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和韓梅梅,他倆暗戀沒有?交往沒有?分手沒有?在似乎有著漫長時光的青春歲月,每個曾捧著初中英語書的同學,白日無聊,也許都做過這樣那樣天馬行空的想像。據統計,從1990年到2000年,寫有「李雷和韓梅梅」故事的初中英語教科書,教育了整整一億人。
那麼,拋開現在各種以李雷和韓梅梅為原型的歌曲、話劇、漫畫、微電影、改編故事不提,你想不想聽聽李雷和韓梅梅的官方「八卦」?聊聊這套傳奇教材背後的故事?
機會來了。日前,在「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成果發布之際,文格格走進人民教育出版社,給大家重溫這個整整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劃時代」的教科書
你知道嗎?這本書是中英合編的!好吧,你知道,因為你不知道多少次在課堂上,對著書封面右下角的「LONGMAN」(英國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發呆了。
沒錯,這套書是上世紀90年代,由我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國朗文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編寫的。在現在,中外合編教材不是事兒,可在當年,這可是「敢吃螃蟹」的第一次。中國教材讓外國人編寫?很多人心裡沒底。
由於當時沒有外匯儲備支付合作資金,「中外合編」的大膽想法並非一帆風順。經過艱苦的談判,最後由聯合國計劃開發署提供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執行機構,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選擇了英國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好在事實證明,這個「第一次」成功了。這套書開創了「交際法」和「結構+功能」的先河,啥意思?在以前,我國的英語教科書多以語法為綱,把語言做成了學術,不實用,不會用,教成了從紙頭到紙頭的「聾啞英語」。讓英國人編英語教材,新想法來了——設置情景,比如在教室裡打掃衛生、舉辦同學生日晚會、課堂上做遊戲、給外國人指路……每篇課文都有兩三幅圖畫講述新單詞和新的語法結構,設置好情景,在情景中對話,從而大大強化了英語的交際作用。不得不說,這是我國中小學英語教科書編寫史上的巨大進步。
說起這個,還有個笑話。為了讓英國編寫者「接地氣」,了解中國文化、教育體制、課堂現狀、教師水平等等,咱們把英方主編格蘭特先生請到中國,不知道讓老先生聽了多少堂課。終於,格蘭特先生深受影響,在教材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Good morning,teacher.」看到這裡,大家要笑,哪裡不對?
這是典型的「中式英語」啊!因為,在英語中,很少直接用職業來稱呼別人。格蘭特先生之所以寫出了這樣的話,因為他在我國各地英語課堂上聽了太多的「Good morning,teacher」。結果,一個地道的英國人,被不地道的中國英語老師「教壞」了。
結局自然是美好的,這句「中式英語」被及時發現,在此後的修訂版中,被改為「Good morning,Miss Gao.」
李雷和韓梅梅的「身世之謎」
有了情景,就需要有人物。教材編寫者是這樣設定人物形象的(書中人物形象全部由中方操刀):
李雷:有著圓乎乎的可愛臉蛋,濃眉大眼,留著小平頭,愛穿T恤衫,學習好,助人為樂,是一個好學生的模樣。(不是現在被網上演繹的淘氣孩子!)
韓梅梅:賢淑聰慧的傳統好女孩,留著齊耳短髮,愛穿連衣裙,很有責任心,吃苦耐勞,是老師的好幫手。
一群中國人講英語,豈不奇怪?因此,書中設置了3個外國家庭:Green一家,King一家,Read一家,他們來自不同國家,在中國工作、生活和學習。他們的子女(Jim,Kate,Lily,Lucy,Ann,Tom)與中國孩子(李雷、韓梅梅、林濤、魏華)一起上學。書中還有Miss Gao,Uncle Wang,Mr Hu等中國成人角色。記性好的朋友還記得,書裡還有一隻活潑可愛、會說英語的鸚鵡Polly。
「身世之謎」來了,為什麼叫「李雷」和「韓梅梅」?原來,這兩個名字由中方編寫組所取,但由英方主編格蘭特最終確定。之所以選用這兩個名字,因為好發音。而之所以叫「Meimei」,是因為格蘭特覺得,中國人喜歡給女孩起疊字的名字,這在當時也比較時髦,好聽也好記。
當然了,同學們的想像力是無窮的。比如在第一冊下第20單元,大家一起扔飛盤,結果Jim在扔飛盤給Bill時,砸到了李雷的頭。「Jim暗戀韓梅梅,因為嫉妒砸李雷」的橋段,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教科書編寫者們很敬業,課本的內容也隨著時代而變。後來,到了2000年,飛盤不流行了,悠悠球流行了,此處被改成了play yo-yo(悠悠球)。
嗯呢,最後送上對這套書的官方評價:這是我國當時比較完整、設計合理、編排科學、比較理想的中學英語教科書,它為中學英語教科書的編寫闖出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