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哭鬧,媽媽還在說「乖,不哭」?這幾招可讓孩子儘快冷靜

2020-12-20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孩子無論是在心智還是身體上,都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而孩子哭鬧,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不少父母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不太哭鬧,便會很慶幸,自己生了個天使寶寶。但自家的孩子若是總愛哭鬧,作為父母,很多時候就特別頭疼了。

面對孩子哭鬧,每個家長所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很一致。

有些家長,會訓斥孩子、恐嚇孩子,來止住孩子的哭聲;

有些家長,會哄騙孩子「乖,咱不哭」。

有些家長,孩子哭鬧,那就隨他哭吧!

……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脾氣,家長如果能找到符合自己家孩子脾氣的方式,那定然是好的。但不少家長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勸說,孩子依舊愛哭。或者,哭的頻率從未減少過。此時作為父母,必要找一套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處理孩子哭鬧這個問題。

01

開心果媽媽前幾天帶開心果去室內遊樂場玩,看到有一個小朋友,大概六歲左右的樣子,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沒有搶到,便著急得哭了。但是他媽媽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看到孩子哭之後,立馬對孩子說「乖,不哭了哈」。

敷衍式的回答,只會讓孩子繼續崩潰。媽媽連續說了五遍,語氣一次比一次嚴厲,換來的卻是孩子越來越崩潰的哭聲。最終家長耐心用盡,說了一句「哭哭哭,就知道哭。」然後直接抱著孩子,強迫他離開。

孩子總愛哭鬧,媽媽還在說「乖,不哭」?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周圍有大把這樣的家長。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媽媽如果對孩子說「乖不哭」,其實這種態度已經算好的了。家長想要改變孩子愛哭這個毛病,或者想讓孩子儘快不哭,那麼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哭」這個思維。

家長的「哭」思維:家長很不喜歡孩子哭,一方面是出於孩子太吵的原因;第二方面是覺得孩子哭,孩子就心情不好,不哭了,孩子才能心情好。太心疼孩子,所以想立馬讓孩子不哭。第三方面,便是家長覺得,愛哭的孩子膽小、懦弱、怕事兒、不夠堅強勇敢,尤其是男孩子。

心理學的「哭」思維: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會哭的孩子在情感上會更為細膩豐富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性。家長可以發現這樣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更注重細節。他也會引用哭這個方式,讓周圍人知道他的感受。

不允許哭的孩子,他的思維:孩子在哭泣的過程中,也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那些不允許哭的孩子,即使很快暫停了哭泣,但這只是表面的。更深層次來說,孩子表面停止哭泣,內心裡卻壓滿了鬱悶,壓抑,這會讓孩子以後更愛哭。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孩子天生勇敢,不愛哭,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家長總是用自己所謂的堅強理論,讓孩子強忍悲傷,孩子不是自然而然不哭,而是變得不敢哭。要知道,對於這種不會哭的孩子,其實他的內心是倍感壓抑的。

02

這幾招可讓孩子儘快冷靜

雖說允許孩子哭,但是作為家長肯定不能把孩子扔在那裡,隨便他哭。

開心果媽媽有一次去幼兒園接侄女放學,當時剛好有一個小朋友,因為不小心擦到了額角大聲哭起來。小朋友的家長有些不耐煩,但是老師卻第一時間蹲下身,微笑著抱住孩子。慢慢兒的,孩子哭聲小了下來,孩子的媽媽在一旁滿臉羞愧。

後來,開心果媽媽特地去向這位老師請教,這其中的方法。在此,也將這三種方法傳授給大家。這三個方法,既能夠讓孩子哭得痛快,又能夠讓孩子儘快冷靜下來,停止哭泣,希望對你們有用。

1、孩子哭,家長先微笑著緊緊抱住孩子

孩子哭得正傷心,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哈哈大笑,在笑著他,又或者臉色陰鬱的看著自己。此時家長最好的表情,便是微笑,這個表情最能緩和孩子的情緒。再加上緊緊的擁抱,孩子能夠感覺到你對他的在乎,安全感倍增。

