《消費電子》評測室所要評測的產品,據說是一款坐擁百萬書城、千項應用的BOOX MAX Carta電子閱讀器,外觀簡潔,性能出色,兼容閱讀與記錄兩項功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實際體驗一下吧。外觀簡雅 剛柔並濟
  • 電子閱讀能代替書本嗎?書本比電子書好在哪裡?如何選擇閱讀器?
    電子閱讀能代替書本嗎?書本比電子書好在哪裡?如何選擇閱讀器?書本閱讀的感覺,現在任何一個電子閱讀器還不能夠替代。淵回試用過很多電子閱讀器,其閱讀體驗均不能和實體書相提並論。比如手機,pad,筆記本。文石電子書閱讀器,掌閱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電子閱讀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像手機一樣的普通電子屏幕。另一種是有電子墨水的屏幕。這種電子墨水的屏幕大部分並不會發光,閱讀時候,改變墨囊的電極,從而顯示出文字。雖然也有很多產品加入了背光,但是相比較普通的手機,電腦屏幕這種墨水屏對人的眼睛要好得多,看起來也舒服得多。下面回就兩種,閱讀方式做一個詳細的比較。
  • 免費閱讀洛天日照小說網ePub閱讀器
    EPub閱讀器PC版本支持epub和pdf, 兩種流行的電子書格式這種新的文檔格式稱為epub格式,請使用epub格式閱讀器以取得出色的閱讀效果,它可以達到紙質書的效果。免費閱讀洛天日照小說網
  • 茶餘飯後捧起科大訊飛彩色電子閱讀器,盡顯閱讀樂趣
    而想要在分秒必爭的每一天中實現隨時隨地閱讀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這一願望或將成為現實,尤其是科大訊飛推出的全球首款彩色墨水屏電子閱讀器的面市,人們可以在出行、茶餘飯後隨時隨地享受一段美妙的閱讀時光。
  • AI聽書感受書籍溫度 咪咕訊飛電子閱讀器
    俗話說,學習無止境,閱讀也是一個值得終身培養的愛好。不過在當下電子書有著方便和節省的優點,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紙質書籍成了現在大家閱讀的首選。最近,科大訊飛聯合咪咕閱讀發布了一款電子閱讀器,這款閱讀器擁有咪咕、訊飛雙書城、支持聽書、新聞閱讀以及文檔的閱讀,加上AI聽書功能,在電子閱讀器中也是一款功能全面的產品。
  • 電子書閱讀 App
    電子閱讀的沉浸體驗沒有紙質閱讀的好,但它在攜帶、檢索、整理和轉化等方面的便利性上要遠超紙質閱讀。而這樣的便利性,大幅降低了我們構建知識體系的困難。在 iOS 上有很多電子書閱讀 App,這裡選擇主流的幾個進行介紹。「官方」閱讀器:Apple Books(原 iBooks)
  • 免費小說閱讀網址txt閱讀器
    txt閱讀器是一種創新的TXT閱讀和管理軟體,您可以閱讀本地TXT小說並在線下載TXT小說和電子書。軟體名稱txt閱讀器軟體平臺安卓軟體版本1。0。9[1] 軟體語言簡體中文多摩或軟體0。2兆字節[1] 軟體類別閱讀軟體1軟體簡介2主要功能?
  • 咪咕訊飛電子閱讀器正式發布 打造智能聽書新體驗
    3月19日,科大訊飛發布了旗下的最新硬體產品:咪咕訊飛電子閱讀器。該產品除了能夠為熱愛閱讀的用戶提供新的選擇,還將打造智能聽書新體驗。在閱讀體驗上,咪咕訊飛電子閱讀器進行了全面優化。咪咕訊飛電子閱讀器支持字體切換、段落排版調節、一鍵生成分享二維碼、txt書籍智能識別內容生成目錄、PDF深度優化,裁邊、頁面重排、放大鏡等實用功能。
  • iPad加速電子閱讀器血拼:有望終結Kindle
    iPad可以兼容所有的蘋果在線軟體商店的14萬個應用,並完全支持iPod的音樂、視頻、圖片、郵件等功能,甚至在遊戲領域,全球最大的PC遊戲廠商EA專為其開發了基於iPad的極品飛車、棒球等遊戲。但最受業內關注的閱讀器則是藉助賈伯斯發布的iBooks平臺。業內人士分析,iPad又在助燃本已火熱的電子閱讀器市場,iBooks不但提供電子閱讀功能,旨在改變公眾閱讀方式,吸引讀者在線購買、在線閱讀圖書。
  • 有哪些好用的電子小說閱讀器
    閒暇時間看小說是不少人打發時間的方式,相比較紙質書籍電子書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好用的電子小說閱讀器吧!運行Anyview不需要很強的手機,即使在低端平臺上,Anyview也能很好的處理各種文件,以使用戶獲得完美的閱讀體驗。 Anyview提供了強大且靈活的定製能力,提供了超過50項用戶設置,因此,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的使用Anyview。當然,即使你不作任何設置,Anyview一樣也能滿足你的閱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