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你知道嗎?你其實就是「菩薩」!只需做到這3點!

2020-12-27 慧軒智光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菩薩最受人們的愛戴和敬仰了,菩薩不僅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而且救世度人、慈悲大度,人們對菩薩的信仰甚至超過了佛本身。那你了解菩薩嗎?今天讓我來為您答疑解惑:

什麼是菩薩?

所謂菩薩就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漢譯為「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的意思,所謂「有情」,不僅僅是指人類,還包括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因此菩薩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也就是不但自己希求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而且要令一切眾生有情,都同樣的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

菩薩不是偶像:

許多人以為菩薩是人們頂禮膜拜的泥塑、木雕、畫像等偶像。其實這些都是佛教徒修行過程中的「法物」而已,它們只是代表佛菩薩的莊嚴相,它們的本身並不是菩薩。這些法物的功能就是使修行人集中心念,表達自己的虔誠、信仰、供養等諸多功德。

菩薩不是鬼神:

許多迷信之人,將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拜,這種現象在中國人中相當的普遍。鬼、神、仙、魔、菩薩、佛在他們的眼中並沒有區別,其實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菩薩是指已經出離生死、跳出三界,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人,是真正的聖賢菩薩,而其他的鬼神還在六道中不斷地輪迴和沉浮。

人人皆可成菩薩:

佛教和教義,認定我們並不是神的奴隸,一切生命界在本質上,是平等的。佛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眾生,現在即使隋落在最低的地獄中,他依然有著佛性,有著成佛的可能性。他只要能痛下決心,洗心革面,照佛的道理去做,都有一天會要成佛的。

所以,你知道嗎?你其實就是「菩薩」!從立志成佛的這一刻起,你就是凡夫菩薩,就要行菩薩行,修菩薩道。我們這些立志要為崇高理想而勇猛精進的菩薩們,在向成佛的大道前進的過程中,只要能做到這3點目標,就是成佛了!

1、淨化身心:

修養內心,使「不貪」、「不嗔」、「不痴」的德性充分發揮,指導身口意去做一切善的行為;再由身口意的善行,來充實內心的善心,做到內心到行為的完全一致:純潔、良善、淨無瑕穢;

2、成就眾生:

不但淨化自己,更要淨化他人,而且要以他人為前提,從淨化一切眾生的偉大工作中,來完成自己。把大眾利益當作個人利益,不再離開大眾去另尋個人利益,要做到個人與大眾的完全一致:和諧、安樂、自他一體;

3、莊嚴淨土:

我們現在所在的娑婆世界,充滿著缺陷與汙穢,所以有許多良善的事業,都難以成功。菩薩們要領導大眾共同努力(共業),去改善我們的自然環境(共報),使它成為(與佛世界一樣的)莊嚴淨土。在這淨土的良好環境中,是更容易促進身心與人群的淨化的,這是有情與國土,或生命界與自然界的完全一致:聖潔、優美、毫無缺陷!

做菩薩的,都是立定成佛的大志,時刻依著這三大目標去實行的。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些菩薩,都是經過很長時期的鍛鍊、實行,才具備了完成這三大目標的智慧與能力。他們固然是大菩薩,但就算我們只是一個平常人,只要能夠立志求成佛,依這三大目標前進,將來也能獲得普賢、觀音諸大菩薩一樣的智慧能力,達到成佛的最後目的!

