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住課文的教學中,應輔之以必要的演示實驗,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現以《烏鴉喝水》為教學例了,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看圖與演示結合。課文有三幅插圖:烏鴉看到瓶中有水要喝,但因水少喝不到;烏鴉把小石子一粒一粒地銜來放在瓶裡;瓶中裡水慢慢升高了,烏鳩就能喝到木了。教學時,要在指導學生細緻現察的同時,再輔以演示。準備個盛著水的瓶子,看第-一幅圖, 就按照課文中描寫的圖義進行演示。更好地使學生理解物體古據空間的科學道理。
(二)演示與理解課文的語言結合。教學中要邊演示邊讓學生理解與演示內容有關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並知道對演示的現象應如何用文字說明。演示前,教師拿出準備好的瓶子。講清瓶子「很」高,瓶口「又」小,水又「不多」。這時用幻燈投影一隻烏鴉,「嘴」 伸進瓶口,但「喝不到」水。結合第二自然段說明這個問題。然後結合第二幅圖和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進行演示,結合課文烏鴉把小石「一個一個地」銜來,「 放到瓶子裡」進行演示,讓學生觀察瓶中水有什麼變化。再結合第三幅圖,由於水位增高,烏鴉由「喝不著」水到「喝著水了」。
(三)觀察與思維結合。學生看圖或看演示時,要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看圖要按觀察順序,看演示要指出觀察的重點。
用直觀演示法教《看月食》
用直觀演示法教《看月食》,很覺成功。上課前,先請自然常識教師講月食的成因,還演示了月地運行儀。第一教時,講讀了第一自然段。
第二教時開始,學生讀全文,並指名講述第一段的段意,接著,讀第二段。問:爸爸拉著我和妹妹來到河邊的時候,大約是兒幾點鐘?這時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教師拿出一個直徑約2 0公分的白色圓形紙板,釘在黑板上,板書
「象大玉盤」,揭示小黑板,比較兩個句子:「圓圓的月亮象大玉盤似的找在天空中」,「月亮掛在天空中」.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否一樣?哪一句好?好在什麼地方?
講第三段。問:哪一句話是緊接上文的?哪一個詞兒把上下技課文緊緊他連在一起?「她的話剛說完」 ,就看見月亮怎麼樣了?這時教師又拿出一個黑色圓紙板,與第一個大小相仿,釘在白紙板的左邊,把白紙板蓋掉一塊。板書:「咬去一塊」。師問:慢慢的又成什麼樣兒呢?教師把黑紙板向右移一點,又釘牢。板書:「小船」。問:接著又變成怎樣了呢?教師將黑紙板連續向右移動三次,配合學生的問等,依次板書:鐮刀、眉毛、細鉤。同時,寫一個畫一個箭頭「一」.最後又怎樣了呢?教師拿下黑板,翻個面,這而是紅銅色的,再將這個圓紙板和白色紙板重迭在一起。板書:「鑼」。間:當你看到整個月亮被黑影並沒了,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接著講第四段。師問:整個月亮被黑影吞沒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齊讀「爸爸」的話,又要求學生背誦這段話。教師說明:我們釘在黑板上這個黑色圓紙板,就表示地球擋住太陽光所產生的黑影。
在指定第四組學生讀第五段課文後,師問:「爸爸」說等到地球轉過來了,月亮就會亮出來的,這話是真的嗎?這裡的第一句話中哪個詞是用來證實.「 爸爸」的話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呢? 依到
接著教師拿下「紅銅色」的圓紙校,又副個面依次向右移,何移一次,在黑板上從「鑼」起依次畫一個相反的箭頭「一」,問:最後怎樣呢?「仍舊」 是什麼意思?這時教師拿下黑色圓紙板, 黑板上仍舊顯現出一 只白色的網紙板,
板書:象大玉盤。 咬去一口 小船 細鉤。 鑼
師問:看到月亮「仍舊是圓圓的」了,「妹妹」 的心情又怎樣呢?齊讀第六段。
師問: 「妹妹」為什麼「 跳著說」?你學習了本文後懂得了什麼?
最後,教師布置了填空作業(按「爸爸」說的一段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