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為在學校裡好好學習,進入社會後就什麼都不用愁,卻發現學校裡從來沒教過怎麼跟人聊天……」
蟲子發出這番感嘆時,已經離開校園多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學生時代任何課程都是一看就會的自己,在與異性交流時卻花費了那麼多的學習成本?
其實在別人眼裡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宏觀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城鎮化——就算把所有的時代紅利擺在外省青年的面前,他們面前仍然橫著一道屏障,社交低能比戶籍制度更能讓人產生不可逾越感。
近兩年熱播的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北京女子圖鑑》、《都挺好》,慣於塑造成功逆襲的大女主。小鎮的姑娘來到了大城市,她們幸運地遇到了職場上的「貴人」,解鎖了一系列都市生存技能。
卻沒人關心蟲子這波同樣龐大的人群。
從縣城到大城市,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交,社會結構與人際關係的邏輯都在發生變化。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這些羞於請教、甚至已經成為社交困難戶的「小鎮做題家」,「敏於行,訥於言」。私人談話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缺失的環節,「社交技能」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
小鎮青年蟲子在學習「怎麼跟異性聊天」這個事情上純屬摸黑操作,經過大量的試錯才實現了自學成才。「我的方法也簡單,就是不停在探探上約人吃飯唄!」
「說吃三次飯就學會聊天,那是誇張。中間還不知道有多少次失敗經歷呢。只是我覺得這三次最有標誌性,讓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自己是在成長的。「現在的他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靦腆,絲毫不覺得是在抖自己的「醜事兒」了。
一敗
蟲子所說的第一次約網友吃飯,是在剛註冊探探後不久。那是個周五晚上,他漫無目的的左滑右滑,突然APP就提示恭喜你,有人和你「互相喜歡」了!顯然,是女孩兒先右滑他的。接下來倆人就只是簡單寒暄了幾句,問問對方老家哪兒的、在哪兒上班之類。蟲子覺得對方長得挺漂亮的,直接就說明天中午一起吃個飯吧!畢竟是「互相喜歡」的,女孩很爽快就答應了。
然而這段飯吃下來可以說是全程尷尬癌發作。先是點菜時雙方都有選擇困難症,又不知道對方口味,你推我讓的搞了半天才點完。接下來想找點話題聊時,才想起來除了知道妹子是山東人,其他的根本沒什麼了解。而且臨時抱佛腳,越著急越想不出能聊點啥,只能有一搭沒一搭:「你那手機殼挺好看的」、「是嘛?」、「這個菜還挺好吃的」、「嗯!」更多的時間倆人還是相對無言。
草草吃完這頓飯,回家之後也沒再搭過話,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其實也不是故意冷落這個妹子,實在是自己當年太靦腆。有時候會特意點開她的頭像和朋友圈看看,可就是不知道怎麼再開口。」
再敗
蟲子所說的第二頓飯,又是個讓他「成長」的失敗案例。那時蟲子已老練了許多,在約見面之前倆人也在探探上聊了有一段時間。一次,女孩抱怨了一句公司的職場氛圍,蟲子敏銳的覺得與自己前東家——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很像,就問:「你不會是在A公司吧?」沒想到竟然猜中了,接下來倆人就一起吐槽了一番這家公司的八卦。有了共同經歷,距離也就拉得更近了……
然而讓蟲子至今都後悔莫及的是,倆人約見面之後,他就跟得了人來瘋一樣,一直不停的各種吐槽。職場八卦、社會現象……甚至還跟女孩吐槽自己以前在探探上碰到過的大齡女性,說她們自己條件不咋地,還各種要求高、勢利。女孩到後來估計實在聽不下去了,就幽幽的說了一句:「你不要有刻板印象好不好?我也是大齡女性,我就不是這樣。」
