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的朋友開始從農村走出來,在城市中購買房產。這些農民外出購買房產的目的,除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狀況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為了希望能夠給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因為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和城市相比還是存在非常明顯差距的,不管是在硬體方面還是在軟體方面都是如此。有一些地區在城市購買房產,拿房產證就可以在本地上學,但是有一些地區可能還需要將戶口遷到所在城市,才能夠給孩子上學。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到底要不要把戶口遷出來呢?是農村戶口重要?還是說小孩子教育重要呢?
在我看來,答案是非常明確的,肯定是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因為農村孩子想要改變命運,其實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現實的方法,就是通過讀書上學來實現。我國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只要是到過農村或者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其實並不算特別高,有些地區甚至可以說教學質量很差,基本的教學師資和硬體設施都達不到標準,與城市相比差距太過明顯,所以也很難跟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
就像我們當地的村小學,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已經停止招生了,但是在此之前好幾年都只有一個老師,他兼任語文數學體育和思想品德等幾門課程,他既是校長,又是教務主任還是老師,學生最少的一年,他帶了三個年級,一共5個學生。一年級在學拼音,二年級在複習數學,三年級在背課文。
學校雖然有比較正規的作息時間,但實際上上下課非常自由,因為沒人管,也沒辦法管。總共老師家孩子一共6個人,可以說算得上是自由學習。不是說老師水平不高,也不是說老師根本就不管你,而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根本沒有辦法很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後來經過縣裡教育部門的審核,我們村小被撤銷掉了,所有學生全部併入到鎮上的中心小學就讀。
而這樣的情況在很多農村地區其實非常普遍。雖然這幾年農村的教學設施以及師資力量不斷的充實,但總體水平仍然落後於城市地區一大節,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從一開始就不落後於人,從一開始就跟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那就得花費精力將她們送到縣城或者是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學校中去讀書。
農村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比別人笨,並不是天生就比別人差,只不過在沒有好的資源,沒有好的師資力量,沒有好的教學條件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辦法與別人競爭。就像我們當年,在農村裡上高中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網絡,到了大學的時候別人都可以去網吧上網,而我們連計算機的開機鍵在哪裡都找不到。
所以如果說在城市買房子,並且是必須要戶口遷移到城市才能讓小孩接受,入學的話,那麼我的建議肯定是將戶口遷到城市中來,因為這樣讓孩子可以在城市中更好的生活,更好地接受教育,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新信息,也可以讓他們跟很多城市孩子一起公平的競爭。
至於很多人擔憂,農村戶口遷出來以後就沒有辦法再遷回去了,其實就要看自己是怎麼考慮的?如果是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話,現在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只要第2輪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有土地,那麼根據現在的規定還可以繼續再延長30年,也就是說到2057年前後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會變更,即使戶口已經遷出去了,那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還屬於你。
而對於農村的宅基地,如果在農村有老房子或者新建的房屋,即使戶口遷出了,那麼,這個房屋的所有權人屬於你,只不過是宅基地的使用權從無限期變成了有期限。但是只要房子不房子依然可以住人,那麼根據我國現在農村宅基地管理的相關制度是遵照地隨房走的原則,也就是說宅基地的使用權仍然短暫的歸屬於,而這個期限就是以房子自然倒塌無人居住為界定條件。
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一般情況下,現在從農村戶口將戶口遷出來影響不是特別大,尤其是長期定居的城市中的人來講。如果擔心農村的宅基地沒辦法申請的話,可以在戶口遷出之前先申請宅基地,先建造一棟房屋。這樣的話至少幾十年甚至說自己有生之年可能都不需要去再為房子的事情操心。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應該將戶口遷到城市裡,滿足孩子讀書上學為第一考慮因素。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