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ner教授表示:「蕃茄田藝術的案例非常令人驚豔,兒童的作品真實的反饋了他們的思考,並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
由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北師大-ANOBO少兒全球素養課題組以及NOBOundaries無界組委會主辦的首場國際性教育論壇「重啟·未來:少兒全球素養教育雲峰論壇」,邀請到了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三位泰鬥級教育家,分別是顧明遠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教授以及霍普.萊克特教授。
蕃茄田藝術作為「少兒全球素養教育助力機構」,與大師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少兒全球素養問題。
三位教授從多個角度,深入淺出與大家分享了全球素養教育理念。首先,當今中國教育領域的大家-顧明遠教授從教師角度提出教育應該是培養熱愛和平、尊重他人且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這才是人類集體的共贏。Leichter教授則用多個實際例子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習是一個長期、終身制的過程,父母與孩子是雙向學習的關係」。因此,在全球素養教育的培育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才是穩定的素養培育體系。最後,被喻為多元智能理論之父的Gardner 教授提出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少兒全球素養。藝術作為通用語言,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也在教給他們重新判斷與理解「真善美」意義的能力。
此次論壇中蕃茄田藝術首席教育官-Sam施建志作為教育實踐代表在互動環節中用學員作品回應教育大師理念,向國際教育界分享十多年實踐成果。蕃茄田藝術不僅僅具備理論基礎,更在日常教學中靈活運用。我們一直在用最前沿的藝術教育理念培養下一代國際公民。
Gardner教授認為:「蕃茄田藝術提供給中國社會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與面向,讓家長和教育者都能去了解這件事情真正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作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實踐與嘗試。」
《別生氣了!內臟 》(5-6 歲)
上海嘉定大融城
顧瀚文、亓小寶、齊天弋
韓昱萱、胡彥博
這組作品模擬了媽媽在生氣的時候心臟的變化。生氣的心臟就像充氣的氣球會壓迫到其他器官對身體很不利。媽媽在生孩子的氣,而孩子正在擔心媽媽的身體,是孩子對於家庭關係最溫暖的表達。
這組作品很真實地表達了孩子對於親子關係的感受與思考,回應了 Leichter 教授提到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所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一觀點。正是因為深刻的情感鏈結與傳達讓這些作品如此溫暖。我們不要認為孩子無法感知過於抽象或深刻的情感,其實孩子們是「有感」的。對於愛、對於家人們的關懷、對於環境的思考,孩子們都是有真實的感受與反饋。
Case2:2020 STOP-GO 藝術紀實計劃
疫情發生後的世界產生了很多變化,孩子該如何理解和面對這些變化?教育本就應該教導孩子回應世界,學校也不該外於社會。我們通過 STOP-GO 藝術紀實計劃的專案,帶領孩子重新去疏理、思考這段特殊的時間。通過孩子的藝術創作,我們可以真正看見他們的感受思考與反省能力。這,才是我們希望教育可以做到的事情。
對社會關係變化的反思:《後疫情時代的醫患關係》
上海中環百聯校區
周博文、徐志耀、鄭子鈺
劉詩琳、任佳川
孩子用電線纏繞出兩個離開彼此無法獨自站立的人,並且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了解到大家對於疫情的想法,提取出關鍵詞放到了背景牆上,傳達出他們對於疫情期間人與人關係的思考與理解。
在疫情期間,醫生與患者成為了第一線的共同體。患者用自己的身體抵抗病毒,而醫生用醫術救死扶傷,這樣的幫助和支持,支撐彼此的是「愛」。正是因為這個強大的力量,才能在最黑暗的時候給予人們溫暖與慰藉。
對生活劇變的思考:《網課少年》
上海盛源校區
徐涵聆、張欣芸、劉子陸
石天童、王悅然、朱宸萱
疫情期間,被網課全面襲擊的青少年意識到了生活節奏、活動範圍以及學習型態的徹底改變。學習通過網課侵入了私密的生活空間,無孔不入的擠壓所剩無己的私人時間,青少年們正在尋找自己可以呼吸的地方。他們將一切思考與感受融入到了藝術創作中,宣洩自己的壓力。
Gardner教授表示:「蕃茄田藝術的案例非常令人驚豔,兒童的作品真實的反饋了他們的思考,並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也是我前面提及的,通過藝術教育,我們要賦予孩子的是重新對於真善美的思考。」
學員作品是蕃茄田藝術一直以來專業的最有力證明,也是結合理論實踐多年的碩果。當孩子具備完整且獨立的人格,能夠獨立思考世界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的時候,藝術教育才是真正在全球素養教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蕃茄田藝術南昌藍海校區
地址:南昌市青山南路118號藍海購物廣場1層
蕃茄田藝術南昌高新海上匯校區
地址:南昌市火炬大街161號海上匯商業廣場3層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他媒體或為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具體行為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郵箱:783207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