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說熱點】在線教育「燒錢戰」持續:低價引流 廣告「出圈」

2021-02-23 直說傳媒


直說傳媒創始人曹紅:有話您直說!

一年之計在於「暑」,暑假可謂是在線教育機構的「命門」。2020年暑期的K12教育廣告大戰似乎沒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競爭的白熱化程度大大超過去年暑期,猿輔導和作業幫成為當仁不讓的兩大主角,綜藝贊助、熱劇貼片,廣告無處不在。此外,跟誰學、學而思網校、Vipkid等在線教育機構也都紛紛投入營銷費用,參與暑期大戰。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暑期各大教育培訓機構用在暑期招生廣告上的預算達到45億元,超過去年的40億元。「K12在線教育機構都認同一個邏輯:如果暑假入口爭奪戰丟掉了增長,就很難在秋季的正價轉化上獲得優勢。這是一場遙遙無期的爭奪,目前在線教育的觸達率在40%,滲透率大概在20%,因此,這場大戰還會繼續下去。從這一波投放的產品來看,入口班的爭奪更加激烈,因為只有得到入口班才有可能轉化成為正價班,包括作業幫、小猿搜題等都『迷信』一件事情:卡住流量,就能決出勝負。在這樣的核心邏輯指導下,這場燒錢大戰會變得無休無止。」多鯨資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在線教育機構推出低價課程獲得關注,還是頻頻打廣告引流,決定這場暑期戰勝負的關鍵指標是「推廣轉化率」,如何將促銷課轉化為正價課,是教育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儘管2020年的暑期已經正式結束,中小學也相繼開學,但是各大教育培訓機構的暑期廣告大戰依然沒有結束。事實上,為了備戰暑期營銷大戰,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等K12教育機構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啟動相關的人員招募和培訓的工作。幾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在二三線城市設立分公司,一方面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為了更深度拓展低線市場。伴隨著暑期人員到崗培訓完成,K12廣告的投放也悄然開始。去年暑期廣告推廣的核心產品是49元的直播課,而今年各大機構為了搶奪生源直接將促銷課的價格下探到9元。例如學而思網校為了應對今年的暑期營銷大戰,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都投放了「9元13課時的暑期語文提分訓練班」廣告。如今,全國中小學生都已經分批開學,而低價課似乎沒有收斂的態勢,學而思秋季全科提分特訓班仍然是9元搶購10課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為了爭奪下沉市場的生源,各大教育培訓機構只能用低價策略獲客,畢竟低線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而低價也成為攬客最有力的工具。易觀分析教育行業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投放營銷渠道依然線上線下兼有,且綜藝、影視植入的形式成為更多品牌的選擇,傳統廣告的投放也普遍瞄準主流視頻和短視頻平臺。從籤約體育類明星代言,到冠名、植入綜藝,頭部企業營銷策略的核心還是在於抓住流量紅利,以推動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和去年相比,今年各大教育機構的投放力度和規模都有加大,其實暑期各大教育機構營銷端推的都是特價課,學生和家長體驗好的話,會再報正價課,這是行業多年來的正常做法。而且招生大戰會持續下去,因為行業處於快速爆發期,各大教育機構都希望快速做大,佔據更多市場規模和份額。」作業幫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易觀分析教育行業中心分析師李玥看來,首先,中小學在線教育賽道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頭部品牌加速跑馬圈地,但由於自身用戶體量較大,面臨增長瓶頸,需要通過多渠道、大範圍鋪設廣告觸達潛在用戶群體、爭搶流量;其次,由於暑期的獲客情況會進一步影響到秋季正價課的續報,這一時期的營銷競爭也自然愈演愈烈。就在剛剛開學這幾天,很多K12在線教育機構爭相曬出自己暑假營銷戰、廣告戰的戰果。8月31日,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2020年暑期業績: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網易有道宣布,自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兩個月中,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46萬,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500%。而光鮮業績的背後則是大規模的廣告投入。