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CMP材料:集成電路關鍵製程材料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樂晴智庫

在晶圓製造材料中,CMP拋光材料佔據了7%的市場。根據不同工藝製程和技術節點的要求,每一片晶圓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經歷幾道甚至幾十道的CMP拋光工藝步驟。從0.35μm技術節點開始,CMP技術成為了目前唯一可實現全局平坦化的關鍵技術。

化學機械拋光技術(CMP)全稱為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是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實現晶圓全局均勻平坦化的關鍵工藝。集成電路製造過程好比建房子,每搭建一層樓層都需要讓樓層足夠水平齊整,才能在其上方繼續搭建另一層樓,否則樓面就會高低不平,影響整體可靠性,而這個使樓層整體平整的技術在集成電路中製造中用的就是化學機械拋光技術。

集成電路製造需要在單晶矽片上執行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操作,工藝複雜,在單晶矽片製造和前半製程工藝中會多次用到CMP技術。在前半製程工藝中,主要應用在多層金屬布線層的拋光中。由於IC元件採用多層立體布線,需要刻蝕的每一層都有很高的全局平整度,以保證每層全局平坦化。

與傳統的純機械或純化學的拋光方法不同,CMP是一種由化學作用和機械作業兩方面協同完成的拋光方法,能夠實現晶圓表面的高度(納米級)平坦化效果,是薄膜平坦化的最佳利器,進而能夠改良晶片的整體結構,提升晶片的綜合性能。

根據IC Insights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CMP拋光材料市場規模為20.1億美元,其中拋光液和拋光墊市場規模分別為12.7億美元和7.4億美元,中國拋光液市場規模約16億人民幣,預計2017-2020年全球CMP拋光材料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為6%。

從產業鏈上看,CMP拋光材料位於上遊。中遊為晶圓加工和晶片製造,下遊為計算機、通訊、汽車電子、工控醫療等終端應用。

CMP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壓力及拋光液的存在下,被拋光的晶圓對拋光墊做相對運動,藉助納米磨料的機械研磨作用與各類化學試劑的化學作用之間的高度有機結合,使被拋光的晶圓表面達到高度平坦化、低表面粗糙度和低缺陷的要求。

CMP拋光材料主要包括拋光液、拋光墊、調節器、清潔劑等,其市場份額分別佔比49%、33%、9%和5%。主要以拋光液和拋光墊為主,至2018年市場拋光液和拋光墊市場分別達到了12.7和7.4億美元。

拋光液的作用主要是為拋光對象提供研磨及腐蝕溶解,通常為影響化學機械拋光的化學因素。

拋光墊的作用主要是傳輸拋光液,傳導壓力和打磨發生化學反應的材料表面,通常為影響化學機械拋光的機械因素。

拋光材料的市場容量主要取決於下遊晶圓產量,近年來一直保持較為穩定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23億美元以上,其中拋光液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20年突破14億美元,是帶動整個拋光耗材市場成長主要動力。

拋光液門檻較高。拋光液一般分為二氧化矽拋光液、鎢拋光液、鋁拋光液和銅拋光液。其中銅拋光液主要應用於130nm及以下技術節點邏輯晶片的製造工藝,而鎢拋光液則大量應用於存儲晶片製造工藝,在邏輯晶片中用量較少。

拋光液在CMP過程中影響著化學作用與磨粒機械作用程度的比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CMP能獲得的拋光表面質量和拋光效果。

集成電路工藝的進化帶來了對拋光材料的各種新需求。過去三十年中,集成電路產業遵循摩爾定律,製程節點不斷推進,從1997年250nm開始,平均每18個月左右出現新一代技術節點,目前領先廠商如臺積電等已實現7nm工藝量產,5nm工藝也量產在即。邏輯晶片隨著製程增加,也為CMP拋光液用量帶來了增長機會。

90nm工藝要求的關鍵CMP工藝僅12步左右,所用拋光液的種類約5、6種,而7nm以下工藝CMP拋光步驟甚至可達30步,使用拋光液種類也接近30種,帶動CMP拋光液的種類和用量都迅速增長。

目前全球CMP拋光材料市場主要由美國和日本廠商所壟斷,卡博特(Cabot)、日立(Hitachi)、Fujimi、Versum和陶氏(Dow)五家廠商便佔據了約80%的市場份額,國產廠商市佔率較低,但和2000年時卡博特獨佔80%份額相比,格局已有了明顯優化。

全球晶片拋光液主要被日本Fujimi、HinomotoKenmazai公司,美國卡博特、杜邦、Rodel、Eka,韓國的ACE等所壟斷,佔據全球90%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其中卡博特全球拋光液市場佔有率最高,但是已經從2000年約80%下降至2017年35%,表明未來全球拋光液市場朝向多元化發展,本土化自給率提升。國內這一市場主要依賴進口,國內僅有部分企業可以生產,但也體現了國內逐步的技術突破,以及進口替代市場的巨大。

