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經確定了將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調整為7月7日至8日。而湖北省、北京市兩地的時間還未確定,但大概率上一定還是會優先考慮跟上全國的考試節奏。延遲開學和網絡授課,客觀上已經讓很多學生脫離了原本正常和熟悉的學習節奏,而對於那些馬上要高考的高三畢業班學生來說,焦慮感更是會額外加重。延遲開學,並不代表可以延遲學習或者推遲考試。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距離高考還有80天的時間,說長不長但卻還是有一定富餘。今天的這篇文章,即是送給那些在家裡自學和上網課的同學,當然已經回歸學校的同學們也可以看一下;主要是跟大家介紹一些學習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安排在家的學習計劃包括時間管理和調整作息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雖然現在全國各地很多學校,尤其是高中的畢業班已經在努力推進開學和安排復學計劃,但延期開學和長時間的停課,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上課效果差,課後不自覺,究竟是為什麼?
1、上課:網課的學習效果不如線下
即便網際網路在線教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尤其近幾年在硬體設施和軟體應用場景上都相對更加成熟,但是平面教學目前還是無法很好地彌補在線下上課時的臨場體驗,而公立校的大班課授課方式更是不好通過網絡教學場景的設計進行簡單模擬。從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反饋上看,網絡授課的教學質量並不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好。
關於網課的各種「吐槽」和爭議
2、課後:失去監督後學習效率下降
在學校上課,講臺上的老師可以看到堂下學生的一舉一動,對於學生的異常情況可以及時提醒,也可以在課後談心。自習課時,同學們在一起做作業,相互之間也有一個約束和監督。畢竟大家都在讀書,自己不好好學習也不好意思。遇到問題時,學生可以馬上請教老師或者同學,立馬就會得到答案。而這些,都是網課和在家自學無法做到的。
失去監督的各種尷尬現象和「事故」
既不能到學校和輔導機構(培訓機構目前大多還不能線下復工)上課,也不能請老師到家裡面對面授課,這時候主要拼的還是考生各自的「獨立」能力,獨立學習、獨立複習、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對於頂尖學生來說,在家安心備考相對問題不大。而對於普通學生來說,又有哪些好的辦法可以借鑑呢?該如何避免複習計劃「定於2月,止於3月,棄於4月呢」?
做計劃不難,難的在於執行,而執行的關鍵在於操作的科學合理,而不能只談決心和理想。向好學生學習的方向沒有問題,但任何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或者計劃,除非有極強的「意志力」和優秀的「復原力」(即過往曾經達到過相應的水平),否則實施起來都會非常困難,結果肯定也不理想。因此,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從目標鎖定、時間調整和執行標準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第一步:鎖定相對薄弱科目與提分空間(目標)
考試最純粹的目標,就是爭取考一個高分。而提分的關鍵,就是在於找到提分的空間,在短時間內確定薄弱的科目,分析提分的科目以及可提高的分數區間,然後才是如何分解這個目標和執行計劃。
舉個例子,假設你的主科各個分數情況是這樣的。語文100分,數學90分,英語120分,那麼在最後的80天內,最需要也最可能突破的科目就是數學。語文和英語雖然沒有什麼高難的、需要深度邏輯思考的知識點,但卻是需要積累的科目;等到知識積累完了,還買來得及掌握和應用,馬上就要參考高考了,所以在最後的時間裡提高語文和英語的性價比可能就不如數學來得高。其次,高考考題的難度是有一定梯度的,難中易的比例大概在1:4:5左右,只要你拿下了50%的簡單題,基本上150分的考卷就可以做到75分,而如果你掌握了40%的中等題中的20%,你又多了30分的分數,也就是105分~110分。所以對於數學只有90分的你來說,是完全有可能去攻克這20分的空間的,而且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相比之下,你的英語已經基本上掌握到了80%的程度,剩下的20%要想提分,自然比較困難。
在該圖中,90分的數學就是相對薄弱科目,10~20分,就提分空間
2、第二步:調整最佳學習時間和應試狀態