佛陀是崇高的,菩薩是偉大的,只有這樣才是理想而圓滿的人生。我們既然都有著同樣的「佛性」,有著成佛的可能性,「彼既丈夫我亦爾!」你我皆是菩薩,我們都要確立成佛的大志, 依著菩薩的三大工作目標,努力前進!感恩品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四大佛教名山,你知道分別供奉的是哪位菩薩嗎?
    我國有四大佛教名山,你知道分別供奉的是哪位菩薩嗎?大家知道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到我國的嗎?其實是在東漢初期的時候,也是有很久的歷史了,嗯加在我國發展的也十分不錯,大家應該知道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它們就是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安徽的九華山當然還有浙江的普陀山。大家是不是很了解呢?知不知道這裡有哪些菩薩,為什麼她們會被供奉在這裡呢?我們就先來說說五臺山,五臺山是在山西的五臺縣,所以就取名五臺山。
  • 佛教的四大菩薩,你知道都是誰嗎?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智、道的意思;薩埵,眾生、有情的意思。菩薩,翻譯過來,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大乘佛教中有四大菩薩,與我們中國非常有緣。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賢菩薩」。這四位菩薩,就可以代表整個佛法。一、地藏菩薩為什麼叫地藏菩薩呢?地就是大地,大地孕育萬物,滋養我們,離開大地我們就無法生存。地下的資源寶藏也很多,能夠使滿足我們的生活使用。
  • 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佛菩薩正在保佑你,看看你有嗎?
    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佛菩薩正在保佑你,看看你有嗎?松濤閣文摘欣賞      這個世上,信奉佛法的僧人及信眾都會經常在寺院或家裡燒香禮佛,都希望用自己的虔誠換來佛祖、菩薩和護法對自己的佑護。      大家也都非常想知道,佛菩薩到底有沒有保佑自己?甚至很多人心中都有些疑惑,佛菩薩如果保佑自己,自己如何才能知道呢?      許多眾生也常常思考,這世間大多數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佛菩薩,自己苦苦信奉佛法,佛菩薩到底知不知道呢?      其實,人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
  • 拜了那麼多菩薩,你知道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嗎?
    當你面對這些佛菩薩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到底哪個菩薩最靈?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我們經常會聽人說南海的觀音菩薩最靈,或者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最靈,還有很多人千裡迢迢只為尋訪名山名寺,見到那個自己認為最靈的菩薩去拜,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
  • 佛教的八大菩薩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菩薩」一詞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翻譯為中文,就是「覺有情」之意,亦即求道求大覺之人。在中國佛教歷史上,一直流傳著著名的八大菩薩。八大菩薩的版本不只一個,被廣泛應用的版本,乃是出自《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 佛教: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的淵源,你知道嗎?
    佛教裡有百十個咒語,有長有短。咒語也稱「陀羅尼」(梵文音譯),意譯為「總持、能持、能遮」,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持各種善法、遮除各種惡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大乘佛教裡比較經典的咒語,如「楞嚴咒」(最長,咒中之王)、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觀音菩薩心咒)、準提神咒、文殊菩薩心咒、十小咒等等。咒語,聽起來似乎很神秘,其實就是在度心。它一般用於佛教法會上或修行人日常念誦,幫助人破除一切無明煩惱、消除障礙,得無邊殊勝利益和圓滿的光明智慧,獲究竟清淨。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佛教之中,有諸供養,其大家熟悉的就有「花、燈、水、香、果」等等。在這麼多供養之中,如果非得要說何種供養最為殊勝,其答案只有一個,皆為最,皆是最殊勝的培福修福之法,無有分別。雖無分別,但卻有著不同之處,那就是供養之物與之相對應所獲之果報的不相同。
  • 佛教: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地藏王菩薩」是佛教著名四大菩薩之一,代表「大願」。其名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我們在寺院裡看到的佛菩薩像一般都是頭戴寶冠、身披天衣、以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地藏菩薩」與其不同,多現身披袈裟的僧人相,戴毗盧帽,一手持錫杖,一手持摩尼寶珠,腳踩蓮花。
  • 佛教:命好之人,臉上會有這3種福相,看看你有嗎?
    一個人的內心和行為就是他的風水,內心越清淨善良美好,他的相貌也就越好看,他的人生也必然福報長久。命好之人,臉上會有這3種福相,看看你有嗎?一、「莊嚴淨美」之相提到「莊嚴」,大家可能會立即想到莊嚴神聖的佛菩薩寶相。的確如此,世上有一種美無與倫比,那就是佛菩薩的莊嚴淨美。
