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感悟

2020-11-12 野火談教育

孩子要用愛來引導與感悟。

孩子是花朵,需要我們精心呵護與培育。每個孩子不是生來就充滿暴力、衝動與懷疑的,他們的不好與他們接觸的這個社會相關。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有愛的環境讓他們心中充滿陽光。

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是父母的折射。平時的你怎麼對待孩子對待生活,孩子今後也會這樣對待你,對待生活中的挫折。作為老師,嚴厲和愛其實並不衝突,體罰的方式有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事情發展得越來越糟,有時有可能是適得其反的。愛的教育,就是要讓他明白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人心都是都是肉長的,孩子的心靈更加美好與純潔,需要呵護。大人切不可因為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煩心事將孩子作為情緒的發洩口。因為你怎麼對待他,決定了他以後怎麼對待你以及怎麼回饋這個社會。

孩子的心靈需要用愛來澆灌,而不是以暴制暴。家長在氣頭上時,關黑屋子,罰站,打罵,罰不能吃飯等等,過後懊悔,他只是個孩子,為什麼不能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溝通?為什麼不能用另外一種方法去解決?也許站在他的立場上他不是不做,也不是不想做,他只是累了才注意力不集中。何不讓他休息一下,玩一下呢?

所以,一切果都有因,無論是老師也罷,家長也好,適時反省,及時調整。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受教育該多好呀!把自己家的孩子變為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吧!

