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正在加碼中國方興未艾的生物醫藥產業
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
回想起今年1月末的那一幕,陳業依然會感受到內心的澎湃。
新冠疫情突然襲來,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學分析、生命科學和診斷產品供應商,安捷倫還在春節就接到了大量訂單。包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這裡是收治浙江全省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療機構。
(安捷倫技術人員與浙一醫院醫生一起調試設備)
密切監測新冠患者外周血細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細胞亞群數量,是評估患者尤其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發展、療效的重要依據,也是預測細胞因子風暴發生的重要指徵,可以為臨床指導用藥和治療、判斷療效和監測預後。
「進入疫區醫院的工程師要接觸新冠病人樣本,當時對於病毒的傳播機制還沒有現在這麼明了,本身承擔很大風險,回來必須隔離。但他們毫無怨言,14天後繼續到下一家醫院安裝設備。」 安捷倫生物中國區市場總監陳業介紹,公司的Novocyte流式細胞儀及配套試劑等產品第一時間送到國內眾多醫院,滿足了當地的檢測需求。「他們也是實驗室裡的英雄!」
這場疫情成為安捷倫堅定中國市場發展的推動力。在最新公布的公司2020財年三季報(截至7月31日)顯示,中國市場已經佔據安捷倫銷售總額的22%,是同行企業中佔比最高的,且同比達兩位數增長。
安捷倫的業務覆蓋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各方面,今年疫情相關的生命科學產品增長顯著。安捷倫科技副總裁、實驗室解決方案大中華區總經理陳亮表示:「我們明顯看到各醫院和機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視,相關設備銷量已經突破萬臺。可以說,安捷倫現在『押寶』在這一領域了。」
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安捷倫是國內第一個做出「三聚氰胺檢測解決方案」的企業,此後多年在國內食品安全檢測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這次的新冠疫情,是再次考驗安捷倫市場把握能力的機會。
本土化列入「五年計劃」
1
安捷倫是「最接中國地氣」的外資分析儀器企業,這在疫情中優勢十分明顯。
今年三四月間,曾經倒騰口罩的「倒爺」們突然關注起了呼吸機。由於歐美疫情開始流行開來,對呼吸機的需求量極大,但國內產能無法完全供應全球各地的需要。其中,除了加工時限的原因之外,一些核心部件長期被國外企業「卡脖子」,因疫情無法順利進口也是因素之一。
安捷倫的細胞分析儀等產品,正是P3實驗室常用的分析儀器,在疫情初期,安捷倫頂住市場需求的壓力,實現了正常供貨。
(安捷倫與國家疾控中心病毒專家一起安裝調試設備)
陳亮認為,安捷倫並不存在過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問題。雖然一部分儀器是進口的,但安捷倫一直在強化本土化生產、研發和服務的能力。
安捷倫的大部分設備在國內都有充足的備貨,李蘭娟院士所在的浙一醫院在大年三十提出流式細胞儀需求,公司大年初三晚上就完成了安裝。檢測試劑因為保質期短,接到需求後,除了安捷倫內部少量備貨,公司還臨時調度了部分代理商手中剩餘的試劑,保證一線抗疫需要。
為了保障中國市場的產品供應,在疫情初期安捷倫幾乎調動了全球資源。一些試劑是在美國生產的,安捷倫總部說服美國當地員工,「兩班倒」進行生產;當時大部分飛機已經停飛,安捷倫通過全球運輸網絡,只一周的時間,急需的檢測試劑就已經運到了中國海關。
不僅如此,在特殊的環境下,安捷倫還開通了24小時的熱線電話,配合中國上海、廣州、北京、成都四大基地,即使滿足各地醫院、科研機構、製藥企業的需求,「只要電話打過來,95%的零配件可以在24小時內送到客戶手上」。
(陳亮對中國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經過這一次考驗,安捷倫也下決心將更多產能放到中國來。陳亮透露:目前,安捷倫有幾條生產線正在向總部申請「Made in China,made in Shanghai」。安捷倫設定了中國市場的5年計劃,未來將有更多產品實現國內本地化生產。
伴隨診斷將成業務亮點
2
疫情之後,生物醫藥一定會成為分析測試企業重點布局的市場,這一點安捷倫早已感受到,正在兩個不同的方向上進行布局,圍繞的核心,就是臨床需求。
安捷倫的檢測儀器在醫學臨床上有著大量的應用需求。尤其是疫情之後,國家衛健委明確要求加強各級醫療機構的實驗室建設:二級以上醫院至少要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
安捷倫內部人士透露:「一二線的城市,近期區級醫院的設備採購都十分火熱。更多三四線城市、縣城的臨床檢測能力,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安捷倫並不是臨床檢測的先行者,進入這一領域時,前面已經排滿了競爭者。但安捷倫獨闢蹊徑,從基層醫院的臨床檢測需求出發,開發了價格實惠的基礎款產品,並在2015年左右在縣域市場大力開拓。
陳業表示:「大醫院的設備平均更新周期是7年,不可能等到他們換設備了才想起我們來。安捷倫很早就開始注重基層的需求。」
2017年國家開始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以來,基層醫療市場受到醫藥行業普遍重視,連帶著醫療設備、檢測儀器的市場重心也開始下沉。「縣域市場」成為各方看好的巨大空間,大量企業紛紛開發適合基礎應用、移動應用的設備,以適應中國基層市場的需求。在這一領域,安捷倫無疑領先了一步。
在另一邊,安捷倫正嘗試服務於中國方興未艾的生物醫藥產業。
2019年和2020年,安捷倫分別有兩款PD-L1伴隨診斷試劑盒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安捷倫科技大中華區診斷與基因業務集團市場經理黃妤介紹:「這兩款產品是安捷倫分別與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全球合作的產物,使患者在使用默沙東K藥和百時美施貴寶O藥的過程中,醫生能夠獲得準確的診斷報告和醫學證據。」
黃妤透露,安捷倫正在與國內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接觸,希望能夠成為各家企業伴隨診斷服務的提供者。2021年開始,安捷倫伴隨診斷業務將在中國組建獨立的團隊,專門服務中國市場。
在體外診斷(IVD)領域,安捷倫與燃石醫學合作,於2019年推出了全自動的NGS文庫製備系統。這一系統也是面向臨床的實用工具,黃妤表示:「對於缺乏專業檢測人員的臨床醫院來說,這一系統能保證獲得的數據穩定、可靠。」
(安捷倫與燃石醫學籤約現場)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機會。醫保是當下醫療費用支付的主體,健康管理領域總的費用比重還很低。隨著本土創新企業、創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安捷倫在中國的市場空間還有很大的進步餘地。」陳亮對於安捷倫在中國的發展頗有信心。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