2020年以來各大教育培訓機構的廣告和冠名贊助更多地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當中。學而思網校的廣告則貼片熱門電視劇《少年派》,各種花式植入劇情;2020年作業幫贊助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4》。然而,或許用力過猛,或者是為了博眼球、博出位,今年的暑期獲客廣告備受爭議。進入作業幫的官網,在網頁最醒目的位置就可以看到:作業幫全國累計用戶超8億。此外,還可以看到「作業幫,在線教育引領者,獲得全國超8億用戶的選擇和信賴。在中國,每10個孩子就有7個在作業幫學習」這樣的說法。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學在校學生數量不到3億人,而我國的網民總數也不過9億人,而作業幫的用戶就達到了8億,這樣的說法確實是讓人質疑。根據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極光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滲透率靠前的在線教育APP中,作業幫的月均DAU(日活躍用戶)為1589萬。「作業幫APP六年了,所以會有18個年級的學生、家長、老師的累計激活用戶,累計激活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術語口徑。我們的用戶包含K12學生、家長、老師等組成。這個累計激活用戶量也包含每年畢業的過往學生、家庭用戶等。」對於相關質疑作業幫方面表示。在相關專家看來,「累計用戶」的計算標準是什麼並不清楚,這個需要企業廣告主站出來解釋。事實上,在網際網路教育公司中,什麼樣的算是用戶就存在多種說法,比如付費用戶屬於用戶,註冊過帳號激活APP的是否也算是用戶?這些都存在模糊的表述。對於這些數字在業內都是各家說各家的,至於數字真實性行業裡都還是「迷局」。「有的機構對一些誇大宣傳往往會有自己的說辭,主要是打擦邊球,偷換一些概念。這跟資本進入之後,在線教育平臺一貫需要大流量的思路相關,而其實,這類營銷能多大程度打動家長、用戶,是存疑的,家長看重的還是質量。」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而教育類廣告除了目前看到的市場上各種燒錢、搶用戶的問題,合規也是一個大問題。「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主要就是《廣告法》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禁商業廣告、商業活動進入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緊急通知》,教育部的文件是2018年出的,當時學校要求家長使用的各種APP上充斥著各種教育類的廣告,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改善了很多。但是目前在電視、網絡、各種社交媒體上出現的教育類廣告在內容上是沒有專項的全國性法規約束,主要還是受制於《廣告法》,而《廣告法》還是相對籠統。」上海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教育合伙人姜雯律師說。一直以來,獲客率低是在線教育機構難解的問題,如何提升轉化率,如何獲得用戶的高度信任就成為廣告訴求的核心,強調用戶規模,強調用戶都在用,其實就是暗示消費者其產品受到用戶的信賴,變相提高自己的信賴度,提升後期銷售人員的銷售轉化率。儘管廣告誇大其詞,拼命強調人人都在用,但事實上,多數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依然很高,據行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各大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已經超過盈虧臨界點的2300元,達到3000元,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企業主要依靠在抖音、微信等投放獲客,那麼就會陷入虧損。「事實上,在線教育公司還是陷入迷信流量思維裡,其實最終決定盈利與否的關鍵因素還是最小單元業務模式是不是能跑通,也就是說首單盈利與否。但是現在燒錢打廣告做營銷無法停下,都怕停下會被別家趕超。但是流量到最後燒出來都是泡沫,教育最後拼的是供給端而不是需求端,現在的廣告營銷手段都是激發需求,再通過這種方式觸達到新用戶。但邊際效應在逐漸遞減,教育是長跑不是短跑,到最後真正需要的是優質的供給。」葛文偉認為。對於如何降低獲客成本,及早盈利,李玥認為,首先是升級在線教育模式,基於技術能力發展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服務效率、優化財務模型,以應對師資與獲客成本的上漲。其次最重要的是提升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顯性化程度,聚焦教學教研服務,才能在大規模獲客之後實現用戶的轉化和留存。「暑期營銷戰之後的付費轉化與留存取決於用戶對體驗課的滿意程度、課程性價比、口碑、競品等多方面因素,歸根結底還是考驗廠商的教研實力與教育內容供給質量。開學之後,學生用戶回歸校園場景,對於在線搜題、解題、輔導的需求趨於穩定,廠商在這一階段需要進一步提升教育效率、完善工具類產品,以提升用戶黏性與留存率。」李玥表示。