拋光墊市場目前主要被陶氏化學公司所壟斷,佔據全球拋光墊市場76%的市場份額,在細分集成電路晶片和藍寶石兩個高端領域更是佔據90%的市場份額。其他供應商還包括日本東麗、3M、臺灣三方化學、卡博特等公司,合計份額在10%左右。

根據全球CMP材料領先企業Cabot(卡博特)市場預估,隨著晶圓廠產能增長,預計至2023年CMP拋光墊全球市場規模約9.9億美金,預計未來全球CMP市場複製增長率約6%。隨著未來國內晶圓廠大幅投產,測算預計未來5年中國CMP拋光墊市場規模增速可超10%,至2023年可達約4.40億美金,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為產業鏈實現整體突破創造條件。2020年將是國產晶圓製造企業崛起元年,隨著中遊製造技術能力趕超世界先進,產能有望迅速翻番增長。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為產業鏈實現整體突破創造條件,核心材料國產化配套勢在必行。國內晶圓產能增加及先進位程的發展,將帶動CMP拋光材料需求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材料行業專題報告:CMP核心材料迎來國產化加速期
    關鍵結論與核心邏輯數十年來,集成電路製造踏著摩爾定律的節奏快速發展,邏輯晶片的特徵尺寸 已發展至 5nm,存儲晶片堆疊層數達到 128 層。CMP 成為集成電路製造全局 平坦化的重要製程,每一片晶圓在製造中都會經歷幾道甚至幾十道的 CMP 拋 光工藝步驟,而拋光對象分門別類,平坦化要求日趨複雜,因此 CMP 對於集 成電路製造良率十分關鍵。
  • 半導體系列之拋光材料CMP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劉雨辰 目前拋光材料細分市場國產化率不足15%,國產替代需求強烈 《每日財報》近期持續推出了半導體系列專題文章,本篇文章繼續聚焦另一大半導體材料——CMP拋光材料,CMP材料在半導體製造材料中佔比7%。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拋光液墊,CMP工藝關鍵耗材
    CMP 技術對拋光材料品質要求嚴格,高品質材料研發技術難度高。拋光液由磨料、PH 值調節劑、氧化劑、 分散劑、表面活性劑等多種成分混合而成,介質複雜度很高。高品質拋光液的關鍵在於控制磨料的硬度、粒徑、 形狀等因素,同時使得各成分達到合適的質量濃度,以達到最好的拋光效果。
  • 半導體產業發展快速 2019年全球CMP拋光材料規模達20億美元
    2019年全球CMP拋光材料規模達20億美元  CMP化學機械拋光工藝是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流程之一,隨著集成電路晶片工藝製程技術的不斷進步,晶片的集成度不斷提高,使得晶圓製造對矽片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對CMP工藝的需求不斷增加,進而帶動CMP拋光材料市場需求攀升。
  • 半導體材料的中國機遇!這兩種材料表現不俗
    直徑越大,在一個矽片上經一次工藝循環可製作的集成電路晶片數就越多,每個晶片的成本也就越低。因此,更大直徑矽片是矽片制各技術的發展方向。但矽片尺寸越大,對微電子工藝設各、材料和技術的要求也就越高。總體來看,根據我國半導體材料細分產品競爭力,目前我們把中國半導體材料產業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靶材、封裝基板、 CMP 拋光材料、溼電子化學品,引線框等部分封裝材料。
  • 半導體材料行業專題報告:光刻膠,高精度光刻關鍵材料
    光刻膠——高精度光刻的關鍵在半導體製造領域,上遊微電子材料和設備是支撐該行業的關鍵部分。上遊微電子材料包括半導體製造過 程中用到的所有化學材料,包括矽片、光刻膠及輔助材料、光掩模、CMP 拋光材料、工藝化學品、濺射靶材、 特種氣體等。其中,光刻膠是佔據極其重要地位的關鍵原材料。
  • 晶圓製造廠進入擴產期,半導體CMP材料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丨牛熊眼
    半導體CMP(化學機械拋光)材料是集成電路製造關鍵製程材料,隨著晶圓廠產能快速增長,國內CMP市場國產化加速並迎來跨越式發展。據中信建投最新研報,拋光液、拋光墊是CMP工藝的重要耗材,約佔拋光材料價值量的80%,市場規模增長穩健。同時,由於最新的技術需要更多次的CMP拋光操作,隨著晶片製程的不斷提高,以及3D NAND技術的不斷普及,技術迭代也將進一步推動拋光材料需求增長。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國外瓦納森協議以及對於華為的 制裁體現了在國內形成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性,半導體製造是產業鏈中 最關鍵的一環,未來產業鏈區域化整合是必然趨勢。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專業化分工趨勢使得純晶圓代工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全球晶 圓製造市場快速增長。
  • 半導體關鍵材料新突破:用於7nm晶片光刻膠通過驗證
    經歷華為事件,我們知道了高端光刻機對於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但重要的不僅是作為加工設備的光刻機,原材料同樣重要。目睹了2019年日本限制對韓出口三種關鍵的半導體材料,對整個韓國半導體行業造成重大打擊,這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關鍵材料必須自給自足的重要性。
  • 合肥新陽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項目奠基儀式在新站高新區舉行
    打開APP 合肥新陽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項目奠基儀式在新站高新區舉行 合肥都市圈 發表於 2020-12-11 14:27:02
  • 常見的四大類半導體工藝材料解析