  • 農曆七月,佛教之中的這些節日?你需知道!
    蓮池祖師對於佛教發展所做下的種種功績,這裡我們就不一一講述。在當下,亦有一套非常受歡迎的書籍其就是蓮池祖師所撰寫,它就是《彌陀疏鈔》。二、農曆七月初九,淨宗十祖截流法師圓寂紀念日。淨宗十祖截流大師,清代僧,字截流,諱行策。截流大師父名全昌,乃宜興老儒,與憨山大師為友。
  • 佛教中的普賢菩薩是誰?如何理解普賢菩薩的理德和行德?
    但同時也有佛教大師認為,普賢菩薩其實是道家的普賢真人,這點完全不會妨礙我們對佛家的學習和修為,具體例證如下:1,普賢菩薩最早不是佛家,而是道家的普賢真人(1)佛教「圓頓宗門的教義」本是中國人傳到印度去的,佛祖「喬達摩悉達多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在我國的影響力和威德美名非常大,正如佛教裡稱讚觀音菩薩的偈語所寫的: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供奉的分別是哪位菩薩?故事你可都知道?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供奉的是哪位菩薩?故事你可都知道?大家好,感謝關注旅遊小常識。佛教自東漢初期傳入中國之後,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隨著2000多年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弘揚與傳承,目前在國內在四座大山被冠以佛教名山的稱號,它們分別是山西的五臺、浙江的普陀、四川的峨眉以及安徽的九華,它們被稱之為佛國仙山,那麼你知道,這四大佛國名山當中,供奉的分別都是什麼菩薩呢?這些菩薩的故事,你可都知道?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
  • 《金剛經》裡的這一段偈語,道出菩薩的高境界,你能做到嗎?
    這是學佛的重點之一,也是我們生活中我們應該盡心做的。那就是發心,發大願心。只有了大願之心,從善積德,知行合一,才能夠在學佛中得善因,種善果。那麼,在《金剛經》裡的這一段偈語,道出菩薩的高境界,你能做到嗎?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金剛經》上說,只要持誦本經典,哪怕是一段偈語,都有無上的殊勝,有不可多得的利益。
  • 佛教人物第六:地藏王菩薩——和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大菩薩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聊佛教人物,今天要介紹的是地藏王菩薩。各位師兄都知道我們漢傳佛法有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一位大菩薩的道場——金五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銀普陀大悲觀音菩薩,銅峨眉大行普賢菩薩,以及鐵九華大願地藏王菩薩。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其實,佛前供奉的水果是否貴重,多與少都不重要。因為這不是與佛祖菩薩的交易,菩薩也不會吃你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陷入執念,那麼也必將為其所累,無法保持內心的淡定。佛門中認為,一切唯心造。
  • 佛教:寺廟裡的6樣貢品你知道嗎?修得菩提心,福報自然來!
    進廟燒香,見佛禮拜,每個修佛的人都懂的道理,那你知道燒香有什麼含義嗎?在佛教裡,香被稱為信香或戒定真香,其意義是持戒,得定,開慧,這也是修佛的開始。那燒香燒多少支為好呢?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都能會看到在佛前都會擺有貢品,供具,對於這些貢品的含義你知道嗎?有著什麼樣的意義?1.貢香。香在燃燒時會產生煙和香味,當我們看到時,聞到時,說明佛菩薩在提示: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2.佛燈。
  • 佛教:在家裡設置佛堂,這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但是有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下面就由本文與大家詳細地說一說。佛教中將佛像看得很神聖,認為只有有心人,才能真正請得來佛菩薩,從而得到佛菩薩的加被,甚至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如果心在「買」佛像上,那你只是想與佛菩薩做交易。而佛菩薩,是不會與你做交易的,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同時,在家設置佛堂,最好在寺院中「請」開過光的佛像。這樣你禮拜佛,與去寺院中禮拜,是一樣的效果。
  • 佛教:在拜觀音菩薩的時候,牢記這三點,便可福報無量!
    很多人喜歡去寺廟拜佛和菩薩。但很少有人帶著純粹的真誠和清淨之心前去拜佛。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燒香祈福。我們有這樣一個慧根,有這樣的福報和與佛法結緣,卻為什麼不從根本上解放自己,提升自己而只是祈求菩薩幫自己解決暫時的困難呢?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默念這3句話,好運自然來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這並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做。而是去求觀音菩薩時應該默念3句話,這樣好運才會陪伴我們。一、誠心向觀音菩薩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一些人遇事不決就喜歡去拜觀音菩薩。但往往這類人卻並沒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