教育道阻長,用心感悟,用愛付諸行動,人生短短數十載,珍惜已有,活在當下。

僅以此文提醒偶爾被情緒控制的家長們,生活少不了雞毛,可孩子無辜。控制情緒的能力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我是野火談教育,最近很少上新,因為生活瑣事確實不少。但是一有時間我就會跟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小故事,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對愛的理解和感悟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生活都是平淡的,但卻處處充滿著愛。愛,多麼熟悉溫暖的一個字眼,充滿著真情,我們被愛所包圍。成長的路上有它相伴,無時無刻地守護在我們身邊。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正如韋維的那首《愛的奉獻》,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愛真正的含義?又有多少人去感悟過愛的真諦呢?所以說,愛,在每個人心中一直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話題。
  • 20句情感感悟,愛你的人有多麼可愛,小編的感悟
    1、小編的感悟,月日傾聽日,靜下心來理心聲。聽聽鳥叫的聲音,放飛它們囚禁的身影,聽聽孩子的聲音,還原他們幸福的童年,聽聽父母的聲音,理解他們對我們的心血。用一顆平靜的心學會傾聽吧!2、小編的感悟,傾聽日到來,清洗下耳朵靜靜的傾聽,慢慢的感受,深深的體會,你會發現生活有多麼溫暖!愛你的人有多麼可愛!為擁有的一切慢慢的傾聽,用心的去愛吧!
  • 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感悟:簡單的才是最好的比如,現在各個學校五花八門的校訓,看上去對仗工整,讀起來鏗鏘有力,其實都只是概括了教育的某一個方面,遠不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形象有力,內涵豐富,富有較強的概括性。試想,如果我們每所學校真正讓孩子做到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麼學生的終身發展還有什麼問題嗎?
  • 人民日報:愛是教育的靈魂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這些源自師者心底的愛,賦予了教育事業獨特的魅力,為無數心靈照亮了前行之路。教育家夏丏尊曾將教育裡的愛比作池塘裡的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何謂愛?當父母鬆開攙扶的雙手,愛是一種信任,讓孩子能夠學會走路、獨立向前;當老師悉心傳道授業解惑,愛是一種欣賞,能從學生身上發現特質、激活潛質;當學生踏入社會課堂,愛是一種理解和尊重,激勵個人堅定信念、勇毅果敢。
  • 8條親子教育感悟,你悟到幾條?
    每個父母和長輩都很愛孩子,都把孩子當成寶貝,但是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一定要把握的原則是:愛,但不溺愛;包容,但不縱容;欣賞,但不重賞;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孩子的母親為了教育孩子學習,由一個小學文化水平考上了研究生。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
  • 讀名人家書,感悟愛的智慧
    作為一名母親,我如饑似渴,一口氣地讀完了這些書信,希望從中收穫一點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我發現這裡的每一封信,不管寫於哪個年代,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都有一個共同點,都透露著父母對孩子深沉而濃烈的愛。但這愛的表達卻又各不相同,每一封都透出這些父母們教養孩童的大智慧!民國大學者胡適先生,在他的大兒子十歲時,送他去蘇州獨自求學。孩子第一次離家在外生活,胡適先生第一次給兒子寫信。
  • 教師節話感悟 | 陳海燕教授: 我的職業我的愛
    教師節話感悟 | 陳海燕教授: 我的職業我的愛 2020-09-11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心感悟教育之美
    用心感悟教育之美陽信縣第一中學 張豔飛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首先感謝論壇提供給這麼好的機會,讓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自從加入「三名」這個大家庭以來的成長。今天匯報的題目是用心感悟教育之美——我的教育寫作心得,先向大家匯報一下我的這一年多以來的寫作成果:展示成果——優秀作者1.很多老師都會問:你為什麼進行寫作?大家應該都記得我們的專業發展手冊。
  • 《論愛的教育》首發讀書分享會在漢舉行
    「《論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每個教育者,教育需要真愛,有仁愛之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月24日下午,著名教育家、被譽為「永遠的校長」的劉道玉老先生《論愛的教育》新書在武漢首發,來自全國各地的武漢大學校友及師生分享讀書感悟。  「拜讀《論愛的教育》,被劉先生對教育的赤誠之愛所感動。
  • 生活感悟 字字真情,句句感悟 ——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在經觀察、感悟、分析事物進而寫作文章的一系列過程中,必然會觸發種種思想情感,對所寫事物產生並表達出一定的見解或評價。可見作文教學也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責任。在生活體驗中滲透德育教育作文是對生活的反映,所以我們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就應視作德育的過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去觀察感受大自然。
  • 20條人生感悟的短句:縱使時過境遷,我對你的愛不曾減少!
    2.人生感悟的短句:我恨我自己,為什麼和你是同學,為什麼那麼早認識你,我恨,我恨我自己為什麼那麼了解你而且不能自拔。我倔強,可是我膽小,我高傲,可是我的害怕我的自己,我害怕萬一你不喜歡我,是不是連朋友都做不了了。3.人生感悟的短句:風迷了心靈的故事,夜悽了夢想的橋梁。
  • 善別離悟生死 浙江金華開展感悟生命教育體驗活動
    27日,浙江金華舉辦「情系清明 綠意婺州」殯葬改革(清明節)系列宣傳活動,其中包括「知生死悟人生」感悟生命教育體驗活動,7位體驗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間體驗對人生的感悟,在直面人生謝幕中感知生命的可貴。
  • 「愛國愛黨愛家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愛國愛黨愛家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教育局文件精神,為弘揚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 孫雲曉生活感悟|好的關係勝過一切教育
    生活感悟·231喜歡聽李巍校長的講座,因為她對兒童懷有敬畏之心,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所以她是有魔力走進兒童世界的人,被孩子們譽為『『老貓校長』』。好的關係勝過一切教育,是我與李校長體悟的共識。生活感悟·2302018年7月,懷著敬畏之心,終於來到了中國最大的鹹水湖,4500多平方公裡的青海湖。
  • 讓孩子學會愛 如何進行「愛的教育」
    試想,一個連自己朝夕相處,對自己百般呵護,有養有之思的父母都可以呼來喝去,冷嘲熱諷的人,又怎麼可能奢望他去愛別人呢?現在,就請你開始加強對孩子的「愛的教育」,讓他們學會愛人吧。 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之有效舉措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冠以「愛的教育」 孩子最初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憐憫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同情別人的困難、痛苦的言行會深深打動孩子的心靈
  • 打開繪本遇見愛,感悟閱讀共成長!
    輸12近日,伴隨著陸港二幼第三屆繪本閱讀節的開展,陸港二幼黨支部開展了以「打開繪本遇見愛,感悟閱讀共成長」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打開繪本遇見愛,感悟閱讀共成長」主題黨日活動旨在培養孩子們快樂閱讀,愛上閱讀。
  • 童秉綱院士漫談研究生教育與人生感悟
    9月20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第四期「院士大講堂」落下帷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學學院童秉綱教授以「漫談研究生教育與人生感悟」為題作主題報告。童秉綱院士從研究生的學位要求和綜合素質培養、科研實踐舉例以及人生感悟等幾個方面闡述了科學研究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強調由「知識傳授型」向「獨立研究型」轉變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並對邁入科學殿堂的新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 多地中學校長暢談「最好的教育」分享從教感悟
    「一間教室就是一個世界」「最好的教育應該『滿含愛、滿含希望、滿含信仰』」……記者20日獲悉,中國多地優秀中學校長匯聚上海,暢談教師職業的真諦與多年從教的感悟。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代蕊華表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 觀警示教育基地 · 感悟初心使命(四十八)
    觀警示教育基地 · 感悟初心使命(四十八) 2020-12-10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孫雲曉生活感悟|隔代撫養基本原則:父輩不可缺位,祖輩不可越位,孫輩不可缺愛
    生活感悟·241祖輩參與孫輩的撫養益處甚多,但是父母的主體責任是無人可以代替的。在青島等地流傳隔代教育新民謠:媽媽生,姥姥養,姥爺天天菜市場,爸媽回來就上網,爺爺奶奶來欣賞。所以,除極特殊情況外,應確立家庭養育的基本原則,即父輩不可缺位,祖輩不可越位,而孫輩不可缺愛生活感悟·243孫雲曉生活感悟240:兒童的自信心與自由感來自哪裡?掌握一些技能如基石一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