(掃碼關注直說傳媒,了解更多教育行業前沿資訊和深度解讀教育行業發展趨勢。)

往期文章:

【直說熱點】下一個「瑞幸」?跟誰學遭美國證監會調查,做空機構輪番緊盯

【直說熱點】深圳13家教培企業公開承諾,合同期內可無理由退費

【直說熱點】在線教育能否靠資本力量打造一家如美團般的巨頭企業?否!

【直說熱點】屢被做空的跟誰學,看不懂的陳向東,正在超越新東方?

【直說熱點】北京又一早教機構跑路失聯,數百家長追討上萬學費集體維權

【直說要聞】"在線教育是雙刃劍!" 疫後中小學在線教育該向何處去?

相關焦點

  • 低價引流課是一把雙刃劍
    建議做一波引流課,先圈學生資源。先從六大方面談談低價引流招生執行細節:①低價課程有效期問題低價引流短期課追求的是短平快,課程有效期不能太長,一般就二個月左右,【2個月內不來上課,課程作廢,費用不退】課程有效期戰線不能拉很長,否則你的銷售人員後面的坑很深。有效期太長了,蔓長不結瓜。
  • 【直說直播】「媒體批得歡,廣告燒得旺,在線教育「叫板」公眾輿論為那般?「立正!稍息」(第三十九期)
    「立正,稍息」是由直說傳媒策劃的教育行業垂直自媒體直播對談欄目,邀請教育行業資深的媒體名嘴老編、九宮八卦創始人鄭勇,和曾經在新東方等龍頭教育機構的行業資深老兵王立作為對談嘉賓。第三十九期:媒體批得歡,廣告燒得旺,在線教育「叫板」公眾輿論為那般?
  • 伯樂視角 | 在線教育,不能變成資本的遊戲
    暑期未至,明星代言、朋友圈廣告已然鋪天蓋地。各地複課在即,大量被迫進行網課的學生,即將衝出在線教育機構的圍獵,免費送課、低價引流之後,留存多少,尚未可知。在單純追求規模增長的慘烈競爭後,用戶更加在意教學效果,機構純粹的燒錢獲客已經難以為繼,需要開始考慮實現盈利的可持續發展。新一輪的挑戰即將來臨。
  • 教育無價——培訓機構別再做低價引流了!
    近年來,低價體驗課已經成為培訓機構常用的引流方式,最後發現吸引來的大多數是佔完便宜就走的家長,最後的轉化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耗課時長,還有上課學生不穩定也會影響到課堂質量,所以說我們看到的引流數據是可觀的,但是轉化率並不是很理想。
  • 在線教育企業AI課調查:低價獲客高價營銷 盈利拐點仍未知
    不過,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有的商家只做AI課,而有的商家只是將AI作為引流的一個噱頭。此外,大部分AI課只是做到了人機互動,而非真正的AI互動。另外,AI課程相對真人授課課程價格較低,性價比或許才是AI課的優勢。高價營銷低價獲客不少在線教育企業都瞄準了「暑期檔」大推AI課。
  • 【直說傳媒】出品「立正!稍息「聊聊「帶傷」的一起教育深陷巨額虧損仍堅持上市,圖什麼?(第二十七期)
    「立正,稍息」是由直說傳媒策劃的教育行業垂直自媒體直播對談欄目,邀請教育行業資深的媒體名嘴老編、九宮八卦創始人鄭勇,和曾經在新東方等龍頭教育機構的行業資深老兵王立作為對談嘉賓。每期一個行業話題,幫助讀者或教育從業人梳理教育熱點、熱議話題涉及的信息,加以解析和詳說。
  • 在線教育是「攪局」還是「破局」?
    在不少遊戲中,在線教育平臺的廣告勢如破竹,「高分作文」「速算法則」「學霸課堂」等宣傳詞語充斥著家長的眼球,9元5節課加一套教輔讓望子成龍的家長心甘情願掏錢,不少家長群中刷屏的都是拼課二維碼,一些大型綜藝節目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廣告植入。
  • 在線教育燒錢「拉新」,將殺出怎樣的未來?
    • 線上線下有望相互融合打進下沉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加速了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有效地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及OMO模式的布局,部分機構還通過推出免費和低價線上課程聚合線上流量,在線教育在今年向大家證明了它能成為學習過程很好的輔助工具,以下為目前在線教育平臺的分類:我們相信在未來,教育中的很多過程會陸續被技術替代掉
  • 100億,兩個最貴的暑假,與在線教育的拐點
    無論是主動披露,還是市場傳聞,從各家相關的消息中可以看出,高速、翻倍式的增長,以及資金的持續看好和加碼,是競技場內玩家們希望對外釋放的信息。歷經2019年的暑期和2020年疫情兩級跳後,在線教育的整體滲透率與兩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與教培市場巨大的市場空間相比,在線教育平臺們的徵途依舊漫漫。
  • 淘寶新手賣家迎戰雙十一,低價引流玩法推薦
    雙十一迫近,曼果教育的老師們通過對行的全面分析,結合自身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大家推薦了一種,最適合在雙十一期間使用的低價引流法,助力廣大賣家備戰雙十一。雙十一低價引流技巧:一、標題關鍵詞優化鑑於電商平臺的搜索排名規則,我們需要做好寶貝的標題關鍵詞優化。寶貝標題的關鍵詞,直接決定了寶貝的排名位置。
  • 流量、價格與獲客,在線教育2020年春暑表現洞察