客觀來說,因為天賦或者說類似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到的,每個人的優勢智能不一樣,所以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來說,天然在學習習慣和理解程度上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刻意去規定一個學生,要在什麼時間學習哪個科目或者什麼內容,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長期以來堅持在某個時間段,固定去做某一件事,那麼就有可能會形成一種機械記憶或者進入到一個慣性狀態。
針對高考時間來匹配相應科目的學習計劃,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辦法。比如語文是在上午考試的,所以我們把語文的複習時間儘量安排在上午來完成,背誦(輸入)和寫作(輸出),本身也是適合在早上精力最好的時候做的事。英語單詞也可以在上午背誦,但是如果做英語習題的話,由於英語考試是在下午進行,不妨嘗試多放在下午練習(可能對於英語基礎特別好的學生來說,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下午通常是人一天當中最疲乏和思考力最差的時候,而數學這樣需要高強度知識調取、邏輯推理和計算的考試卻是在下午進行;所以還是建議同學們很有必要在中午睡個午覺,然後在下午進行數學的學習和常規訓練。最後,對於理綜或者文綜來說,知識量是最大的,所以需要的時間也是最多的。從時間的連貫性上看,上午和晚上是最高的。高中有6個科目,而即使你再勤奮,晚上從6點堅持學習到12點不停歇,平均下來每個科目也只有1個小時可以學習,所以晚上時間建議不要學習超過3個科目,安排給綜合科是最好的。晚上學習完了之後,第二個早上正好可以用得上,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銜接性更強。
複習的時間,儘量跟高考考試時間相近,有助於保持一個好的應試狀態
第一步我們已經確定了需要加強攻克的目標科目,第二步我們分析了有利的學習時間,這兩步其實都是在為量身訂製學習計劃做好準備,而這裡的第三步,其實就是落到了具體的執行上。
3、第三步:回歸課本梳理錯題和查漏補缺
基本上超過80%的高三學生都會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來完成每天基本的學習任務;但一定不會有超過20%的學生,懂得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大部隊的節奏,不一定是適合你的節奏。同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樣,應變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是最強學習力的體現,找到自己的節奏是最重要的。在最後決戰之前,我們一定要對「考試大綱」進行研究,然後回歸「課本」,對照知識點把自己最薄弱科目中最薄弱、且又相對容易掌握的知識點找出來;接著,再根據「錯題本」把自己經常犯錯的題目和原因找到,通過適量習題(尤其是做真題)的訓練,重新溫習和補強。
圖中以數學為例,一個120分以上的同學,在不同知識上所要達到的能力值要求,和目前(只有90分時)的現狀
基礎知識點梳理,概念、定理、專業術語都要掌握,做題的時候也要注意數字、符號的書寫是否規範,解題的過程和答題的步驟是否完整。通過對自身情況的一個整體梳理,很快就能夠找到對應的待提高知識點。這裡還要注意的是,理綜實驗題的複習,不能只是單純去做實驗題目,有時間的話可以上網看一些視頻,藉此來要回顧做過的實驗過程,場景化地去理解實驗原理。最後,還是再強調一些,多關注自己曾經做過的錯題,這是非常重要的複習重點。分數的增長點,其實就對錯題的糾錯上,只要下次不犯錯了,分數自然就提高了,對那些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可以當做專題來攻克。如果遇到知識量大的專業,每天也可以專門拿出1小時,堅持2周或1個月的時間進行專題的複習,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非常時期,復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防護措施,另外就是注意作息。飲食上早餐一定要吃好,該加強的營養要加強,這是保證學習精力的根本。家長們也要注意個人健康的預防工作,無論是上班還是在家,都要勤洗手、多通風,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學生在家複習,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家長們可以更好地做好後勤工作(如果有精力的話,自然也要加強監督,但與孩子的溝通上需要一個正確的方式,避免情緒過激)。最後,保持一個好的備考心態,希望同學們可以珍惜並利用好最後這段時間,拼出一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