    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兩大類,元素半導體指矽、鍺單一元素形成的半導體,化合物指砷化鎵、磷化銦等化合物形成的半導體。砷化鎵的電子遷移速率比矽高5.7倍,非常適合用於高頻電路。  SiGe  1980年代IBM為改進Si材料而加入Ge,以便增加電子流的速度,減少耗能及改進功能,卻意外成功的結合了Si與Ge。而自98年IBM宣布SiGe邁入量產化階段後,近兩、三年來,SiGe已成了最被重視的無線通信IC製程技術之一。
  • 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附59頁深度)
    電子特種氣體廣泛用於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近年來下遊產業技術快速更迭。特別是在集成電路製造領域,隨著製程節點的不斷減小,從28nm製程到7nm製程。特種氣體作為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材料,伴隨著下遊產業技術的快速迭代,特種氣體的精細化程度持續提高,特別是在純度和精度方面,對特氣的要求持續提高。比如在純度方面,普通工業氣體要求在99.99%左右,但是在先進位程的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氣體純度要求在6N(99.9999%)以上。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電子特種氣體廣泛用於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近年來下遊產業技術快速更迭。特 別是在集成電路製造領域,隨著製程節點的不斷減小,從 28nm 製程到 7nm 製程。在晶圓尺寸方面,從 8 寸晶圓到 12 寸晶圓。
  • 半導體產業鏈關鍵材料之石英產業專題報告
    石英產品屬於半導體工藝中 的關鍵耗材,半導體設備廠商會對高純石英砂、石英玻璃材料廠商和石英器 件加工商進行資質認證,只有通過資質認證的供應商產品,才有資格進入對 方供應鏈採購目錄,所以石英廠商只有通過 AMAT、LAM Research、TEL 等半 導體設備商的認證之後,才有可能進入主流半導體供應鏈系統。產品認證通 過與否為下遊是否能夠大規模放量,提升滲透率的核心要素。
  • 半導體工藝那些材料 很有必要了解
    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兩大類,元素半導體指矽、鍺單一元素形成的半導體,化合物指砷化鎵、磷化銦等化合物形成的半導體。砷化鎵的電子遷移速率比矽高5.7倍,非常適合用於高頻電路。  SiGe  1980年代IBM為改進Si材料而加入Ge,以便增加電子流的速度,減少耗能及改進功能,卻意外成功的結合了Si與Ge。而自98年IBM宣布SiGe邁入量產化階段後,近兩、三年來,SiGe已成了最被重視的無線通信IC製程技術之一。
  • 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化學機械拋光CMP深度研究
    CMP 材料CMP 材料概況 化學機械拋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是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實現晶圓表面平坦化的關鍵技術。集成電路工藝的進化帶來了對拋光材料的各種新需求, 邏輯晶片隨著製程增加,拋光材料種類和用量也迅速增長,比如 14 納米以下邏輯晶片 工藝要求的關鍵 CMP 工藝將達到 20 步以上,使用的拋光液將從 90 納米的五六種拋光 液增加到二十種以上;7 納米及以下邏輯晶片工藝中 CMP 拋光步驟甚至可能達到 30 步,使用的拋光液種類接近三十種。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均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遊,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有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關鍵設備及材料主要依賴進口,推動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 發展勢在必行。3.5 溼化學品 溼化學品(Wet Chemicals), 是微電子、光電子溼法工藝製程中使用的各種電子化 工材料。溼化學品在半導體領域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的清洗和腐蝕步驟, 其純度和潔淨度影響著集成電路的性能及可靠性。
  • 先進位程CMP耗材用量大增兩龍頭吃掉外企壟斷份額
    [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預計,未來我國CMP材料市場規模增速在13%左右,高於全球水平。 ]  隨著半導體技術不斷發展,半導體製造過程中使用CMP(化學機械拋光)工藝的比例也不斷增加,對CMP材料種類和用量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 半導體材料深度報告:矽片投資寶典
    在半導體用矽片的發展中,是按照尺寸和結構兩個方向發展。在尺寸方面,矽片的發展路徑是從小到大;在集成電路發展初期,使用的是 0.75 英寸晶圓。後來為了降低單個芯 片成本,不斷增加晶圓面積,增加單片晶圓上的晶片個數。1965 年左右,隨著摩爾定律的提出,集成電路技術和矽片 迎來快速發展期。矽片的製造技術越來越先進,逐漸發展到 4 寸,6 寸,8 寸和 12 寸晶圓。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目前我們已經看到設計、製造、設備等半導體環節已經逐步的向中國轉移。 在半導體原材料領域,集成電路技術發展到微納電子製造的物理極限,單獨依靠特徵尺寸縮小已不足以實現技術發展目標。新材料的引入以及相應的新材料技術與微納製造技術相結合共同推動著集成電路不斷發展。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用到元素已經從 12 種增加到 61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