    當前市場上低價課程以春季低價為主,進行滾動開課,後續或直接延續到暑期。具體來看行業低價課投放策略具有多樣性:1) 價格較往年49元更低,價格主要集中在9元,作業幫最低提供3元春季引流課程。2) 猿輔導9元課適用人群為新用戶,和學而思作業幫高途課堂人群範圍更廣,新老用戶一視同仁。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核心提示」一場疫情,引爆了中國在線教育的燒錢大戰。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年裡,頭部玩家平均砸錢規模超過10億。前段時間聽鄰居家報的是猿輔導,說是優惠大,差點動搖。」一場疫情,引爆K12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大規模的線上線下廣告、大手筆的低價課程競相推出。一位頭部公司內部人士向豹變透露,1-6月,頭部玩家在抖音、微信等平臺的外部廣告投放,基本都在10億左右,個別品牌甚至高達25億。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 「羽翼課堂教育早報」2020.09.07
    /a/64908.html3、名師薪酬上不封頂 在線教育搶人戰再升級http://www.jingmeiti.com/archives/478044、國際關係+全球疫情雙重擊,留學行業何以求生?industry/overseas/2020090411077.shtml【深度觀察】1、跟誰學二季度經營虧損1.6億,已被12次做空,還面臨投資者索賠https://36kr.com/p/8683625890684222、「疫」外爆紅後,K12在線教育由燒錢戰進入持久戰
  • 大揭秘:教育培訓行業最實用的12種引流技巧
    ,有限的市場份額猶如一塊蛋糕被一堆人搶著吃,由於客戶從小被培育到大,具有終身消費價值的特性,決定了商家傾注著長時間高粘度的服務力,所以前期的引流可謂是關鍵一環,崔哥今天給大家總結了教育培訓業最通用的引流拉新的方法,對於其他行業擴大客流同樣具有普遍的實用性:
  • 校管家教你五步策略法,打造在線引流課,擊破秋招困局
    據統計,在今年的暑招大戰中,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大品牌的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共計45億元。抖音、頭條等社交平臺隨處可見他們投放的9元低價課程廣告,大肆收割生源。據艾瑞諮詢《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發布報告》顯示2020第一季度, K12在線培訓佔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比重大幅提升至31.4%。
  • 9元課「撈金」億元,在線教育低價課「套路」,線下教培能用嗎?
    來源:院校橋 編輯:楠春整理來源:運營研究社、陳俊達Junday 雖然許多教培人對低價課存有懷疑之心,但不得不說,「0元」、「9元」的低價課對用戶的吸引著實不小,也是機構實現獲客增長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對於線下機構來說,與其說等著自己的學生被線上低價課吸引走,不如也學一點「套路」,以維護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 瘋狂的在線教育,4家企業兩個月燒掉45億!燒錢能燒出未來嗎?
    不過,縱使在線教育機構再多,但其模式都大致相同,即通過1元、9.9元、19.9元等低價課程吸引用戶,在上完所謂的體驗課之後,再引導用戶購買高價課程,這種低價引流——高價轉化的套路,模式十分單一,而且機構間的課程相似度非常高,同質化異常嚴重,機構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由於瞄準的群體相同,在線教育機構的買量費用也水漲船高。
  • 線上的網店,如何在線下引流?
    十多年下來,做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免費流量分的越來越少,付費廣告越投越多。以前都說實體店難做,事實上現在網店更難做,如何引流成為了一個公認的難題,一個店鋪如果沒有流量,你的商品再好,別人根本都看不到怎麼產生訂單呢?一個商品想要產生銷量要經過4個過程:讓客戶看到,認識,喜歡,想要。如果你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談何想做好店鋪呢?
  • 後疫情時代 51Talk在線青少兒英語為何持續圈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後疫情時代,51Talk在線青少兒英語為何持續圈粉? 在線教育,因為疫情賺足了流量。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教育學習App行業的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的1.27億,升幅46%。
  • 在線教育陷頭部卡位戰 燒錢是選擇而非唯一
    更加激烈的燒錢戰2019年在線教育動輒上億元的補貼燒錢戰還在眼前,2020年因疫情免費課一度讓人感受到在線教育的普及,但實際情況是行業競爭並未降速,甚至獲客成本更高、投入成本更大有觀點比較去年與今年在線教育行業投放成本,估算出2019年暑期在線教育行業投放獲客成本為30億-40億元;2020年暑期這個數字已經超過60億。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獲客成本要看具體分類——比如一對一授課、小班課以及大班課各不相同,但上述估算數字只少不多,行業競爭實際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