2、孩子稍微平靜下來後,家長教孩子學「深呼吸」

有些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就開始各種給孩子講道理,或者教訓孩子,只是此時的孩子是如何都聽不進去的。並且,即使孩子稍微平靜一些,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並不是立馬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稍微平靜下來,可以教孩子做深呼吸,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模仿家長。每次在深呼吸的過程中,孩子其實也是在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心更靜下來一些。

3、「噓……」

孩子的哭聲,已經稍有平復,並且也稍微安靜下來了,但嘴裡還是哼哼唧唧的話,建議家長可以將食指放在嘴唇中間,發出「噓……」的聲音。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並在這個動作之後,就開始徹底止住哭聲。

在以上這些方法裡,允許了孩子哭泣,在孩子哭泣時也給到孩子安全感,以及理解和陪伴,孩子心底也不會壓抑。並且家長這樣的方式,也讓孩子逐漸學會,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03

哭後「善後」別忘記

上述方法是讓家長儘快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止住哭泣。孩子在情緒完全平穩之後,家長也一定要記得,哭後也要「善後」。

1、家長詢問孩子「哭鬧」的真正理由

孩子因為什麼而哭鬧,無論家長是否知曉,家長都一定要先詢問孩子,讓孩子自己說。

原因一:孩子在哭的時候,家長或許就在旁邊,但是,孩子哭的真正原因,可能和家長想的並不一定一樣。

原因二:孩子哭完之後,講述自己哭的真正理由時,他會重新捋一遍事情的經過。在捋的過程中,其實孩子也在思考,到底誰對誰錯,自己這樣的錯誤該不該犯等等。這個思考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要忽視。

原因三:孩子真正哭鬧的原因,有可能他不想表達。

比如,我九歲那年,奶奶生重病,家人都圍在她身邊照顧。有一天,我站在一旁,忽然就哭了起來。爸爸安慰我之後,問:「為什麼哭?」如果我說出真正的原因,會讓他們再次陷入悲傷。所以我說:「這次考試沒考好,心裡有點難受,想發洩一下。」

孩子哭的理由有千種萬種,家長一定要記得讓他說出來。只要家長前面的引導方式正確,孩子所說的哭的原因,是真是假又如何?

2、對於孩子哭鬧,家長要表示理解

開心果媽媽的侄子,在前幾天跟開心果玩耍的時候,因為玩具被開心果弄壞了,所以急得大哭。我還沒來得及讓開心果道歉,侄子的奶奶便對他說:「不就是一個玩具,你那麼多玩具吶。」這句話引來的是侄子更加激烈的哭鬧。

家長總會覺得孩子哭鬧的理由,實在是讓人無語,明明就是小事一樁啊!大人眼裡的小事,在孩子眼裡,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無論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哭鬧,作為家長,首先是要表示理解,其次再是引導。

3、換個說法,將孩子的缺點轉化為優點

曾經無意間看到一個小男孩兒哭泣,他媽媽安撫他之後問到原因,原來小男孩兒是看到貓咪被關在籠子裡很可憐,所以才哭。後來他媽媽說了一句話:「沒想到你已經長這麼大了,竟然感情還這麼豐富。」

有時候孩子哭鬧,或者哭鬧的原因,在不少父母眼裡都是各種缺點。但部分缺點,如果父母換個角度去思考一下,也許就是一個讓人意料之外的優點。

04

寫在文末

孩子哭?

允許他哭,

微笑著抱一抱,

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再哭鬧後再分析為什麼會哭,

孩子哭,有時候也是優點呢!

當然,今天開心果媽媽所分享的孩子哭鬧這個問題,主要適用於比較大齡的兒童。對於小寶寶,若是頻繁哭泣,那麼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這個專題,開心果媽媽下一次再給大家分享。

