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郭雪懂三農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1.整薯、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刀切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較晚,但中後期長勢強。當種薯在20~25g左右時宜小整薯播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小整薯是指重25~50g的小薯塊。用小整薯作種可以省種、省工,減輕運輸壓力和費用利用加厚培土防止晚疫病菌隨雨水直接淋入外露的塊莖上,減少塊莖的感染,降低塊莖腐爛。整薯播種母薯營養充足,具有頂芽優勢。整薯外面有一層完整的表皮,能防止塊莖內水分的蒸發和養分的損失。一個塊莖就是一個小水庫、營養庫,可供萌芽生長利用,因此,能抗旱,霜凍後能較快恢復生長,保苗率高,並能防止以種薯帶病傳染的環腐病、黑脛病、青枯病和病毒病。避免了切刀傳菌及病菌和健薯切面接觸,以及切面與土壤接觸傳菌、傳毒的機會,保證苗全苗壯。
小整薯(15~20g)與大整薯(40~50g)作種比較淨增產量差異不顯著,而與同重量切薯相比,產量差異明顯。據內蒙古農牧學院1974—1980年試驗,整薯比切塊增產5%~99%;小整薯(15~20g)比切薯(30~50g)淨增產304%;比大整薯(80~100g)淨增產12.8%到底用哪種的整薯作種要因地適宜。一般乾旱少雨地區,適宜馬鈴薯生育期短的南方地區,中原二作區,需早上市的蔬菜區種薯宜大些。據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1981年試驗,以薯重不超過50為宜。相反,適宜生育期長而雨水又充沛的地區,如西南山區種薯宜小些,以25~35g為宜。
幼健小整薯生命力強,抗病力強,有抗早衰特性但出苗晚3~5d,幼苗前期生長較慢,植株較細小,中後期(塊莖生長期)生長迅速強壯,故要求早播。要培育綠色短壯芽或催芽播種,在底肥中增施速效肥,苗期及時追施速效肥,促苗生長。幼健小整薯是指生理年齡小,健康無病,薯形整齊,形態飽滿,表皮光滑細嫩有光澤,重量25~30g的小薯塊。獲得幼健小薯,宜用系選的原種或莖尖脫毒的無毒原種作種薯。也可以在馬鈴薯開花期,株選健壯無病、符合本品種特徵特性的單株作標記,開花末期收穫單株產量高而塊莖又整齊的薯塊作種。春薯早播早收,秋薯晚播晚收留種。
2.切塊:(1)精選種薯、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特性,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30~50g左右的健康種薯作種。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病、爛、畸形薯。(2)切塊、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打破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通過刀切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g為宜。切塊時要縱切,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須切成多塊的,從基部開始螺旋式向上切,每塊1~2個芽眼。播前1~2d開始切塊。切塊應在晴天進行,薯塊切好後拌適量的草木灰,刀口向上放於太陽下曬種1h以上,儘快形成愈傷組織,這樣能夠有效防止播後爛種缺苗。
3.催芽:(1)整薯催芽、是指播種前20d內,將未萌動發芽種薯在室內升溫催芽。當催出的幼芽有3~4cm時,將其頂(頭)部向上,尾部向下轉攤在乾燥、透風、透光的地板上使薯塊長出的芽見光變綠,形成短粗堅實不易碰掉的綠色芽。(2)小整薯短壯芽、馬鈴薯春播整薯短壯芽是指選擇25~45g的整薯,頂(頭)部向上,尾部向下,排列在乾燥、有光的房屋裡度過休眠後萌發形成的綠色短壯芽整薯。
①整薯短壯芽春播栽培的優點、塊莖產量高,比春播整薯不帶芽增產25%,比冬播整薯不帶芽增產18.7%。利於套種或回茬作物生長,達到夏、秋兩季豐收靠種薯傳染的細菌性病害減輕,延遲退化,避晚疫病危害。充分發揮中、晚熟品種的增產潛力。能提高品種純度保證苗齊苗全。②整薯短壯芽的培育方法、是在低溫、適溫、乾燥、見光、透氣的房屋裡,將冬前結束眠發芽的薯塊頂部朝上一個靠一個擺放,使薯塊長出的芽見光變綠,形成短粗堅實不易碰掉的綠色芽。
③整薯短壯芽春播的栽培技術、選芽選薯:播前選擇薯無腐爛,芽粗壯、無病薯芽播種,以利苗全、苗壯、出苗整齊深耕碎細土塊淺播重蓋土;深耕是為根系伸長及薯塊膨大創造疏鬆溼潤環境,碎細土塊是防土塊大打掉芽子,並保墒紮根長苗,播種時淺開播種溝7cm,重蓋土15cm。適時播種:短壯芽生長發育早,早播易受霜凍危害,遲播影響產量,最佳播期以播種後出苗晚霜剛過為宜。合理施肥:為了促進莖葉生長,延長莖葉穩定期,提高塊莖產量,必須施足底肥,每畝圈糞1500kg,尿素10kg,複合肥12.5kg。結合追肥深鋤草一次。及時灌水或排水,此後15d再淺鋤草培土一次。
4.其他處理①中、高山區短壯芽夏播留種是指在安康中高山用春播種薯留存少部分,單個攤放在乾燥、透風、透光的木板上,形成綠色短壯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於10月霜降前後收穫。作為種薯的一種保種留種栽培技術。②整薯育芽移栽是新型的高產栽培技術。是指在平地上做成長8~12m,寬1.4m,深14~16cm的淺窖。在窖內平鋪5cm左右溼潤細沙,將50g以上薯塊芽眼朝上,一個靠一個排放後,上面又覆蓋6cm厚細沙。然後用竹棍搭成70~80cm高的弧形拱棚用薄膜蓋上育芽。當芽長到1~2片小葉時開始搬芽移栽。搬芽後的薯塊放回原處,用細沙蓋上繼續育芽移栽;這樣重複到第三次或第四次育出的芽可連同母薯移栽至大田。這是一種極為省種的高產栽培。特別是脫毒種薯擴繁最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