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菩薩最受人們的愛戴和敬仰了,菩薩不僅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而且救世度人、慈悲大度,人們對菩薩的信仰甚至超過了佛本身。那你了解菩薩嗎?今天讓我來為您答疑解惑:
什麼是菩薩?
所謂菩薩就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漢譯為「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的意思,所謂「有情」,不僅僅是指人類,還包括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的生物。因此菩薩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也就是不但自己希求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而且要令一切眾生有情,都同樣的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
菩薩不是偶像:
許多人以為菩薩是人們頂禮膜拜的泥塑、木雕、畫像等偶像。其實這些都是佛教徒修行過程中的「法物」而已,它們只是代表佛菩薩的莊嚴相,它們的本身並不是菩薩。這些法物的功能就是使修行人集中心念,表達自己的虔誠、信仰、供養等諸多功德。
菩薩不是鬼神:
許多迷信之人,將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拜,這種現象在中國人中相當的普遍。鬼、神、仙、魔、菩薩、佛在他們的眼中並沒有區別,其實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菩薩是指已經出離生死、跳出三界,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人,是真正的聖賢菩薩,而其他的鬼神還在六道中不斷地輪迴和沉浮。
人人皆可成菩薩:
佛教和教義,認定我們並不是神的奴隸,一切生命界在本質上,是平等的。佛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眾生,現在即使隋落在最低的地獄中,他依然有著佛性,有著成佛的可能性。他只要能痛下決心,洗心革面,照佛的道理去做,都有一天會要成佛的。
所以,你知道嗎?你其實就是「菩薩」!從立志成佛的這一刻起,你就是凡夫菩薩,就要行菩薩行,修菩薩道。我們這些立志要為崇高理想而勇猛精進的菩薩們,在向成佛的大道前進的過程中,只要能做到這3點目標,就是成佛了!
1、淨化身心:
修養內心,使「不貪」、「不嗔」、「不痴」的德性充分發揮,指導身口意去做一切善的行為;再由身口意的善行,來充實內心的善心,做到內心到行為的完全一致:純潔、良善、淨無瑕穢;
2、成就眾生:
不但淨化自己,更要淨化他人,而且要以他人為前提,從淨化一切眾生的偉大工作中,來完成自己。把大眾利益當作個人利益,不再離開大眾去另尋個人利益,要做到個人與大眾的完全一致:和諧、安樂、自他一體;
3、莊嚴淨土:
我們現在所在的娑婆世界,充滿著缺陷與汙穢,所以有許多良善的事業,都難以成功。菩薩們要領導大眾共同努力(共業),去改善我們的自然環境(共報),使它成為(與佛世界一樣的)莊嚴淨土。在這淨土的良好環境中,是更容易促進身心與人群的淨化的,這是有情與國土,或生命界與自然界的完全一致:聖潔、優美、毫無缺陷!
做菩薩的,都是立定成佛的大志,時刻依著這三大目標去實行的。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些菩薩,都是經過很長時期的鍛鍊、實行,才具備了完成這三大目標的智慧與能力。他們固然是大菩薩,但就算我們只是一個平常人,只要能夠立志求成佛,依這三大目標前進,將來也能獲得普賢、觀音諸大菩薩一樣的智慧能力,達到成佛的最後目的!
佛陀是崇高的,菩薩是偉大的,只有這樣才是理想而圓滿的人生。我們既然都有著同樣的「佛性」,有著成佛的可能性,「彼既丈夫我亦爾!」你我皆是菩薩,我們都要確立成佛的大志, 依著菩薩的三大工作目標,努力前進!感恩品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