最後,開心果媽媽在這邊做一個小調研:你們家孩子,在頻繁哭鬧的時候,你是如何處理的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太乖未必是好事,父母需警惕那些平時不哭也不鬧的孩子
    小區兒童樂園裡,一個媽媽正在安慰哭鼻子的小孫女。原來小女孩跟別的孩子一起搶鞦韆玩,沒有搶到,就哭了起來,她媽媽一邊給她擦眼淚,一邊強調「哭是不乖的行為」,最後在那個媽媽的「媽媽不喜歡不乖的孩子」、「你再哭,媽媽就走了」的威脅下,小女孩停止了哭泣。可是,明明孩子心中還有情緒在,卻為了讓媽媽覺得自己很乖,讓媽媽繼續喜歡自己,而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 寶寶煩躁哭鬧不止,媽媽可以學會這幾招來安撫寶寶!
    寶寶煩躁哭鬧不止,媽媽可以學會這幾招來安撫寶寶! 1、搖動安撫寶寶 小阿霖是個5個月大有著水靈靈大眼睛的男寶寶,非常可愛,笑起來眉毛彎彎直甜到霖媽媽的心裡了。霖媽媽也因為初為人母,總想給小阿霖最好的,凡事都親力親為。
  • 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一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有些老人會把孩子這種不乖的原因歸結為媽媽太慣了或者孩子不喜歡媽媽。其實恰恰相反,「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並不是壞事,從親子關係上來說,這正說明了孩子和媽媽關係健康又親密。一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2孩子用不乖,來試探媽媽底線《美國育兒百科》裡說: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呢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孩子玩的好好的,只要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就像長在身上一樣的黏著媽媽,什麼都要媽媽陪,吃飯要媽媽喂,喝水要媽媽給拿水杯,別人如果拿了就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像沒事人似的該玩玩該吃吃,可媽媽一回來就變了一副面孔。
  • 孩子哭鬧時的一句「不許哭」,帶來的傷害比想像大,你還在說嗎?
    但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要買這個。但孩子卻遲遲不肯離開,媽媽催促著他快一點走,寶寶的情緒逐漸低落到冰點,號啕大哭起來。媽媽看到有人不停地往這個方向看,就生氣地大聲說:「不許哭!丟不丟人啊?」並且推搡著孩子離開。
  • 孩子公眾場合哭鬧怎麼辦?凱特王妃這幾招值得學習
    很多寶爸媽奇怪,孩子明明會說話了,有需求不好好說,稍有不滿意就又哭又鬧。孩子不會正確表達情緒孩子哭是在表達他們的負面情緒,可能是傷心、憤怒、不舍……具體的說,可能孩子得不到想要的,可能認為被欺負了……成年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來可不是小事。
  • 孩子說「媽媽,你不愛我了嗎?」的小目的,你知道嗎?
    前幾天,康寶調皮被康媽教訓,小傢伙一邊哭一邊說:「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也不愛你了,自從有了弟弟你就總吼我」。康媽聽到康寶這麼說,也是心疼的不得了,不但停止了教訓還趕緊安慰起來:「寶貝,怎麼會呢,你是媽媽的好寶貝,媽媽怎麼會不愛你,媽媽永遠愛你。」被安慰的康寶不一會就雨過天晴,喜笑顏開。
  • 三招搞定孩子哭鬧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在小區廣場玩,有幾位老人在那裡閒聊,看到我閨女,她們說「這孩子真乖,不像有的小孩兒總是哼唧哼唧動不動就哭如果你聽到孩子哭也會有這樣的反應,可以想一想小時候你哭的時候,你的媽媽是如何應對的,如果她曾以壓制的態度對待你的哭泣,比如 「不許哭!」、 「閉嘴!有什麼好哭的!」 、」一天到晚就知道哭哭哭!」、「不想聽到你哭!」,那你也很有可能在面對自己孩子哭鬧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同樣的態度。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媽媽不在的時候,寶寶就非常獨立,自己玩的很開心,但是只要媽媽一出現,寶寶就會變得非常嬌氣,粘人,男寶寶也是如此。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原因很暖心,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聽完她的哭訴,我可算搞明白了,她不在家的時候,婆婆帶娃,孩子很乖我安慰她:「老話不是說嗎『孩子看見娘,無事哭一場』,孩子黏你不是孩子不乖,也不是你慣壞孩子,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女兒的這一切需求在婆婆看來,就是「作」,只要孩子一哭,婆婆就把責任推到我身上,我跟她說不是孩子使壞,也不是我太過寵溺,而是孩子內心有情感需求。
