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在地球周圍這樣的天體有很多很多!而近乎無數個像地球、太陽和月亮這樣的天體和一些其它天體以及它們之間的空白區域組成的整體,被我們成為宇宙!
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一般而來,我們都習慣性地稱我們的宇宙為三維空間,也就是我們認知的立體空間。但嚴格意義上,我們的宇宙應該是3.5維的,因為我們還有一個向前進的時間軸!
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定義我們口中所謂的維度呢?維度劃分的依據究竟是什麼?
一般而言,科學家將我們所能夠認知的維度劃分為五個層面,分別將其稱之為一維至五維!
一維:一維的科學定義就是一條之直線,一條沒有粗細,而且長度是無限長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充滿著無數個點,而每個點都可以認為是構成這個一維世界的最基本單元。從我們能夠脫離一維世界之外便可以看出,人類所處的世界是遠超一維的!
二維:二維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平面!
根據平面與直線之間的關係我們知道,平面是由無數條直線組成的,所以二維世界本質上是由無數個一維世界組成的!
在二維世界裡面,有兩個重要參數,它們分別被命名為X坐標和Y坐標,而二維世界也被我們成為平面坐標系。任何一個X坐標和Y坐標的數值都可以確定一個二維世界中唯一的點!假設二維世界有生命存在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用這兩個坐標參數來描述二維生命的存在狀態!
三維:排除時間的概念來講,三維世界與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並無二致,但也只是一瞬間觀察到的世界才算!
同樣的道理,任意一個三維世界都是由無數個二維世界構成的!事實上,在三維世界裡面,我們多了一個坐標參數,那就是Z坐標。我們可以用這個Z坐標來描述一個物體除了X坐標和Y坐標之外的另外一種屬性!
三維世界又被稱為立體世界,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
3.5維:究竟有沒有3.5維的世界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根據我們的現實生活而言,我們的世界除了三維之外又多出了一個時間的屬性,但這個屬性卻並不是完整的,因為它只能隨著時鐘的指針向前流動!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我們的世界實際上只有3.5維,而那0.5維便是沒有回溯的時間!
四維:目前為止,四維空間只存在於科學家的構想之中,因為按照常理,時間的屬性應該是完整的屬性,它應該像其它坐標一樣存在一個矢量上的前進和倒退,但實際上來講,現階段的人類根本無法實現時間上的倒退!甚至就連理論上也完全沒有任何可以時間倒退的可能!
所以,四維空間只是科學家們在基於時間軸完整性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個合理的推測,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實!但四維世界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五維:到五維為止已經完全是理論推測的定義!實際上,科學家給出了五維世界一個與眾不同的定義!
舉個例子,在某一時刻,筆者的面前放著一杯咖啡和一杯白開水,如果筆者選擇了喝下面前的白開水,則會沿著白開水這條主線形成了一個思維世界。然而事實上還存在著筆者喝下咖啡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則引導除了另一個思維世界!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並不單單是白開水和咖啡兩條時間線,還包含著其它無數種可能性!也就是說,在每一時刻,都會有無數種可能性出現,而每一種可能性都會形成一個四維世界,而這些所有的四維世界全部都只是五維世界的組成部分!
事實上,這種分割出無數種可能性的理論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平行宇宙(平行世界)!而無數個這樣的平行宇宙便組成了我們所謂的五維世界!
當然,平行宇宙的概念尚未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去證實,所以,科學上的五維世界其實只能算是一種理論上的推測,並不具有真實性!
其它維度:從五維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實際上這種定義完全是理論上的推測,雖然存在著這種可能性,但卻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撐!更重要的是,五維世界的推測已經是人類如今的極限了,至於更高維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不要說筆者,就連科學家們現在也無法想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