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歡樂濱海城將迎「第二春」
驅車從瑞昌路駛入歡樂濱海城,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咽喉大道」暢通無阻,打破了困擾區域交通多年的掣肘;在這條「咽喉大道」上,不時可見一片片正在開工建設的地塊,綠地海外灘的雙子塔項目地下部分已經完工,周邊住宅高樓鱗次櫛比。行至傍海路19號,原來的青島啤酒麥芽廠已變身青島鐵建廣場,這裡將被擘畫出千畝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的遠景。一時間,建設10餘年之久的市北區歡樂濱海城捷報頻傳。
打通區域「斷頭路」
12月3日晚10點左右,家住保利香檳國際的一位居民發現,從瑞昌路進出歡樂濱海城的新路通車了,於是激動地拍下了一段視頻發在業主群裡,和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據了解,這條新開通的「咽喉大道」就是歡樂濱海城的瑞濱路。
在此之前,通過唯一的進出通道,進歡樂濱海城需要拐七八個彎道,出歡樂濱海城也得三四個彎道,在上下班高峰期一旦發生刮擦等交通事故,進出區城的交通可能面臨長時間癱瘓。12月3日,通往歡樂濱海城的這條「斷頭路」被徹底打通了。
12月8日,記者來到市北區瑞昌路沿線,看到瑞昌路立交橋橋下口已經建設完成,車輛可以直接沿修建完成的道路下橋,道路旁路牌顯示,這條新路名為瑞濱路。「以前這裡真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路很窄,天天這練車技。現在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用左拐右拐了。」市民李先生高興地說,新路開通後,進出歡樂濱海城方便多了,以前碰到陰雨天或有事故的時候,小路就堵得死死的,整個歡樂濱海城的車都很難出去。
據了解,新路開通之前,歡樂濱海城3萬多居民進出都只能「小心翼翼」地走一條雙向兩車道的輔路。「這個工程推進緩慢的原因,主要是在土地收儲方面。」青島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徐強介紹,由於道路部分用地權屬涉及原有央企航空二公司,涉及整個企業的搬遷和所有土地的統一入儲,還有部分歷史遺留問題,致使這個項目土地入儲難度比較大。記者從市住建局部門了解到,這條通往歡樂濱海城的「咽喉大道」車行道寬24.5米,兩側人行道寬4.5米,為雙向六車道,全長約280米,道路打通後,北側與規劃長沙路銜接,南側與瑞昌路立交街接,即與區域內部兩個主要外部出入口直接銜接,實現了歡樂濱海城與東部城區的直接聯繫。「瑞濱路的打通,對於歡樂濱海城後期開發建設,區域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城市品質均有重要作用。」徐強表示,「尤其是交通功能至關重要,瑞濱路將承擔起區域內部的大量對外交通。」
「斷頭路」一打通,進出歡樂濱海城的路順暢了;與此同時,橫跨環灣路的兩處人行天橋,也即將迎來完工的時刻。據了解,今年3月份,我市啟動環灣路兩處過街天橋的規劃,分別位於瑞海景園小區和保利香檳國際小區附近。經過半年的規劃籌備及建設,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兩處人行天橋框架已經搭成,目前施工處於收尾階段。此外,作為今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之一的長沙路-環灣路立交工程,有望於明年建成投入使用。據了解,這個工程西起歡樂濱海城、東接長沙路、與環灣路相交,是歡樂濱海城另一條重要的交通配套設施,主要可以解決這一片區居民北行的出口問題。建成後,居民北行無需再繞行瑞昌路立交橋,可節省四五公裡的路程。
瑞濱路的打通,加上長沙路-環灣路立交工程的推進,歡樂濱海城的南北兩頭,都有出口了。
產城項目春筍拔節
沿這瑞濱路一路向北,正在建設的新項目依次排列。其中,在瑞濱路的西側,綠地海外灘的雙子塔項目地下部分已經完工,計劃建到51層的摩天大樓如春筍拔節。這是市北區千畝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集聚區的啟動項目,將打造環灣建築新地標。瑞濱路的東側,第一城項目正在等待「二次出發」。根據網絡問政發布的最新消息,由市北區牽頭打造的跨國區域總部基地的千畝產業園區再傳捷報,已正式將第一城地塊納入整體改造範圍,目前正在結合招商引資委託進行方案設計。
站在瑞濱路與瑞昌路交匯口,可以看到與環灣路一路之隔的傍海路19號,已經露出了新的面容——原來青島啤酒麥芽廠的30.8萬平方米地塊,已交由中鐵集團建設青島鐵建廣場。作為主城區罕見的大宗地塊,這裡已被擘畫出千畝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的遠景。「這裡將構建以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為引領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超過150米的高層商業建築。」據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周家偉介紹,「這個項目將匯聚中鐵建優質產業資源及企業總部,引入酒店管理品牌並建設優質產業載體,成為集總部經濟、人工智慧、產業金融、創新孵化於一體的青島新名片。」
如果把視野拉到區域發展的宏觀背景上,可以看到市北區確立的「1+6+N」產業發展格局,正加速產業融合和科技創新,推動形成差異化功能的產業布局。其中「6」便是以6個千畝產業集聚區為支撐,這6個千畝產業聚集區中的4個都位於濱海新區。
據了解,目前這4個千畝產業集聚區建設已經由「動起來」到「跑起來」。其中,千畝國際大健康產業集聚區率先啟動百洋國際大健康商務客廳項目,在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內,投資15億元的中國鋼研青島研究院和雙創科技園項目基礎施工已經完成70%。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在建項目13個,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隨產業聚集融合、科技創新引領的腳步不斷加快,城市、區域格局已經開始顯示出新的輪廓。
「燃點」或將到來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歡樂濱海城最早於2008年開始開發。當年,一期配套設施工程包括道路綜合管網建設、軟地基處理和岸線整理三項任務先期啟動。2009年,歡樂濱海城作為「後海」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市區重點開發對象。2010年8月,《青島市四方區歡樂濱海城海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正式向社會公示。按照規劃,這裡將打造成為青島主城區西部以商務辦公、休閒旅遊、商業、居住為主導功能的富有濱海城市特色的多元複合型生態新城。
如今十餘年光陰似流水,綠地、保利、金地、魯信、奧潤房地產項目紛紛落戶,瑞海景園、香檳國際、海德公館等小區早已實現入住。然而,這一新興片區的發展卻遭到不少居民的「詬病」,儘管最初的區域規劃堪稱完美,但歡樂濱海城的後續發展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幾個多元複合型生態新城還在建設之中,酒店、商務辦公沒能如願繁華,商業倒是有所試水,尤尼小鎮曇花一現卻現已門可羅雀。
在城市發展建設的大背景下,曾經與歡樂濱海城「齊頭並進」的新都心、李滄東部等片區,早已把歡樂濱海城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坊間甚至有人認為,歡樂濱海城已經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這麼好的遠景規劃、這麼稀缺的海景資源,為什麼這個片區就沒有火起來?」面對歡樂濱海城從來沒有真正「歡樂」起來的現狀,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個區域的「火爆」往往需要一個「燃點」,這個「燃點」可以是一條道路的通車、一座商場的成功運營、或是一所學校的啟用,但歡樂濱海城此前的「痛點」就是多年來缺乏「燃點」。
令人欣慰的是,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多個項目的推進落地就是最好的說明。其中,青島最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島濱海學校」已於2017年招生,該區域教育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如今,多條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大體量產城融合項目的推進,讓人們對向海而興的歡樂濱海城有了更多的期許,這個建設超過10年之久的特色板塊,或將迎來第二個春天。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24)