  • 「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孩子哭鬧的原因,真的不是媽媽的嬌慣
    我的一位閨蜜經常向我抱怨:每次孩子在鬧媽媽的時候,婆婆就會發念叨,說孩子跟著她的時候都很乖,一下也不會鬧,就是跟著媽媽總愛哭鬧。有些時候還會半開玩笑地對我朋友說:「你看這孩子都是你慣得,跟著我就不鬧」,閨蜜覺得很冤屈。
  • 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乖!」背後的真相令人心疼
    在媽媽身邊很有安全感有一句老話講:「嬌崽碰到娘,無事哭一場」。孩子只在你面前不乖是有安全感的表現,也是孩子因為真的很愛媽媽。正因為內心有了這樣的篤定,所以他才敢在你面前肆無忌憚,釋放自己的情緒。朋友才恍然大悟,孩子這哪裡是乖,他只是不怎麼敢在爺爺面前鬧,只有跟媽媽在一起時,他才敢無所顧忌地表達需求、發洩情緒。這種情況有點像一些成年人在外面受再大委屈也能堅強不掉眼淚,可是只要愛人或父母關心幾句,就忍不住泣不成聲。人總是在自己最愛的人面前更任性,孩子也是。
  • 哭鬧不知道怎麼哄?用這幾招就夠了
    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吧。而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的全世界很小,只有爸媽和親人,你給他們一點愛,他們回報你全部的愛。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寶寶的一切都讓她非常好奇,一邊感嘆生命的奇妙,一邊又對寶寶的各種狀況好奇加緊張,總拿大人跟寶寶作比較,這裡怎麼不一樣呢,那裡怎麼是這樣的呢?
  • 孩子容易哭鬧怎麼辦?教你幾招解決孩子的無故哭鬧
    很多孩子在情緒得不到滿足時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這讓家長陷入苦惱:哄吧,好像越哄有時哭的越兇;不哄吧,那就哭得更兇……似乎怎麼處理都是棘手的。小編有幾句建議,孩子哭鬧要分情況,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及時糾正,如果確然事出有因,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總之,孩子的情緒管理差,寶爸寶媽要對不同情況有所區分。
  • 孩子愛哭鬧,總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巧用「冷靜角」緩解孩子情緒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最頭疼的就是孩子發脾氣,不聽管教。處理得好的話自然是皆大歡喜,處理不好的話,就是孩子無休止的哭鬧。不過很多父母的做法都會引起後一個結果,這就是教育方式的適當,想要孩子冷靜下來就主要更加高效的調解方式。
  • 李玫瑾:孩子以哭鬧要挾你時,記住這4點,輕鬆化解和孩子的障礙
    哭鬧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唯一的表達方式,不開心了會哭、不舒服了會哭、找不到媽媽了會哭、自己地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也會哭。而哭鬧對於大人來講就像是一個命令,即便再有原則,一聽到孩子哭了就會瞬間妥協。可是自從兒子過了三歲生日,就好像變了一個孩子一樣。開始變得任性,愛哭鬧,如果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哭鬧,甚至是摔打玩具發脾氣。
  • 孩子哭鬧要挾?這位媽媽這麼做,4招輕鬆解決
    聽了很多養娃路上的艱辛,其中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是難以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去超市或者商場經常遇到在地上哭鬧打滾「要挾」父母買玩具的小朋友,在公眾場合很多父母選擇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前一段時間在網上就看到了這麼一位堅持自己的媽媽,面對孩子躺地哭鬧,她選擇走到遠處,安靜的等待孩子情緒平靜,孩子發現哭鬧沒有用,也就沒有再繼續了,網上很多人都給這位機智的媽媽點讚。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些孩子說不出口的苦衷,別太晚知道
    有的媽媽很享受孩子黏著她,有的媽媽,就比如說我閨蜜,就因為孩子太黏著她了,處於崩潰的邊緣……耐心被孩子磨沒了,就開始吼,吼不管用甚至上手打屁股,結果孩子嚎啕大哭,自己冷靜後也後悔得要死,內心充滿了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