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鍵詞:兒童教育、兒童成長相信對於家有孩子的人來說,最感到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愛哭了。畢竟孩子一哭起來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更是擾的人不得安寧,這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這簡直就是來'討債'的,上天派了個'小惡魔'來折磨自己,殊不知其實孩子不僅不是來'討債'的,恰恰相反還是來'報恩'的呢。這話怎麼說呢?
其實,哭本身就是孩子正常的一種生理本能,也是孩子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之一,這是一個釋放自己的過程,當孩子敢於用哭來釋放自己的情緒,並表達對父母的一些思想抗議等,這其實是一種情緒敏感力的發展。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家長能夠做到共享情緒並理解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的情商和性格將會得到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並且能更懂得感激和體貼父母,這樣的孩子將來就是會懂得給父母'報恩'的。所以說,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比起阻止孩子的發洩更為重要。
很多的父母總是喜歡對孩子說:"再哭就不要你了!"、"再哭就不喜歡你了"等等,這樣的方法雖然能夠暫時性的讓孩子停止哭泣,但是更多的時候孩子是因為內心的恐懼更被迫停止哭泣。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選擇用哭來釋放和緩解自己的情緒,造成孩子變得更加敏感膽小,內心缺乏力量。那麼,既要讓孩子快速停止哭泣,又要不傷害孩子的心理,應該怎麼辦呢?
允許孩子發洩情緒。面對孩子哭泣的時候,不去試圖降低底線哄騙孩子停止哭鬧,也不用威脅暴力去阻止孩子。要讓孩子明白,你可以通過哭來發洩情緒,但你不會通過哭來獲得任何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學會分享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受傷或者難過的時候,學會分享他的情緒,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能夠理解他的,並幫助孩子找到難過的原因,一起進行解決處理。
孩子的哭泣是最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家長如果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去對待這件事情,會讓孩子的情緒敏感力得到提升,變成一個更加懂事獨立自信的孩子,將來你也能夠從孩子的身上,感受到這樣的恩情回報。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就學會讓他自我釋放一會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