蟲子這才反應過來,只得硬生生辯解了兩句。從那以後,再網上打招呼女孩總是過很長時間才回復一句。蟲子有點不甘心,追著問。女孩也不再忍,直接回他:「我覺得和你三觀不合」。
「那次我真的是好幾天都沉浸在一種失戀的感覺裡……」蟲子回想起來如此說道,他總結了一下經驗教訓:「可能是我想讓自己顯得很』健談』吧,結果成了負能量吐槽,給人三觀不正的印象。」
遲悟
第三次,是對方在探探上主動給他點了「超級喜歡」,所以接下來其實是一場「女追男」的劇情。「和她聊天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在聊天方面,蟲子很佩服這位女孩,因為她總是能找到讓他感興趣的話題,時不時還會和他講個笑話。而不是像他一樣常常自說自話引起冷場,讓人沒法接。
在朋友圈裡,蟲子發現女孩也和自己一樣經常看B站,喜歡二次元、玩動森……所以很自然的倆人就有了約飯見一見的想法。見面的地方也是女孩挑的,是一家麻辣燙老店。因為倆人在工作上也是同行,有相當多的共同話題,他們就著麻辣燙足足聊了2個多小時,才各回各家。
後來,他們還逛了一次公園。但是蟲子覺得女孩的外貌與自己一直喜歡的風格相差較大,很難產生親密的而感覺。所以倆人最終並沒有在一起,而是成為了普通朋友。
「我還是非常感激她!這段經歷不光是覺得很開心,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從她身上學到了跟女生交流的正確姿勢。」曾經的理工科學霸,蟲子在工作中也是長年和直男程式設計師們朝夕相處,解鎖這項技能之後,不啻於是發現了新大陸。
溯因
蟲子的故事,其實反映出了當代社會的結構性缺失。
近期,探探APP裡出現一個話題:「吐槽探探上遇到的奇葩好友」。絕大多數投稿都來自女性用戶,其中被吐槽最普遍的就是男士們的聊天「水平」。跟他們聊天就像查戶口。「吃了嗎?」「在哪兒?」「在做啥?」聊天三板斧讓姑娘們氣得抓狂。
另一個大槽點是男士們上傳的照片,質量之差讓人不敢恭維,很多時候讓女生們看一眼就嚇得趕緊左滑了。其他的,還有諸如直男癌、不懂浪漫、形象差、衣品差、不拘小節……不一而足。
我國男人們身上的槽點如此之多,以至於一些中性甚至偏女性化的「精緻男孩」受到了姑娘們的一致好評——何其諷刺!這種人不是一向被你們這些老爺們兒們鄙視的嗎?
其實吐槽男人的話題,不論放在哪個平臺都能引來激烈的討論。某問答平臺上有個「為何有人覺得中國男人不懂浪漫?」的問題被追了2600多個回答。不服氣的男人們各種辯解,其中一位還舉了這些例子來證明中國男人還是挺浪漫的:
1、伍子胥渡河,漁夫為了掩其行跡,捨生取義。
2、豫讓刺趙襄子,毀容吞炭。
3、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要堂堂正正迎戰,把命都丟了。
4、屈原投江,介子推寧死不出山。
5、還有專諸,荊軻,高漸離,士為知己者死。
……
讓人無語。這就是經典版的越抹越黑。
至於造成這一慘狀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受了中國人腦子裡根深蒂固的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之類儒家思想影響,也有人認為是從小家長和老師對早戀的嚴防死守所致。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本文開頭蟲子的感嘆:從小學、中學、大學,上了這麼多年的學,怎麼就沒有一門課是教如何與異性交往的?尤其像蟲子這樣智商並不低卻在異性交往上來來回回吃虧的人,又何其多?
學生時期別人在打鬧嬉戲、社團活動、甚至談戀愛的時候,他在兩耳不聞窗外事,直到大學畢業,duang一下就被扔到社會上。昨天還在被老師家長灌輸早戀如洪水猛獸的思想,今天又被催著怎麼還不找對象。你們這些大人們過渡得也太不自然了吧!
不會就學。
俗話說「勤能補拙」,除了哭和吃,沒有人生下來就會任何技能。其實蟲子情商並不低,他知道在探探上滑滑滑,就能增加經驗值,最終解鎖社交技能。
只是他底子差,學起來慢了點。
用他們程式設計師的話來說就是:「人生也需要不斷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