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泉山區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與礦大徐海學院座談交流
日前,徐州市泉山區人武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走進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為該校送來今年大學生新兵的《入伍通知書》,對大學生徵兵工作、入伍獎勵金、家庭優待金發放以及退役復學優待政策進行宣講解讀,指導高校規範做好參軍大學生學籍管理、心理安撫、家庭慰問、幫扶解困等工作,助力青年學子安心服役、後顧無憂。
圖二:杜法祥送來大學生新兵《入伍通知書》,委託校方寄送給學生家庭
「今年我院有13名在校大學生光榮入伍,其中邊海防新兵2人,每年都有幾十名退役士兵返校完成學業。」座談交流中,院黨委副書記戎輝向區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杜法祥一行介紹說,「之前我們對於大學生入伍、退役復學等各項政策理解不透徹、把握不準確,出現過保留學籍手續辦理不規範、影響了家庭優待金的發放等情況,給新兵及其家人帶來困擾和不便。感謝區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局送來一場政策『及時雨』,我們受益良多,今後為他們的服務將更規範。」感謝之餘,戎輝也道出心中困惑,「部分大學生新兵的心理適應性和承受力不強,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心理疏導也是我們工作的難點。」
圖三:杜法祥與戎輝探討如何幫助大學生新兵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杜法祥代表區委、區政府感謝駐泉高校長期支持國防建設,為部隊輸送了大批有志有為的青年。他說,「我們此次送政策、送業務進校園,就是為了促進高校精準掌握和嚴格落實關於大學生義務兵的各項擁軍優屬政策,激勵更多優秀學子踴躍報名參軍,投身國防事業,實現『大學夢』『軍旅夢』雙夢同圓。」
杜法祥指出:「現在大學生新兵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缺乏吃苦精神等情況。每年新兵到部隊後三個月的適應性訓練期內,有部分士兵不適應環境,思鄉心切,身體和心理難免會出現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做好新兵的心理疏導工作。」
杜法祥叮囑校方,「一是要多與新兵聯繫,了解在軍營的訓練情況和思想狀況,鼓勵他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遵守紀律,刻苦訓練,爭做優秀軍人。要多表揚多激勵,做好情緒引導和心理安撫,不斷增強其心理適應和調控能力,如有必要可安排心理諮詢師提供幫助;二是要密切關注軍人家庭的生活情況和實際困難,努力為軍屬排憂解難,特別是做好邊海防新兵家庭的擁軍優屬工作,尊崇褒揚與幫困解難並重,讓新兵心無牽掛,安心紮根軍營。」
圖四:區人武部副部長劉海濤指導校方規範辦理學籍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